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萬萬不可! 第105節
但他們如今出門在外,確實不如在家的時候方便,多小心一些總沒錯。 虞紹燮答應了,然后擰著眉沉思:“我原以為原將軍還是幾位將軍中最為開明的,但他今日居然用這樣的話侮辱簡嶠,可見跟士人走得近了,在他看來便是軟弱的象征?!?/br> 虞紹承不置可否,他有另外的想法,他感覺原百??赡懿皇怯憛捠咳?,而是單純的討厭蕭融,就像他一樣,有時候他不高興了,也會在心里稱呼蕭融“跟他搶阿兄的士人”,士人不過是一個身份,畢竟他阿兄就是士人,他是永遠都不會討厭士人的?!?/br> 虞紹燮不知道虞紹承在想什么,他只知道自己有些事情想通了。 難怪簡嶠的態度變了,大約是蕭融臨行之前對簡嶠說了什么,而簡嶠那個腦子跟大王差不多,他不是藏得住事情的人,所以泄露了一些端倪出來,而原百福也看出了這一點。 虞紹燮忍不住的搖頭,他不理解蕭融為什么這么信任簡嶠,這種事告訴他多好,他能保證絕不讓任何人看出問題來。 但就跟原百福一樣,打死虞紹燮都想不到蕭融提醒簡嶠的是提防軍中有變,他還以為是別的事情,但不管怎么說,從這天起,虞紹燮都留了個心眼。* 當晚虞紹燮把自己整合的情報拿去交給屈云滅,看著這些,屈云滅總算是覺得虞紹燮順眼一點了。 鮮卑這段時日的垂死掙扎也不是一點用都沒有,它叫來了不少的小弟,比如柔然、夫余、契丹、庫莫奚,還有很多很多的小部族。 這些外援加一起都不足三萬人,但有個問題,這里面有兩萬人都是騎兵。 屈云滅挨個的看向這些小國和小部族的名字,虞紹燮忍不住的向他提議,他有辦法不費一兵一卒就把這群外援瓦解了,因為這些外援不是所有人都跟鮮卑一條心,比如契丹,他們之前就被屈云滅打跑過,這次根本就不想來,但鮮卑威脅他們,由于地緣的問題,他們不得不參戰,那大王完全可以給契丹一些好處,保證不會讓鮮卑追擊他們,然后讓他們躲回老家去。 屈云滅聽著虞紹燮的建議,然后慢慢點頭:“先生說的是?!?/br> 虞紹燮一愣,他都有點受寵若驚了:“大王真這么想?” 屈云滅抬起頭,對著虞紹燮微微一笑:“沒錯,這是個好計策,只是本王有一個更好的計策?!?/br> 虞紹燮:“……” 他已經有不好的預感了。 果不其然,下一秒屈云滅就笑著對他說:“就地把這些人全部殺光,削弱契丹的防備力量,待鮮卑成為本王的囊中之物以后,本王再親至契丹國都,如果他們的可汗是個聰明人,那就應該乖乖投降不再反抗,如此一來,也就免了日后的再次征戰,先生說呢?” 虞紹燮:“…………”很有道理。也很土匪。 這時候他反而覺得屈云滅正常了,沒錯,這樣不聽他話的人,才是他們的大王。 虞紹燮默默往外走,屈云滅看著他的背影,想起蕭融以前總跟自己強調的,不能太獨,有什么決策一定要跟身邊的人說,哪怕只說一兩句也好,這樣就能讓屬下感到他對他的重視了。 “等等?!?/br> 虞紹燮轉了回來。 屈云滅沉默一會兒,然后才開口說道:“明日我不打算發起進攻,先叫陣,讓那群酒囊飯袋站在先鋒軍的位置上,其余部將則就地休息,養精蓄銳,待到夜間再發起進攻?!?/br> 虞紹燮愣了一下:“大王是要迷惑鮮卑人?