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節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我擁有四個未婚夫、繼后、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她把各種草藥整理出標本,再把這些藥的炮制方法,藥方、藥效,全部留存下來教給所有后人。 家有良田萬畝,不如薄技在身,在這兵亂隨時都會發生的地方,多幾樣手藝是保命法。 各種藥品的制法基本相同,江枝要做的就是找到標本。 草藥采收季節有春有秋還有冬,于是,徐家村的人經??匆娊彘L帶著背簍,拿著藥鋤在田邊山間走著。 在她的身后,一頭長著長長獠牙的兇狠野豬緊緊跟著。 誰看見野豬都感覺害怕,可佩奇渾不自知,還乖巧的頂著背簍四處走。 第512章 小天衣錦還鄉、跪謝舅娘《大結局》 這幾年間大燕內亂剛平,聶繁天帶兵幾次驅逐外敵,最后駐守在渝州府的釣魚城。 江枝笑了,看來那個男頻作者最后是要把歷史上釣魚城抵抗蒙古騎兵的軍功放在聶繁天身上。 釣魚城自古以來又被稱之為巴蜀要津,是北方軍隊南下進攻巴蜀的軍事要地,一旦突破此地,巴蜀也就成為了囊中之物。 南宋和蒙古帝國之戰爆發伊始,蒙古大軍圍困釣魚城,守將王堅帶領4600人拼死抵抗蒙古數十萬大軍。 還讓蒙古大汗蒙哥陣亡在此城之下,此后更是堅守了36年,最終成功拯救了半個世界。 這是好事,希望聶繁天能再創奇跡,也能給史上戰亂最多的巴郡更長太平日子。 畢竟這里的人是最有反骨的,甚至八十年代還有人當皇帝,擁兵70人,后宮四個。 聶繁天帶兵駐守護衛國門,相距近千里的徐家村還是一派祥和。 因為江村長的樂善好施,各村鄉民給她捐獻修建起一道門。 不是什么牌坊,只是一座雕花石朝門。 這種門一般修建于建筑物前或圍墻前的門廳或入口。 在民間,朝門被認為具有廣納瑞氣、財源廣進的意義,甚至有“朝門”即“財門”的隱晦說法,因為其形似漏斗,象征著聚財聚氣的寓意。 徐家村財源滾滾,高大的朝門就修在官道邊。 江枝索性以石朝門為界,沿官道修建起一道石欄圍墻,看上去威武霸氣。 已經年過七十,須發皆白,天天念叨著自己快死了的徐長明,依然天天守在路邊。 現在有了朝門,旁邊還有一間房,他就更喜歡這里了,隨時都在房里打盹。 不過只要有人在朝門下晃過身影,他就奇跡般睜開眼睛,然后中氣十足的喊一聲:“干啥干啥,進來找誰?” 原本因為這一帶十幾里的柳林,徐家村被人喊成“柳林村”,現在因為這一道高大的石朝門,也有人叫“花朝門”。 每個人提起花朝門,就要提一句江村長的善舉。 而官道上南來北往的行人看見這道朝門,就知道徐家村的富裕和團結。 甚至旁邊的驛站也是寬敞氣派,停馬車的地上都鋪成青石。 唯一不知道是在這附近就駐扎著一支巡防營保護徐家村和幾個作坊。 村里還有民防隊,不分男女,年輕人個個都懂弓馬騎射和拳腳功夫。 某年,秋意微涼,梨花鎮突然來了很多官兵,余縣令帶著縣衙一眾官吏等在徐家村驛站外。 四水堂中,巧云和春鳳、合香還有已經半大姑娘的彩霞在忙碌。 “茶水、糕點都擺上!”春鳳做事干凈利落,把一眾人指揮得團團轉。 江枝也在譚氏的幫助下穿戴一新,繡花緞面夾衣,已經帶著銀絲的發鬢插上金簪,手腕翡翠鐲,脖子上一串紅珊瑚鏈子,這是李老實送的。 走出門,看著有些忙亂的春鳳巧云,江枝輕咳一聲:“你們不用怕,聶將軍只來看看故地,又不會吃人?!?/br> 她也想不通,聶繁天怎么好好的要來探親,還是提前通知平川縣官府,現在弄得自己也不得不認真對待起來。 或許上一次見面氣勢不夠,現在要討回場子? 輸贏是非無所謂,江枝已經看淡一切,人生就是一本書,各有立場,任人評說。 有江枝一打岔,四水堂緊張的氣氛就松弛下來,妮妮捧著一盤子瓜子道:“奶奶,那個表叔真的很威風嗎?” 她已經聽人說了,聶將軍是在徐家村長大的,而且還是跟自己小叔是好友。 江枝摸摸已經跟馬關家雙胞胎中老大定親的妮妮,笑道:“你一會就知道了!” 小滿跟聶繁天何止是好友,那是一條命。 不過徐家村其他人心里并不輕松,聶繁天的悲催童年是徐家女造成的,要是聶繁天要以勢壓人,徐家也只能承受。 官道上,一支騎兵隊伍到了驛站,余縣令立即迎接,口稱下官恭恭敬敬。 經歷戰場廝殺,官場爭斗,如今聶繁天已經褪去鋒芒畢露的青澀,而是成熟穩重,但渾身氣勢不減,震懾人心。 江枝帶著四水堂和徐家村一眾人等在花朝門之下。 