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霸寵:偏執大佬的小撩精恃美行兇、大膽駙馬寵妾滅妻?骨灰揚了、巋然、[綜英美] 社恐和聯盟的不兼容性、年代苦情女主看到彈幕后、重生后,大佬她又美又颯、重生嫡女:攝政王的王妃又在虐渣、七零軍婚:病弱嬌嬌成大佬心尖寵、[綜漫] 我成了所有人的白月光
夏志把信折起來丟到一邊,天大地大皇帝最大,反正第二關不能讓程羲過去。 他下了決心,把于嫻嫻的信揉成一團丟到一邊,不再多想。 . 此時的于嫻嫻,人卻不在九霄閣,而是約了柯雪一起在集市上閑逛。 街頭巷尾都在議論全國好新郎的事,茶館處處滿座,倒是難得的熱鬧。 很快,于嫻嫻就在茶館里找到了那個頭頂帶字的人——楚瑜君。 作為《錯愛殤情:將門下堂妻》的女主,楚瑜君的過去和未來,于嫻嫻都非常了解。這位女子出身將門,乃是武官的后代,因此未出嫁前,性格跟柯其邙的女兒柯雪很像,大大咧咧,不拘小節,正義豪爽。 作為家里唯一的女兒,楚瑜君享受著父輩和兄長的寵愛,無憂無慮長大。然而,在她嫁人之后,這一切都改變了。 楚瑜君對程羲是一見鐘情。 程羲的確有資本讓女人為之癡迷,他年少成名,才貌出眾,極重感情。曾經的程羲也是個好男人,只為一人付出真心,那人就是他的初戀、青梅竹馬、他心中永遠的白月光——章碧袖。 程羲與章碧袖自幼定親,兩小無猜,門當戶對,也算是京城有名的佳偶。 原著中寫了很多兩人相處的細節,比如章碧袖喜歡吃芳心齋的糕點,程羲便每日早起去排隊購買,風雨無阻;丞相之子也喜歡章碧袖,曾經派人上門求親,盡管許之重金,章碧袖卻芳心不改,立誓非程羲不嫁。 二人情比金堅,本該結為夫妻,恩愛一生,沒想到原作者缺了個大德,竟然在大婚前日寫章碧袖上山燒香祈福,不慎遇上泥石流,竟然死了? 整本書的第一篇足有近百章都在寫程羲與章碧袖的愛之深,寫得于嫻嫻都感動了,好家伙,啪嘰,女主死了。 楚瑜君立刻補位,成了女一。 于嫻嫻:我看這個作者的腦子里才是有泥石流。 第680章 替身文學里就數你倆最離譜! 小說寫到一半換女主,讀者們想必非常失望,但最失望的應該是男主程羲。 故事發展到第二篇,程羲心中的白月光死了,從此頹廢萎靡,過上了一段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 楚瑜君由于對程羲一見鐘情,自詡愛得偉大,便決定以自己的愛去拯救這個頹廢的男人。于是接下來的半本書都在寫楚瑜君如何倒貼。 雖然說于嫻嫻更喜歡看大女主爽文,但楚瑜君對程羲也算用情至深,如果她能打動程羲,兩人最終結為良配,于嫻嫻也懶得插手后面的劇情。 可惜原作者他不當人,書中寫到程羲決定迎娶楚瑜君,僅僅是因為程家需要楚家的勢力,他是在父母宗族的逼迫下,不得不娶! 這下好了,楚瑜君本來就不討喜,現在還硬嫁上門,別說程羲,就是于嫻嫻看著都煩。 如果程羲冷落她,讓楚瑜君心灰意冷自取休書,于嫻嫻也不會管這個劇情。問題是,程羲他在日積月累的壓抑中,變態了。 程羲居然讓楚瑜君模仿章碧袖,從言談舉止到興趣愛好,他把楚瑜君當成了任由自己擺布的提線木偶。 于嫻嫻:經典替身文學開始了(翻白眼.jpg) 從本書第三篇開始,故事完全換了畫風,程羲不再是那個用情至深的好男兒,反而成了利用楚瑜君的渣男。他要求楚瑜君學著章碧袖的模樣,要做大家閨秀,要學賢良淑德。 章碧袖不愛吃的,楚瑜君不許吃;章碧袖不愛穿的,楚瑜君不許穿;章碧袖喜歡用的,楚瑜君必須用;章碧袖喜歡做的,楚瑜君必須做……他甚至讓楚瑜君把章碧袖的父母奉為自己親生,要求楚瑜君常去請安、叩拜。 而楚瑜君,竟然全盤接受??!她甚至把章碧袖生前的衣物從章家借來,將婚房裝修成章碧袖生前的閨房模樣,以求換得程羲的片刻溫存。 于嫻嫻:我了個去的,替身文學里就數你倆最離譜!mama,我腦子好痛?。?! 楚瑜君婚后每次回娘家,兄長們都覺得自家小妹是被臟東西附體了,一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女孩怎么會性格大變,成了這幅唯唯諾諾的模樣?真真被她氣死! 楚府的幾個兄長曾經氣到偷偷套麻袋,把程羲打了個半死,然而換來的只有楚瑜君更加瘋狂的護夫行動,一來二去的,楚府人也只能又氣又恨,跟楚瑜君斷了聯系。 沒了娘家的支援,楚瑜君在婚姻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故事的第四篇,新的女人出現了,她的名字不重要,但她跟章碧袖長得很像,我們暫且稱之為章碧袖二號吧。 章碧袖二號的出現,讓程羲為之癡狂,為了得到這個女人,程羲立刻寫下休書,棄楚瑜君于不顧。 楚瑜君為程羲奉獻了十年,忍氣吞聲,百般溫柔,換來的卻是一紙休書。與此同時,楚家遇到了難處,楚瑜君去求程羲幫忙,程羲卻連話都沒聽完,將她一把推倒,著急去見章碧袖二號了。 楚瑜君跌落在地,腹中好不容易懷上的孩子隨之流產,與此一起消滅的,還有她對程羲最后的心。 于嫻嫻:……這劇情開始林品如起來了。 不對,楚瑜君可比不上林品如。林品如至少還能變身,重新殺回來復仇。然而楚瑜君卻是一蹶不振,走到野外,一根白綾,孤身赴死。 可憐她對程羲用情至深,死后卻連程家祖墳都沒入,到底還是楚家人哭著收了她的尸,楚家大哥更是跟宗族親戚們大打一架,這才將小妹的牌位立在了楚家宗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