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里伴崽行 第57節
書迷正在閱讀:燕譚枝、欺負惡劣小美人[快穿]、炮灰攻逆襲計劃[快穿]、全球災變:我成了世界樹、恐同直男聞到了我的信息素、暴躁小羊誤入野獸訓練營、祇園花見、變成弟弟的侍寵(骨科年下雙性)、碧霄(NPH)、[綜英美] 慕強批來到哥譚以后
這幾個人的口述都很簡單,寧阿婆說有人突然進院襲擊了自己。 榮雪也只知道被擄走后她就一直在黑夜里奔走。 邱榮更簡單,他看見有匪徒翻墻,叫了幾聲就暈過去,還是鄰居救醒他。 安春風這里的事稍微麻煩些,她聽到喊聲出門查看,才遇上翻墻的綁匪,再用竹針傷人。 然后又是自己在十里巷追綁匪。 這里的話她說了三分真七分假,沒有提自己擅長聽音。 只說自己是一時頭腦發熱沖去十里巷,在巷里迷失方向胡亂跑,差點被綁匪殺死,最后還是得金指揮使相救,才逃出性命。 十里巷是京城的一處毒瘤,能在天子腳下代代存在,自有存在的道理。 想必各個衙門都有去清剿過,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自己若是太過張揚,無疑就是在打各位官大人們的臉,還是低調點為好。 至于該怎么說,兵馬司指揮使金湛那邊應該懂。 十里巷里的過程,楊知事多問了幾次。 對安大娘子的說法,楊知事還是非常相信的,就連看過案宗的其他人也是這樣想。 一個女人……還有那十里巷,再是會點護身技巧,也斗不過綁匪。 若不是遇上金指揮使,恐怕是不能活著出來。 楊知事記錄好,又在安春風這里取走兩根竹針當成物證。 末了又叮囑幾句:未結案之前,非得京兆府和兵馬司的允許,不得隨意離開梨花巷。 安春風簽字畫押,答應遵守規定,楊知事這才帶人離開。 不用楊知事說,安春風也知道不能隨便走。 這段時間里,別說巷外那些兵士,就是小林子寧阿婆和榮雪,都不許自己下床。 安春風靜心喝藥養傷,京城卻掀起滔天巨浪。 原因很簡單。 那天夜里,金指揮使帶著被抓活口的滿彪瘦三猴,矮侏儒三人,直接找到古爺的小院。 兵馬司帶人在十里巷鬧到半夜,古爺早得消息,但他沒有想到會沖自己來。 在看見金湛提著瘦三猴和滿彪站到他面前后,古爺就知道自己遭了。 但他依然矢口否認,只是看向滿彪的眼神,恨不得生吞活剝了他。 他曾經告誡過滿彪:遇上金不二會活不過六個時辰。 沒想到這話說的是自己。 古爺恨毒了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家伙,為了一個雛兒一個寡婦,區區百多兩銀子,就掀了自己老巢。 難得在十里巷找到匪窩,兵馬司官兵當即嗷嗷叫著要立功。 古爺院里養的那些大漢深知自己干過什么事,自然不肯束手就擒,立即跟兵馬司來了一場惡戰。 刀劍無眼,雙方打得你死我活,古爺被金湛一刀砍了腦袋。 混亂中有人一把火點燃屋舍,火燒連營,人口密集的十里巷頓時被煙火籠罩。 第86章 廣安伯府和瑯琊臺 這一把火燒得太慘,傷亡慘重,哭喊聲震天,火光照亮了半個京城的天空。 好在城防營陸續趕來,打水救火,清理火場,忙活到第二天中午才結束。 一把火舉城震驚。 滅了大火,還有意外收獲。 因為古爺死得毫無防備,留下很多東西。 從他所住的小院,兵馬司找到一個地窖,里面還有兩個因為風頭緊而沒有交付客戶的失蹤女子。 可惜發現得太遲,被火燜死在里面。 另外,在古爺的密室里,還有一些交易賬本和銀票往來,瑯琊臺的名字赫然在目。 把柄證據幾乎是送到金湛手上。 凌晨時分,瑯琊臺所在的街道重兵把守,瑯琊臺燈火通明,里面的人全部拘押進京兆府。 