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萬萬不可! 第4節
在阿樹走之前,蕭融想起一件事。 “來平陽招募的將軍,是哪一位將軍來著?” 蕭融平時不記事,他都忙著回憶自己看過的歷史書呢,這種小事,向來是阿樹替他記著。 阿樹回答:“說是叫簡嶠?!?/br> 說完,阿樹一溜煙的跑了,留下蕭融,愕然的瞪大眼睛。 那個年紀輕輕就眼神出問題的將軍,居然就是簡嶠? 屈云滅部下當中唯一一個沒被清算,最后還活到壽終正寢的,簡嶠??? 不知為何,蕭融突然有種憋屈的感覺,就這一個得罪他的,居然還是唯一一個有好結局的……* 另一邊,簡嶠垂頭喪氣。 淮水之北本來就沒什么人才,當年被胡人嚯嚯的太嚴重了,世家大族又全都跟著皇帝南遷,哪怕有沒走的,也都是不入流的世家或者庶族,而幕僚、軍師,這肯定要找個會識字的啊,平民都不識字,所以可選擇的人,一下子就篩掉了十分之九。 一開始,簡嶠按照城中士人編寫的名單挨個去問,還能進門喝杯茶,后來,鎮北王親手殺了來投幕僚的消息一傳出來,他吃過的閉門羹,就快比他吃過的鹽都多了。 雁門郡沒有,他便去代郡、中山郡,這幾個地方都挨一起,也就兩三天,他就轉完了。 并非是因為這些地方不夠大,而是因為這幾個地方,自古以來都是流放之地,不受寵的皇子、得罪權貴的官員,落腳點通通都在這?!?/br> 也就他們鎮北軍不嫌棄了,其余的,但凡有點出息,都想著往別的大城遷移。 俗話說,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咳,這個比喻不太好,但確實是這么一個道理,鎮北軍在這里發家,簡嶠更是從雁門關長大,他還是希望這里能越來越好的。 這樣一來,簡嶠也就真的上了心,而不是把招募人才當成高洵之交給他的麻煩任務,為此,他還親自來到了平陽城,這個離他們挺近,但出過不少世家譜系的古城當中。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凡是聽說了鎮北王英勇事跡的人,都不愿意見他,告示貼出去之后,一日里只有三個人來投,一個特長是做飯,一個賊眉鼠目,哪怕他不說簡嶠都知道,他肯定干過見不得人的勾當,還有一個則讓他驚嘆,林子大了,果然是什么鳥都有?!?/br> 怎么就能這么精準,居然一條都沒落下,全部沾上了,哪怕到了現在,天都黑了,簡嶠回憶起蕭融此人的時候,還是十分的感慨。 把這人領到大王面前,是不是能刷新大王最快殺人的記錄,或是突破了大王的忍耐極限,他平日是不會折磨人的,說不定在蕭融這里,就破例了呢。 罷了,有緣無分,希望蕭融能知道,不留下他是為了他好,他這叫行善積德呢!…… 晃晃腦袋,簡嶠不再回憶蕭融那張十分容易引起精神污染的臉,而是繼續苦惱,接下來他還能去哪。 恰好是這時候,一個衛兵拿著阿樹送的信進來了。 “將軍,這是今日那個蕭融命人送來的東西,還說務必要將軍屏退左右,再觀之?!?/br> 簡嶠疑惑,接過來,他本來想直接打開,但想想寧可信其有,于是,他自己走到里間,然后才展開細看。 一看這字,簡嶠先抽了抽嘴角,這比他當年剛識字的時候好不了多少。 這人真是士人? 幸虧蕭融不在這,他要是在這,肯定要嘲諷一句,知足吧,他會寫繁體字已經很不容易了,要是他寫一手簡體,你們這些大老粗,還得連蒙帶猜一陣子?!?/br> 不管怎么說,蕭融至少寫的容易辨認,簡嶠默念了一遍,然后蹭的站起身來。 因為上面寫的是,聲東擊西,調虎離山,軍中有叛,長安之難。 