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萬萬不可! 第6節
屈云滅看他一眼,認同了這個方案:“可?!?/br> 高洵之一喜,然后便聽屈云滅問:“蕭融現在何處?” 高洵之不明白他問這個干什么,但還是回答了:“簡將軍去接他了,應當會接他回雁門郡,安置在王宮附近?!?/br> 屈云滅:“好,此地事務,都交由先生處理,本王這就回去,看看這人究竟有何神異之處,若他是個騙子——” 屈云滅一招手,旁邊的衛兵就把馬牽過來了,屈云滅利落的翻身上馬,然后對著底下的高洵之,淡然一笑。 “那本王就帶著他的頭回來,給先生添個下酒菜?!?/br> 高洵之:“…………” 一眨眼的功夫,屈云滅已經策馬離開了,高洵之呆滯的看著他越來越遠,最后只能絕望的閉上眼。 如今唯有盼著,大王到的時候天已黑了。 燈光昏暗,看不清模樣,如此一來,至少還能去掉兩條……吧…… 作者有話說: 這是屈云滅一生當中,唯一一次在關于蕭融的事情上硬氣,紀念一下,以后就看不到了 第5章 醒酒湯 雁門關,在歷史長河里,一直都是險要位置。 守住這里,就是守住了國門,只要雁門關不破,胡人就休想進入中原,大肆殺戮?!?/br> 當然,這都是說著夸張的,真想進中原,沿長城走,每個關隘都能進來。 而之所以后世的影視作品,全都要提一提雁門關,一是因為它地勢最險,二是因為,兩千多年來,這里發生了無數場戰爭,好多中外聞名的大戰就是在這里爆發,三是因為,赫赫有名的鎮北軍、以及驍勇善戰的鎮北王,窮極一生,都想回到這里來。 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得又復失,隨著屈云滅的生命畫上句號,鎮北軍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當中,雁門關還是那個雁門關,依舊有勇武的將軍愿意為了守護它而獻出生命。* 蕭融看著馬車外面,雁門郡地勢高,且多山,馬拉車都費勁,更何況是出去走了。 山區不好發展,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哪怕到了現代,一時半會兒也改變不了地緣的問題,真想逐鹿中原的話,哪怕閉著眼,也知道不能將這里視作大本營,必須遷走,遷到平原中去。 可屈云滅人家就不,人家就喜歡這,就要在這發展自身。 不能想,一想蕭融就覺得糟心。 屈云滅的稱霸之路上,最大的絆腳石不是百姓眼中正統的南雍,也不是虎視眈眈、后來還打敗了屈云滅的陳留王,更不是扮豬吃老虎、最終奪取勝利的東陽王。 而是這個剛愎自用、不聽勸誡、敏感多疑、重武輕文、暴虐嗜殺、只會作死的大傻蛋,屈云滅自己?!?/br> 馬車的車廂更為精致一些,但其實也好不到哪去,就是多了一個蓋,而蕭融前面,還是沒有門,也沒有簾子。 簡嶠悄悄觀察他,看見他又不高興了,簡嶠反而放心了一些。 果然,昨晚的蕭先生并不是幻覺,他真的就是這樣陰晴不定。 按理說,有本事的人,都是有資格任性的,但簡嶠一想起自家還有個更加有本事、且更加任性的大王,他就忍不住的擔憂起來。 也不知道高先生有沒有勸說大王,小不忍則亂大謀,為了大業,大王絕對不能再把蕭融氣跑了…… 按照簡嶠的計劃,高洵之在那邊對付屈云滅,而簡嶠自己,在這邊對付蕭融,雙管齊下,才能事半功倍。 但他根本不知道,高洵之出師不利,他們親愛的大王,在聽說那個神棍被請到雁門郡之后,已經決定親自來打假了?!?/br> 到了主城,簡嶠親自來請蕭融下車。 說實話,簡嶠的態度真的太好了。好到蕭融即使記仇,都不好意思再跟他計較。 難怪人家能幸存下來,還混了個壽終正寢,這就是好人有好報啊。 不過,也是這個好人,一點面子都不給自己,害得他丟了好大的臉。算了,再晾晾他?!?/br> 蕭融面無表情的下車,不給笑臉,就是他對簡嶠的懲罰,然而簡嶠根本不在乎,人都騙到手了,誰還在乎一個笑臉呢。 蕭融身體不好,大家需要遷就他,就走的慢一些,一邊走,簡嶠一邊給他介紹主城。 