清穿之種地日常 第6節
書迷正在閱讀:坐等王上病逝垂簾聽政(重生)、在男團磕隊友cp,我社死了、大佬他懷了野狗崽[重生]、導演她懟遍娛樂圈、老男人穿書后在戀綜爆火、卑微小可憐重生后成了撒嬌精[ABO]、穿成哥兒了怎么辦、[重生] 清冷美人O長官竟是天然撩、怎么就成萬人迷了[快穿]、變成少爺的漂亮小可愛后,他攤牌了
“什么時候來的,他們在何處?”康熙問。 梁九功笑著回:“來了有一會了,奴才瞧著萬歲爺您還要一會才能下朝,便讓人領到隔壁耳房坐了會?!?/br> 康熙微微頷首,“讓他們過來吧?!?/br> 梁九功忙應了下來,隨即擺了擺手,讓旁邊的小太監趕緊去隔壁請人。 康熙坐在桌案前,手里雖翻著奏折,但思緒早已不在上面了。 說來也是無奈,不管是太子,還是其他幾個成婚的兒子,他們的太子妃/福晉也都是由他親自指定的,卻沒一個像老五家這個兒媳婦讓他這般cao心。 前幾個月,康熙親征噶爾丹時,在寧夏又見到了跟在岱布身邊伊德日,那小子也不知怎么弄的,好像又黑了些。 康熙當時心里就不由又泛起了嘀咕,老五這福晉不會也…… 他本有意派人不動聲色去確認一番,但因班師回京后,被朝堂上太多事耽擱了,等科爾沁的送親隊伍來到京師后,他又不好再有什么舉動,以免旁人揣測錯圣意,再輕待了這個兒媳婦。 就這樣陰差陽錯,以至于到現在他都沒確定這個兒媳婦是否如傳言那般。 就在康熙走神之際,小太監領著安清和胤祺走了進來。 聽到動靜,康熙忙抬頭朝門口的方向望去。 兩人的身影越來越近,待看清安清的臉后,他懸著的心總算重重落了下來。 還好,沒真給老五指個黑福晉。 第5章 五福晉05 對于能親眼見到歷史上‘千古一帝’的康熙,安清自是非常期待的。 說起清朝的康熙皇帝,歷史學家眼中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也是一位古代的杰出帝王,更是因‘九王奪嫡’的事件在后世的各種影視劇中被廣而熟之。 但在農學家眼中,康熙還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一位高產水稻培養專家。 康熙是古代帝王里唯一一位親自培育出高產水稻的育種專家,也正是他親自培育的抗旱水稻,使江南水稻畝產增加一倍,還終結了長城以北不能種植水稻的歷史。 在農學圈里,康熙可是有著‘袁隆平之前的袁隆平’稱號,可見其地位和影響力。 安清作為一個農學生,對康熙一直都有著相當高的好感度,進而對康熙朝的這段歷史也算比較了解。 拋開其他不講,身為一個帝王,他愿意花十年來親自培育水稻,再花二十多年的時間在全國推廣,這份耐力和韌性,就已經很難得了。 至少可以證明康熙是一位心中裝著百姓的有為帝王。 安清和胤祺兩人由小太監引著,從乾清宮的配房一路來到東暖閣,踏入殿門后,礙于規矩,她始終微垂著頭,跟在胤祺身邊磕頭行禮。 “都起來吧?!笨滴踔袣馐愕穆曇魪纳鲜讉鱽?。 “謝皇阿瑪!” 兩人謝恩起身后,康熙簡單問了胤祺幾句家常,安清這會總算是有機會窺探千古一帝的圣顏。 怎么說呢,周身的威嚴和氣勢很足,但長相卻普通了些。 也不能說普通吧,只是沒辦法歸到俊美的行列。 不過,算算康熙的歲數,今年也四十多了,像這個年紀的大叔,外形早已經不這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氣質。 而康熙一個文武雙全,又常年位居高位的皇帝,氣質自然不會差。 “老五家的,來到京城可還適應?”康熙突然看向安清,關心道。 安清倒沒慌,先蹲了個福身禮:“謝皇阿瑪關心,兒媳一切都好?!?/br> 康熙微微頷首,又隨口和她聊了幾句,話題都是圍繞她阿爹和家里的事。 安清從頭至尾回答的有禮有節,條理清晰,不見任何拘謹慌亂。 不錯,倒是個能穩得住的,康熙心道。 這些年,對于老五這個兒子,康熙心里多少是覺得有些虧欠的。 當年他覺得皇額娘膝下空虛,便把老五放在她身邊撫養,老人家在吃喝用度上的確是把孩子養的很好,但卻偏偏不注重老五的學業。 他為著孝道,也不好太過于插手。 唉!這也就造成了老五和其他的兄弟相比,確實是略顯愚鈍和平庸了些啊。 安清是不知道康熙此時心里的想法,否則高低得吐槽一番。 愚鈍?平庸? 一個在皇宮里長大的阿哥,長期處在這種政治漩渦的環境下,最后卻能在九子奪嫡中明哲保身、不受牽連的人,其心性和能力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要怪只能怪康熙的兒子們普遍都很強,這也都是康熙的教育成果。 他要求自己的皇子們,要能輔政,能統兵,能務學,政治軍事文化要全面開花,那是從小就得開始拼命內卷啊。 像胤祺這種,就小時候落后了一些,之后便在康熙眼中落得了個平庸的印象。