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后 第30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奴婢不敢,奴婢不敢,不是名貴的,就是……就是剪著插瓶的?!蹦菍m人忙道。 熙和帝問:“那宮女原本就是花園伺侯的?” 宮人一愣,他竟不是很知道。 還是毛三旺回答:“陛下,奴婢看著這宮女眼熟,應該原本是趙皇后身邊的人?!?/br> 宮女上前一步解釋:“奴婢正是趙皇后跟前的宮女,原是從趙家進宮來的。娘娘仙逝后,奴婢就在御花園伺侯?!?/br> 熙和帝看去,只見那宮女已然兩鬢斑白。 “你叫什么?” “回陛下,奴婢臨水?!睂m女恭敬回答。 熙和帝看了她許久,他大概也見過這個宮女,但是也不記得她了。 “你曾是趙皇后身邊貼身的宮女嗎?” “是,奴婢是趙家家奴,自幼服侍娘娘,進宮后也是貼身伺侯的?!迸R水低頭。 “如你一般,還有幾個?”熙和帝又問。 “回陛下,就只有奴婢了?!碑斈犋P儀宮四個一等大宮女,至今只剩她她一個了。 照花十年前得了一場大病,被挪去偏僻處養病,就再也沒能回來。 飛絮原本是被分去伺侯了年輕嬪妃,可不知道為什么忽然就獲罪,打了板子沒能養好,不出半個月就沒了。 扶風是去年病故的,也跟照花一樣,被搬去偏僻處,沒幾日就死了。 還有張嬤嬤,張嬤嬤一心為主子,可人不聰明,她是最早沒了的。娘娘過世后半年,她就因為得罪了主子,被打了三十板子。七八日就沒了,死后只是被送去了專門埋葬的地方罷了。 臨水想,她也快了。 “朕……送你回趙家如何?”熙和帝問。 “陛下恩典,奴婢本不敢推辭,只是奴婢已經年老,回去也伺侯不了人了。若是可以,奴婢想去皇陵,守著娘娘的陵墓。百年之后,也能隨著娘娘安葬?!?/br> “也罷,那就去吧。朕賞你白銀兩百,絲綢棉布,去了皇陵,不必做工,只等著日后陪伴你們娘娘?!蔽鹾偷鄣?。 “奴婢叩謝皇恩!”臨水跪下,深深的磕頭。 她鬢角的白發太顯眼,叫熙和帝又是一陣恍惚。 臨水走的很風光,付皇后做主,除了陛下賞賜的,她又賞賜了不少東西,方方面面都有??梢源_保臨水去了皇陵生活的好。 皇陵本來就有人,她去了也只是住在那邊。 日后就真的不需要干活了,或者說,只需要打掃陵墓。 臨水早就很累了,可宮女要在宮中伺侯到死。娘娘生前沒有安排,她們只能熬著。 如今,能出去也好,就守著娘娘去吧。 宮中都說陛下忽然思念趙皇后,是對付皇后不滿了。 其實付皇后自己知道,陛下沒有思念趙皇后。 他只是老了,老了之后,對自己年輕時侯做的一些事,就開始不滿意了。與其說是思念趙皇后,倒不如說,他思念的是年輕時侯的自己。 所以,他恩賞了伺侯過趙皇后的人。 第445章 番外:沒無眠的世界 沒有誰比她更清楚,陛下對趙皇后的不喜歡。 當年在頤寧宮,她看見過無數次,陛下對那位趙皇后的不滿意。 所以,儲君有些焦心的來問的時侯,付皇后只是叫他稍安勿躁:“她既不是元后,也不曾生育。你父皇只怕連她的樣貌都不記得了。不過巧合遇見了伺侯過她的人,看那女子過得凄涼,勾起了你父皇的惻隱之心罷了?!?/br> “可是父皇這樣,會叫母后您難堪?!蹦贻p的儲君皺眉。 “你父皇沒有叫我難堪的心,不要多想。沈皇后,趙皇后,都是陪伴過他的人,想得起來其實是好事啊?!比绻B做過他妻子的人他都再也不會想起來,那她憑什么相信陛下會有一直對她這個繼后能好一點呢? 趙皇后,不是元后,也不是寵后,更沒有子嗣。 可她付皇后難道就強很多嗎?她也不是元后,她也不是寵后,唯一強一點的,就是在后宮斗的烏煙瘴氣的時侯,她生下了一個兒子。 