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九章 聽令(一更)
書迷正在閱讀:妾室嬌軟、夫人,世子他蓄謀已久、你老婆被你兇沒了、直播算命,準到被全網警察盯上了、缺失協議、身心淪陷(骨科 1v1)、嫡姐非要和我換親/被迫和孿生jiejie換親后、室友他總想黏著我、全村都知道她是首輔掌上明珠、全村都知道她是首輔掌上明珠!
“所以,父親跟你們發了火,你們氣死了父親?!睆堖\看著張遵,臉色冰冷,又將劍對準他的脖子。 張遵身子抖個不停,“不、不是、不是我們,我們離開時,父親好好的……” “但是你們離開后父親就怒火攻心發作了。你也去九泉之下跟父親解釋吧!”張運冷著臉,將劍往前一遞。 張遵自然躲不開這劍,慘叫一聲,鮮血如柱,軟倒在地。 張運連殺兩人,冷著臉將劍在二人身上蹭了蹭,然后抬眼,看向沖進賬內的人。 “三公子,你這是做什么?”一人是張平親信驚駭地大聲質問。 樂書上前,一劍刺死這人。 這人也是慘叫一聲,被一劍斃命,倒在了地上。 這般變故一出,所有人都后退了一步,驚懼地看著張運。 張運轉動手腕,將自己的寶劍還劍入鞘,目光冷冽,“還有人問我,是在做什么嗎?” 所有人頓時息聲,無人敢問。 問,就是那親信的下場。沒有人想死。 張運手段黑,心思深,本就是在張家出名的,即便有人這時后知后覺地覺得張平與兩位小公子和親信的死不對勁,但也沒人敢質問了。 這時,段蕭出聲,“剛剛章大夫施針,將軍清醒了片刻,留下臨終遺言,以后張家與冀北軍,聽令三公子。任何人不得質疑三公子決定,違者殺無赦?!?/br> 段蕭本就是個小人,否則也不會賣妻求榮,他很快就忘了多年來與張平狼狽為jian,這一刻,他為了活命和以后的前途,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張運。 章大夫在一旁作證,“沒錯,將軍突然心疾發作,這一回不知是怎么回事兒,大約是連夜趕路,或者是兩位小公子說了什么,導致將軍怒火攻心,老夫也無能為力,將軍死不瞑目啊?!?/br> 眾人眼看張平確實死不瞑目,這般慘相,誰能想到,在一個時辰前,他還雄心勃勃地與他們一起商討如何要了老護國公命呢。 沉默中,所有人將目光都落在張運身上。 有人終于開口:“三、三公子,如今怎么辦?是回冀北?還是繼續行軍?” 張運沒說話,往營帳外走去。 眾人頓時跟上他。 出了營帳,沒了里面的血腥味,冷風一吹,所有人都激靈靈地打了個寒顫,頓時齊齊擔憂起自己的前途來。 如今將軍死了,臨終前讓他們聽三公子的,他們該不該聽? 但不聽?能怎么辦?如今的張家,除了三公子,還有何人有本事接手張家?接手冀北軍? 這樣一想,似乎沒什么能人及得上三公子了。 在外的,都死了。 冀北是還有幾位庶出的公子,但都沒什么大才,年長的還剩二公子、四公子,年少的有七公子、九公子,年幼的有十、十一、十二公子,但都沒三公子這份本事。 張運攏了攏身上的披風,看著漆黑的夜色,以及軍營明亮的火把,他淡聲道:“父親死了,你們覺得,這大業,還有機會成功嗎?” “屬下誓死追隨三公子!聽三公子的?!庇腥水敿幢響B。 “對,聽三公子的?!?/br> “三公子說怎么辦,咱們就怎么辦?!?/br> “三公子拿主意?!?/br> …… 一連聲的投靠歸順之聲,無一人再質疑,也無一人反對他接手冀北軍。 張運滿意,他不說打算,只道:“讓我想想?!?/br> 眾人齊齊點頭。 張運吩咐,“樂書,你帶著人,將軍中但凡是大魏與南楚的釘子,都挖出來,就地處決?!?/br> “是?!睒窌⒓慈チ?。 段蕭吃驚,“三公子您……” 他想問,您為何這么做?難道不給自己留退路了?大魏便是將軍給自己尋的退路。要知道大梁一定不會放過張家人的,別以為您殺了將軍,就能得大梁朝堂的寬恕了,因為您是將軍的兒子。 張運轉頭看向段蕭,“你質疑我?” 段蕭臉霎時又白了,后退一步,“卑職不敢?!?/br> “不敢就好?!睆堖\收回目光,“段師爺最該知道底細,你去幫樂書吧!”,他說完,擺手,“去買棺木,將父親與兩位弟弟裝棺。另一個喂狗?!?/br> 段蕭連忙應是不敢反駁一句。 眾人對看一眼,也都不敢反駁。 張運這些年自然不止掌管平西將軍府遍布大梁的消息網,還在張平不知道的情況下,滲透入軍中,如今,他的手段這時起到了作用,輕飄飄幾句話,樂書便帶著人雷厲風行起來,很快,就揪出了所有大魏與南楚南宮家安插在軍中的探子。 一共一百三十余人。 別小看這一百三十余人,一旦想要生事兒,也是能成事兒的,比如燒毀糧倉,比如往外傳消息,比如出賣行軍路線圖,比如監視軍中主將動向等等。 至于張平的親信,除了章大夫、段蕭,還有被張運殺的質問那人,其余人都很識時務,哪怕張運為了以防萬一,不介意多殺幾個,但卻沒給他機會。 換做旁人,自然不會這么順利的,但因為這人是張運,他本就手段狠辣的名聲在外,另外,他是張平的兒子,還是有本事的兒子,這一點,比尋常一個將領要容易讓人接受。 所以,一個時辰后,整個冀北軍都知道,將軍暴斃了,因兩位小公子的緣故,害死了將軍,被三公子殺了,從今日起,三公子接手冀北軍,以后張家與冀北軍,都聽三公子的。 士兵們經過揪出大魏與南楚南宮家安插釘子的短暫恐慌后,很快就陷入了安靜。 都靜靜地等待著三公子的決策,是延續將軍的野心,繼續往前走,攻入京城。還是干脆不反了,尋求別的出路。 大多數人自然覺得,張運應該會延續張平的野心,繼續往前走的,因為他壓根就不像是一個沒有野心的人。 大軍休整,足足休息了一日,三副棺木,裝了張平、張瑾、張遵的尸體。軍中掛起了白帆。 張運在一日后,終于做出決定,通令三軍,原路返回,去隴西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