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書迷正在閱讀:從斗羅開始以德服人、我以詩詞制卡,成超神星卡師、白曉嫻霍藺啟、四合院從當醫生開始、我師兄五行缺德、屠戮蒼穹、唐竹筠晉王小說、傅景琛時九念的重生小說、蘇卿卿容闕沈燁的小說、被讀心后師尊帶我改命
原本還在心里盤算著要從哪里再給自己補一張底牌,又或者是如何將現在手里握著的底牌再擴展延伸的孟彰,聽到這里,一時收回了半數心神。 近兩百年來新開辟出來的學社? 不是孟彰敏感,而是這個時間節點真的是太巧合了。 司馬慎,如今大晉陰世皇廷里的慎太子,也是夭折了將近兩百年吧? 太學里的童子學,真的跟這位慎太子沒有任何關系嗎? 再有,太學這童子學收錄的生員,也別有一番玩味。 各家年歲早夭的小郎君、自各門各派往大晉陰世皇廷里送出來的童子幼郎、大晉陰世皇廷從各地擇選出來的聰穎小郎君 前者,可以牽扯世家。哪怕牽扯不了整個世家,也起碼能夠牽扯世家中的某一支某一房。 中間的,分明就是各門各派與大晉皇廷聯絡的樞紐。 最后,是后面的 大晉皇廷,也是想要收攏散在天地各處的鬼童胎靈們了?又或者,只是純粹地要為他們陰世皇廷甄選出更多忠心于他們的臣仆? 孟氏郎君所知不假。我們童子學里的生員,雖然年歲俱都不大,但也都別有來歷,天資也都很是不錯,不是尋常的無知小兒。彰小郎君入讀我童子學,正好與童子學里的其他生員相契。 聽得學監這話,孟廟并未覺得開懷,反而還更沉默了些。 學監看出異樣,問道:可是有哪里不妥? 孟廟聞言,看了一眼孟彰。 孟彰也正抬起眼瞼,向他看來。 孟廟暗自嘆了一口氣,卻只能跟學監說道:并不是有什么不妥,只是我們阿彰自生來身體就病弱,一直臥床,少與外人相交,已然是習慣了清靜,所以哪怕如今入了陰世,能行走奔跳,阿彰這性子也已經改不過來了,我是怕 怕阿彰跟童子學里的各位生員不合。 學監恍然大悟,他看向了孟彰。 孟彰沖他笑了一笑,雖是大方坦蕩,但也確實安靜。 學監對孟彰微微點頭,復又跟孟廟道:若是在陽世里,這種情況確實難免,但我們現在是在陰世、更是陰靈。 孟氏郎君也知,陰靈,總是更容易受到各種外來的情緒影響,也很難控制己身的情緒波動,所以我們太學童子學里的各位生員,都是經過仔細挑選的,他們遠比尋常的幼童更為聰慧知事。所以說性格不合這樣的事情,應該是沒有的。 孟廟不說話,只抿了抿唇。 你是太學學監,童子學里的那些生員再是桀驁不馴,也不可能在你面前表現出來啊??伤麄儼⒄弥皇莻€尋常太學生員而已,若那些童子學生員聯手欺壓他們阿彰 他們阿彰也不是能讓人欺負的,到時候必然是要鬧將起來。學員之間起了紛爭,自然就得找學員的親長。他們安陽孟氏的根基可是在安陽郡,不在這洛陽,更不在這太學! 所以到時候,他們阿彰雙拳難敵四掌,吃虧了可怎么是好? 就算他們阿彰沒有吃虧,磕著碰著什么地方,那也不行啊! 學監大抵也不是頭一次遇見這樣猶豫的親長了。他并沒有將孟廟的抗拒沉默放在心上,而是笑了笑,跟他說道:孟氏郎君倘若放心不下,不妨先讓彰小郎君在童子學里待幾日。若是實在不合,再離開童子學也不遲。 孟廟還在猶豫。 學監又道:孟氏郎君當知,太學乃是帝都首屈一指的學府,這里的生員,俱是飽讀六經的棟梁之才,而彰小郎君 孟氏郎君方才也說了,他年歲太小,又因體弱,不久前才剛開始正式啟蒙,若是放任他在太學里與其他生員一樣散學,只怕反倒耽誤了他。 這也是孟廟聽聞童子學以后沒有第一時間拒絕的原因。 太學在正常授課之余,還繼承了戰國時期的游學方式。也就是說,除了太學中博士開講的大課以外,諸位太學生員還能游走各方,拜會各方大儒名士學習太學中未開設的課程。 誠然,太學里的博士授課有大課和小課之分。大課開講時候,最多可達千余人。小課開講時候,最少可以是一對一單獨授課。 以孟彰現在的學識基礎,想要在太學里有所收獲,大課短時間內是不用指望了的。那太深也太廣了。孟彰根基不穩,貿然接觸那些課程,對他沒什么好處。 所以孟彰能夠指望的,也就是小課授課了。 可是太學里的博士是何等人物,孟彰一介尋常三等世家望族小郎君,憑什么讓一位太學里的博士,單獨為他繼續開蒙? 是以算來算去,確實是太學里的童子學更為適合孟彰。 孟廟沉吟半餉,目光往孟彰的方向飄去。 孟彰微微點頭。 不論那童子學里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情況,不論童子學背后又是否跟司馬慎有所關系,孟彰都得承認太學里的童子學,確實是比太學本身的學制更適合他。 何況,孟彰自己也想要看一看,這洛陽、這太學、這司馬慎到底是個什么情況。 他需得掌握主動權,哪怕只有部分。 完全落入被動的話,就太過危險了,孟彰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