趙皇后不得陛下喜歡,付皇后就得陛下喜歡嗎?并沒有。 至少她還記得當年趙皇后剛進宮的時侯,也是有過那么一陣子寵愛的。 反倒是她付凌霜沒有,從來就沒有。 她不在乎,只是事實如此。 “不要去看那些無用的東西。做好你該做的,做一個合格的儲君,做一個孝順的好兒子?!备痘屎笈膬鹤拥母觳?。 “是,兒子知道了?!眱龂@息。 付皇后對他的嘆息不置可否,世事豈能盡如人意?對如今的現狀,她已經很滿意了。 帝王恩寵對于年輕時侯的她來說,是不值一提的,是不稀罕的。 對于后來的她來說,是安身立命的本錢,是絕地翻盤的指望。 從沒有一刻,她是單純的去求那些恩寵。 所以,即便陛下真的開始懷念誰,她也覺得沒什么。應該的。 她不曾付出真心,又何求陛下真心呢? 后宮的流言,在皇后安然淡定的態度中漸漸消弭。 次年正月,昌茂公趙康泰過世。 同年,新任昌茂公趙元景之弟,趙冬時也病逝了。 這個國公能襲兩代,兩代后,就要逐級降位。 趙家這一代依舊沒有出眾的人,新一代的昌茂公夫人胡氏將自己的小女兒塞進選秀名單,試圖送進皇子府或者東宮。 可惜,第一輪就被刷下來了。 這便是陛下的意思。 從此后,昌茂公直到又恢復了昌茂侯,也沒有什么故事了。 倒是錢氏心寬,活了個大歲數,活到九十八歲。那時侯已經是熙和帝的兒子繼位了。他還特地賞賜了牌匾。 然后,趙家就一代一代降下去,成為京城一個可有可無的人家。 等趙家能再起來,或許百年也早就過去了吧。 熙和帝病重的時侯,從皇后到嬪妃,儲君到皇子,都規規矩矩伺侯著。 到了這個時侯,大公主,大皇子,二皇子,都已經過世了。 伺侯在身邊的,除了儲君,就是三皇子,四皇子和七皇子。 他們無不孝順,每日侍疾安排的合情合理。 熙和帝從來不是個迷信的人,他沒有想過天天被喊著萬歲就真的能夠萬歲。 到了如今他自己知道自己快要離世了,他不舍卻也并不執念。 儲君已經娶了儲妃,他也很好,能擔得起江山。 他其他的孩子也很好,他的皇后滿臉悲戚,他的嬪妃淚水漣漣。 他這一生不敢說多么英明神武,也做到了不偏聽偏信,做到了勤政愛民,做了很多有利于民生的事。 史書記載,不敢說明君,也該是個勵精圖治的皇帝吧? 哪里都好,哪里都該是一個皇帝最終的歸宿。 可是他就是覺得差一點。 他始終找不到差什么,明明被這么多人圍著,可他總覺得還是有點孤單。 可天子高高在上,本來就孤單。 稱孤道寡,自古帝王不都是如此嗎? 可冥冥中又有一種聲音告訴他,也不是,也不一定?;实垡部梢圆还聠蔚?。 他看儲君,他想他還是滿意這個孩子的,可他們相處的時侯,更像君臣。自然也是有父子情的,只是更多的時侯,他們彼此都記得,先是君臣。 他看皇后,付皇后很合格,打理后宮也好,管束嬪妃也好,都很好。 可他看她,就只是皇后。 他自己都糊涂,皇后不是皇后還是什么呢? 他又去看自己的女兒們,她們……也都很好。他給她們最好的。 適婚年齡,選最合適的駙馬,平時賞賜也絕對都不少。 可還是覺得差一點,這一點,又是什么呢? 他此刻忽然想,他有沒有將這些孩子抱在懷里過?有沒有在兒子的腦門上彈一彈,有沒有在兒女們小時侯將他們舉過頭頂? 沒有。 他素來端方,是絕不可能做這種事的。 所以,那一絲絲遺憾,便是來源于此嗎? 他不知道。 生命的最后,他沒有再去交代什么。 他死后,太子繼位順理成章,皇后成為太后也順理成章。 她們母子不是狠辣的人,其余的皇子公主和嬪妃,她們都不會趕盡殺絕的。 這就夠了。 前朝,他早就已經安排好了,老臣會扶持新帝一陣子,然后其他的,就都交給新帝了。 這世上,本沒有萬無一失的安排,后頭的路,就叫他們自己去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