簡嶠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好歹是屈云滅手下四大部將之一,在軍事上的敏銳度,他還是挺厲害的。 在益州出現動亂以后,大王立刻放棄了追擊匈奴人,而是轉而深入益州腹地,去年大王才把益州打下來,那里是離雁門關最遠的城池,鎮北軍本來就不擅長治理,對那邊更是鞭長莫及。 但臨走之前,大王為了震懾那些異族,幾乎是將那里血洗了一遍,剛聽說益州出現動亂的時候,簡嶠還以為,是那些異族卷土重來了。 后來聽說是庶族鬧事,帶著農夫起義,簡嶠這才稍稍放心下來。 起義是常有的,農夫也容易對付,反而是那些異族,野性太強、不懼殺伐,很是令人頭疼。 可要是……這只是表面現象,而真正躲在背后的是那些胡人,他們這么做是為了引開大王…… 益州在腹地,大王哪怕知道有問題,再想趕回來,也來不及了,胡人又不知道大王的行蹤,如此看來,第三句軍中有叛也不是無的放矢,肯定是有人發現,大王帶兩萬兵馬脫離了大部隊,正是好時機,這才通知了胡人。 而具體是哪個胡人……也很容易推斷,如今有實力跟鎮北軍一拼,而且總是對中原虎視眈眈,還有機會繞過雁門關,從別的地方入關,并直入長安的,也就是鮮卑了。 簡嶠怒火中燒,又是鮮卑! 他沒有立刻就行動,也沒真的火氣上頭,直接就信了蕭融送來的情報,他裝成什么事都沒有的樣子,先是出去,找了一個信得過的斥候,讓他快馬加鞭前往涼州,如果鮮卑人真的進來了,必然會被發現。 鎮北軍可怕,而鎮北王更加可怕,鮮卑人之所以繞了這么大一圈子,都要先把鎮北王引開再行事,可見他們有多忌憚屈云滅,而在屈云滅真的深入腹地之前,他們肯定不敢出來。 也就是說,此時他們應該剛行動不久,只要斥候快去快回,就還來得及。 這一晚上簡嶠都不敢睡覺,他是不到子時把斥候派出去的,而天剛剛亮的時候,傳信的人就進來了。 當然,不是那個斥候,斥候還在往回趕,但他用軍中獨有的信號把情報發了回來。 而聽到有大批兵馬在涼州一帶行進時,簡嶠霍然起身。 他早有準備,一邊讓親兵把幾封信發出去,一邊快馬加鞭的趕去雁門郡。 大部隊都在那邊,而他手下只有五萬人,他得叫上別人一起去才行。 這邊一片大亂,客棧中的蕭融,卻還在呼呼大睡。 等到日上三竿了,他才終于起身,先打個呵欠,再伸個懶腰,伸完以后,他突然反應過來不對勁。 咦,今天怎么格外的神清氣爽、身輕如燕? 身體不沉重了,若有若無的虛弱感也沒了。 他趕緊下來照鏡子,鏡子里的自己,也沒那么蒼白了。 天爺啊——還有這種好事?! 蕭融美滋滋的,他以為是自己送去的情報起效了,原本的歷史當中,鮮卑人偷襲,雖然沒有真正的到達長安,控制要塞,但他們在河州、秦州一帶燒殺搶掠,也害了不少的百姓,而且因為這都是鎮北王的治下,老百姓自然而然就遷怒到了屈云滅頭上。 再加上有人煽動,屈云滅瞬間就從百姓心中的大英雄,變成了大狗熊?!?/br> 蕭融忍不住仰天長笑,看見沒,屈云滅,終于知道我有多厲害了吧。* 然而,屈云滅此時還沒接到簡嶠送來的情報。 他本人也沒有繼續往益州行進,而是在沉思片刻之后,突然調轉馬頭,策馬馳騁起來,以更快的速度,要回到安定城去。 后面的部下不懂為什么他又改主意了,只好悶頭跟上。 本來他應該在安定城外,碰見鬼鬼祟祟的鮮卑人,并爆發一場大戰,然而等他到的時候,這里已經爆發大戰了。 并且不再是六萬鮮卑騎兵對上他的兩萬步兵,而是六萬鮮卑騎兵,對上五萬鎮北騎兵、以及七萬步兵。 鮮卑人其實很能打,要不然當初也不會把北雍打得哭爹喊娘,差一點點就滅亡在他們手里了,可雍朝的廢物怎么能跟鎮北軍比。 