比蕭融想象中的好,該有的都有,百姓看起來也是安居樂業的,就是帶兵器的人特別多,而且男女都有。 看見蕭融的人,不出例外,都要呆滯一下,但跟其他城池不一樣,這里的人,恢復過來的更快,仿佛已經有了免疫力。 蕭融看見了,卻沒放在心上,他全部的注意力,都用在觀察主城上了,不出意外的話,這里就是他那些計劃第一個要施行的地點。 蕭融一邊看,簡嶠一邊說,而在經過了一間茶坊的時候,幾個小孩在旁邊做游戲,唱童謠,本來井水不犯河水,但蕭融聽到了童謠的內容,立刻扭過頭。 “蚩尤旗,出于北;歲星好,卻在東?!?/br> “兵禍起,將軍死;天降火,萬物生?!?/br> 有點押韻卻不多的童謠,被孩子們大聲的唱出來,而且一遍又一遍,小孩就這樣,遇到了什么新鮮的東西,便反復的唱,但其中的內容,就耐人尋味了。 簡嶠沒什么文化,僅僅認字,在聽完了這首歌謠以后,都勃然變色,他上次回雁門郡的時候,都還沒聽到過這首童謠。 他立刻抓住其中一個小孩,生氣的問他:“誰教你這首童謠的?!” 蕭融看著他們,目光在簡嶠和小孩的臉上轉過。 簡嶠似乎認識這些小孩,也是,前面就是王宮了,在這玩耍的孩子,估計都跟鎮北軍有點關系。 蕭融也不插手,就看簡嶠逼問,小孩被嚇到了,卻也不敢大哭,就抽噎著說了幾個乳名,估計也是別的小孩。 盤問半天都問不出個所以然,蕭融往旁邊看去,其他孩子在簡嶠發怒的時候,就已經跑了個干凈,只有個七八歲的小女孩,有些緊張的站在一邊,像是想求情,但又不敢上前。 這小女孩五官很好看,可膚質太差,兩頰上已經有了粉色的高原紅,頭發一半披散在身后,一半編成了小辮,小辮旁,還有五彩的流蘇,從帽子上垂下來。 沒有中原人會這樣打扮自己,所以,這是個異族小孩。 大概是蕭融盯著她的時間太長了,小孩察覺到,抬起頭,看清了蕭融的長相,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立馬轉身,跑的比兔子都快。 另一邊,簡嶠見自己是問不出什么了,只好站起身,然后跟蕭融告罪:“讓先生見笑,這幾個孩童都是兵士家的子女,平時頑劣慣了?!?/br> 蕭融看著小女孩跑開的方向,心不在焉的說:“孩童可不知道什么叫蚩尤旗?!?/br> 簡嶠一愣,理虧的抿唇。 他年紀也不大,他和屈云滅是同齡人,今年都才二十四歲。 娶了妻,卻未生子,又常年在外打仗,想長幾個心眼也沒機會。 蚩尤旗是彗星,今年年初的時候,到了它回來的日子,它慢悠悠的從天空劃過,完成了這一輪的使命,卻沒料到,在這一片大陸上,所有彗星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掃把星。 而每個掃把星,都被取了新名,當這些掃把星出現的時候,人們就根據前人留下的記錄,開始挨個對照,這個象征要有兵災,那個象征國內有人要謀反,哦呦,這個厲害,這個象征皇帝要死翹翹了?!?/br> 蚩尤旗象征的,便是兵禍興,將軍死。 占星是迷信,可這里的人不知道,預言是無稽之談,可這里的人還是不知道,圣德六年出現的蚩尤旗,而屈云滅四年以后才死,二者之間根本沒有關系,可這里的人依然不知道,只要上位者將這些串聯在一起,底下的人,你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童謠是怎么傳到屈云滅大本營的,這個蕭融暫時不是那么關心,他就想知道,剛剛那個小女孩是誰。 而被他問的簡嶠,一臉茫然:“女孩兒,哪里有女孩兒?” 蕭融:“……”算了。* 來的匆忙,這邊還沒準備好給蕭融的房子,簡嶠便把蕭融帶回了自己家。 安頓好之后,阿樹出去詢問一些事情了,每到一地,他都要把生活事務打聽清楚,這樣才不會讓蕭融感到不方便。 而他出去以后,蕭融坐在椅子上,靜靜的發呆。 這還是他頭一回,看見活的布特烏族人?!?/br> 布特烏,一個十分特殊的民族,這民族什么時候誕生的,沒人知道,但所有人都知道,它是什么時候消失的。 別的民族,像匈奴、烏孫、柔然、乃至鮮卑,它們也消失了,但它們消失的方式是融入進了中原的血液當中,它們消失的只是名字,血脈卻依然存續著,而布特烏不一樣,它消失的徹徹底底。 