也對,鮮卑人對待大王如臨大敵,若是以這樣的士氣與狀態,他們定會做困獸之爭,害得咱們兵馬大量受損。但在鮮卑皇帝眼中可能不是這樣,他和他的臣民一樣恐懼大王,此時他們應當認為自己最缺的便是勇氣與士氣,大王以強示弱,給了他們尋回勇氣的機會,等到假象被戳破,那些恐懼卷土重來,那他們就連如今的狀態都找不回來了,只剩下丟盔棄甲了?!?/br> 屈云滅靜靜看著他。 許久之后,他緩緩點頭:“對,我就是這么想的?!薄?/br> 第二日,得知自己的兵馬要代替先鋒軍,有人歡喜有人愁。 歡喜的就是賀庭之了,因為他帶來的人也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叫陣雖說算不上是真正的打仗,但這也是讓部下揚名天下的機會;而憂愁的就是黃言炅,他因為離得太遠且心里太虛,本就沒趕上大部隊,好不容易來到雁門郡匯合,他還看到了他這輩子都不想看到的人?!S克己。 而不管是黃克己,還是屈云滅,他們這時候都沒有把那件事的真相說出去,只是所有認識他們倆的都在談論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且黃克己看見黃言炅跟沒看見一樣,他站在鎮北軍當中,儼然已經是鎮北軍的一員。 看見這個侄子的時候,黃言炅就已經知道自己被擺了一道,屈云滅不再需要自己寫那封恩情還完的書信了,他有黃克己,這可比書信有用的多。 而黃言炅雖然十分的惱火,但他還是有僥幸心理,他覺得黃克己不會把自己殺他的事情說出去,自己是他的叔父,當著所有人的面和叔父決裂,這對他的名聲也沒有任何好處。 沒了周椋的黃言炅暫時都只能自己拿主意,他變得謹慎了許多,再也不像以前那樣猖狂了,而且由于面對屈云滅他最大的倚仗沒有了,他現在根本不敢跟屈云滅唱反調,即使他覺得屈云滅這么做,就是為了將他的兵馬消耗干凈,甚至是派自己出去送死。 這就是他想太多了,要是蕭融在這,或許他會這么干,但屈云滅不至于做這種借刀殺人的事,如果他想殺了黃言炅,那他一定會親自動手。 安排好了各軍的位置,屈云滅讓人把雍朝的大纛請出來,寫著雍字的大纛走在隊伍的最前方,賀庭之的胸膛都挺起了不少。 而遠處,鮮卑人嚴陣以待,每個人都做好了今天戰死沙場的準備,他們的皇帝不在這,當年入侵中原的鮮卑皇帝回到草原沒多久就死了,這位是上一位的兒子,遠沒有他父皇那么強硬和勇敢。 此時鮮卑皇帝正躲在盛樂城的皇宮當中,盼著外面的將士可以攔住鎮北王。 鮮卑大將軍也是慕容氏的人,應當說鮮卑所有位高權重的人,基本都姓慕容,畢竟他們以部族劃分天下,慕容部崛起以后,其他部族就全都被按下去了。 皇帝雖然這幾年換人了,可是大將軍沒換,這還是那個跟著先帝南征北戰的大將軍,看到鎮北軍的隊伍之后,他直覺的感到哪里不對,腳步虛浮、隊伍散漫,這可不是他當年見過的鎮北軍。 但是話又說回來,當年的鎮北軍死得都差不多了,而且十有八九都是死在他們鮮卑人手中。 包括屈云滅的父親、母親、兄長。 這是一場惡戰,連他自己都無法保證自己還能活著回去。 他下意識的攥緊了手中的長槍,當屈云滅的大軍終于停下時,他的手心都已經冒汗了。 而下一秒,他的耳邊除了肅殺的風聲,還傳來了粗鄙的言語:“鮮卑三牲,可敢出來同你祖宗一戰!” 