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書迷正在閱讀:向導的俗套交易、佩德的魔法書、戰損雌蟲被瘋批雄主養嬌了、在星際靠賣醬香餅暴富、華夏中醫,在蟲族變形記里直播萌娃、把城隍廟開成送子中心[星際]、路人甲吃瓜指南、大王萬萬不可、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咸魚[快穿]
沈知知起身走到他跟前,蹲下身子摸了摸他的小臉“應該是快了吧,丹哥想大哥了?” 沈知知溫柔的看著自己的二兒子,這個小家伙剛出生就鬧騰,現在也是家里三個孩子中最調皮的一個。 “大哥今日都出去一天了,丹哥還想讓大哥教我編蛐蛐兒呢?!?nbsp;他皺了皺鼻子,委屈道。 沈知知笑了笑安慰“等大哥回來教你好不好?等丹哥到了大哥的那個年紀也可以出去騎馬啊?!?/br> 聽到自己娘親的話,他點了點頭。 “meimei呢?” 丹哥想到自己的meimei,小小的腦袋里有了一絲小煩惱,自己的meimei明明比自己小,卻整日嚴肅的緊。 “meimei在屋里也不知做些什么,我想同她玩,可是她沒搭理我?!?/br> 沈知知聽完,面上忍不住笑了出來,她的女兒自出生就是安靜的,后來越發一副小大人的模樣,丹哥又調皮,惹得meimei總是嫌棄他。 “那過幾日娘帶你去找裊裊表妹玩??珊??” 裊裊是言儀寧生下的孩子,一向乖巧省心,喜歡跟著丹哥玩耍。 丹哥想到那個喜歡跟在自己后面的表妹,點了點頭,她可是很聽他話的呢! 沈知知看兒子的樣子,忍不住笑了出來。 忽然她聽到熟悉的腳步聲,抬頭看去,便看到了蕭策一身湖藍色銀絲勾邊長袍,身材挺拔,左手牽著還穿著一身墨綠色旗裝的尺玉,慢慢的走來。 他看著她,眼底滿滿的柔情,嘴邊帶著微微的笑意,待走到她面前時,放開尺玉的手,摸了摸她的臉,低沉的聲音帶著柔聲“今日丹哥可聽話?” 平日他在家,他不敢放肆,因此他怕沒有他看著,丹哥鬧騰他的知知。 沈知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隨后微微后退半步,挪開他的手。 “丹哥乖的很,” 隨后她低下頭看著尺玉“尺玉,今日累不累?” 尺玉一直不敢打擾父親同母親說話,此時聽到母親問他,他忙開口“不累的娘?!?nbsp;說完,他對著自己沈知知齜牙笑了起來。 丹哥自從蕭策回來便偷偷挪到了沈知知后面,現在看蕭策也低下頭,忙走出來乖乖道“爹爹!” 蕭策對著他點了點頭,看他紅撲撲的臉蛋便猜到他肯定剛鬧騰完進來,于是俯下身捏了捏他的臉“是不是出去闖禍了?” 被揪著臉蛋的丹哥忙搖頭,夸張的動作把沈知知逗的忍不住笑了起來。 等坐下后,尺玉看了看周圍,又對著沈知知說道“娘,怎么沒有見到芽芽?” “meimei在屋里,你要是想meimei就去找她?!鄙蛑獎傉f完便聽到丹哥的聲音“meimei最近不知道在干什么,也不理人?!?/br> 隨后尺玉說一定是他做了壞事meimei才不想理他,丹哥不服氣便兩人你一言我一嘴的。 蕭策看著眼前若是以前自己會厭煩場景,心里滿是滿足,然后把目光移到了沈知知的臉上,對著她寵溺一笑。 第149章 大結局(2) 沈知知自從嫁給蕭策,似乎沒有什么讓她憂心的事,蕭策總是能及時明白她的意思,時時刻刻注意力都在她身上,似乎他就是為她而來的。 隨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他的重心還是在她身上,孩子的教養上也是他一一親自教育,不讓她cao半點心。 在承言澈十五歲的時候,蕭策徹底把政權交給他,而承言澈也一直做的很好,只是總經常來太尉府,同尺玉和丹哥關系也不錯。 不過,芽芽卻一直不喜歡他,連沈知知也不知為何。 今日,承言澈微服來到太尉府,手里搖著扇子,帶著一臉明朗的笑走了進來。 沈知知看著他手里的扇子,想著現在的天氣,哪里需要扇子? 承言澈留意到沈知知一言難盡的眼神,忙笑嘻嘻的開口“沈夫人,我這樣子看起來是不是風度翩翩?” 因為自小經常來,所以和沈知知熟悉的很,相處中更是隨性。 “是,風度的很?!?nbsp;沈知知笑著打趣。 丹哥忍不住直接道“這天氣,都是風了涼的很,誰還扇扇子?” 承言澈聞言,嘖了一聲,這孩子,真的是不像蕭大人的孩子! 不過他沒有理會,自顧自的坐下拿起手里的茶,一邊抿著一邊偷偷看向芽芽,只是對方一直低著頭,也沒看出什么來,隨后他又打岔到其他的事上。 而一直垂著頭的芽芽,眼里滿是嫌棄,這人有病吧? 百姓都知道當今皇上賢明愛民,治國有方又寬容大度,只不過…皇上已經十八,后宮卻無一人。 朝中大臣更是愁的很,先帝在他這個年紀早就好幾個孩子了! 而承言澈就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無論大臣怎么說,怎么勸,反正皇族都沒什么人了,沒人能管得了他。 直到他聽到了外界關于他斷袖的傳言,一向溫和帶笑的承言澈終于裂開了。 宮中佳宴,眾臣帶著家眷赴宴,宴會上,蕭策和沈知知帶著即將及笄的芽芽坐在最前面,尺玉和丹哥在麓山書院不?;丶?。 在眾貴女表演的時候,無人看到的地方,芽芽一臉的無聊,這破宮宴到底有什么好? 有這點時間她能多睡兩個時辰了! 在她神游之時,忽然聽到有人提到自己的名字,于是她抬頭看去,是新太師的孫女,鄭琇。 “蕭小姐作為太尉大人的女兒,想必一定才藝超群,不知今日能否有幸見識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