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書迷正在閱讀:從斗羅開始以德服人、我以詩詞制卡,成超神星卡師、白曉嫻霍藺啟、四合院從當醫生開始、我師兄五行缺德、屠戮蒼穹、唐竹筠晉王小說、傅景琛時九念的重生小說、蘇卿卿容闕沈燁的小說、被讀心后師尊帶我改命
一部部的,都大差不差,甚為相似。 站在這些書架前,孟彰仿佛想起了那些年少輕狂的日子,也想起了青年掙扎的那些歲月。 他扯了扯唇角,想要笑,但那笑太過僵硬,到底未能成形,反更顯滑稽古怪。 靜默片刻,孟彰放過了自己。他走過去,將那《拍案驚奇》取了下來。 出乎他的意料,《拍案驚奇》并沒有比下面一樓的那些書典更為清晰,甚至還要更為模糊,空白更多。 捧著《拍案驚奇》,孟彰愣怔半餉,陡然失笑。 哈哈哈,哈哈哈 他也笑出聲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原來,我曾經所眷戀的,曾為之沉迷的,并不只是這些小說故事曾為他娓娓道來的稀奇與古怪,還是我在沉悶的、日復一日幾無變化的、死水一般的生活里難見的輕松與閑適。 笑了好一陣,孟彰才勉強停下來。 他低頭看了看手上的《拍案驚奇》。 《拍案驚奇》的書頁有些褶皺,顯然是方才被孟彰折騰出來的。 孟彰伸手,拂過書頁。 書頁上的褶皺頓時消失不見。 這里到底是孟彰的夢境世界,還是灌注孟彰那原就稀薄的絕大部分精元的夢境世界,并不是現世。 孟彰將《拍案驚奇》給放了回去。 站在書架前再看得一眼,孟彰上了三樓。 三樓里也是書架,但這些書架里擺放著的書冊,卻再不是一個個或言簡意賅,或意蘊深長的書名,而是兩個、三個或是四個文字。 這其實不稀奇,因為這些書架里擺放著的,根本就不是由人編撰而成的書冊,而是一個個人的人生。 孟彰曾經所記得的、所認識的乃至是只聽說過的人的人生,都被匯聚成一本書冊,擺放在這書架上。 是以這里的書冊,除了部分書典上錄有名字之外,更多的甚至連個人影都沒有,只有一道剪影、一片空白。 孟彰站了許久,才伸出手去,在那擺放在最前面的書架上的一冊書典取了下來。 《孟清章》。 那個他曾經烙印在靈魂深處的、最熟悉的名字,這一刻印入眼簾里,還是叫他一陣陣發抖。 《孟清章》其實不厚,也就薄薄的三頁書紙,書紙也只用寥寥幾十行文字,便已道盡二十余年的時光。 但孟彰卻翻得很慢,一行一行字咀嚼著,就像是要將那段時光嚼碎,然后吞食入腹。 到得這一本《孟清章》翻完,孟彰面上也已閃過一絲倦色。 他不禁停了下來,少頃才將《孟清章》放回書架上。 他放得很小心,時刻注意著不讓書架折壓了書頁。 到這《孟清章》一絲不茍地放回到書架上時候,饒是孟彰,都不由得輕輕松了口氣。 他沒有再去取這三樓中的其他書典,只是沉默地站在原地,只用目光在《孟清章》側近的五部書典處流連過。 那是孟清章的父母、祖父與兄妹。 但孟彰又知道,其實那幾部書典與《孟清章》都是一樣的。 大體框架模糊,只有少許細節清晰得驚人。 他其實,沒有那么了解他的那些親人,即便當年他們少有虧待他。 孟彰苦笑片刻。 說來,誰又真的就有多了解另一個人呢?哪怕是血親。 孟彰下了三樓,直落到一樓,最后走出這座三層書樓。 小舟仍停在那里,等待著這片夢境世界里的唯一生人。 第24章 踩上小舟后,孟彰停下腳步,回身深深看了一眼身后的三層書樓。 與外面湖上那座未來必定還會擴建疊加的兩層書樓不同,這一座三層書樓,往后大抵就都是這樣了。 或許往后隨著他的修為抬升,那些舊事、舊人、曾經過目即忘的諸多書典也會被找回,但那也只是補全,只是深挖,而不是增多。 這便是過去。 過去都被留在了歲月里 孟彰閉了閉眼,在小舟里坐下。 小舟倏然滑出,無聲無息越過內外屏障,出現在湖面上。 看了看面前的兩層書樓,又看看湖水里倒映的三層書樓,孟彰默然半餉,到底是拿定了主意。 平靜的湖面上,一陣微風不知從何處而來,似頑童一般帶起一點漣漪。 第一圈漣漪蕩開去,那湖水里倒映的三層書樓似乎就被蒙上了一片幻光。 第二圈漣漪蕩開去,又一層幻光覆壓上三層書樓之上,那三層書樓便更模糊了幾分。 第三圈漣漪蕩開去,那三層書樓與湖面上的兩層書樓看著便相似了些。 第四圈漣漪,第五圈漣漪 直到那風累了,終于停下來的時候,消去漣漪的湖水里倒映出來的書樓,便跟湖面上佇立的兩層書樓一模一樣,再沒有任何差異。 那真正代表著孟彰過去的三層書樓,被隱在了夢境世界最核心的地方。除非驚動孟彰,否則旁人很難悄無聲息地進入那座三層書樓。 到這個時候,孟彰方才松了口氣,稍稍放下心來。 哪怕不需要孟梧與俑人梧耳提面命,孟彰也知道叫旁人完全摸透自己根底的可怕。 那將會是連掙扎都做不到,只能成為旁人手中牽線偶人的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