鮮卑大將軍:“……” 你們不是從來都不叫陣的嗎!怎么這回改風格了?! 喊話的人是如今越發大嗓門的簡嶠,但他不打算親自上場,鮮卑人在中原也算是混了許多年,他們知道什么叫做叫陣,畢竟這場戰爭發起人是屈云滅,他不往這邊打,鮮卑大將軍也不會傻的主動攻擊。 但這時候他就已經開始吃虧了,因為他身后的將士們是抱著必死的心態來守護國都的,這個過程拖得越長,那些將士的情緒越低落。 就跟屈云滅一樣,屈云滅不會派自己的將士去送死,鮮卑大將軍想知道屈云滅葫蘆里賣的什么藥,自然也是讓援軍先上,挑了一個柔然人,讓他出陣,眼見那個柔然人背著一張長弓,賀庭之坐不住了。 他手下正好有個擅長使用弓箭的人,這個彩頭他很想拿到手。 屈云滅坐在馬背上,聽到賀庭之向自己請求讓他的人出陣,屈云滅看一眼后面那個小將,然后點點頭,答應了。 那個小將的身手確實不錯,行軍路上他能把天上飛過的大雁射下來,一上來也沒必要裝得太假,贏一場再輸幾場,這樣看起來更自然。 在賀庭之的眼神示意下,那個小將騎馬出陣,而且上來就自報名號,說他是雍朝的某某都尉,奉圣旨隨東陽王前來討伐鮮卑逆賊。 對面的柔然人:“……” 聽不懂,說的什么廢話。 雖說這個柔然人聽不懂,但其他人聽得懂,而且不少人都滿意的點點頭,就該這樣,皇帝才是正統,怎么能讓所有風頭都被屈云滅搶走了,東陽王干得好,回去以后一定要跟他多喝幾杯。 這個柔然人也是會中原話的,就是聽不懂太復雜的,他也說了一下自己的名字,接下來這兩人就繞著圈的跑馬,那個小將一連射出三發弓箭,每一箭都奔著柔然人的心臟而去,但柔然人騎馬功夫了得,他躲開了兩箭,第三箭是擦著他的頭皮飛出去的。 頭發散亂了,而且眼看著自己要輸,這個柔然人突然怒不可遏的大喊一聲:“什么禮儀之邦,你已經射了三箭,咄咄逼人,卻不給我機會!” 這個小將本來都搭上弓箭了,聞言一愣,他是賀庭之的忠實部下,賀庭之信奉的那一套,他也全都信奉,就是有個問題,賀庭之是裝的,而他是真的。 冷笑一聲,他還真把弓箭收了起來,他挑釁的看向柔然人,準備也讓他射三箭,然后再讓他死個痛快。 但是柔然人抓住這個機會,彎弓搭箭,咻! 一箭就把他射死了。 屈云滅:“……” 賀庭之:“……” 其余圍觀的人:“……” 賀庭之的臉色別提有多精彩了,他又羞又惱,同時還有點怕,他偷偷看向屈云滅,發現屈云滅的臉色還算能看。 雖說有點僵硬,但確實能看。 實在是沒想到都快一千年了,歷史居然還能再次重演。將心里那一陣的策馬奔騰忍過去,屈云滅面無表情的看向賀庭之:“給你記一功?!?/br> 賀庭之:“……”輸了也有功? 屈云滅心想,當然有功,今晚他的寫信素材又有了,而且有很多很多。 作者有話說: 最后這個情節看起來離譜,但它是真的發生過的,詳情請見公子城和華豹在左傳當中的故事 第85章 就來 此時是辰時二刻,天氣晴朗,萬里無云,天公太作美了,仿佛老天爺也想把這尷尬再多延長一會兒?!?/br> 蕭融哪知道屈云滅等人遭遇了什么,他還在看今早才送到他手中的信。 今日這信一摸就不對勁,比往日厚了一些,分量也重了,蕭融神情一凝,都等不到回到桌邊,站在門口他便三下五除二的把信拆了,然后看到開口的那句阿融見字如面,蕭融瞬間虎軀一震?!?