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后 第338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她還編寫了女子勸學歌。 她一生留下無數筆墨,雖然在后世朝代更迭中流失了很多,但是后世依舊有無數人去考究她的平生。 有的人說她不可能是熙和帝最寵愛的女兒,她的駙馬是個北疆人,官職也很低。 還有人說她其實去北疆和親了。 也有人說哥舒岐是北疆的王子,熙和帝的和妃就是他的姑姑。 是他來大胤和親了。 北疆的文字記載很少,這方面就由著后世杜撰。 但是不管怎么考證,至少誰也不能否認這位長安公主在史書上有名有姓。 英延寧。 至于玉珠兒這個小名,反倒是丟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后來,后來又有一座古墓被發掘。 那是一個女子的墓,她生前是一個教書先生。她的墓里沒有金銀玉器,而是有很多石碑。 那些石碑上刻的不是她本人的事跡,而是長安公主的。 它們詳細記載了長安公主的生平。 她從小公主,到長安公主,再到長安長公主。 她開辦女學,勸學著作。她與夫君和睦恩愛,一生育有二女二男。 她幫助了無數女子。 那古墓中有墓主人留下的一句話:為使千秋萬代銘記公主賢名,史書尚有毀,精神永存世。 為這一句話,后人開始研究長安公主是否是穿越的。 不過這都不重要了,后世的人,終究是有人記得長安公主。 不管他們怎么去懷疑公主和駙馬到底是恩愛還是政治婚姻也沒關系,畢竟史書明明白白記載了,長安公主享壽七十九,而駙馬哥舒岐享壽八十一。 她試圖叫許多女人走出來,其實她們沒有成功,或者說她們沒能看到成功。 每一個王朝到了最后都是混亂的。 大胤也不例外。 到了后面幾代,女學就被取締了,朝廷早已無力補貼這些。 不過,九百年后,當一些女學生舉著旗子游行抗議,爭取自己的利益的時侯,她們翻閱古書,還是從那塵封的歷史中找到了可以借鑒,可以參考的東西。 看啊,我們的先祖們就奮斗過,所以我們為什么不可以? 如此這般,也不知算不算成功。 每一個人都是從遠古走來,一步一步。從掉毛到穿衣,哪有一蹴而就啊,只是回頭的時侯,別驕傲等一等落后的他們吧。 【又是超長的一章】 第482章 番外:一生 宜妃是有野心的,或者說有過。 五皇子也并不是個無能的,他也一樣有野心。 當年宜妃生怕保不住孩子,所以寧愿將孩子送給皇后。不過皇后沒要。 她一直就依附在皇后身邊,不過她雖然依附,內心卻也有別的渴望。 她運氣好,平安生下了五皇子。 但是她也運氣不好,她其實一直都不得寵。 五皇子誕生后,陛下更是不大來看她了。 雖然同期的欣昭儀生的是兩個女兒,并且還都早產了。但是就那樣,欣昭儀也比宜妃得寵些。 誰也沒什么不好,可能就是陛下不喜歡。 宜妃的性子像誰呢,像當年的敏淑妃。 不是說她就有這么壞,而是說她們都是那種內斂,心有城府面上絲毫不露的女子。 這種性子其實挺好的,沉穩安靜,聰慧內斂。 可是英瓊樓不喜歡。 別人能不能喜歡你,跟你好不好沒有什么關系。 可在后宮生存,皇帝是不是喜歡你這樣的,就很重要。 宜妃到底還是有運氣的,她遇見了趙皇后。 不管她是否得寵,有趙皇后頂著,她只要不做什么事,終究還是日子好過。 她算是完全依靠了趙皇后的那一批人,甚至是那個最幸運的。 李昭容生了四皇子,到后來也待遇很好,可李昭容年輕的時侯吃了多少虧? 可即便是如此,宜妃依舊有野心。 皇子們漸漸長大,儲君還很小。 皇子們有的出色有的不出色,五皇子卻一直很出色。 他的功課是兄弟們里數一數二的,他騎射也是兄弟里數一數二的。 就連飛鏢,他都能玩的最好。 一手的好畫技,下棋也下的很好。 他是真的很好,可是他不是儲君。 陛下并不會因為他有多么出色就選他做儲君。 儲君是落地就立了,只因那是皇后娘娘生的。 宜妃只能叫兒子出息一點,五皇子自己也憋著一口氣,想要再出色一點。 他看不慣四哥和六弟,四哥只會依附四meimei,六弟像個傻子。 他看不慣七弟,看不慣七弟總是帶著十弟那個傻子。 他看不慣八弟,自己的親弟弟不理會。 他也看不慣儲君,只會撒嬌賣癡,什么都不懂。 他也不喜歡玉珠兒,一個公主,怎么就能壓在皇子們上頭? 不過他只是看不慣,他從來不說,他會偽裝。 他也偽裝的兄友弟恭,偽裝的對meimei好。 他和宜妃沒做什么,前有敏淑妃,后有曲充容,哪一個不是血淋淋的? 不敢做什么,卻又有野心的人,注定不能快樂。 他們內心有他太多的不平,又不能放任自己躺下,可也不敢不管不顧的沖出去。 所以五皇子不愛笑,他話很少,他不與人交心。 所以宜妃總是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其他嬪妃,卻又跟無眠這樣親自去掌控局勢的人不一樣。 她自己不能掙脫這個枷鎖,還要去嘲笑別人困在囹圄。 時間久了,皇子們也不喜歡五皇子。 公主們也對五皇子敬而遠之。 誰也說不出他做過什么不好的事,他確實沒有做過。 只是偶爾一個眼神,偶爾一句話,偶爾一個動作,就透露出我與你們不同。 哈!皇子公主這么多,除了宮里的,還有宗室里的。 宮里的孩子想要兄弟還難嗎?多少人恨不得追著他們來做這個兄弟。 人為什么要跟一個相處的不舒服的人去相處呢? 宜妃也是一樣的,大家恩寵都差不多,陛下一門心思只在皇后娘娘那。 大家的待遇都按著位份,皇后娘娘還會加她們的待遇,都過得還可以。 那成日里做什么呢,斗不起來了,就串門子,就一起玩啊。 都是一樣的人,不管娘家什么出身,如今還不都是宮里人?為什么你宜妃就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為什么你宜妃敢用憐憫的眼神看我們呢? 啊,你什么都沒做,我們就是不想理你啊。 五皇子成年建府后,封了謹王,不知陛下的意思是叫他謹慎還是鄭重。 他的王妃巧了,也姓許,卻不是宜妃娘家那個許。 而是工部侍郎許家的女兒,出身不算太高,但是也不低了。 正三品官員家女子。 只不過這位許侍郎出了名的不爭不搶,為人剛直,不畏強權。 只是一個工部的官員,如今也并不是多么受重視。 宜妃心里一萬個不滿,不過她還是恭順的謝恩。 五皇子的名字是延庭,也就是個普通的字,好像也沒什么格外的意思。 他謹王府的日子過的也就那樣,不好不壞。 他有幾個寵妾,都生了孩子。 也爭斗,沒有太順遂,也沒有太出格。就跟別家府上一樣,妾室們總是要爭斗的,難免也死幾個孩子。 謹王也并沒有什么出眾的功績,甚至沒有什么像樣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