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節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我擁有四個未婚夫、繼后、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徐根生頓時傻眼,他終于感覺話多不是好事:“江嬸子,以后我少說話,不說話行不行?” 第295章 秦氏送飯 在幾人說談間雨漸漸又小了,變成毛毛細雨。 來這里可不是閑聊的,趁著雨小,幾人戴著斗笠繼續干活。 江枝也不再浪費時間去周圍查看,只讓李老實在附近放老騾子吃草。 幾人一直忙到中午,李老實從林里找來一些干柴,在角落處的油布下生起火堆。 搭起石塊壘鍋灶,放好帶來的陶罐燒開水,用一小袋苞米面煮成濃稠的糊糊,放鹽。 再把帶來的面餅子放在旁邊烤上,有粥有餅能填肚子。 懶人自有懶人的法子,摘幾片大樹葉子一窩一卷,連碗都省下了。 江枝等人也不嫌棄,洗過手圍著火堆,樂呵呵的吃起來。 雖然距離村里就三里多遠,可大家都不想多走兩趟。 小滿捧著樹葉有點不得章法:“李叔,你這葉子怎么吃?” 李老實上前示范:“得低著頭,伸著脖子!” 田貴徐根生幾人沒出聲,只管捧著樹葉碗吃得起勁。 在這群人里面,只有小滿,二瑞和江枝沒有當過流民。 最開始半年在山上的日子雖然辛苦,可吃食上一直周全,所以還不知道這樹葉包飯怎么做。 田貴他們都是流浪過來的。 在流民聚集處,大家擠在一起,周圍別說能用樹葉盛水盛粥,就連拉屎擦屁股用的土塊都是稀缺品。 吃完東西再歇一陣,大家又開始干,準備一天時間就把這里清理干凈。 誰知沒過多久,從山口來了一人。 秦氏背著背簍,戴著斗笠,手中杵著一根木棒。 “娘,你怎么來了?”徐根慶放下手中活計,迎過去接住背簍。 秦氏沒好氣道:“我能不來嗎?蓮花在家里一直念叨怎么到飯點還沒回來,估計你是不吃飯,讓我給你送飯來?!?/br> 她說著打開蓋在背簍上的一大捆草簾子,從下面端出一口砂鍋,還有幾個淺碗和勺子。 李老實腆著臉過去:“秦嫂子,這是給慶哥送飯了!” 聽他明知故問,秦氏別過臉裝著沒聽見,只吩咐徐根慶把碗洗一洗,盛鍋里的紅薯稀飯吃。 李老實也不在乎,自顧自去翻背簍里帶的泡菜罐子。 徐根慶把碗清洗過,過來對李老實道:“李叔再吃點?” 他以前也學了其他人跟李老實開玩笑,開口就是“老實哥”,可自從上次李老實攔住要尋死的秦氏,他就喊回“李叔”。 李老實是個沒心沒肺的,別人叫啥都一樣。 這時候徐根慶叫自己再吃點飯,馬上大大咧咧道:“有就吃點,沒就算了!” 徐根慶又喊了小滿和二瑞過來。 剛才雖然大家一起吃了苞米糊糊和面餅,但對沒油水的肚腸來說,一碗粥是穿腸過,只能說比餓著好些,現在依然吃得下。 再說現在這種天氣,肚子里多點吃食,身上就少一絲寒冷。 等江枝過來,秦氏才別別扭扭道:“嫂子也吃一碗,現在還熱著呢!” 從年前秦氏搶錢丟失,在這里要死要活尋回去后,她就不怎么在村里露面,這還是江枝第一次看見她。 那一場鬧,田貴他們再不說出去,村里人還是知道發生了什么。 都說秦氏不該拿家里的錢,皮氏這種嘴快的還把秦氏懟哭了。 年后江枝從李老實口中聽過,徐根慶真的買了兩只雞要給秦氏吃,可過年就只殺了一只,第二只雞沒有再殺,秦氏說留著生蛋。 雖然說幾十年里的性格不可能瞬間改好,秦氏還是有了變化,至少想著養雞生蛋,有蛋就能大家吃。 這段時間秦氏也不怕冷,天天下地拔一背簍草送到徐根有家喂豬喂雞。 因為劉氏要孵小雞了,她想拔一個月草換幾只雞苗。 劉氏也答應了,自家里養的雞豬多,都是根寶從山里帶出來的。 大兒媳田氏和自己天天在地里扯草,還要推磨碾稻糠,有草喂可以省點糧食。 接過秦氏舀的半碗稀飯,江枝隨意往草簾捆上一坐,邊喝邊問:“秦菱,你要養雞?” 秦氏現在對雞有點敏感,也對自己名字有點陌生。 她很不自在的扯扯圍裙,岔開話題低聲道:“我讓根慶以后要把李老實的錢全部還了!” 