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里伴崽行 第168節
書迷正在閱讀:燕譚枝、欺負惡劣小美人[快穿]、炮灰攻逆襲計劃[快穿]、全球災變:我成了世界樹、恐同直男聞到了我的信息素、暴躁小羊誤入野獸訓練營、祇園花見、變成弟弟的侍寵(骨科年下雙性)、碧霄(NPH)、[綜英美] 慕強批來到哥譚以后
所以自己的從四品,并不是統領五城升上去的,而是另外一個官職:右鑲衛副都衛兼五城兵馬司指揮使。 從四品,月銀二十兩,還有各季冰敬炭敬,加上每月從戶部領取五匹絹帛百斤米糧,算是漲俸祿有錢了。 右鑲衛副都衛雖然只是一個頭銜,并無實權,但有這個近衛身份,金湛就可以直面皇帝。 通過這場事,榮帝發現坐在高高的龍椅上,底下那些陰私事他根本就聽不到,也有人不要他聽到。 顯然單憑御史臺對官員、皇族進行監管還不夠,皇帝需要屬于自己的耳目。 金湛身為兵馬司指揮使,做的本來就是緝兇巡捕,對街面動態全盤掌握,現在五城聯動都交由他負責,就再無疏漏。 更重要的是,金湛的升職看似無聲無息,可在能站在殿上的高官那里,卻是當頭棒喝。 皇帝的事,就沒有小事,此時的沉默驚天動地。 一個將大宗正送上死路的小武官,沒有遠遣出京,反而站在了皇帝身邊。 這意味著什么?這就意味著皇帝在身邊放著一把屠龍刀。 若是讓安春風知道金湛現在真正的職務,肯定要說一句:這不就是牛批哄哄的錦衣衛嗎? 時間很快就到五月,艷陽高照,每個人都穿上薄薄夏衫。 順安坊唐家,劉氏瘋瘋癲癲,又將剛剛送來的藥水打翻,還差點燙到過來伺疾的唐月熙。 嚴氏陰沉著臉,對特意挑選的粗使婆子道:“現在天氣漸熱,夫人心情煩躁耐不得熱,湯藥放涼些再送過來?!?/br> 那婆子粗聲粗氣道:“廚房除去給夫人熬藥,還要給跨院里那個奶奶煎安胎藥。 夫人的藥才煎好就讓送出來,說怕混了藥味?!?/br> 孫如意這一胎懷著就遇上事,動氣動怒,現在又整日哭哭啼啼,胎相很是不穩,安胎藥已經吃了半月還不見起色。 嚴氏的臉色更加陰沉了,她本來長得不夠秀氣,此時再一動怒,很是駭人。 唐月熙旁邊正極力安撫劉氏,不敢看自己發怒的大嫂。 也不怪嚴氏臉色不好,從在梨花巷來談過之后,果盤鋪子就有了生意。 可是,那錢她只能看著,不能到手,只能干著急。 那個叫肖林的小管事說,銀錢不會少一厘,都記在帳上,什么時候萍姨娘的放妾書拿到,就什么時候全部移交給自己。 入夏后,開始有了時令鮮果,生意自然更好,每天單子都在打著滾的往上冒。 可是,公爹唐品山根本就不答應萍姨娘離開。 自己只是說姨娘想回家鄉養老,就被公爹罵不孝,說什么把好鋪子給自己,還想攆走他的心上人。 此時,嚴氏才明白安春風為何愿意將這樣的旺鋪白交給自己了。 這事的確不好辦。 萍姨娘如今對公爹冷冷淡淡,每天避而不見,可公爹也只當是姨娘在耍小性子。 還說以前是因為婆母要欺姨娘才答應出外開店。 現在姨娘老了,在家有吃有住只管享福就行了,還鬧什么要鋪子放妾書,丟臉! 哪怕養到死也不會放她走。 自己前幾天讓萍姨娘住去外面,公爹就砸了家里一套茶具,還說要唐大郎休了自己。 嚴氏眉頭緊鎖,那生意就像一塊懸在鼻端的肥rou,饞得慌卻吃不著。 時間已經過去十幾天,公爹還沒有一點松口的意思。 再這樣下去,她怕安氏要把鋪子收走。 看樣子自己得另外想法子了。 唐家跨院里,兜兜轉轉又回到原地的秦氏叉腰站在門口,指著孫如意住的廂房喋喋不休:“你也是奴婢賤人,不過是懷著孩子就這樣嬌氣,不能洗衣還不能掃地,總不能等著我這個老太婆來伺候你。 以前安氏一樣能生孩子,人家可是啥都沒有耽誤過!” 廂房門緊閉,孫如意正抱著枕頭默默流淚。 唐玉書三人要過來借住,嚴氏原本不允。 是唐品山拿出鋪子賬本,又讓萍姨娘回家才迫不得已答應。 但精打細算,手指縫都不漏一絲銀子的嚴氏也挑明了話。 唐玉書一家可以住房子,看在同宗的情分上就不要房租,但飯錢,柴禾、水錢每一樣都要給錢。 若是想要下人伺候,還需要自己掏錢雇人,自己的奴婢不會到跨院做事。 秦氏之前住來唐家時,受到劉氏殷勤接待,什么錢都不需要給。 現在換成嚴氏掌家,竟然要付錢,一時間氣得暗罵不已,可時過境遷,她再沒有那傲氣,只能接受。 飯菜水費錢自然是孫如意給。 只是孫家給孫如意的嫁妝銀子在被查抄宅子時就充公,現在身上就只有廣安伯府給的十兩銀子和一些匆忙帶出來的首飾。 孫如意要吃藥,又需要給嚴氏付飯錢,自然舍不得再花錢雇下人。 