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6章
書迷正在閱讀:從斗羅開始以德服人、我以詩詞制卡,成超神星卡師、白曉嫻霍藺啟、四合院從當醫生開始、我師兄五行缺德、屠戮蒼穹、唐竹筠晉王小說、傅景琛時九念的重生小說、蘇卿卿容闕沈燁的小說、被讀心后師尊帶我改命
		
		    難以梳理就難以梳理吧,反正他也沒想要梳理。    孟彰的心神甚至都沒去在意那些隨種種靈覺所知、所見、所感生滅的念頭,他只追逐著那道則的變化,合在那天地無盡道炁之中,化作風流蕩。    不知過了多久,也許是幾個時辰,也許是幾天幾個月,孟彰心念所化作的風終于又回到了草葉之間。    這風也確實奇異,在云氣中與云氣一道碰撞擠壓的時候,不會凝結成雨水落下,可當它碰到了那翠綠翠綠的熟悉草葉,卻化作一滴滴濁黃的水珠沿著葉脈滾落,最后滴在草根旁,與其他的水珠一起匯成水畦。    像極了走到生命盡頭時候,似乎才在回望自己人生的隅隙間墜落下來的淚。    這水匯聚了太多的情緒,混雜了太多繁復的心念,以至于它太重也太過于渾濁,叫人打眼一看就覺得心頭滯悶得嚇人,就叫人覺得人生空茫無趣,不若就這般怠惰到人生的盡頭。    孟彰的心神隨著這水一起沉寂。    他的心神也仿佛消退去了所有的活力,要就這樣在無趣與空茫之中等待著意識的最后寂滅。    他似乎也在渴求著真正的終結。    在那越來越深重的沉寂中,在那越漸寡淡的乏味之中,孟彰的一點心神動了動。    那是不甘,那是怒火。    真的就這樣終結了嗎?    真的要放棄這難得的超凡脫俗的機會嗎?    他真的就甘心了嗎?    甘心接受自己的寂滅,甘心讓自己消弭在歲月與塵煙之中?    不    不。    不!    孟彰心頭的不甘滾動了一下。    于是,在他的心神感應之中,他也終于看見了許許多多的不甘。    這些不甘來自過往,來自現在,也來自未來。    它們不是孟彰一人所獨有,不是只由他一人所衍生。而是萬靈眾生所共有,是萬靈眾生所衍生。    它們一直就在那里,它們都會來到那里。    自它們于天地初生時候出現以來,它們就一直沉寂,沉寂地洶涌著,沉寂地咆哮著。    它們并不等待任何人,但它們也沒有拒絕任何人。    所以今日,它們也接納了孟彰,它們更點燃了孟彰。    那種種的不甘于是真正地點燃了孟彰心頭的怒火,它們焚燒著孟彰的理智,也喚醒了孟彰的理智。    孟彰醒了過來。    他猙獰地咆哮,撕扯去往日的沉靜,也燒去了前世今生養出來的氣度。    他癲狂也似地咆哮,就像這渾濁水洼里的每一張厲鬼兇面。    他發瘋地攪動著自己周圍的一切,要將那些所有砸碎砸爛,最好把它們像他自己的理智一樣全部燒盡。    若不是濁黃水洼里的水面依舊平靜,只怕這一片黃泉路都會化作絕地。    孟彰的一縷心念高懸,清醒地映照著癲狂、兇暴的另一部分心緒。    他在體會,在解析,在整理,也在收束。    而天地在接納他,在引領他,也在補全他。    不甘、憤怒、憎恨、痛悔    每一種情緒,孟彰都擁抱過,都釋放過,也都點燃過,以至于到了最后,孟彰的魂體就像是被放入寶爐中煅燒過一樣,周身都開始沁出一種別樣的通透意味。    可是孟彰卻不知什么時候又皺起了眉頭。    缺了些什么    還缺了些什么!    孟彰下意識地想去尋找。    雖然這種缺失不至于會造成太大的空洞,但孟彰卻莫名地清楚,倘若這種缺失被補足,他當能獲得莫大的好處。    不著急。    孟彰下意識地按捺住他自己,剛要開始搖晃的心境似是被什么穩穩托住一般,又平定下來。    或是繁復錯雜、或是磅礴廣闊,映照在孟彰心神中的道與理仍然清晰,仍是自然順暢地被孟彰所吸納,化作孟彰修行進展的一分資糧。    也是這個時候,孟彰的意識之外忽然落入一道先天地而生、尊貴神圣、亙古不動的道炁。    那道炁茫茫蒙蒙,似是不為誰而動,亦不曾被誰所收容,可它落入孟彰識海之中,卻似是回到了它自己的歸處。    道炁輕輕一動,便似那消融的雪,那化解的塵灰,絮絮落入孟彰的意識。    只那一隅隙的功夫而已,這道先天道炁居然就要浸入孟彰的識海,直接觸及孟彰的真靈    孟彰本該震驚,但絕對凌駕于所有感情的那一縷清醒心念卻捕捉到了一份欣喜。    這一份欣喜甚為奇怪,它不是窮人乍富的驚喜,而更像是原本就屬于他的一部分在分離、崩解太久以后終于又歸來了的失而復得。    它源自于孟彰自己的真靈,似是孟彰的本能。    而這一份本能,它在催促著孟彰卸下一切防備與抗拒,重新接納那歸來的一部分。    但唯一清醒的那一縷心念到底是撐住了。    孟彰攔下了那迫不及待要融入他真靈的這一道先天道炁。    他原以為自己要費很大的力氣,但出乎他意料,這一道先天道炁竟然很是乖順。    它停下了融入孟彰真靈的動作,在孟彰的識海中收斂顯化。    先天道炁乃是至寶,本無形無相,隨心顯化。而它此刻映照在孟彰心神之間的形相則是一顆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