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想要禮物而不得的王爺
唐竹筠帶著秀兒出門,宋景陽已經套了馬車在二門外等著她們。 結果剛出院門,她就被汪福攔下了。 汪福手里提著一個不起眼的藍底白花包袱,恭敬行禮道:娘娘,這是老奴的一點兒心意,請您無論如何收下。 唐竹筠推辭道:汪公公,你言重了。這么多年來,你對我爹多有照拂,我心里感激。 說來慚愧,老奴哪里配照顧唐大人?那都是皇上的授意。 無論如何,都該謝謝你。唐竹筠道,東西我不會收的,您收回去。 如果是金銀那種俗物,老奴不敢拿到您面前。汪福道,這是一件前朝的金絲軟甲,刀槍不入,老奴留著也沒什么用處,所以送給娘娘。 其實是送給晉王,他知道晉王沒死。 汪福覺得,送東西給唐竹筠她未必收,但是這東西既然對她所愛之人有用,她就一定會收下。 他伺候皇上多年,深諳取悅人的辦法。 唐竹筠果然猶豫了下。 汪福趁機把包袱塞到秀兒手中,道:這區區禮物,不足以表達老奴對娘娘的謝意。 說完他就走了。 唐竹筠:哎,汪公公,那,那就謝謝您了。 晉王在屋里臨窗大炕上坐著,把外面的動靜聽得清清楚楚。 金絲軟甲,早已失傳,沒想到汪福竟然會有,果然是父王身邊最受寵的大太監。 他送這禮,顯然是給自己的。 而且這還是唐竹筠的,她給自己 晉王有些期待。 然而等了半天,唐竹筠也沒回來送軟甲。 晉王不由氣悶,但是很快開解自己,她回娘家心切,早去早回,也能體諒。 唐竹筠把準備好的東西和自己的二百兩銀子都給了孟語瀾,對她道:這銀子嫂子你收著,然后多給大哥帶點銀子,就說是你的私房錢。 孟語瀾說什么也不肯收她銀子,道:東西我留下,銀子你收好。那個紅拂,你到底處置了沒有? 唐竹筠心虛,道:在處置了,在處置了。 她可不想孟語瀾摻和其中。 唐明藩已經搬到了大理寺衙門去住,可是家里沒有男丁也不安全,唐竹筠道:晚上我派幾個侍衛在隔壁守著,這樣既不受人詬病,也能保護家里。 這善意,孟語瀾接受了。 對了,還有這個!唐竹筠把金絲軟甲遞給她,我救了汪夫人,汪公公感謝我的金絲軟甲,也不知道有沒有傳說中那么神奇,但是大哥出門在外,還是穿著吧。 這份禮物,讓孟語瀾驚喜萬分。 雖然剛開始有些遲疑,但是轉念再想,王府里沒有男主子,這東西自然沒人爭。 汪福應該也知道,卻送了這樣的禮物,難不成就是故意給自己相公的? 想到這里,孟語瀾把金絲軟甲收下了。 可憐晉王,還巴巴在家里等著。 兩個孩子還在唐家,因為想到汪夫人的事情還沒解決,唐竹筠讓他們兩個在這里再待幾日。 凜凜道:等我爹走了,我們就回去。 他也想念晉王了,晉王養好傷之后,還要離開 也行。 唐竹筠從娘家出來,因為守孝,沒出去逛,直接就回了王府。 望穿秋水的晉王,看著兩手空空的她,忍不住又看向她身后的秀兒和宋景陽。 宋景陽正歪頭在秀兒耳邊說話,笑得一臉欠揍,看得晉王氣悶不已。 晉王忽然后悔,應該把宋景陽派去看著紅拂的,淮上那個慳吝鬼,非但往他自己錢包里劃拉,也往自己這方劃拉。 要是淮上在,絕對就不會注意不到金絲軟甲這么重要的東西! 唐竹筠還想著汪夫人的事情,道:王爺,汪公公那里人應該已經都帶來了,我去看看,到底是誰。 晉王終于忍不住開口:等等! 嗯? 汪福沒有送你東西感謝你? 唐竹筠:送了啊 然后她對上晉王咬牙切齒的神情,忽然反應過來:可是王爺,那是送給我的呀。怎么,你想要? 晉王哪里能說他想要? 再說,他想要的是東西嗎? 這不是因為這是她得來的嗎? 不想要!他從牙縫里擠出三個字來,幾乎把牙咬碎了。 唐竹筠:哈哈,就是嘛,我猜也是,我送給我大哥了。王爺,您要是沒什么事情,我先去看看汪夫人。 說完,她就走了,走了留下晉王自己咬牙切齒。 秀兒也屁顛屁顛跟著走了,倒是宋景陽,看著自己主子臉色不好,沒立刻下去,小心翼翼地道:王爺,您是不是生氣了? 晉王沒有搭理他。 其實也不怪王妃娘娘心里沒有您,您說,您是不是從來沒給王妃娘娘送過東西? 晉王: 他還要給她送東西嗎? 真的,得送東西。您看我娘那么厲害,每次我爹出去喝酒,回來給她帶點東西,有時候就是對丁香這樣不值錢的東西,她也高興。 那你送過東西給秀兒?晉王不由問。 對他來說,這就是盲區。 他沒有見過父母相處的樣子,因為自他有記憶以來,父母就是割裂的,從未見過面。 雖然他長大的環境不缺愛,不缺錢,不缺教導,可是他缺乏這種親密感情的耳濡目染。 他不知道,正常恩愛夫妻,都是如何相處的。 晉王很清醒,所以他沒有找過女人唐竹筠那個幺蛾子只是意外。 母親告訴他,如果不能對女人負責,那就不要去撩撥,就像他那個不負責任的爹一樣。 他知道母親的憂傷,后來他又背負了蕭家滿門八百多口人命的血債,他未來的路血雨腥風,他憑什么去對女人負責?他不配。 沒想到造化弄人,唐竹筠跌跌撞撞地出現在他生命之中,又被一步步推到了他身旁。 他沒有選擇,也似乎樂于接受這樣的安排,至少現在是。 當然了!宋景陽道,我連銀子都交給她了。我這么傻,以后她能放心我娶別人嗎?送東西就更不用說了,我送了可多了,她看見東西,自然就想起我了!您倒好,不給娘娘送,還想著娘娘給您送 晉王:原來,都是他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