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咸魚[快穿]、重生后,成了病嬌九殿下的心尖寵、犯罪專家在戀綜殺瘋了、重生回雌君少年時、侍郎家的小少爺、飛鳥不會飛、[文野同人] 辭職后我成了傳奇調查員、[柯南同人] 就說不能讓他在柯學世界里兼職、[綜英美] 你演我?
小皇帝是不是光嘉皇帝親生的,現在已經不重要了,反正這個時代又沒有親子鑒定,如今的問題是許多人都認定了小皇帝是個野種。 換句話說,孫仁欒的名聲也是岌岌可危,他最討厭別人提起小皇帝的身世,所以需要旁人幫他轉移注意力,另外,多做一些好事,也能讓他的名聲變好一點。 蕭融把這些道理告訴屈云滅,屈云滅覺得他說得對,但他仍然不覺得孫仁欒能出兵幫他。 罷了,不過是寫一封信的事,反正到時候孫仁欒拒絕了他,蕭融也就能死心了。 屈云滅懨懨的答應了,他這人沒有拖延癥,當時就準備去寫,蕭融卻突然抓住他的胳膊:“等等,大王寫好之后,其他的先不要發出去,唯有發給建寧太守的那一封,麻煩大王讓人快些送出?!?/br> 屈云滅默默反應一秒,驚了:“怎么還要給黃言炅寫信?” 蕭融理所當然的看著他:“黃言炅如今家大業大,在寧州剿匪又屯田,還接待了不少的流民,一看就是很有實力啊,自然也要邀請他?!?/br> 屈云滅:“…………” 他待在原地一動不動,蕭融疑惑的看著他,好半天過去,屈云滅才說了一句:“此人與我有怨?!?/br> 蕭融:“……” 敢情你也有心虛的時候。 蕭融默了默,然后笑道:“大王曾是黃言炅兄長部下一事算不得什么秘密,彼時大王也是迫不得已的,黃言勤雖收留了大王,但大王并非池中物,怎么可能一直都屈居人下呢,相信黃言炅也知道這個道理?!?/br> 屈云滅:“不是這個?!?/br> 蕭融愣了一下:“不是?” 屈云滅繃著臉,“黃言炅長我十歲,在廬江時他處處欺壓于我,而我看在他兄長的面子上沒有與他計較,但在離開南雍之前,我忍不下這口氣,便搶了他的馬匹與兵器?!?/br> 蕭融有點驚訝,不過感覺也還好:“只是一些馬匹與兵器,都過去這么久了,他應該不會——” 屈云滅又道:“還有他的小妾?!?/br> 蕭融:“…………” 他瞪大雙眼:“小妾?!” 屈云滅試圖為自己辯解:“黃言炅此人看起來憨厚,實際心腸歹毒,他后院中的女子都受不了他,有一女子企圖讓我帶她離開,我便帶了,還另外帶了四人?!?/br> 蕭融:“…………” 要不是這是馬車里,蕭融直接就站起來了。 “大王??!” 被他喊的屈云滅頭皮一緊,“她們都是苦命人!你不是總想讓我做好事,好在百姓當中揚名,這事在我看來便是好事?!?/br> 更何況那時候他才十五歲,正是沖動的年紀,要換了現在,他自然不會再這么做了。給點盤纏讓她們逃走就是,何必非要帶著她們耀武揚威的過淮水。 蕭融服了他,這算哪門子的揚名,誰知道那些女子是苦命人,別說百姓了,就是另一個當事人黃言炅都會覺得屈云滅這是綠了他,然后帶著他的五個小妾一起叛逃快活去了。 蕭融的表情十分精彩,一會兒紅一會兒綠的,難怪黃言炅抓了屈云滅以后立刻就上酷刑,在這時代奪妻之仇不共戴天,黃言炅怕是記恨了他一輩子。 在屈云滅有些緊張的注視下,蕭融沉沉的吐出一口氣:“罷了?!?/br> 他自言自語道:“如今大王是鎮北王,黃言炅不過是個建寧太守,實力的差距可以讓黃言炅把所有屈辱都忍下來,他能韜光養晦到今日,可見他的心性有多穩重。大王還是照常發信吧,我相信他會來的?!?/br> 屈云滅:“……” 聽著他夸黃言炅,屈云滅心里很不高興,在黃言炅眼里屈云滅是他的仇人,而在屈云滅眼里也一樣,他沒殺他是因為黃言勤于他有恩,不然的話,早在廬江他就已經取了黃言炅項上人頭了。 屈云滅不怕再見到這個昔日死對頭,他只是更想知道一件事:“你也覺得我在此事上做錯了嗎?” 高洵之就認為他錯了,別人的家事與他何干,他帶走那些女子,就是讓自己變成里外不是人。 蕭融微微一頓,他先問屈云滅:“大王將那些女子帶去哪里了?” 屈云滅:“過淮水之后,確保黃言炅看不到了,我就讓她們自尋生路去了?!?/br> 畢竟那時候他滿腦子都是復仇,這些女人跟著他估計也活不了多久。 蕭融:“……” 所以你就是為了氣黃言炅才這么干的對吧。 抽了抽嘴角,蕭融讓自己的表情溫和一些,“大王做得對,遇見苦命人有能力便搭救一把,這是仁善之舉,但大王著實沒必要將這仁善之舉變成泄憤之舉,過淮水之前便能讓她們自尋生路了,過淮水后便是平白無故多一個死敵,真的值得嗎?” 屈云滅皺眉:“黃言炅算什么死敵,他連與我一戰的資格都沒有?!?/br> 蕭融:“……千里之堤,潰于蟻xue啊?!?/br> 屈云滅其實還是不認同蕭融的話,但看著蕭融有些疲累的神色,他沒有反駁他,只是靜靜的坐著,思索他說的這幾個字。 蕭融確實是有點累了,他想睡覺,可這位仁兄沒有要走的意思,蕭融正思考要怎么委婉的讓他離開,突然,他聽到外面傳來雜亂的馬蹄聲。 速度很快,一聽就是全速趕過來的。 屈云滅動作比他更快,他迅速掀開簾子,正好報信的將士來到這輛馬車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