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仙武,有小游戲 第91節
書迷正在閱讀:漂亮路人被邪神盯上[快穿]、穿越娘子重生兒,春風十里伴崽行、燕譚枝、欺負惡劣小美人[快穿]、炮灰攻逆襲計劃[快穿]、全球災變:我成了世界樹、恐同直男聞到了我的信息素、暴躁小羊誤入野獸訓練營、祇園花見、變成弟弟的侍寵(骨科年下雙性)
原本的陸銘沉迷酒色,雙眼混沌無神還掛著大大的黑眼圈。 但這一刻的陸銘,雙目灼灼氣質昂揚,又如同登頂的狼王,威嚴而凜冽。 “公子,畫好了?!?/br> 百合這般開口,輕聲說道。 于是陸銘起身,他看了看鏡子中穿白衣的自己,又抬手摸了摸自己柔順披灑下來的頭發。 想了想,陸銘拾起桌上的發帶,束住了發。 那脫韁的兇烈與溢出的猙獰,便仿佛被約束了大半。 他笑了笑,五官柔順溫和,如翩翩佳公子。 大步,走出房門。 陽光灑落落在陸銘臉上,讓陸銘并未在第一時間看到下方的一切。 只能聽到有山呼海嘯聲,從前方響起。 “參見幫主!” “參見幫主!” “參見幫主??!” 連續三聲。 “嗯?!?/br> 他輕輕點頭,走動了幾步,便坐在了原本陸堯的位置上。 于此刻,新主加冕。 聲音從陸銘口中遙遙蕩開。 “開始吧?!?/br> …… “參見幫主!” 兩千多人的呼喊聲,震撼了整個暄水城。 陸宅中,下人房內,這聲音同樣驚擾到了那位靚麗女子。 聽著從遠方蕩來的聲音,端木晴嘴角一抽,也不知道該做什么表情。 她喜悅……喜悅于陸銘拼贏了,她這任務也超額完成了。 她又怨憤……實在是那陸銘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兼且野性難馴不是條好狗。 想了想,端木晴鋪紙提筆,筆墨落下,便將暄水城中發生的一切,完完整整且不帶個人主觀情緒的書寫了下來。 直到寫完了,端木晴重讀一遍,點頭還算滿意,再次思量,便又多加了幾句。 “陸銘之人野性難馴,宛如雙面刃般傷人傷己?!?/br> “可利用,但不可信任,可拉攏,但重賞無用?!?/br> “建議其與陸堯一般,只負責暄水城之事,足矣?!?/br> 說白了,這陸銘養不熟…… 不過這評價也確實中肯,端木晴這也不算公報私仇。 將信紙折好,端木晴吹了個口哨,便有信鷹從天而降,落在窗邊。 將信綁在了信鷹的腿上,端木晴目視信鷹騰空而起,直到信鷹飛遠,她才關上了窗。 …… “參見幫主!” 聲音順著風兒,蕩入了羽府。 府中大院,羽清一大早上的便開始飲酒,此刻他喝的半醉不醉,聽到風中響起的聲音,卻是苦澀一嘆,心中復雜萬千。 正值腳步聲響起,一獨臂老者從外走入院中,看到羽清,老者拱手道。 “羽堂主?!?/br> 羽清揮了揮手:“英伯你這話說的,我現在又哪是什么堂主喲,不是嘍不是嘍,就是個退休的幫派分子罷了……” 英伯溫和一笑,便干脆來到了羽清身邊坐了下來。 他身為陸府的管家,跟羽清還是熟絡的。 想了想,英伯再開口:“不準備復出了?那飛馬堂被曹昂管著,可不太讓人放心呢……” 羽清干脆搖頭,又飲下一杯酒。 但能從他的目光,他的面頰上,看出那份堅決。 “這江湖,我真混不動了?!?/br> “那以后呢?有什么打算?” 羽清聽罷想了想,笑道:“結個婚,生倆娃,一兒一女兒女雙全?!?/br> “再開個武館,我這七品實力,在暄水城當個武館主,大抵也是綽綽有余了?!?/br> 英伯想了想,也笑了。 “是好打算?!?/br> 說完,他從懷中取出三物。 氣血丹,祛毒丹,以及馬氏父子的主修真功:烈馬搏虎功。 羽清一愣,英伯再道:“收著吧?!?/br> “……” “成了六品,去了藥毒,壽命長一些,也好看兒女長大成人功成名就,不是么?” 羽清思考片刻,點頭道:“也好?!?/br> 英伯再笑道:“不過少爺說,這真功啊,用完了你得還回來?!?/br> 羽清哈哈一笑:“中?!?/br> …… 三相幫熱鬧了整整一個白天。 直到夜色漸沉,暄水城才慢慢安靜了下來。 家家戶戶亮起昏黃的燭光,而一間小房子內,卻響起了嬰兒的哭鬧聲。 溫婉的聲音很快響起。 “寶寶乖啊,寶寶不哭哦,寶寶乖,mama給吃奶奶~~” 婦人哄著寶寶,聲音溫潤柔和,卻隱隱帶著些許的哭腔。 直到…… 外面,房門驟然開啟。 一道熟悉的身影,踉蹌著從門外走入,進入了屋中。 女人猛地抬頭看向門口,下一秒,她瞳孔簌地擴張,臉上慢慢騰起了恐懼、扭曲的表情。 直到那身影走入了燭光下。 它用死灰色的眼睛,看著她與他,沾血僵硬的臉上慢慢浮起一絲溫暖的笑容。 “我……我……我想你們了……” 磕絆的聲音從它口中響起,打破了沉寂。 下一秒,婦人嚎啕痛哭。 “毛天生你個死鬼?!?/br> “你還知道回來??!?。?!” “嗯,我……我家……我妻我兒……我得……得回來……” “這一次,回來就別走了,哦?!?/br> “嗯……嗯,都聽……都聽你的……” 第二卷 第1章 皇 周國,京都。 一大早天還未亮,便有大量馬車從京都內四方府苑中行出。 馬車上不同的花紋符號,隱隱標示了車中之人的身份。 官。 而且是能面圣的大官。 馬車順著大道,似慢實快,很快便來到了京都的核心——屹立在城中央的皇宮前。 來到皇宮,官員們便紛紛下了馬車,徒步前行。 大概一炷香的功夫,便來到了昌隆殿前。 昌隆殿,乃周國早朝議會之所,皇帝于此地上朝,聽百官言,聞朝議,決民生。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