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節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我擁有四個未婚夫、繼后、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他心里已經做好下山準備,既然之前的擔心不存在,就可以進村里去,哪怕不常住。 上山即將三年,徐大柱已經習慣身體殘疾帶來的寂寞和艱苦,但春鳳還年輕。 以前自己身體好時,鳳妹子就喜歡鮮艷顏色,也喜歡跟人說話,所以在受傷后,自己才讓春鳳回娘家的。 現在條件允許,徐大柱聽到村里的熱鬧,還是想看見春鳳也能這樣開心。 江枝還沒有回答,此時夜風有點冷,春鳳拿著一件衣服出來給大柱披在肩上,接過話道:“嬸子,還是等小滿定完婚再說吧! 我們以后就是住在山上,也可以經常進村去!” 徐大柱現在身體恢復得不錯,雖然不能行走,但可以趴坐騾背。 這是前幾天試過的。 房子修好后小滿就要訂婚,大柱這個親哥哥是必須要去的。 二瑞把他抱上騾背,沒想到居然可以坐穩,也就意味著以后可以借著畜力上下山。 這也給了大家更多選擇,所以江枝才會如此一問。 只是春鳳話里有話,顯然對回村定居有顧慮,江枝也就不再多說了。 山中的夜晚,看似寂靜之聲,實際上蟲鳴鳥叫無比喧囂,江枝靜靜躺在床上,此時跟她同屋的小姑娘合香已經進入酣睡。 身體已經很疲倦,江枝頭腦卻很清醒,她在想要是大家都下山去,佩奇怎么辦? 她有些后悔把佩奇養成寵物了,要是離開人類它會習慣嗎? 其實已經兩歲多的野豬完全能獨立生存,不用江枝把它放在心上。 山民的生活很艱苦,除交通不便利之外,還有就是種莊稼的風險大。 山里沒有良田,土壤太淺的坡地無法抵抗自然災害,一遇天干就絕收。 第二天,江枝沒有休息,開始整理家里的東西。 昨天晚上她已經想好,如果大柱家要下山居住,這里還是不能荒廢。 每個月讓人上來住兩晚,給佩奇喂食。 而且自己采藥也會來住幾天,夏天在這里更是舒服。 有江枝在,佩奇大著膽子又回到自己的小木屋里睡覺。 只是每次都是偷偷摸摸,樹林外面的圈舍一步也不敢去。 于是,江枝每天出門時,前面跑著熊小妹,后面跟著彩霞、妮妮、最后壓軸就是慢吞吞的佩奇,前呼后擁浩浩蕩蕩一群在山林里游蕩。 就這樣五天后,小滿帶著田桃上山來了! 從兩人挑明關系后,小滿沒有瞞著田家,把自己家里有哥哥嫂子,以后哥哥嫂子要一起居住說明白了。 聽到還有一個嫂子,田家雖然是有些意外,但還是歡喜接受,小滿家只有兄弟兩個,當然要住在一起相互照應才對。 這次房子修好就要訂婚,小滿也帶著田桃上山來見見兄嫂,商量搬家事宜。 見到田桃上山,江枝才悟出春鳳猶豫不決的原因。 經歷逃荒路上太多苦難,習慣山上隱居的春鳳下意識抗拒跟外界接觸。 還有一個原因是兄弟倆好相處,妯娌就不一樣了,她沒有自信心。 田桃是第一次到山上來,看見這里雞豬成群,菜園蔥綠苗黃,房舍不比自家的茅屋差。 有慈祥的奶奶,有腿腳不便,但被收拾得干凈利落的大哥,還有一個穿著補丁衣服,稍顯沉默的嫂子。 田桃的到來讓妮妮最興奮,她不怕生,纏著這個小嬸嬸顯擺自己那些玩具,帶著她看家里的雞,還有那些長著條紋的花豬崽,非要抱來給她看。 春鳳怕母豬咬人,于是跟著她們一起去,妯娌倆剛開始還有些陌生別扭。 田桃在家里是大姐,習慣照顧調皮搗蛋的弟弟meimei,幫她娘管著半個家。 又管了大半年藥坊,前幾天還跟著江枝四處奔波學習,所以年紀雖然小,但比春鳳還膽大心細。 此時面對第一次見面的嫂子,她也是開朗爽快,很快就讓春鳳放下戒心。 田桃是來邀請春鳳和大柱回村一起住。 第426章 賀 金秋十月,徐家村熱鬧起來。 江枝的新房落成,再加上小滿訂親,兩事合一事準備辦上一場酒席。 田貴提前一天上山去,親自把行動不便的徐大柱背下來。 小滿奶和巧云也要下山,這兩人走路不方便,只能由二瑞、小滿扶著邊走邊歇。 這一次所有人都下山了,因為老云崖還有雞豬要喂,于是留下牽牛和佩奇守家。 主廚師傅是從鎮上請來的,按照巴郡習慣擺“壩壩宴”。 原本壩壩宴需要每戶人家借桌子板凳,借碗筷鍋盆。 可徐家村情況特殊,這里人又窮又富,全村沒有幾張像樣的桌子,但每戶都在吃rou吃面。 江枝只能拿了銀子讓李老實去買兩張木桌,再把劉氏、徐根生家新買的木桌借過來,還有其他家的竹桌碗筷也能湊合用,大家翻臺坐上三輪就行。 