聶繁天騎馬在相隔百米外停住,他身后的隊伍也立即停下。 江枝沒有動,二瑞小滿也沒有動,全部站在江枝身后。 只有緊跟在旁邊的佩奇大搖大擺走出去,當著幾百號人的面在路中間拱土。 聶繁天下馬棄鞭,一步一步走過來,只是在經過佩奇的時候被攔停。 他早就聽說四水堂養著一頭大野豬,只以為是關在圈舍里的,沒想到…… 佩奇眼里沒有高官大員,它探頭過來聞聞聶繁天的袍角,然后就屁顛顛的回往江枝這邊。 于是,威風八面的聶將軍只能跟在豬屁股后面走。 看著一人一豬漸近,江枝走出人群迎接,不等靠近,聶繁天就單膝跪地:“外甥聶繁天拜見舅娘!” 江枝上前扶起他:“聶將軍不必多禮!” 聶繁天沒有動,依然跪著:“舅娘是否在怪外甥這些年沒有通消息?” 這些年聶繁天給聶老爺子購置庭院,安排下人,讓兩個老人安度晚年,還讓聶家兩房人在京中置業安家。 但對四水堂沒有書信噓寒問暖,也沒有邀請進京,就好像沒有回事一樣。 江枝哪里跟他計較這些,撇開之前那些恩恩怨怨不談,男主關注度越高麻煩就越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況且聶繁天在生意上對自己不薄,這些年自己可以修橋補路,用的銀錢大部分還是聶繁天通過霍家藥行給的。 而且聶繁天對外一直有過提撫養之恩,這些話通過李老實在錦城府生意,和余縣令他們的談話就能知道。 江枝誠懇道:“聶將軍是心懷家國天下的人,能給巴郡一個安穩,就是對我這個舅娘的最好照顧,聶將軍快起來,一起進村吧!” 聶繁天長舒一口氣,順勢起身扶著江枝的手臂:“請舅娘先行!” 于是,腿腳靈便的江枝就被聶將軍扶著進村了! 當聶繁天看到彩霞和暉哥,還有又懷孕的巧云時有些遲疑,還好沒有說出:表嫂,你這孩子怎么還沒有生下來! 只說自己已經在京城娶妻生子,是一個三品文官的女兒,孩子三個,妻兒現在留在京中。 江枝沒有問他有幾個妾室,又有幾個紅顏外室。 這一次,聶繁天在四水堂住了一晚,給曾經的徐家村人送了幾份禮物,就帶著一直留在驛站的親衛隊離開了。 聶將軍的到訪讓徐家村更加名聲大噪,此時,江枝慶幸沒有得到周王的手書封賞。 雖然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但也要想到過猶不及,現在的徐家村就很好了! 兵亂二十一年,初夏陽光明媚,二瑞跟巧云商量母親一個月后的六十大壽的事。 之前五十壽江枝拒絕了,這六十花甲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推脫的。 不光是徐家村里要大辦,平川縣其他鎮早就備好舞獅慶壽。 李老實帶著秦氏提前半個月就回來了,他的女兒在平川縣成家生子,他要回來看外孫子。 外面鬧鬧哄哄的,江枝這個老太君獨自坐在四水堂后一棵桐樹下閉目養神,旁邊擺著丫鬟們準備的茶水。 桐花飄落一地。 已經衰老,嘴巴邊全是白毛的佩奇躺著打盹睡覺,任由江枝把腳擱在自己身上當腳墊,這是早就默契的。 每到陽光溫和時,一人一豬就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曬太陽打盹。 佩奇老了,野豬壽命一般都是20年,甚至可以更長。 跟狗熊打的那一場讓佩奇身受重傷,雖然是活過來了,壽命還是打折。 二十一歲的野豬天天都要睡覺,這次也不例外,漸漸的它呼吸越來越輕,越來越輕…… 江枝的腳踩在軟軟的豬肚子,也是迷迷糊糊,昏昏沉沉。 就在是睡非睡之際,只感覺一股清涼滑過心尖,仿佛有什么東西脫體而走,耳朵響起久違的讀書聲:“……你的聽書時長已用完,觀看一則小視頻可繼續收聽……” 江枝陡然清醒,睜眼卻見四壁白墻,旁邊小臺燈依然發出柔和的桔黃光芒。 這是什么情況?自己還是在沙發上。 懷里,被她驚醒的小貓慵懶的伸伸腰,從她身上跳出去,走到旁邊吃幾顆貓糧又開始挖貓沙。 原來這只是一場夢! 看著已經黑屏的手機,江枝遲疑一下,沒有再打開繼續聽下去。 一曲終人散盡,徐家村的人和事就在夢里,二瑞、巧云、春鳳、大柱、小滿、田桃、還有李老實和秦菱…… 他們的故事就跟小滿爺和小滿奶一樣,生老病死這是誰也逃不掉的規律。 (全書完) 借用一句詩來概括全文: 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債償清好散場。 ——《紅樓夢》和尚誦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