與此同時,趙王周成錦也連夜入宮。 大火一滅,萬年縣衙到十里巷統查傷亡人口和情況,兵馬司則滿城抓人。 大理寺也在整理自己柜里那些封存已久,懸而未決的檔案。 將歷年上報的民女失蹤案,粗略一數,竟然有近百人之多。 至于那些沒有戶籍的黑戶,還不知道有多少人。 偌大的一座百萬人口的大都市,幾年里失蹤女子百人不算什么,除去家人痛苦,連浪花都沒有翻起一片。 在古爺的賬本里,他手中就有三十六個女子,流向分別是幾處,大多都是戲班。 其中瑯琊臺五人。 在京兆府的默許下,古爺賬本被寫上百人,大理寺那些陳年舊案就有了出處。 人數流向也都寫在瑯琊臺。 瑯琊臺的命運早已有決定。 私藏五個人還有可能逃脫生天,私藏百人就是死無翻身。 于是,大理寺那里的百個失蹤女子案件就全部在瑯琊臺。 算起來才開業一年多的戲班,私藏女子比客人還多……! 只是,這冤誰又會去管呢! 瑯琊臺就成為頂缸的。 跟失蹤百人相比之下,梨花巷擄人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無須上書。 十里巷里藏著匪窩,瑯琊臺jianyin擄掠才是重點。 還有那個黑衣幫,還敢跟官兵公然反抗,縱火焚城,這是要造反的節奏。 榮帝勃然大怒,古爺是死有余辜,黑衣幫全部斬首。 出動兵馬司全部人員,外帶禁軍營,勢必將黑幫清理干凈。 皇帝的心思是好的,但對十里巷這樣的貧民區,京城還有很多,清理一個幫派也只是大海上的風浪,看似波勢濤濤,水深處悍然不動。 匪幫要滅,瑯琊臺也要滅。 瑯琊臺打的旗號是廣安伯府,實際主事為伯府早就分家的二房。 氣頭之上的皇上才不管那么多。 一大早就進宮的廣安伯被罵了個狗血淋頭,又在百官進出的甬道邊跪整整一上午,已經一把年紀的人這樣跪,顏面掃地、尊嚴盡失。 殺人誅心不過如此! 這些都是最輕的。 最讓廣安伯府難受的是,后宮麗嬪娘娘,他的嫡長女被降位。 從嬪位降為貴人,距離心心念念的妃位又遠了。 麗貴人抱著小皇子哭得肝腸寸斷,只說自己無辜。 肖定堂雖然是二房堂弟,但自己身處后宮,并無來往,對瑯琊臺之事一無所知,此番是受牽連。 她這遭遇,也讓其他嬪妃膽戰心驚,紛紛招家人進宮訓戒,生怕自己也受這委屈。 好在后宮只小小調位,除去各宮嬪妃及家人知曉,榮帝并沒有公開下旨。 麗貴人還有一個兒子。 只要有小皇子在,等皇帝氣消,依然有重獲恩寵之日。 榮帝處理自己女人可以輕巧放過,外面就是大手筆。 既然要對外戚殺雞儆猴,那就需要人頭祭品。 瑯琊臺就是現成的。 皇上親旨一下,案件判得很快。 瑯琊臺背后的主事肖定堂以及掌柜伙計全部斬立決,廣安伯府二房男丁官職盡免,打入刑部大牢候審,家產沒收,女眷流放。 對經常去瑯琊臺消費的顧客也要一一盤問,若是有參與,同樣殺無赦。 圣旨一下,肖家二房頓時哭聲震天,各個豪門顯貴的當家人也提心吊膽,人人自危。 尤其是皇后娘家承恩侯,貴妃娘家榮昌侯,紛紛回家去責打自家那些不孝紈绔子。 或禁足,或遠遣,反正都要讓他們從京城人的目光中消失一段時間。 遇上的確犯錯的,趕緊想辦法去京兆府尋門路找關系,只圖活命。 而那些沒有門路的,或者家里不愿意被牽連的庶子外戚,就丟出來讓皇帝泄憤,自然是被抓入大牢,只等跟肖定堂一起問斬。 那些縱橫京城的風流子,一下就少了一半。 廣安伯府雖然跟二房早就分家另過,沒有牽連其中,也難逃風波。 連日里愁云慘淡,不得不閉門謝客,全府在家禁足。 伯府老夫人眼睜睜看著二房家破人亡,只能暗自神傷。 雖然二爺并不是自己親生,在外人眼里那也是一家。 兩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