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書迷正在閱讀:從斗羅開始以德服人、我以詩詞制卡,成超神星卡師、白曉嫻霍藺啟、四合院從當醫生開始、我師兄五行缺德、屠戮蒼穹、唐竹筠晉王小說、傅景琛時九念的重生小說、蘇卿卿容闕沈燁的小說、被讀心后師尊帶我改命
		
		    對于他們先前的問題,孟彰暫時一共給出了三條原則。    陰陽兩界互不干涉;紅塵俗世和山野之外不輕易攪擾;族群的正朔理應得到尊重。    在這三項原則里,前面兩條具體在孟彰那里是個什么樣的落實情況他們不得而知,但這最后的一條族群正朔理應得到尊重    從它來看,孟彰的這些原則,似乎相當的寬松?且還會對原則所涉及到的雙方都有相對的要求?    譬如他們剛才提到的這一條,對族群正朔應有的尊重。    他要求自己對族群正朔保持應有的尊重,也要求作為當前時代的族群正朔的朝廷能夠貫徹它對整個炎黃人族族群所應有的義務。    而如果作為當前時代的族群正朔的朝廷失職,孟彰對族群正朔的尊重也會打一個折扣。    孟彰并不死板地守著那些條條框框。    所以,由孟彰對這一條原則的踐行方式來看,其他的另外兩條應該也有類似的限定才對。    李睦、明宸和林靈三個都是聰明的,很快就順著孟彰的思路脈絡梳理出一些可以被模糊的彈性區域來。    陰陽兩界互不干涉,那到底什么樣才算是干涉?    像已經落入陰世天地里的血親友人通過種種手法向生人托夢示警這樣的慣常交流,算不算陰陽相擾?    換一種更直白的說法,如果陰靈沒有直接出手,而只是在旁邊稍作引導,所有的一切具體事宜都由生人來完成,這能算是陰世里的陰靈插手陽世天地里生人的事情嗎?    如果算的話    且不說同樣作為陰靈的孟彰這樣羅列自己的原則,算不算挖坑將自己給填埋了,只說一點。    就算孟彰自己不會再輕易同陽世天地那邊廂交流溝通,那陰世天地里的其他陰靈呢?    他們真的能甘心舍棄陽世天地里的人和資源?    孟彰一個聰明人,是不可能在這件事情上表露出剛正不阿的態度來的。    因為在世人的眼中,孟彰不止代表了他自己,代表著安陽孟氏,還代表著陰世天地里孕育的那些陰神神尊們。    孟彰,他們的這位同窗,原就是世人所知曉的跟那些陰神神尊們關系、情分最為密切的人族了。    他的某些意思,不論是不是有心人在做過份的猜測和解讀,亦都會同時被解讀為那些陰神神尊的態度和想法。    他們確信,不論是為了炎黃人族族群本身,還是為了孟彰自己,亦或者是為了那些陰神神尊,孟彰一定會慎重處理。    無他,只因為相比起陽世天地來,陰世天地里的陰靈數目實在是龐大太多太多了,偏生陰世天地又比之陽世天地貧瘠太多,也兇險太多,只單憑陰世天地一方世界,根本無法供養這么多的陰靈。    如果真的完全截斷了陰世天地與陽世天地的交流,貫徹所謂的互不干涉,如今陰世天地里的這些陰靈恐怕得折損大半。    真要是出現了那種情景    莫說只是孟彰,哪怕是算上所有陰神神尊,都擔不起這份因果。    既然孟彰所羅列的第一條和第三條原則都頗為寬松,不似他們先前料想的那樣嚴苛,那么想來這第二條的、關于紅塵俗世和山野之外的原則,大概也有不少騰挪、轉圜的余地。    心定下來的瞬間,李睦、明宸和林靈也都回過神來了??伤麄儾畔乱庾R地抬起視線看向前方,就先對上了一雙黑沉黑沉的眼睛。    是孟彰。    孟彰定定看住他們,忽然問道:你們方才在琢磨著些什么?    莫說他的師弟和師妹,就是李睦,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眼神也不覺漂移了一瞬。    孟彰見得他們這般的反應,如何還能不明白?    他倒也沒有死死地抓住這個缺口追究,只是深深看得他們一眼,便作罷了。    尋求規則的漏洞以便更自由、更隨心地在規則之內行事生存,本就是他們這些備受庭訓的高門子弟所擁有的本能。    用不用得上漏洞且不說,關鍵是不能沒有這個漏洞。誰也不想在自己需要的時候猛地發現自己被某些東西困死了。    李睦看了一眼孟彰,頓了頓,快速給了坐在他側旁明宸一個眼神。    明宸讀懂了李睦的示意,盡管沒有給予李睦任何的回應,他也已經開口,嘗試著將孟彰的注意力從他先前關注的那事情上移開。    我們想的是明宸快速轉動著腦筋,終于,他在適當的時間內找到了可以充作替代的話題,潁川陳氏那族里的事情,說起來已經不僅僅只是俗世紅塵里的事情了,它還關乎著山野之外。    單單只是那套用以抽取某個生靈的本源元氣轉而灌注到另一個生靈體內的陰陽法陣,就不可能避開山野之外。    不管怎么避,也總是會找到他們頭上去。與其拖到后頭的時候才有機會插手、處理這件事情,倒不如在一開始就參與其中。如此這般,也能省卻了很多枝節和麻煩,能讓他們更快地結束這件事情不是嗎?    明宸越想越覺得自己是應該將這件事情先拿出來問一問孟彰。    多耽擱一段時間,說不得就會多幾個幼兒小童遭了潁川陳氏的毒手,不是嗎?    他們若能早一日解決了這件事情,也能救脫更多的幼兒小童呢。    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容不得怠慢、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