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書迷正在閱讀:從斗羅開始以德服人、我以詩詞制卡,成超神星卡師、白曉嫻霍藺啟、四合院從當醫生開始、我師兄五行缺德、屠戮蒼穹、唐竹筠晉王小說、傅景琛時九念的重生小說、蘇卿卿容闕沈燁的小說、被讀心后師尊帶我改命
阿弟,他們都到齊了,你有什么話想說的,便就直說吧,我們都聽著呢。 到齊了? 孟彰有些驚奇,又在心里記下了一筆。 楊三童笑道:那可不?人都在我跟前站著呢,還有假的? 他是一點不忌憚,當著鬼母白氏及眾姐弟的面就將這邊的事情跟孟彰都說了。 孟彰沉吟著。 白長姐團團看過一圈周圍人的面色,上前一步,抬手不輕不重地在楊三童頭上敲了一下。 好你個楊三郎,該說明白的話你不好好跟孟氏阿弟分說清楚,倒是胡扯這些有的沒的?你是不是這林里的果子吃多了,都不知道怎么說話了?! 楊三童夸張地伸手揉了揉腦袋,卻還是誠實地跟小海螺對面的孟彰道:是因為我們聽到消息,說你收到了洛陽太學那邊的回函,不日將前往洛陽求學 孟彰略停一停,問道:連你們都聽到這消息了? 要知道,這些鬼童胎靈可是前不久才沖擊過郡城隍府,雖然郡城隍府那邊只是簡單地在通告中提了一嘴,并沒有大張旗鼓發出告示緝拿追究這些鬼童胎靈的罪責,但也并不意味著他們能夠這么快就明目張膽地出現在安陽郡城內啊。 那實在是太挑釁安陽郡城隍府了。 然而,就是這樣的、暫且安分下來隱匿在各處隱蔽陰域里的鬼童胎靈,居然也得到了孟彰拿到了洛陽太學回函的消息,足以想見這消息傳播的范圍和速度了。 楊三童一時斂去所有玩笑意味,鄭重點頭:是的,我們都已經聽到消息了。 孟彰皺眉。 所以昨日里他看過的那封看似公事公辦的回函里,其實不似他原本以為的那般簡單? 不等身前的白長姐再用手敲醒,楊三童便已經先開口了。 按照洛陽太學那邊的慣例,即便是以功獲取入讀名額的生員,也須得先經過太學內部的層層審核,才會真正地由太學里發下文書,確定名額,但很顯然,你這邊收到的回函太快了。 孟彰沉默。 快了多久?他問。 楊三童回答道:足有近半個月。 孟彰暗自吐氣,才又問:此前,各處可有先例? 楊三童點頭,肯定回答他:有。 五十年前,瑯琊王氏有一兒郎,較之尋常提早半月余收到回函;四十三年前,陳留謝氏也有一女郎提前半月收此回函;三十六年前,龍亢桓氏有一兒郎提前近一個月收此回函;二十年前,龍亢桓氏再出一兒郎,也提前近一個月收此回函 楊三童在對面如數家珍,孟彰在另一邊卻是長久沉默。 楊三童此時所提起的前例數量不少,但其中所透露出來的信息也相當的微妙。 瑯琊王氏和陳留謝氏,皆是以才學、能為著稱于世,他們族中能出驕子,得洛陽太學看重優待,很是合情合理。倒是龍亢桓氏那邊,中間相隔不到二十年,卻足足出了兩個得此優待的兒郎,其待遇較之瑯琊王氏、陳留謝氏還要來得厚重 孟彰想到了昨日修行之前,俑人梧跟他在書房里說過的話。 大晉皇庭,其實內憂與外患同在。 但他也只是這般稍一分神,便很快將心思收攏了回來。 原是如此。他嘆道。 洛陽太學以及大晉皇庭中樞用一封信函的提前抵達,表現出了他們對孟彰的青眼;孟氏一族順勢將這一個消息傳揚出去,用明晃晃的造勢鋪路行為表現出他們對孟彰的看重與傾斜 畢竟,大晉皇庭是用九品中正制擇選人才,除生員本人的才學、能力、姿容、風骨以外,其名望也很重要。 名高望重者,不論在哪里都會讓人高看一眼。 而在孟氏一族、洛陽太學以及大晉皇庭都已經有所表現的當下,眾鬼童胎靈若還是藏著掖著,那他們就真的是什么都沒有不用想了。 想也沒用。 但我不覺得這樣的青眼與看重,是因為我自己孟彰道。 他很清醒,并不真的認為自己這一介還在養精的小小陰靈,能有什么資格承受得住這樣的看重。 更大的概率,是他成了一枚博弈的棋子。 或許是孟梧這樣的封疆大吏與朝堂中樞的博弈;或許是大晉皇族司馬氏與出身各頂尖世家的中樞重臣之間的博弈 孟彰不得而知,他唯一能確定的,便是他暫且還只是一枚純粹的的棋子,只負責牽引局勢、推波助瀾,卻沒有要求他做些什么的棋子。 畢竟,孟彰是孟梧的嫡支血脈后輩。而孟梧,是晉武帝的心腹。若不然,只憑安陽孟氏的名號,哪怕孟梧立下大功,又怎么可能出任一郡城隍? 孟梧可是孟彰的高祖,此時的安陽孟氏或許能算得上枝繁葉茂,可在孟梧那一代,安陽孟氏卻絕對不能算是煊赫。 不,說對孟彰完全沒有要求這一點不對。 孟彰,他要有能夠支撐得起這一份青眼與看重的資本。 不論是天資、才干;還是風骨、氣度,他必得要有一樣。 否則名聲、局勢反噬之下,幕后執棋之人頂多不過是失了些臉面,可孟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