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才造成了九子奪嫡出現的一個前提。 各個都很強,便誰也難服誰,都覺得自個有能力去爭一爭那個位置啊。 安清一回神正好看到康熙正一臉嚴肅地打量自己,她先是愣了下,隨即對著他露出了一個單純無害的笑容。 康熙心里一樂,還真是個沒什么城府的姑娘。 他方才的確是故意為之,面對帝王的打量,若換成旁人,心思定會千思百轉,進而誠惶誠恐起來。 也只有心性單純之人才不會多思多想,竟然還沖著他傻笑。 這一點倒是難得。 康熙越想越覺得自己這場婚事賜的好,這姑娘瞧著討喜,能撐住場面,但又不會太精明,和老五正好合適。 “梁九功,朕記得緬甸進貢的玉如意還有一柄,拿來賞給老五福晉吧?!?/br> 梁九功愣了下,待回過神后,忙應了下來。 胤祺也很是意外,這玉如意是前幾年緬甸進貢的,一共才四柄,先是送到了太后宮中一柄,又把一柄賞給了太子,年初在戰場立下戰功的大阿哥,也被賞了一柄。 沒想到最后一柄竟然給了安清。 看來皇阿瑪對這個兒媳婦很滿意,胤祺想。 這樣也好,能得到皇阿瑪的另眼相待,想必日后在宮中旁人也不敢輕視了她。 安清自是不清楚這里面的彎彎道道,她只知自己這一關算是過了。 呼~她在心里默默松了口氣。 剛剛也是她大意了,窺探圣顏這事可大可小,還好她當時靈機一動,沒有慌了陣腳。 說起來,這也全依仗她長了一張‘傻白甜’的臉。 從乾清宮離開后,安清和胤祺這對新婚小夫妻還不能回去,還要去后宮給太后和宜妃請安。 依著規矩,皇子成婚第二日,還應攜著福晉向皇后請安,只是康熙的后位已空置多年,此時就連皇貴妃和貴妃之位也是空置的。 所以,安清只需去給她親婆婆宜妃請安即可。 至于四妃的其他三妃嘛,可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翊坤宮,正殿中。 宜妃早早便收拾妥帖,坐等著兒子兒媳婦來請安敬茶。 郭貴人和四公主這會也在,郭貴人雖只是個貴人,當不起阿哥福晉敬茶,但她怎么也是胤祺的親姨母,過來見見倒也是應當。 不知為何,兒子大婚第二日要來請安,宜妃臉上不見多少歡喜,卻隱隱有些愁容。 “娘娘,奴婢沏了杯茶,您喝點提提神?!币隋磉叺拇髮m女喜珠端來一杯茶水。 宜妃示意她放在旁邊桌子上。 郭貴人這會也發現宜妃的眼圈下竟有些淡淡的陰影,雖已用脂粉遮了些,但離得近了還是能看出來。 “meimei這是昨日沒睡好?” 宜妃輕嘆了口氣,擺了擺手。 別提了,昨晚她在床上翻來覆去愁得半宿沒睡著。 昨日是老五大婚的日子,按理說她這個做額娘的該高興才是,但她哪里高興的起來啊。 皇上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偏偏給老五指了這么個科爾沁出身的福晉。 宮里誰不知道,科爾沁女人一向都高傲的很,已逝的太皇太后和如今寧壽宮里住著的太后是長輩她不好多說,但咸福宮里的那位,進宮這么多年,平日里見誰不是用鼻孔看人,人家壓根就沒把滿宮的嬪妃放在眼里。 因著老五養在太后膝下,咸福宮妃又和太后走的近,宜妃平時倒是沒少和她碰上,自然也是受她擠兌最多的。 對方雖然不得寵,但奈何出身顯貴,和太后還是同族,這些年,宜妃也是不得不對她有所忍讓。 皇上又一向禮重蒙古,現如今卻又得了個這樣的兒媳婦,宜妃一時還真不知是好是壞。 她是婆婆倒還好,不喜歡平日少見些便是,但若老五媳婦真是個驕橫跋扈、刁蠻任性的性子,老五以后可如何是好啊。 老五是她第一個孩子,當時生他時自己位份低,沒辦法養在跟前,只能送到太后身邊養著,對于這個自幼未在膝下養大的兒子,宜妃對他也是常覺虧欠。 郭貴人是知道宜妃心結的,但卻不知如何勸。 四公主整日跟在宜妃和郭貴人身旁,也自然是清楚的,她想了想,還是開口道:“姨母別擔心,我覺得五嫂人還挺好的?!?/br> 昨日兩人雖然連面都沒真正見到,但隔著蓋頭聊了這么久,四公主能敏銳地直覺她這個五嫂和咸福宮娘娘明顯不是一種人。 宜妃這才想起昨日讓四公主去陪安清的事,忙問她對方性子如何。 四公主撓了撓頭,這一時還真不知道要怎么說。 思考了片刻后,她決定從頭說起,把昨日小九帶著小十他們胡鬧的事,還有之后和安清聊天的內容都一五一十說了出來。 宜妃聽完若有所思,“她真沒有因小九他們胡鬧生氣?” “沒有?!彼墓鲹u了搖頭,“當時我覺得不好意思,還代替小九他們向五嫂道歉,可五嫂卻說大喜的日子熱鬧點好?!?/br> 宜妃煞有介事地點了點頭。 她沒有惱小九他們胡鬧,待四公主也很客氣,可見并不是得理不饒人的主。 想必那性子定也差不到哪里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