一比一的情況下,鮮卑人都討不到鎮北軍的好,更何況現在是一比二,而屈云滅到了,看見大王在此,士氣加倍,更是暴漲成了一比四。 如今這伙偷襲的鮮卑人,也可以體會一下什么叫做被打得哭爹喊娘了。 鮮卑人卑劣,見打不過,就想攻城,進安定城放火,搶一票就跑,要是沒有這十二萬的大軍,僅屈云滅自己,估計還真是擋不住他們。 但,誰讓這里有十二萬的大軍呢。 僅僅一日,鮮卑人就被打到丟盔棄甲。情報有誤,他們是進來偷襲的,又不是來死戰的,自然見事態不妙,立刻就撤。屈云滅在最前面,不停催促胯下的戰馬,他平時用刀,到了戰場上用的是矛,他專用的矛,叫做雪飲仇矛,矛刃鋒利、吹毛立斷,上面帶有三叉,整支矛重四十斤,只有屈云滅能把它揮舞的像是毫無重量。 而他每一次揮出去,都能帶走至少三個敵人的性命。 鮮卑,是屈云滅的死敵,也是鎮北軍的死敵,見鮮卑人,必殺。 足足追出去一百多里,殺紅眼的屈云滅才終于恢復了冷靜,幸虧他的馬夠堅強,不然,早該累吐血了。 而回到大軍當中,屈云滅總算想起詢問,為什么大軍到的比他還快。 他當時突然返回,都不確定自己猜的對不對,只是想來探探虛實而已,誰這么有本事,居然篤定這邊出了事,直接就把雁門關三分之一的兵力全帶出來了。 簡嶠已經回去了,是他的另一個部下,也是他的幼時好友,回答了他的問題。 “簡將軍得到情報,之后派斥候前往涼州,一探究竟,這才發現了鮮卑人的蹤跡,我派人給大王送信,未曾想大王來得這么快,怕是與信使錯過了?!?/br> 說話的叫原百福,有這么一個喜慶的名字,他人也長得很是和善,跟其他將軍不一樣。 屈云滅討厭長得美麗的人,原百福算不上特別美,但確實有點水靈,幸虧他和屈云滅有交情,這才能長久的待在他眼皮底下。 屈云滅哦了一聲,問:“簡嶠人呢?” 原百福笑:“說是回平陽,去辦一件十萬火急的事了?!?/br> 屈云滅腦袋上冒出一個問號,有什么是比算戰功更急的事么? 想不出來,反正人已經走了,搖搖頭,把雪飲仇矛隨意的扔給一個小兵,他便進帳休息去了。 怒追二百里,有點累,益州他也不打算去了,正好原百福在這,派他去算了?!?/br> 又過了一日,胡子拉碴的簡將軍,終于回到了平陽。 他火速趕到蕭融客居的客棧,無比激動的對著樓上喊:“先生!蕭先生,請恕在下有眼無珠,先生大才,先生大才?。。?!” 而房間里面,蕭融端著茶盞,悠悠的抿了一口,就跟沒聽到一樣,還吩咐阿樹:“多放點棗子?!?/br> 阿樹:“……” 他默默的往前面的茶爐上,又添了一把紅棗。 外面的聲音實在吵鬧,而且因為沒人給他開門,阿樹聽著,這位將軍好像都快哭了,他忍不住問:“郎主,不給他開門嗎?” 蕭融微微一笑,十分記仇的回答:“就不開,晾著他?!?/br> 作者有話說: 簡嶠:我是冤枉的屈云滅:你替我認罪,我就好好照顧你的家人簡嶠:…… 第4章 甜面醬 在現代的時候,蕭融為了證明自己真不是絕世小0,從沒碰過圍爐煮茶這種文藝活動,如今到了古代,想不碰也不行了。 因為這是他目前唯一消費得起的娛樂活動。 此茶,也非后世的茶,所謂煮,并非先燒水再泡茶葉,而是將茶葉、香料、以及干果,全都丟進去一起煮。 煮的水都變深色了,就可以撈起來喝了。 至于味道……有味道就不錯了,就別想著好喝不好喝了。 其實這個時代,文明的發展程度一點都不低,該有的,基本在這個時候已經全都有了,但就是普及不起來,因為不論發明了什么,都被世家大族捏在手中,只有他們自己、和交好的、聯姻的宗族能享受,普通人是決計接觸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