/br> 平心而論,比起融兒來,阿融這稱呼還是很正常的,哪怕完全不認識的人這么稱呼他,他都不會有多大的反應。 但他也不知道為什么,見到屈云滅這么稱呼自己,蕭融尷尬的腳趾扣地,差點給自己的房間也挖個地窖出來。 忍著強烈的不適繼續往下看,但還沒看幾句,他就聽到自己背后傳來一個酸溜溜的聲音:“呦~阿融見字如面~” 蕭融:“……” 哪怕他認不出宋鑠的聲音,也認得出宋鑠這隨說隨有的波浪線。 刷一下,他把信紙折起來,然后沒好氣的轉身:“當初沒讓你領那軍棍,你還倍感遺憾是不是?” 宋鑠撇嘴:“不想讓我看,那就別站在門口讀信啊,這么急不可耐,都等不到坐下再看了,我說,你和大王也太黏糊了吧?” 蕭融一愣,然后臉色刷的沉了下去:“你再說一遍?!” 發現蕭融有動真怒的意思,宋鑠忍不住縮了縮脖子,明明都慫了,卻還要不知死活的開口:“本來就是嘛,主臣做到你們兩個這個地步,可是很危險的!” 說著,宋鑠走到蕭融身邊,壓低了自己的聲音:“不管怎么說他都是大王,你可以跟他親近,卻不能這樣親近,在成為你的好友之前,他首先是你所效忠的人,你不能忘了這一點,更不能模糊這一點,蕭融,你可是個聰明人,你應當看得出來,這王府里能做你單純的至交好友的人,只有我一個?!?/br> 蕭融:“…………” 要不是宋鑠將最后一句話說的格外嚴肅,蕭融說不定就信了他是真為自己好了。 蕭融的神色一瞬間就變得意興闌珊起來,揮開宋鑠那不安分的爪子,蕭融回到座位上,猶豫了片刻,他還是把信收了起來,準備等宋鑠走了以后再看。 剛剛他只看了兩三句,發現都是要求自己注重身體的話,屈云滅是個很務實的人,他永遠不知道什么叫做迂回,最重要的事情一向都放在前面說,剩下的繼續按重要性依次排列。 所以這封信里面應該沒有什么要緊的信息,晚一會兒再看也行。 宋鑠看他這樣,更不高興了,不過就是說了兩句,蕭融居然還不好意思了,在這王府里蕭融一向都很大方,不管是城中機密還是他計劃中的事情,只要宋鑠想看,蕭融從來都不攔著他。一旦出現例外,那肯定是跟大王有關。 宋鑠小小的腦袋、大大的疑惑,那封信剛才他也看見了,不就是關心蕭融的身體嗎,很正常的問候啊,為什么蕭融會感到不好意思呢?…… 但他也知道,蕭融不是所有事情都慣著他,像這種情況,就算他在地上打滾蕭融也不會理他的,雖然不知道為什么,但宋鑠的直覺就是這么告訴他的。 同樣意興闌珊的咂了咂嘴,如今時間還早,宋鑠是個夜貓子,他都是過了午時才精神抖擻起來,上午就算起來了,他也不想做正事。 搬了把椅子到蕭融身邊,明明空間這么大,但宋鑠非得跟他擠著坐:“蕭佚呢?” 蕭融忍了忍,回答道:“去拜訪老師了?!?/br> 千人文集之后蕭佚也打出了名氣,虞紹燮不在的時候,就是他時常去參加那些士人張羅的清談和文集,雖說蕭佚跟蕭融沒血緣關系,但有一點這兩人比親哥倆都像,蕭佚也是個不服輸的性子,不是所有士人都能對著一個十四歲的孩子甘拜下風,還有一些士人拈酸吃醋,非要雞蛋里挑骨頭,把蕭佚說成是沽名釣譽的繡花大枕頭,借著他寫過的文章把他批評的體無完膚,氣得蕭佚白天一切正常,晚上卻跟熬鷹一樣的盯著自己寫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