江枝正低頭喝稀飯,差點一口噴出來:自己在問雞,秦氏提李老實…… 哦,她記起來了。 秦氏丟錢崩潰時,李老實拍著胸脯大義凜然說了一句:那一百文錢他來負擔! 自然是讓徐根慶以后還錢的時候少給一百文…… 這時候跟自己說是什么意思? 江枝放下碗,秦氏想再給她舀,江枝擺手:“不用了,都留給他們幾個吃。李老實催你要錢了? 要錢也不是這個要法,至少也得等你家手上寬裕點再還?!?/br> 秦氏搖頭:“沒有,李老實沒問錢。我是要還的,以后全部還?!?/br> 江枝現在想的都是建藥坊,對秦氏的變化自然很高興。 外人只能救一次,什么事還得靠自己。 她隨意笑笑道:“李老實雖然干活是個偷懶的,心還是大氣,你早還遲還他都不會說啥!” 秦氏沒再說話了! 秦氏背來的一鍋稀飯很快就被大家吃完。 收回鍋碗,秦氏還想留下幫忙干活,江枝沒有拒絕,讓她留下鏟草。 忙到天快黑,這里也煥然一新,除了剩下的石墻,其他東西全部清理干凈。 在屋舍旁邊有一簇箬竹,田貴走時摘了一大把葉子:“江嫂子,這箬葉我正找著呢!家里說要做幾頂斗笠,正差葉子!” 竹編斗笠是用竹絲編網,中間夾上箬竹,遮陽防雨,為家家必備用品。 而且,在農家會編竹斗笠的也多,一根竹子一把竹葉編成斗笠就可以戴一年。 箬竹葉也是包粽子的材料,要是找不到箬竹葉,就只能用擦洗干凈的玉米皮、芭蕉葉,沒想這里就有。 秦氏摸摸葉片:“端午節包粽子時來摘幾張!等根慶給丈母娘家送包子時帶上!” 才是大年初八,她已經在計劃端午節的事了。 蓮花的娘家就在幾十里外的地方,兩家人當初是一起逃荒出去的,也一起回來。 在外面的日子不好過,秦氏也不是好相處的,兩家半道就撕破臉,連過年都互相沒有往來。 可蓮花有孕得通知娘家人,秦氏再不講理也得辦,只能在端午節一并送禮。 第296章 忙碌的三月 一般人都覺得端午節吃粽子是常識,可在巴郡山區,很多地方端午節不吃粽子,而是吃包子! 而且訂婚的新女婿、才成親不到三年的新姑爺都得給丈母娘家送包子,數量很多,一送就是幾十上百個。 女方收到一大筐用紅莧菜點染上色,頂端染成紅彤彤的包子是非常榮耀的事。 端午節氣候炎熱,這些包子需要分給親戚朋友,也能展示女兒的婚姻甜蜜和女婿家的大方富裕。 再說青泉灣這邊的破爛一收拾好,二瑞馬上又去梨花鎮上,請來以前在村里修房時的木匠師傅。 誰知道一聽又是修房,原本還笑著打招呼的木匠師傅就變了臉色,帶著幾分膽戰心驚的問道:“你們又要修房子,有多少活?又有幾家???” 年前帶著徒弟們在徐家村做了一月木工,他回去就躺在床上十天才緩過來。 實在是太累了,在徐家村這活真是不要命的干,一個月比他做三月還多。 看著房子一棟棟的起,他想慢都慢不下來,熬著夜趕工。 好在做得多也掙得多,若不是看錢的份上,他是半道就想撂挑子走人,現在一聽徐家村就怕。 徐二瑞安慰道:“羅師,就幾扇門窗和木架,再做幾張條桌!” 羅木匠聽到不多,這才放下心來:“好,我明天收拾東西就來!” 別人是怕沒活做,他是怕有活做。 羅木匠心里清楚,年前自己在徐家村那一通活,可把王家那兩兄弟嫉妒死了。 同是梨花鎮的木匠,在鎮上見過幾面。 王富和王貴兄弟倆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若不是自己也有一群徒弟,肯定會打起來。 不過羅木匠也很高興,徐家村的人說了,修完房子,以后還要做家具,每年都有活。 他只希望慢慢來,別又是一家一家拼命趕。 木匠師傅來了,在驛站換來的木料和瓦片原本準備自家修房住,這次也被送去青泉灣。 先是蓋房子頂,再做門窗,做桌面,打灶臺。 另外,江枝指點著二瑞和小滿搭建烘干房,這是非常重要的是設施,好在兩人有搭炕經驗,做烘干房還湊合,無非就是要多拆幾次。 如今村子旁邊有驛站就是方便。 以前去縣城請張軍頭他們幫忙攔過路車,需要在路邊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