可隨著客人的到來,江枝才發現事情的嚴重性。 能得周王嘉獎,江枝算是平川縣第一人。 她只是修了宅院要賀房,找到這個由頭,梨花鎮的老宋和幾個鄉紳來了,張軍頭帶著下屬來了,驛站的曹驛丞也來了。 這不奇怪,都是老熟人。 可其他鎮的亭長不知道怎么得到消息,帶著明年春天才來學習的里正們村長也來了。 一個鎮來七八個,五個鎮就是三四十人,再加上梨花鎮的十幾個商紳,這一下呼啦啦一大群。 江枝看得臉都綠了,自己準備好的宴席都不夠坐這一群人坐的。 不光是這些人,在縣衙當差的向德金和吳洪茂,連同幾個曾經在徐家村醫棚養傷的傷兵們也來了。 這一下可不得了,客人快趕上徐家村的主人多,別說有凳子坐,就連新修的兩套房子都站滿。 這些人的到來,不光是江枝沒有想到,其他人都沒有想到。 在縣衙得到周王嘉獎的事,江枝只給小滿爺他們說過,并沒有在村里宣傳。 村里人只知道官府要制藥,現在每天都有大車隊送各種草藥到村里倉庫和青泉灣,徐根生和二瑞小滿天天忙著收貨入庫。 客人涌現而來,把村里徐長明他們都驚住了。 江嬸子只是賀房,怎么來了這么多人,不光是有宋亭長張軍頭他們,還有很多陌生人? 可此時不能光詫異,還得幫忙待客,每家都把所有能坐的凳子全部搬出來。 梨花鎮老宋帶著幾個亭長,后面再跟著十幾個消息靈通的里正在村里溜達,對著各家土房指指點點。 農家修土墻房不稀罕,可這連成一片、成色一致的十幾二十套房就有些別致了。 每戶人家房前都有一條小道通向院子。 而那間修在田地中間的蚊香作坊,更是吸引人的目光。 此時田地里的苞米和水稻都已經收割,四下光溜溜的。 簡陋的草棚子像一只孤傲的脫毛斗雞,亮著幾根長腿站在空曠的田地間。 在得知這并不是某一家的產業,也不是某一族獨占而是村里共有,每個村民閑暇時間就可以掙錢時,頓時嘖嘖稱奇,再丑的樣子都可愛起來。 這哪里是草棚子,這明明就是養了一個會下金蛋的母雞了。 村里接待不了這么多人,江枝只能安排老宋他們去驛站,那里有驛站食堂,因為要接待來去官員,所有桌碗都是齊全的。 一部分人留在村里讓秦氏她們接待。 梨花鎮上,王小菊背著大筐子,匆匆忙忙買菜買rou買魚,這些都是臨時添加的,只能有什么買什么。 在她旁邊是石猴子等幾個孩子跑腿,碗筷這些東西在雜貨鋪能買到,孩子們一咕嚕買回來。 街邊上,王老大神情復雜的看自己妹子在不停掏錢袋。 王老大的背后,一個婦人又在不停推他上前:“老大快去,那是你妹子,都是一母同胞,打斷骨頭還連著筋,時間過去這樣久了,什么事都能過去?!?/br> 王老大黑著臉:“當初是你把小菊的頭發都扯禿了,現在又喊我去賠禮,誰做的事誰管,還是你去!” 婦人氣惱:“我當時還不是為了一家人,五兩銀子,你那妹子惹出的事,憑啥讓我們出錢?!?/br> 王老大瞪眼:“還不是你天天在家念叨妹子一家白吃白住,她才回徐家村去搬糧的?!?/br> 婦人不依:“那話可不是我說的,是弟媳婦說的,你又冤在我身上?!?/br> 王老大抽身便走,他心中也是氣惱得緊。 從上年徐家村修房后,他在鎮上碰見幺妹都會故意在旁邊說話,只要小菊喊一聲哥,自己這個哥也就找一個臺階下來。 可是,小菊連看都不看自己一眼,還在賭氣。 已經錯過徐家村修房,再想到徐家村前幾天又有人買柜子打家具,那可是白花花的銀子,誰跟銀子過不去。 而且早就聽人說妹子在村里很說得上話,還管著事,肯定能幫娘家拉上生意。 不行,自己的幺妹還是得自己主動低頭。 王老大一邊想著,一邊走到王小菊身邊,憋著嗓子道:“小菊,你跟我們再有氣,不想見我們,我們都不說啥。 爹以前是最想你,你這一年也該去給爹娘燒一張紙了?!?/br> 王小菊早就看見自己哥嫂在旁邊。 梨花鎮只有短短的兩條街,站在街這頭撒一泡尿,可以流攏那頭,徐家村趕集就來梨花鎮,見面很容易。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每次自己趕集,都能看見在面前晃悠的大哥二哥,或者就是大嫂二嫂,甚至還有幾次侄兒侄女來抱腿。 王小菊還是不肯低頭。 從小到大,那一天的經歷一輩子都忘不了。 在村里挨了打,回娘家又被打,還直接被攆出門來,被街坊鄰居看笑話,她就發誓不會再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