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晉王的深情
唐竹筠并不知道嚴夫人的糾結,她吃完飯就帶著幾人回了王府,還給晉王打包了好吃的燒鵝。 王爺沒回來? 一進門,聽二門的婆子說晉王還沒回來,唐竹筠有些驚訝。 晉王被放出來沒幾天,正恨不得長到她身上,舍得不回家? 不過很快就有人來送信,說晉王被皇上留下說話。 唐竹筠這才放心。 秀兒:不是去找周燕回就行。 唐竹筠: 是那么回事,她也是那么想的,但是咱們委婉點。 紫宸宮里,汪福守著門,皇上和晉王父子倆正在說話。 準備好了?皇上往龍椅的椅背上靠了靠,端起茶盅抿了一口茶問道。 嗯。晉王道,隨時都能離京。 他神情淡然,眼神疏離。 他有意見的是,皇上明明知道,蕭嫵不是好人,卻還是讓她做了嘉貴妃。 皇上說,他想要一個真相。 但是晉王卻覺得,這個目的之外,皇上也夾帶私貨很顯然,皇上一邊清醒,一邊也放不下蕭嫵。 皇上忽然長長嘆氣。 他說:麒兒,朕也是個凡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歡的女子。你喜歡唐家丫頭,應該明白父皇的心 兒臣不敢胡亂揣測圣心。 他根本就不贊成皇上的話。 他喜歡唐竹筠,難道不是因為唐竹筠好嗎? 再看蕭嫵呢?能比得上唐竹筠一根頭發絲嗎? 自從知道她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沒有母親的光環,他越想蕭嫵,越覺得惡心。 但是朕,也不是昏君?;噬系?,祖宗的江山不能毀在朕的手上,所以當年,即使她再苦苦哀求,朕也沒有放過蕭家。 晉王沒有做聲。 他無法對蕭家,口出惡言。 即使知道他們大概率真的意圖不軌,可是蕭家的人,對他很好。 父皇應該想想,頓了好一會兒,晉王淡淡道,死去的喬庚和王春秋。 皇上臉色微變。 半晌后他擺擺手道:不說那些了。朕老了,不知道老天爺還能留我到幾時,死之前,我只求個明白。當年,到底怎么回事。還有,你的生母,到底是誰 晉王嗯了一聲。 正事說完,皇上又道:臨走之前,讓唐丫頭,去給嘉貴妃低個頭。 不可能。晉王斷然拒絕。 他沒有采取更激烈的手段,完全是因為對當年的真相還不得而知。 唐竹筠明明是被欺負的,憑什么要去給嘉貴妃道歉? 除非他死,想都別想。 皇上道:唐丫頭太沉不住氣了。以后要坐到更高的位置,這脾氣可不行。 見晉王沒有退步之意,他繼續道:即使做了皇后,母儀天下,就沒有受委屈的時候嗎?朕在這個位置,尚且不能隨心所欲她那心性,總要磨煉磨煉。 父皇,她是需要磨煉,但是這磨煉,不能是兒臣給的。 兒臣對她的委屈,無法做到,視而不見。 嫁給我,卷入是非之中,我已深感愧疚。 人力有時盡,然而兒臣為她,必竭盡全力 以命相搏! 很多人有立場給唐竹筠預設困難,他沒有。 作為男人,不是要教她成為什么樣的人,而是接受她,保護她,讓她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教育的事情歸父母長輩,他是夫君,職責是愛護。 他愛上的,就是她本來面目。 早晚都有這一日。偌大的江山皇上搖頭道,你這般,讓朕怎么放心? 晉王不為所動。 他不相信皇上。 包括現在。 這番話里,何嘗沒有試探? 晉王不表態,也不會因為皇上這樣的話就出賣唐竹筠。 委屈這種東西,知道她日后要受,已經心如刀割;怎么還舍得當下去為難她? 這種邏輯,恕他無法認同。 麒兒,你是朕所有兒子之中,性格最像朕的。 太子太不像樣了,而且他身體里還流著宗家的血。 皇上對宗家,可謂深惡痛絕。 晉王就不一樣了,沒有什么外家,以后不怕外戚作亂。 而且他岳父,還是唐明藩。 就唐明藩那人,把刀架到他脖子上,他都不能謀反。 滿朝文武,那是皇上心中,忠臣榜單上遙遙領先,一騎絕塵的第一名。 奈何晉王,似乎和他不是一條心。 皇上嘆氣。 他其實,是真的看好晉王的。 陪朕過個年再走吧?;噬系?。 晉王:是。 沒事你就退下吧。 皇上對晉王很寬容。 起初覺得他外家為自己所滅,他畢竟又是在蕭家長大;現在又覺得,自己連他生母都沒有弄清楚,實在愧對這個兒子。 晉王低頭道:過年的時候,兒臣把阿筠帶來,讓她給您看看。 通過太醫偷師的王春秋已經不在,皇上身體狀況堪憂。 皇上滿臉高興。 晉王不是討好人的性格,所以他這般說,皇上更覺得真誠。 到底是自己的兒子,心是向著自己的! 晉王從紫宸宮中出來,目不斜視地往外走。 唐竹筠,肯定等著急了。 王爺。 有熟悉的聲音在背后喊他。 晉王頓下腳步,沒有回頭,淡淡道:有事嗎? 是榮嬤嬤。 過去種種愛護,終究不能化成云煙。 唐竹筠被嘉貴妃欺負的時候,也是她暗中找人送信給自己。 晉王無法對她的所作所為心無芥蒂,但是也做不到對她置若罔聞。 王爺,老奴有話想對您說。 晉王看了看四周的太監宮女,嬤嬤回去吧。 何必兩邊做好人,兩邊不討好? 榮嬤嬤卻苦苦哀求:王爺,您就聽老奴說說,行嗎?算老奴求您了! 晉王喉結微動,說:好,你說吧。 王爺,您這邊請。榮嬤嬤指向旁邊無人處,在那里就可以。 晉王隨她過去。 榮嬤嬤沒有開口,已經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