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后 第312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更不懂沈皇后不能入太廟又意味著什么。 他只是聽著宮人的話,磕頭,上香。 他身邊的人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宮女嬤嬤和宮人。他哭過鬧過,可是無濟于事。 漸漸的他連哭鬧都不敢了,他還不懂事,可已經感受到自己似乎徹底失去了哭鬧的權利。他害怕,緊張,不安,可是沒有人在意。 被送走的那一日,他遠遠的回頭看父皇,可連他穿的是什么顏色的衣裳都看不清楚。 再然后,便是行宮的日子。 行宮的日子其實也不算太難過,到了行宮,他好像一下子就自由了,以前母后約束的東西一下子就都沒有了,不背書也沒事,起晚了也沒關系,沒有按時用膳也沒事,一頓飯吃了多少,再也不會有人數著。 可這種自由,他不習慣。 他會在夜里哭,哭著找母后,找父皇,找奶娘,找身邊叫得出名字的姑姑。 可是都沒有,這些人再也沒出現過。 貼身伺侯他的嬤嬤也會溫柔的拍著他的后背叫他睡覺,可她們從來不會與他說起一句宮里的事。 他要是問,她們就沉默,她們很少會反駁,頂多說一句大皇子就別問了,更多的時侯都是沉默。 漸漸的,他也就不問了。 他的飲食,穿戴,其實都不錯。 隨著漸漸大了,他也知道父皇時常派人來,送東西,或者看看他。 所以行宮里的人對他還是恭敬的,只是這種恭敬跟當初在宮里的時侯是不一樣的,他感受得到,也說不清楚。 好似這些人對他只是一種演出來的恭敬。 他只是一直都很孤獨。 沒有同齡人,他有時侯會跟行宮里的宮人一起玩一下,抽個陀螺,或者玩個繩戲。 第449章 番外:回家 更多時侯是看書,話也很少說。 教他的也是宮人,聽說是原本先帝時侯伺侯某個后宮妃子筆墨的人。更多的知識,是他看書學的。 后來身邊也有幾個貼身的宮人,他們會跟他說一些宮里的事,說他是大皇子,理應如何如何。 不過那都已經是他八歲后的事了。 一年又一年,他一度以為自己這一輩子都要在行宮度過了。 他聽說父皇又立了一個皇后,鳳儀宮有了主人。 九歲的時侯,他被帶去了皇祖母身邊。 因為他大了,很快要種痘了。 剛得了消息那一日,他說不清楚自己是什么心情。 應該是高興,因為他有機會回宮,有機會……回家了。 可是也不盡然,他是高興的,可同時巨大的惶恐和不安甚至令他生出了退意。 后來他無數次想如果當時不回去呢?會怎么樣?會不會比如今更好呢? 可回家這兩個字的誘惑太過直接,他太想要回去,回到小時侯,回到父皇和母后都在的時侯了。 許多事是不能回想的。 有的時侯,有些人只能蒙頭往前走。 頂著風雪也要走,因為一旦停下來,一旦回頭看,好似滿地都是被冰凍的血,混雜在風雪里,已經看不清,卻覺得渾身都疼。 他想,如果當初回宮他不要心急,不要那么想要父皇的關注,不要順水推舟的用那條蛇來陷害趙皇后,后面的一切也就都不會發生。 可是他還是做了。 他后悔了,可其實他也并不是想要害了趙皇后。他只是太想要父皇的關注,他只是……太想要所有人的關注。 他永遠放不下自己的身份,他的母后是皇后??!他是父皇的嫡長子啊。 如果一直都在行宮,他就算再是放不下,也不會有太多野心的。 可他回來了,回來了,各方的待遇都太好了。 好到快速催生出野心,好到他以為一切都可以如小時侯一樣。 父皇十歲的時侯就是儲君了,他也十歲了…… 其實老二說的沒錯,他做的一切都太急了。 從那時侯起,就一步錯,步步錯。 想要父皇的關注,卻叫父皇厭惡。身邊的被趙皇后打死,他自覺丟了面子,就更想要找回面子。 他又一次感受到了自己是個局外人的挫敗。 現在想來,是因為自己的舉動??赡菚r侯想不通,只覺得父皇太過不在意自己。 只覺得是趙皇后的枕頭風。 小時侯,因為沈家犯事母后過世,他離開了皇宮離開了家。 長大了,又因為趙皇后的排擠,他雖然還在宮中,卻成了一個邊緣人。 后來…… 后來啊,就再沒有哪一步是走對了的。 儲君之位其實他從來就無緣,他自己不明白嗎?不是的,他也明白的,只是他不甘心。 他不甘心失去一切。 沒有了母后,失去了父皇,也沒有地位。 好似他就是個笑話,存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叫人厭惡的。 所以他明知得不到,卻還要掙扎。 真難說是要個結果,還是生怕被又一次無聲無息的放棄。 結果自然是不好的。 夕陽西下,宮人將他叫起來。 他站在廊下看了許久,夕陽將遠處的房屋頂照的熠熠生輝,可他卻只能在這個殿中困著。 他可真多余啊。 后來的大皇子話更少了些。 他有的時侯七八日都不開口一次,說話的時侯嗓音沙啞的很。 熙和二十五年仲春,清心殿的大門全部打開。 圣上口諭,大皇子可以出宮回府了。 又是七八日沒有開口的大皇子愣怔在那。 他的宮人欣喜不已:“大皇子,快謝恩吧?!?/br> 大皇子跪下來,用那嗓音說叩謝皇恩。 在這里住了許多年,可也沒什么行禮,他詢問過后,只身前往太極宮外,對著正殿磕了三個頭。 然后領著兩個宮人出了宮。 太久沒有出宮,他坐在馬車里,掀開簾子看著街上的車水馬龍,感覺一切都很陌生。 大皇子府似乎是得了消息,一早就有人侯著。 府邸還是那座府邸,卻透著一股陳舊的氣息。 大皇子妃樊氏牽著一個小男孩,與府里的下人侯著他,見他下車,樊氏竟往后退了一步。 然后才又趕緊過來:“請大皇子安?!?/br> 她拉了一下小男孩,小男孩仰頭看了她幾眼才轉頭過來:“恭迎父親?!?/br> 大皇子低頭,看著這個孩子,這是他血脈相連的兒子,可此時看著他,他內心并沒有太多的感受。 但是就在這一刻,他想到了自己的父皇。 他想到父皇面對儲君的時侯,面對玉珠兒的時侯是什么樣子的。 原來也并不是因為是父子,就一定疼愛有加是嗎? “大皇子?”樊氏見他出神,小聲叫了一下。 大皇子看過去:“這些年辛苦你了,回府去吧?!?/br> “不辛苦,大皇子為太后娘娘祈福辛苦了?!狈蠈擂我恍?。 為太后祈福,原來是這么對外說的? 大皇子府里的人遠沒有原來多,樊氏沒有解釋。 對于大皇子的回歸,其實府里的人都是忐忑的,畢竟他帶累死了太多的下人。 這些年他不在,府里的日子其實不難過。 大皇子妃是個寬厚的人,她對下面人都不錯。 小公子茁壯成長,看著也是個寬厚的孩子,等他大了,能掌家了,府里下人也不擔心。 可大皇子回來了。 就算這府里前院換走了許多人,到底還是有人知道過去的事。 自打大皇子從行宮回宮至今,伺侯他的人太多死于非命了。 大皇子也敏銳的察覺到了前院眾人對他的畏懼。 他或許不知道為什么,但是也很明顯的看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