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都知道她是首輔掌上明珠! 第240節
書迷正在閱讀:同學,你越界了、頂流夫夫營業從分手開始[娛樂圈]、穿成反派的惡毒親媽,在娃綜奶娃、空間醫女成了流放權臣心尖寵、嫁給全村最野的糙漢、瘋批美人帶崽征服娛樂圈、我給反派當后媽那些年、強A重生成omega后成了萬人迷、背景板被主角團瘋狂偏愛、人在仙武,有小游戲
潘皇后叫宮人把她扶起來,說:“你是陛下親口封的,是寵妃,我倒不好處置你?!?/br> 竇妃:“您可以處置的,您才是后宮的主人,妾身由您處置?!?/br> 她只求皇后給她一個痛快,她受不了這個折磨了。 潘皇后說:“行了,哭哭啼啼的不像話,陛下既封了你為妃,你只管守好本分就是,沒人會把你怎么樣的?!?/br> 竇妃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皇后娘娘,不追究妾身的罪過?!?/br> 她真的不敢相信,她連遺書都寫好了,求陛下放過她的家人,現在皇后說不追究她? 竇妃知道她們這位皇后娘娘好性情,但連坑害她的人都不追究,這也太大度了。 潘皇后:“皇帝的兒子們,個個都是惦記著皇位的,你是皇帝的女人,惦記我的位置也不稀奇?!?/br> 人嘛,總是有點野望的,有些人需要處置,但有些人,就沒有處置的必要。 竇妃愣在原地,半晌她流淚,說:“多謝娘娘不殺之恩,妾身日后再不敢這樣糊涂了?!?/br> 潘皇后沒說話。 竇妃扭頭看著張珠珠,哽咽說:“實在抱歉,我德行不好,那日說了不該說的話,萬望諒解?!?/br> 張珠珠微笑:“娘娘說的什么話,那天的事情我早就忘記了?!?/br> 竇妃說道:“你是頂聰明的女子,替娘娘管著慈幼局的事情,不像我,我白白生了這樣一副容貌?!?/br> 她現在終于意識到,在這里,她的聰明根本不值一提,在這里比她聰明的人多的是,日后她絕不會如此被人利用。 張珠珠說:“娘娘貌美,不知讓多少人羨慕?!?/br> 竇妃心想,也就只有這副容貌值得羨慕了,背地里旁人還不知道怎么笑話她。 她知道皇后和張氏肯定有話要說,便沒有久留。 竇妃走后,潘皇后沉默了半晌,她是想起自己年輕時候的事情了。 她的生命中,即便是年輕的時候,對男人愛戀之心也沒有幾分,秦盛也好,皇帝也罷,潘皇后對他們的男女之情并不厚重。 她更多的是承擔起了自己的責任,對秦盛的懷念,也是在懷念自己的青春時代,那是她不能再回去的時光,是她人生最美好的歲月。 她那時候可以騎馬,可以為自己的父兄出謀劃策,她不止作為一個女子在活著的。 不像現在,她作為皇后,在這深宮里,看著這些女人耍點不忍看的小手段,爭奪皇帝為數不多的寵愛。 有些無趣。 張珠珠問了潘皇后一些從前的事情,潘皇后只簡單說了些,并未細講。 那終究是過去了。 張珠珠問罷了,便出宮。 接下來幾日,她又找了不少二嫁的女子和她們的丈夫。 郭副統領一家就在其中,他娶的是自己的嫂子,家里四個孩子,兩個是他兄長的,兩個是他的,都是他一力撫養長大的,并無高低之分。 郭副統領的態度非常好,說:“這有什么不好說的,要我看,陛下是受了潘老將軍和秦將軍的托付,娶了皇后娘娘的?!?/br> 西北一派的覺得這根本就不是大問題,誰家沒死過人了,誰家沒有這樣的事情啊。 皇帝怎么了,皇帝也是人啊。 皇帝這么做,才說明了他有人情味,是真正融入了西北。 郭太太是個膀大腰圓的婦人,說:“老大沒了,我得照顧兩個孩子,家里窮,老二也娶不起,干脆就一起過了,要是都跟這里的女人一樣,死了男人都要去死,我們北邊女的都要死絕了?!?/br> “男人死了,我們更要活著,家里老的老,小的小,還要張口吃飯呢?!?/br> 張珠珠不一定支持弟弟娶嫂子,但是“更要活著”這四個字,她非常喜歡。 底層的女性活著辛苦艱難,如果再要面臨成為寡婦之后要被逼去死的風險,那就太可怕了。 西北那邊戰事頻繁,觀念反而放的開些,那邊女人也是勞動力,讓這樣的勞動力去殉死,可能性較低。 倒是一些比較富裕的地方,尤其是稍有錢財,不缺錢耽誤人家,這些家里的婦人可能會成為被迫殉死的對象。 當朝皇后尚且是有過未婚夫,是二嫁給皇帝的,皇帝也非常寬容地接受她的身份,并且對她有足夠的尊重。 對一些女子來說,肯定是好事。 張珠珠并沒有刻意強調潘皇后的功績和出身。 任何一個女人,不論出身和本事,只要她是人,那就不該遭受非人的一切事情。 