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咸魚[快穿]、重生后,成了病嬌九殿下的心尖寵、犯罪專家在戀綜殺瘋了、重生回雌君少年時、侍郎家的小少爺、飛鳥不會飛、[文野同人] 辭職后我成了傳奇調查員、[柯南同人] 就說不能讓他在柯學世界里兼職、[綜英美] 你演我?
而那人就是屈云滅。 稍微動動腳就能讓整個金陵驚嚇非常的屈云滅,曾經強逼著他們發下印璽與圣旨、承認他是名正言順的鎮北王的屈云滅。 江山代有才人出,先是一個屈云滅,后又有一個蕭融,為什么身負大才者都在淮水的另一側,而且他們都年輕、都還有很長遠的路可以走。再看看金陵。 孫仁欒有時會覺得自己已經垂垂老矣,他站在權力巔峰已經很久了,他能縱觀天下,卻看不到自己身邊的這群人該何去何從,年初之時天象有異,有人對他說這是鎮北王氣數已盡的意思,如今看來卻不盡然。兵禍起,歲星移,紫微將傾,地火將生啊。 他也是略懂一些星象的,年初的天象從未指名道姓,說鎮北王會如何如何,可歲星換位,紫微將傾,這都是最明顯不過的預兆,氣數將盡的并非是鎮北王,而是這茍延殘喘、名存實亡的賀家皇朝。 孫仁欒和賀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太久了,他無法對賀家人取而代之,也無法將自己與賀家割舍開來,若這星象所預兆的事情是真的,那他想,待到大廈將傾的那一天,他也會是無盡塵埃中被掩埋的一員。 可是那又如何呢,他這一生經歷了無數的大風大浪,天象也不能阻止他的腳步,他依然會做自己該做的,直到時局已定,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天象,而是真的刀劍錚鳴立在他眼前時,他才會停下,閉上眼睛,享受他的永寧?!?/br> 等到蕭融進來,這群人立刻虛偽的揚起微笑,仿佛他們個個都是慈祥的好人,蕭融也朝他們笑笑,然后便徐徐落座,開始跟他們商談正事。 無非還是出兵的事,八公不一定全都是孫仁欒的心腹,但在面對外人的時候,他們還是很團結的,孫仁欒已經將那一日蕭融說過的部分話告訴了他們,他們對于出兵的事不是那么抵觸了,但前提是,蕭融必須主動撕下一塊身上的rou送給他們。 表面承認歸順朝廷可不行,必須要有實際上的行動!朝廷如今也缺兵馬,讓鎮北王送來五萬拱衛京師,這不過分吧? 蕭融呵呵笑:“五萬是不是少了一些?!?/br> 這群老頭一愣,他們既是故意為難蕭融,也是存著跟他砍砍價的意思,鎮北王不傻的話,就不可能送五萬兵馬過來,但哪怕送一萬過來,不也是賺嗎。 誰知道蕭融會這么說,他們正有點懵蕭融這是什么意思的時候,就聽蕭融慢悠悠的說:“五萬兵馬如何夠拱衛京師呢,若為拱衛京師,諸位應當索要四十萬才是,由大王親自帶兵布陣、渡過淮水,諸位只需將城門打開,便可收到我們大王的心意了?!?/br> 老頭們:“…………” 是收到心意,還是我們成了心意??? 你這年輕后生,居然敢戲耍于我們! 有個老頭帶著一臉醬豬肝的顏色,憋著氣的對蕭融說:“蕭令尹這玩笑未免開得太大了?!?/br> 蕭融則驚訝的看向他:“我以為諸位也是開玩笑,這才順著說下去了,哎呀,要是冒犯了諸位,諸位可別放在心上啊,在下年少無知,一時不慎才說錯了話,哈哈,諸位應當不會同在下計較吧?” 老頭們:“…………” 從來只見過倚老賣老,還沒見過倚小賣小。 耍嘴皮子他們比不過蕭融,可是明明第一天到這的時候,蕭融面對全朝廷的時候表現得很是吃力,如今坐在他們中間,他看起來可是相當的游刃有余,難不成是今天人少了,他就變厲害了? 想不通,也來不及想通了,蕭融今天可不是來陪他們玩的,他也不想浪費時間?!?/br> 他的底線非常明確,就是表面歸順,除此以外想讓他們拿出什么實際的誠意,那是不可能的,尤其兵馬糧草,一粒米都不會給他們,但這群老頭也擺出了一定要多拿好處的意思,否則蕭融說什么他們就答應什么,他們的面子往哪放。 蕭融一副被他們煩得不行的模樣,又扯皮了許久,他終于答應后退一步,以后他們年年納貢,總行了吧? 本來諸侯王就應該納貢,但朝廷弱小,大家也就不把這個當回事了,據蕭融所知,如今會給南雍納貢的諸侯王就剩下兩三個了,其中一個是賀庭之,剩下那倆膽子小,不得不納貢。 但就算這三人會納貢,交上來的貢品也是十分敷衍,根本不像過去那樣把最好的留給皇帝,而是最好的留給自己,看得過去的送給皇帝。 蕭融便開始搖頭晃腦,繼續訴說他們鎮北軍到底有多窮,給錢糧那是不可能的,但他們可以給一些淮水之北的特產,比如暖粉,這個你們應該沒聽過吧,這是我們淮水之北才有的東西,平日密封著,到了天冷的時候盛一些出來用布包著,就跟湯婆子一樣好使,而且能熱上好幾個時辰呢! 還有馬車,他們淮水之北盛產木匠,木匠打造的馬車無比舒適,就像一個能移動的小房子,這么好的東西,自然要獻給陛下使用。 蕭融叭叭的講他那些隨意鼓搗的小東西,全是不值錢但南雍沒有的。 暖粉這東西在鎮北軍里是神兵利器,因為他們住的地方更冷,但對南方而言其實作用沒那么大,南方再冷也不會有凍掉手腳的時候,多一個暖粉頂多是讓他們冬日過得舒服一些,卻不會讓他們在戰場上增加戰斗力。 如果可以的話,其實蕭融更想送一些敏感的東西過來,比如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