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反擊
書迷正在閱讀:被讀心后師尊帶我改命、可是她真的好可愛、永恒之心、我的清風明月、顧上將的小祖宗離家出走了、玩游戲之后、[咒回同人] 拯救咒術界后陷入修羅場、[咒回同人] 網戀對象是最強、[海賊王同人] 我同二哥搶人設、[綜] 每天都是修羅場
“我是不是怪罪父皇三皇弟心里明白,何必如此逼我?” 說著,容闕一掃整個金鑾大殿。 “我的太子府,先前在我府中伺候的都是些什么人,你們誰心里都有數。 一個管理馬草的下人,都能誣陷我府中藏了蘇云鶴,我堂堂太子,還有什么威儀可言? 我是太子,父皇御封的太子,可我府中都是些什么牛鬼神蛇? 皇祖母送去的人,二皇弟送去的人,三皇弟送去的人,四皇弟送去的人,榮安侯府的人,鎮國公府的人......” 說至激動處,容闕聲音拔高,抬手指著每一個人。 “伺候我的人,全都是你們的人,這就是太子的待遇嗎?我容闕給你們誰府中安插過眼線嗎? 我恪守太子的本分,不敢行差踏錯半步,可你們如何對我呢?你們派人監視我!” 眼眶一紅,容闕直接摘了自己頭頂金冠。 “我的太子妃,召國的嫡公主,自從嫁給我,我能給她哪怕一丁點的保護嗎? 你們這幾位皇子,誰的王妃受過太子妃遭受的那些侮辱呢?這是侮辱太子妃呢還是侮辱我呢還是侮辱父皇呢!” 說罷,容闕紅著眼跪下,手捧金冠,“父皇,兒臣一身罪責,自知難勝太子之位,甘愿退讓,只求各位給我一條活路?!?/br> 語落,也不等皇上反應,容闕將金冠擱置地上,砰砰磕了三個響頭,起身就朝外走。 他這一舉動,嚇得整個金鑾殿上一眾朝臣噤若寒蟬。 三皇子儼然沒想到太子竟然是這個反應,他只不過是想要在皇上面前順便賣個乖然后給容闕上點眼藥而已,現在太子讓他逼得給摘了金冠? 三皇子嚇得面色蒼白看向皇上。 鎮國公狠狠一愣,錯愕望向容闕的背影,他也沒有料到容闕竟然是這個反應。 自從刺殺案開始,容闕一直是隱忍一直是退讓...... 是了,這位太子殿下在毫無母氏助益的情況下都能穩坐太子之位這么多年,豈能是沒有手段的! 之前不過是退避三舍的計策! 現在才是他的反擊之際。 鎮國公一瞬間反應過來,這是容闕的反擊,為了不被容闕掌控主動權,鎮國公慌忙跪下朝皇上道:“陛下,老臣知錯?!?/br> 皇上壓根沒有聽到鎮國公的話。 容闕發著脾氣撂下這么一通話,忽的讓皇上想到前些日子蘇卿卿來御書房發的那一通脾氣。 蘇卿卿不是隱忍之人,她覺得委屈就要發泄,可容闕不同,容闕身為太子,在太子這位置上已經呆了數年,這些年來,他一直是溫和仁慈寬宏包容,鮮少像今日這樣...... 甚至連他的面子也不給了。 就這么不管不顧的一通鬧。 若非委屈到極致,怎么能把人逼到這種地步。 自從刺殺案以來,容闕遭受的夠多的了,在此之前,皇上一直在忖度,究竟是容闕隱藏的太深還是他受到了陷害,可這一刻,瞧著容闕盛怒下憋屈通紅的眼睛,皇上心頭如刺一樣扎過。 蘇卿卿被幾次三番誣陷是事實,太子府上全是別人派去的眼線也是事實。 面對這么些事實他視而不見,偏偏...... 他做了什么? 他成為了容闕政敵手里的刀,將刀刃捅向了自己的兒子。 “皇兒留步?!鼻榧敝?,皇上顫聲抬手喊容闕。 容闕幾乎要跨出金鑾殿門檻的步子狠狠一頓,緊緊捏著拳頭的手一瞬間松懈許多。 “皇兒留步?!被噬峡粗蓐I,眼中慈愛裹著愧疚,“朕讓皇兒委屈了?!?/br> 容闕肩頭一抖,轉頭撲通跪下,“兒臣......兒臣不該向父皇發火......兒臣知罪?!?/br> 皇上瞧著容闕跪在大門口的身形,眼眶紅了。 鎮國公暗道一聲糟了,正要開口,就聽得容闕搶先一步開口:“父皇,若非心頭實在委屈,兒臣斷然不會如此。 那些說兒臣草菅人命圈地占地的兒臣不計較,只一點,兒臣早些年去賑災,跟著兒臣去過的人都知道兒臣在那邊是過的怎么樣的日子。 別的不說,前年南郡瘟疫,兒臣在災發地住了整整兩個月,期間兒臣自己都被感染,回京之后兒臣說什么了? 兒臣是大燕國的太子,有責任有義務做好每一件事,可不代表兒臣付出生命去做的事,就能容人這么糟踐?!?/br> 太子一提這件事,鎮國公頓時心跳一閃,皇上跟著臉色便鐵青了起來。 南郡瘟疫那年,是二皇子攛掇了太子前往災區賑災的,太子感染瘟疫也是因為太子跟前伺候的一個人被感染而不上報,傳染了太子。 而那個人,皇上讓人私下里查過,是二皇子派去的。 這事兒,太子回來一個字沒提,可皇上不能當做不知道,當時就訓誡了二皇子。 現在太子當眾提起這件事...... 皇上知道,若非委屈極了,他怎么會翻舊賬。 太子這是逼他給一個說法呢! 自從被圈禁,太子擔負了多少惡名,圈禁解除之后,先前的那些彈劾罪名,雖然沒有落實卻也沒有人解釋清楚。 原本皇上是想留著這道引子,正好成為太子與二皇子之間的火引,好平衡太子和二皇子。 現在看來,竟是他想錯了,他忽略了太子在這過程中所承受的委屈。 鎮國公滿頭冷汗,張嘴就要說話,然而又慢了一步。 太子緩緩抬頭,看著皇上,一字一頓,“兒臣依舊愿意去賑災,只是兒臣有個不情之請?!?/br> 皇上哽咽,“皇兒請講?!?/br> 太子就道:“兒臣前往賑災,希望帶太子妃同行?!?/br> 當即便有一個二皇子黨的朝臣道:“這怎么行,哪有太子妃去賑災的道理?” 太子瞥了他一眼,只朝皇上磕頭,“望父皇成全,兒臣不想有后顧之憂?!?/br> 一句話,讓鎮國公心頭警鈴大作。 太子先是提起那年抗疫,引得皇上想起當年二皇子對太子做的事,再提出帶太子妃...... 只怕帶太子妃是幌子,真正的意圖是告訴皇上,他怕太子妃在京都生命難安。 刺殺一案,二皇子什么好處沒有撈到,好容易種下一根刺,現在看來...... 太子輕而易舉將了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