布特烏族起源于不咸山,不咸山山脈無比廣闊,他們具體生活在哪,后人不停的去探索,也沒探索出個所以然來,最終只能放棄,任由它成為一個破解不了的迷題。 三十年前,天降大雪,平原上老百姓苦不堪言,山上其實更要命,布特烏族就是住在深山里的,眼看著沒活路了,他們的族長,也是女王,就決定帶全族下山,尋找活命的機會。 布特烏族是母系社會,女王的命令高于一切,剛下山的時候,他們有五千多人,這個勢力足夠引起中原人的警惕,又不足以自保,一旦有人想攻打他們,他們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而這時候,布特烏族遇上了另一股勢力,是遼東和遼西兩郡逃出來的流民,他們想要南下,過雁門關,去南方尋找生機,兩方人馬撞到一起,險些打起來,也可能已經打了,但不打不相識,后來得知雙方目的一樣,又沒有惡意,經過雙方首領的商討,決定聯合起來,一同往南邊走。 這兩個首領,就是屈云滅的父母。 還有這不倫不類、莫名其妙湊到一起的小一萬人,就是最初的鎮北軍。 鎮北軍的歷史非常勵志,所以后來不停的被人宣傳,而布特烏族,因為它滅族的過程太慘烈、太令人動容,所以也被拿出來宣傳,千百年來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的心。 一開始五千多人,遷移之后,只剩下四千多,二十三年前一場惡戰,還有兩千多,十年前血洗雁門關,剩下八百多。 而這最后的八百多,全民皆兵,他們是屈云滅最堅定的支持者,也是永遠守護著他后背的一道防線,他們陪屈云滅一起戰斗到了最后,而在屈云滅被擒以后,這八百多,還剩兩百多。 最后的兩百多人,被另一個暴君如豬玀般捆綁到廣場上,對面,是牲口棚,神武蓋世的鎮北王,就被釘在牲口棚的墻上。 他的腿被砍掉一條,上面的rou被割下來,做成了rou糜,暴君在上面哈哈大笑,說誰吃這rou糜,他就放了誰。 屈云滅一聲不吭,那時候他還沒死呢,他看著暴君的人拿著那個碗,挨個的去問他的族人,吃不吃,只要不吃,便是手起刀落。 二百一十八,這是史書上的數字。 沒有人吃,所以他們都死了,當前面的二百一十七個人全都死去的時候,廣場看著就像人間煉獄,連暴君手下的人都看不下去了,他們替最后的人求情,因為那是個小女孩,看不出多大,只知道她還小。 全族死在自己面前,小女孩哭得肝腸寸斷,她又不是兵,她也沒上過戰場,她連自己的名字都說不出來,只知道哭,可暴君被這些硬骨頭氣的失去理智,才不管連她都殺掉有多么殘忍,他一揚手,讓那個人去問,她到底吃不吃。 那個人也動了惻隱之心,他沒有問,而是直接把碗塞到小女孩嘴邊,貼一下而已,貼完了,他就能說她吃了,但小女孩看見他的動作,一邊哭一邊拼命地后退,動作那么明顯,暴君自然也看到了?!?/br> 這個孩子死了以后,有人偷偷收殮了她的尸骨,并把她埋在了城外,她的事令人落淚,很快便傳到大江南北,無數的人替她加固墳墓,并為她作詩作畫。 一千五百年,多少樓臺煙雨中,只有她的墓,還留了下來,而且變成了5a級景區?!?/br> 那個景點叫布女墓,也是因為這個墓,布特烏才揚名了,同樣因為這個墓,不管后面的人怎么壓制鎮北軍的名聲,抹黑鎮北王這個人,他們依然被記得。 蕭融去過那個景點,也看過改編的電視劇,他還跳過這個題材的舞蹈,古典舞少不了這些著名的歷史故事,而關于布女的藝術作品,總是很悲壯。 老實說,不管是去景點,還是跳舞,蕭融都沒有太大的感受,直到剛剛碰見那個小女孩,他忍不住的去想,這孩子會不會就是那個有名的布女啊。 晃晃腦袋,蕭融讓自己不要再胡思亂想,沒人知道那小孩叫什么,而他為了自己的小命,也絕對不會再讓布特烏族,落到那樣的結局中了。* 剛剛因為觸動,發過雄心壯志,然后蕭融就被當頭一棒。 他不可置信的看著簡嶠:“你再說一遍?!” 簡嶠頭上冷汗直流:“除了高先生,大王他不喜幕僚隨軍,先生還是留在雁門郡……” 蕭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