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我跟孫權說:“稍等一等,我給他留句話?!?/br> 可能是我的神色太過自然,孫權一愣之下,點了點頭。 而這個形式,我左思右想,絞盡腦汁竟然也想不出,不知道該留一個什么話給他,我沉默良久,對諸葛瑾緩緩一笑,說:“算了,就這樣吧?!?/br> “等等!”一直在走神的陸遜突然出聲,不知他是想起了什么,駕前一跪,道,“主公三思?!?/br> 孫權大感意外:“伯約,你……” 孫權話還沒說完,有人進來報道:“稟吳侯,探馬來報,劉備在白帝城病重?!?/br> 孫權喜形于色:“好事??!” 來人又說:“探馬又報,諸葛亮已到白帝城主持軍務?!?/br> 殿里一陣沉默。 而今光是提起這個人的名字,就能讓旁人喘不過氣來。 孫權喃喃的說:“來的好快啊?!?/br> 諸葛瑾看著孫權笑了笑,我旁觀之下,覺得諸葛瑾是在破罐子破摔了。 他說:“煩請大都督走一趟白帝城吧?!?/br> 陸遜別過頭,當沒聽到,開玩笑,他去白帝城?送死呢? 諸葛瑾又說:“那請主公召子布走一趟吧?!?/br> 瑾哥忒壞,子布他老人家已經八十多歲了,現在還要人車馬勞頓怕是要人老命啊。 孫權親自從上面走下來,將諸葛瑾扶起來,推心置腹的說:“子瑜,這事還得辛苦你一趟?!?/br> 諸葛瑾徹底擺爛了,笑而不答。 我看著這東吳的主臣,只覺得恍然,似自己不在這般局中,他們相爭也不是為了是不是要殺我一般,我只聽到,孔明來了,在白帝城了。我忽然很想問問,他知不知道我被東吳抓了,還是以為我死在亂軍之中了?不知道他是什么樣的表情,可有一點點的后悔當時執意要我跟著劉備出征? 這般想著,我就沒注意他們在說什么,只朝著遠方,露出一個淺淺的微笑。 孫權雖然萬般想殺我,卻也不得不妥協,留我性命,要諸葛瑾帶我去白帝城,側臉一轉,看我不知道在看什么在笑,只以為我在笑他,這一下,新仇舊恨翻涌上心頭,真是恨的止也止不住,他拔出佩劍,在一屋子人面前,一劍刺入我的肩膀! 這一劍,洞穿了我肩胛,透骨而出,毫不留情! 然后,孫權拔出佩劍,跟驚呆了的諸葛瑾說:“這是孤送給令弟的禮物?!?/br> 第102章 第 102 章 從東吳到白帝,走水路,逆江而上,也不過是兩個時辰。 我在船艙中,聽見有戰馬的奔騰聲,有拔劍聲,也有羽箭破空之聲,種種交雜。 諸葛瑾立于船頭,長身一拜:“東吳使臣諸葛瑾,請覲見蜀漢皇帝?!?/br> 然后我聽見遠處傳來眾將的聲音,整齊有力,齊聲喝道:“請使臣稍待!” 我聽了就知道軍心還未渙散,心中略略安穩。 不知道又過了多久,有一行馬蹄聲向這邊而來,諸葛瑾也下了船,來到岸邊。 馬蹄聲在近前而止,有一人,說道:“子瑜,所為何來?” 這一聲,不疾不徐,不厲不和,是當權者漫不經心的收放自如,是真正輕描淡寫間的無聲威勢,遠不是陸遜那種生瓜蛋子可比的。 陸遜那種,叫書生意氣的呆板。 而眼前這人,已是不顯山不露水的威嚴。 我一直看著船艙頂的眼睛微微熱了熱。 我不由移轉目光看著被重布遮住的船舷,一陣清風襲來,舷布被帶起了一條小縫就又落了下去,這一個呼吸間,我看見岸邊的孔明騎在馬上居高臨下,風采如舊,仿佛什么都沒有變過。 諸葛瑾笑了,喚了一聲:“孔明,一向可好?” “勞兄長惦念?!笨酌骰亓艘宦?,而后說,“說公事吧,子瑜此來,是來替吳王下戰書的?” “啊,不?!敝T葛瑾忙道,“外臣此來,將貴軍被俘的士卒,馬匹,輜重奉還,吳王遣外臣前來覲見,愿與陛下重修于好,再現孫劉聯盟?!?/br> 許久許久,孔明才聲音微緩,說:“勞煩子瑜了,只是陛下如何決斷,亮不敢自專,請隨我來吧?!?/br> 諸葛瑾忙問:“陛下會愿意嗎?孔明,咱們兄弟一場,這點你總能告訴我吧?” “他不會愿意?!笨酌髡f,“但他會答應的?!?/br> 諸葛瑾心里一塊大石頭落了地,踏實無比。 從見面到現在,孔明始終冷淡,沒有親人相見的喜悅,所談都是公事,沒有一句提及公事以外的事情,我知道這才是孔明常態,他現在的六親不認我也不是頭次領教了,但是顯然諸葛瑾不是,在諸葛瑾的記憶里,孔明還是隆中的那個有學識,也很隨和的二弟,他確實沒見過這樣的孔明,沒見過蜀漢的丞相諸葛孔明。 他也沒有一個字提到我。 諸葛瑾顯然吃不住勁了,孔明的態度至關重要,這關系到劉備還不會伐吳,也關系到孫劉聯盟只是口頭上的說說,還是實打實的能抵御北面進犯的緊密聯盟。 諸葛瑾想賣個好,覷著孔明臉色,試探的說:“鳳……” 正好又是一陣清風吹來,舷布又被吹了起來,我眼見得諸葛瑾湊了上去,剛說了一個字,孔明驀然回首,那眼中一剎那間冷厲無比,包含了萬般的情緒,就這么全都涌了上來。 諸葛瑾受了這一眼,萬千言語都梗在了喉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