她以前雖然是奴婢,但作為廣安伯府老夫人身邊的大丫鬟,做的都是端茶倒水,捶腿逗趣的活計,哪里會洗衣服。 于是,孫如意每天花幾文錢請主院的婆子幫忙給自己和唐玉書洗衣服。 秦氏的衣服就要她自己洗,氣得秦氏天天罵人。 孫如意還沒有被人這樣指著鼻子罵過,心里怨毒早已經是翻江倒海。 可現在情況不同,不得不委屈承受,只等熬過這些日子,以后再收拾老乞婆。 第234章 大勢已去 孫如意心心念念的過些日子,不過是惦記著廣安伯府老夫人念著舊日自己主仆之情,能拉她一把。 現在唐玉書考場失利,才考了一個三甲同進士,幾乎失去價值,她想和離過回到廣安伯府重新嫁人。 只是自己肚里孩子已經六月有余,想要墮胎已經來不及了。 又怕以后再嫁難尋好的,跟著唐玉書又心中不甘,就這樣半死不活的熬著。 孫如意在熬著,殊不知廣安伯府也在熬著。 雖然孫家被下獄明面對伯府沒有影響,但這次皇上出宮親農之游,帶著大皇子和二皇子,也帶了兩位皇子的母妃,偏偏沒有帶麗嬪和三皇子。 都說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若是伯爺像以前一樣,被皇帝叫到宮中責罰痛罵一頓,或者麗嬪被降位還有辯解機會。 現在就這樣不冷不熱晾在旁邊,可不是好兆頭。 在那些眼熱心亮的官員眼中,選邊站隊的心思就更活了。 唐大郎也是如此想,他心中焦慮得吃不香睡不好。 自己好不容易攀上的大船,怎么看著看著就要沉了! 唐大郎不是剛出爐的愣頭青,他辦事能力是有的。 再加上從唐二郎死后,唐大郎在戶部就收斂性子,小意奉承周圍同僚,挾著尾巴做人,旁人說幾句還能笑著忍受。 所以哪怕現在廣安伯府前途難測,同僚言語試探,他依然心志堅定應對自如。 唐玉書就不同了,從殿試結束知道自己只是三甲,他的精神就崩了,回到唐家后大病一場。 好在有唐大郎寬慰,如今同為難兄難弟,誓要抱團取暖。 四月初在唐家養好病,就開始考慮官職的事。 以前孫家許諾過,只要科舉一出就進禮部吏部平步青云,飛黃騰達,現在這些話自然不存在了。 廣安伯府更是連孫如意都不許上門,他這個三甲同進士在伯府眼中也是不稀罕的。 唐玉書就請唐大郎幫助謀差事,不要高官厚祿,只圖一個清靜自在。 其實他多想了,以唐大郎也只是一個戶部主事的地位,怎么可能有高官厚祿,但想清靜還是有的。 憑借唐玉書的進士功名,很容易就在戶部下面衙門找了一個謄抄卷宗的文書差事。 雖然是不入流的小吏,每月還是能掙三兩銀子,吃得簡單點,勉強夠養家糊口,最主要是天天待在卷房安靜。 唐大郎勸慰唐玉書,以后路還長,你現在是明珠蒙塵,以后總有人慧眼識珠。 別在女人身上跌倒就起不來,至少孫如意現在還懷著你的孩子,這日子還得過。 唐大郎明白唐玉書跟孫如意成親是娘辦的錯事,可現在萬事都需要小心謹慎,暫時動不得,只能這樣過下去。 于是,唐玉書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天天呆在那個小格子間不回家,只有那里才能讓他放松心情。 一為公事繁雜,二為不用見到孫如意,也不會聽到婆媳的天天罵架。 皇帝回城,朝政回歸正常秩序,每個官員按部就班的上朝。 只是這一次,站在大殿的官員里多一些新面孔,也有了新動向。 陳槐主審成王一案,現任大理寺丞,正六品。 對于需要在京官熬資歷,熬到頭發花白才到六品。 或者在外任官從八品一步步攀升的官員來說,他這個已經是青云直上。 給陳槐擔任助手的探花和榜眼入翰林院七品,雖是清閑之職,卻是為相的必經之路。 在逍遙山莊受傷的黃御史和晁御史被任為監察御史,出京巡訪北地各處軍需物資。 這倒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本來陳槐等人就該悄悄放出京去,能留京已經是另類。 黃御史和晁御史知道的太多,出京去走一走也能避開風頭。 讓眾人最詫異的還是金湛這樣的小武官,也站在大殿上。 按大梁規定,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方能上朝。 金湛一個兵馬司指揮使卻是站在大殿旁邊侍衛的位置上,不引人注目卻讓人如芒在背。 還沒等殿上各高官勛爵展開頭腦風暴,剛剛才宣布上任的監察御史晁然就有奏上稟。 洋洋灑灑千字的奏折連同賬冊、書信一道成交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