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咸魚[快穿]、重生后,成了病嬌九殿下的心尖寵、犯罪專家在戀綜殺瘋了、重生回雌君少年時、侍郎家的小少爺、飛鳥不會飛、[文野同人] 辭職后我成了傳奇調查員、[柯南同人] 就說不能讓他在柯學世界里兼職、[綜英美] 你演我?
他不用再裝了,最起碼蕭融他們都知道宋鑠什么德行,他不用假意和別人交好,也不會在說了真話之后,卻收獲一大堆異樣的眼光。 這兩種人生到底哪個更好呢?沒人知道,也沒人能比較。 反正此生的宋鑠認為自己過得挺好,在這場變化當中,唯一受傷的人大概就是蕭融。 他還在盼著宋鑠早日覺醒,變成宋鑠2.0,七竅玲瓏心特別版,但很遺憾,他這輩子都看不到了?!? 宋鑠揪住世家的小辮子就悍然出手,生怕錯過這個機會還要再等一段時間,蕭融雖然攔著他,沒讓他把那個嫡系也殺了,但他不至于胳膊肘往外拐,他只讓宋鑠留了一條人命而已,至于宋鑠想做的事,蕭融還是十分配合的。 一時間淮水之北清算了好幾個在譜系上的世家,有些被抄沒家產,有些族中子弟被處刑,發現他們是來真的,南雍那邊的世家們自然也會做出反應,不過礙于兩邊都是封鎖期間,即使反應了,用處也不大。 本來應該是沒人敢把這事拿到孫仁欒面前去說的,畢竟凡是榜上有名的世家,都應當是站在雍朝那邊的,兩邊本就該是死敵,到孫仁欒面前抱怨鎮北軍行事荒唐,這不就是直接告訴孫仁欒,自己想要投敵了嗎。 但在鎮北軍動作越來越大以后,隱隱透露出一種態度來,仿佛他們根本就不尊重世家,也不想要世家的幫襯,有人拿著世家的譜系去警告鎮北軍,結果那個叫簡嶠的將軍冷笑一聲,走到大街上,把記錄了譜系的冊子扔到地上,一把火就把它給燒了。 街上還有許多愚民,見到這一幕,無不拍手稱快,而他們這么做的原因是,最近淮水之北又出了一個新的戲折子,叫《萬里銀》。 《萬里銀》沒有《裹尸還》那么長,這都什么月份了,《裹尸還》還沒演完呢,而《萬里銀》一共就三折戲,講的是一個叫李萬里的人,他無意中發現棉花在被彈開之后,就會變得蓬松還保暖,于是他弄了一堆柔軟的棉花出來,做成衣服打算賣到城里,結果剛走出去沒多久,就來了一群家丁把他暴打一頓,說城中所有保暖衣物都是x家在賣,一個升斗小民也敢和x家作對,再賣就殺了你!我們家主可是官府的人! 這人被打了一頓,當然不敢再賣了,他決定離開這個城池,去其他的城池,而且這回他不賣衣服了,他決定賣棉花,這下就不能有人說什么了。 然而他剛把攤子支起來,當地的官差就來了,說棉花這東西不準進入這個城池,因為城中某某世家是專門養蠶和售賣獸皮的,棉花又臟又不保暖,他就是一個騙子,要是他還敢賣,那這些官差就只能把他抓起來,送進牢房了。 那人不能接受這種理由,他拿起白花花的棉花,跟官兵解釋這東西很干凈,而且真的很暖和啊,但官兵聽都不聽,眼看著又要挨打,他趕緊跑了。 接下來就是這么重復,衣服不能賣,棉花不能賣,工具不能賣,還有人想要抓他壯丁,把他帶回去當家奴,三折戲里這人最起碼經歷了十次危機,他越走越遠,等他終于找到一個地方,把手中棉花賣出去的時候,他發現自己都已經不在中原了,而是到了西域。西域的商人美滋滋地看著他手中的棉花,說這是好東西,他們當地都在用這個做被子和衣服,但沒人能將棉花變得如此松軟。 這人以為自己終于要苦盡甘來了,頓時開心起來,然而下一秒,那個商人只給了他一小塊的散碎銀子,那個商人還很遺憾的對他說,雖然你加工的不錯,但我們這里到處都是棉花田,賣不出多好的價錢,這就是我能出的最高價了。 結局的一幕,這人拿著一角散碎銀子,他離家萬里,奔波了整個四季,最后就落了這點東西,他滿臉茫然地望著臺下,差點把臺下的觀眾氣死?!?/br> 很簡短的戲本,伶人也不需記太多臺詞,所以三折戲是一起上的,如果有錢有閑,那一天就能把整部戲看完。 看完的人就記住兩件事,第一,世家不是好東西,第二,棉花是個好東西?!?/br> 陳留本就已經被蕭融扭改了觀念,《裹尸還》火了以后,鎮北軍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是噌噌往上漲,再加上城池的建設、工錢的發放,現在陳留百姓就是鎮北王和鎮北軍最忠實的擁躉,雖然蕭融叫戲園里的那些劇目為折子戲,但在這些沒見過戲劇的人心中,它們應該被稱呼為新聞紀錄片。 好些人甚至都不知道這是假的,他們還以為這些都是真人真事呢。 在這種氣氛下,世家在普通人心里的尊貴程度自然就打了一個折扣,鎮北軍要驅逐世家子,大家全都特別開心。 蕭融也感到很開心,不枉他緊急找人寫戲本,又趕緊把這出戲抬上來,如今棉花被宣傳出去了,世家的名聲也臭了,而且還有一件比較微小的好處,那就是異族的就業方向又多了一個。 他們如今能報名當伶人了,只要會說中原話就行,長得好看不好看的沒關系,反正一切都剛開始,大家還沒有挑剔的意識?!?/br> 一直以來異族除了跑商和當雇傭兵,就沒有別的出路,當家奴都沒多少人要他們,因為異族吃得多、而且經常逃跑,有些人還擔心他們突然大開殺戒,所以在牙行當中,異族的銷量始終慘淡。 而不管跑商還是雇傭兵,前提都是必須要有一個好體格,這應當也是一種幸存者偏差,中原人對異族的印象始終都是茹毛飲血、身體強壯,實際上人家也有小雞仔一樣的同胞,只是這些同胞有自知之明,所以都留在老家沒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