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書迷正在閱讀:欺負惡劣小美人[快穿]、炮灰攻逆襲計劃[快穿]、全球災變:我成了世界樹、恐同直男聞到了我的信息素、暴躁小羊誤入野獸訓練營、祇園花見、變成弟弟的侍寵(骨科年下雙性)、碧霄(NPH)、[綜英美] 慕強批來到哥譚以后、[FF7同人] 笨蘋果
雖沒有當年的少年之氣,而是變得沉穩冷靜,看著這樣的他,還是有不少人已經紅了眼。 那可是定國將軍府的人啊。 定國老將軍一生為國,一場大火燒的他連個后人都沒有,不知有多少人替他心疼遺憾,如今,溫凜出現在眾人面前,只覺真是老天保佑,讓老將軍還有后人。 溫凜在謝譚幽身側站定,未跪,一雙幽沉雙眸盯著云崇與百官,然后將手中東西隨意往地上一扔。 東西滾落,血腥味隨之而來。 眾人也看清了里面的東西,連連倒吸一口冷氣。 眾人面露震驚又不可置信。 頭顱。 竟是一人的項上人頭。 溫凜嗓音冷又淡,聽在人心頭卻如一陣驚雷:“南燕皇帝人頭在此?!?/br> 南燕皇帝??? 溫凜殺了南燕皇帝? 三月前,南燕發生內亂,九子奪嫡,最終是九皇子登位,南燕這位九皇子手里本就有兵權又有雷霆手段,不過一月便將南燕上下收拾的服服帖帖,本以為在這亂世之中,他會選擇先修養壯大南燕,卻不想他直接往漓國埋了個驚雷。 給靠近他們邊防的淋州下了瘟疫,瘟疫兇猛,已經死了不少人,周邊城池也有不少百姓被傳染,若再找不到解決之法,整個漓國怕是都要完,有朝臣進言。 “不若棄卒保帥?!?/br> 舍一城百姓,換漓國萬千子民安。 云崇考慮良久,還是應了,半月前就派人去往淋州,此行,是要將一城百姓困死其中,本以為事已成,卻不想還是被人阻止了。 溫凜道:“淋州瘟疫一直沒有解決之法,陛下聽信他人言語,要將百姓困死城中,臣當時正在淋州之中,不忍心,便只身入南燕,取下南燕皇帝人頭?!?/br> “而淋州瘟疫已解除,還請陛下放過無辜百姓之命?!?/br> “這些年,你在淋州?”云崇漸漸從震驚之中回神,從見到溫凜時他便震得瞪大了眼,心頭又驚又喜,曾幾何時,定國將軍府是他最穩定的靠山,他雖疑心病重,卻也還是愿意信定國老將軍之心。 因,年少他便是拜了老將軍為師,他唯一的女兒又被太后收為義女,親上加親,云霄與溫棲的關系還異常的親,甚至親昵的喚她姑姑,他時常覺得,這樣子,才應當是一家人。 他放心的將兵權給定國老將軍,他為他平戰火,護百姓,他便做好老將軍所期望的好君王,本以為,君臣聯手,能將漓國推上至高之位,而他亦是能成為一代明君。 可一場大火,讓他的夢想破滅。 不是死一人,是全府上下啊,六個將軍,五個小少年將軍全部身死,還是化為灰燼,連一個完整的尸身都沒有。 他病了很久很久,才接受一個事實,此后,無人再真心的護著他,護著這個國,也沒有人手上有兵權卻像他一樣沒有什么不軌之心了。 疑心病也是越發嚴重,又做了不少壞事,形成如今不上不下的局面,他有悔卻是不怕,今日再見溫家人,心頭一直盤旋著的石頭忽然重重落下,掃了眼血淋淋的人頭,心頭更是大定,才回京便給他來了這樣的驚喜,不愧為溫家人。 只身入南燕,取下南燕皇帝人頭還能全身而退,可見武力心智高超。 溫凜在,也定然不會讓燕恒獨大,他也能就此,試著徹底的鏟除燕恒,云崇長呼一口氣,上前詢問:“你還活著,在淋州為何不回京?你可知朕知曉定國將軍府的遭遇是何種心情?” “不是臣不回,而是回不來?!睖貏C抱拳,眸子涌上一層冷色:“當年,那場大火不是意外,而是人為,臣是被忠仆冒死相救才得以存活,這些年,消息不知怎么就走漏了,臣一直被人追殺,幾月前受了傷才入了淋州,卻不想城內發生了瘟疫?!?/br> 見到朝中派人來時,他還以為是來解救這些染上瘟疫的百姓的,可看著那領頭的太監對守城將軍說了幾句話,守城將軍面色慘白不忍的樣子,他稍微一想便也能猜出一二,朝廷此次派人來,是為什么。 想著也是時候歸京,南燕亦是有他之仇敵,他便咬牙入南燕,冒著會死的風險入南燕皇宮,取下南燕皇帝人頭,之后便快馬回京。 他知道,晚了一刻都不行。 京中傳來的消息,更是讓他心頭擔憂不已。 溫凜話落,眾人又是一驚。 人為? 可仔細一想,又覺得當年之事的確透露著詭異,定國將軍府全府眾人誰不會點拳腳功夫?怎么會一場大火便要了所有人的命? 當時,不是沒有這方面的謠言傳出,可那時云崇太后雙雙病倒,朝中無人主持大局,皇后掛簾聽政,只盡快的辦了喪事,大雪又連下三天三夜,待云崇重回朝堂,見云崇面色依舊不好,百官之中也無人敢談及此事。 之后,此事便只是一場意外。 也是經此一事,列國聯合攻打漓國,以為沒了定國將軍府便能隨時吞并漓國,卻不想,漓國還有一支軍隊。 燕恒所帶領的燕家軍。 戰火紛飛。 多年來燕家軍打了不少敗仗,老燕王又身死,只剩下燕恒,朝中日日哀聲一片,又憂愁,只覺,這國怕是要守不住了。 可他們想不到,燕恒能抗住半年,更想不到,只有一支軍隊的燕恒會戰勝聯合在一起的諸國,戰爭猛烈,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行滅了最強的戎狄,戎狄滅,就讓其他幾國懼怕了,思來想去,紛紛遞上國書,要與漓國結兩晉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