天下女子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 張珠珠見了不少人,之后寫了文章,她寫的大白話,沒有咬文嚼字,大字不識幾個的婦人聽了,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寫的怎么樣?”張珠珠問李弗。 李弗:“直白,明了?!?/br> 張珠珠笑起來:“只怕這事叫那些迂腐的人知道了,又要跳腳,說這是女子該做的事情?!?/br> 張珠珠的想法和觀念素來是很不同的,她從來不將自己或者其他女子,看做是男人的附庸,李弗一向很欣賞她的想法。 “你不是已經有防備了?!崩罡フf。 第307章 做大事的人 這文章先寫了一些女子二嫁的緣由,最后的理由是丈夫死了守寡,要養家糊口的。 二嫁的這些男人,也有不少是沒錢,窮苦,娶不到頭婚女子。 張珠珠將各種情況都一一說明,大致意思是這些女子二嫁,不止是由于她們自身的緣故。 不過這些緣故在迂腐的人看來,并不算什么,人沒有辦法對其他人的處境感同身受,甚至有些人毫無同理心,根本不會體諒旁人的痛苦。 李弗所說的應對辦法,就是張珠珠把皇帝這張大旗給扯了出來。 簡而言之,皇帝對這件事情都沒有什么一意見,你們居然敢有意見,這是要忤逆皇帝嗎。 這話很是強詞奪理,但世上哪兒有那么多道理可講,軟硬兼施才是正確的辦法。 對于一些死腦筋的,迂腐固執的,那還是來硬的更管用些。 張珠珠又絞盡腦汁,把皇帝從頭到尾,從里到外,從年輕時候到現在這個歲數,全部都稱贊了一遍。 尤其說他心胸廣闊,豁達大度,是眾人的楷模,有人敢對潘皇后不滿,那就是對皇帝不滿,你多大的臉,敢對皇帝不滿。 皇帝到底是承受了這一切。 皇帝看了這東西,說:“朕要是死了,得讓三郎去編書,讓他媳婦在旁邊找補,瞧瞧這話說的,朕這些年來,沒有聽過比這更順耳的話了?!?/br> 這些話多好多有道理,皇帝也覺得自己是個很好的人了。 奈何這些臣子,一個兩個的不省心,私心深重,不肯出力讓這江山社稷變得更美好。 甚至連他的妻兒都要陷害。 就這他還沒有大開殺戒呢,以后死了,他那謚號上,多少要沾個“仁”字。 后面果然說到了皇帝對百姓是如何的仁慈,減免賦稅,慈幼局的事情,京兆府的事情,圈地等朝廷重大事情,都是皇帝對百姓的仁慈。 皇帝看得心花怒放。 朝臣不需要他的仁善,那他就留給天下百姓了。 潘皇后在旁邊看,這些順耳的話,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想出來的。 就連皇帝放太子南下打仗,張珠珠都要說他這是不溺愛子嗣,放手讓太子外出歷練,以便這大好江山有一位出色的繼承人。 于是潘皇后的心情也好起來,大郎可是她們姊妹唯一的孩子,這么夸孩子,她能不高興嗎。 “陛下尚在盛年,生死之事,不要掛在嘴上,咱們的命留著不容易,要活夠本了才是?!迸嘶屎笳f道。 皇帝頷首:“說的是,得好好活著?!?/br> 他絕不會重蹈前人覆轍,他會是一個好皇帝的。 張珠珠實在面面俱到,皇帝,皇后,太子,她全都想到了,這文章迅速地傳遍了京城。 是誰寫的不要緊,倒是促成了不少猶豫著要不要二婚的人,趕緊的成了好事。 皇帝都二婚,他們難道比皇帝還高貴了,趕緊成婚吧。 利用皇帝的名聲,實在很有用。 張珠珠頗喜歡這個風向,進宮的時候就說想要個半山腰的莊子,以后帶孩子避暑。 潘皇后想都不想就答應下來,張珠珠的財產于是又多了這一項。 李弗審完案子,就要升官了,接任他位置的是姚誠新,謝瑛之前就是從大理寺借調的,他在那邊也有好前途,如今要調回去了。 不知道哪里傳來的謠言,說是命格好的女子才容易二嫁,還拿宋靈心當例子,說她旺夫。 之前不旺鄭家,是因為鄭家不珍惜她,不看重她。 亂七八糟的,說什么都有。 謠言這種事情,也不好管。 張珠珠對李弗說道:“京城這個地方,起起伏伏的事情,真是天天都能看到?!?/br> 昨日還是公侯世家,今日就成了階下囚。 放在從前,階下囚也有可能東山再起,現在倒是不太容易的,京城的冤案絕不會有從前那樣多了。 李弗道:“若不謹慎,自然是難以長久的?!?/br> 張珠珠靠在李弗懷里,懶洋洋打了個呵欠:“事事謹慎,也太累了?!?/br> 李弗說:“不會,有志于做成什么事情,就得費什么樣的辛苦,我不覺得累?!?/br> 怎么可能輕易得到想要的,成大事就還有這樣的態度。 張珠珠看著他:“你果然是辦大事的人,我怕是不行的?!?/br> 李弗握著她的手,貼在自己胸口:“你很行的,你的本事,并不比朝中一些人差的,你的想法和眼界都更開闊,你跟許多人不一樣?!?/br> 人被夸,就要膨脹,張珠珠果然得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