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節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我擁有四個未婚夫、繼后、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這話說得已經有很大進步,江枝還是幫她更正道:“蓮花的活就是徐根慶的,你也是在幫你兒子干?!?/br> 第267章 竹編夾泥墻 田貴家宅基地小,加上那片小竹林也擺不下“小三合”,只能分兩層。 上面有堂屋正房和拐角廂房,足足的三間臥室。 從廊檐下五步臺階又有幾間屋,靠著半垛土壁是豬圈柴屋和灶房,生活設施樣樣齊全。 看著自家窩棚轉眼就換成土墻房子,以后在附近栽上果樹竹林,就是規規矩矩的一戶人家,田貴是精神抖擻,扛著木梁上墻一點都不累。 桃兒娘用背單背著奶娃娃小四兒,穿梭在人群里給眾人倒水喝。 她這幾天都是在幫忙燒水。 集體干活,但大家都回家吃飯,這水還是需要主家預備的。 桃兒娘無法挑土,就在外面搭了灶,專門幫各家燒水。 田桃兒姐弟三個也是不閑著,除去最小的小溪跟著娘往各家各處送水。 田桃和小泉也在搬沙,送工具,人小力氣小,全憑腿腳快,兩人也能合掙一個工分。 江枝過來看時,田家的墻也已經進入尾聲了。 “田貴,驛站那邊你要的木板已經清理出來,什么時候都可以去??!”江枝道。 田貴的銀錢不夠,已經跟江枝說好借錢。 各家修房造屋從來就沒有預算多余的,只會差著一大截。 于是江枝私下給眾人說過,錢不夠的可以借,請夏秀才幫忙寫借條來,自己的糧款撥出來補貼。 至于她自己材料費夠不夠,到最后再取現銀用就是。 田貴聽到自己要的木料有下落,趕緊點頭:“謝村長!” 他之前修房只想著修兩三間就行。 可活一干起來,別人一說,腦一熱,反正一輩子能修房的機會沒幾次,要修就做好,多苦幾年,讓孩子們都有幾間好屋住。 這樣上下一鋪展開,以前的銀錢明顯的就不夠了。 田家土墻夯好,緊接著又是其他人家,一如既往的快。 可在剛過十二天時,整個工程就停下了。 這時候修房已經到排位七號的夏秀才家。 夏秀才說不用夯土墻,他想要編竹夾泥墻的房子,若是不方便,就暫時不修。 這讓土建隊們有些犯難了! 編竹夾泥墻也是巴郡的一種常用建筑方式。 木料做出房屋框架,用竹片編出墻壁,竹墻兩面抹上加有麻絲草節的黃泥,等泥半干就要抹上厚厚的石灰。 因為是木竹編,方便拆卸,也能開大窗,墻壁結實、光線明亮。 白墻青瓦,竹林掩映,很適合煙雨蒙蒙中的采光和通風。 采光和通風是夯土墻不能比的。 夏秀才道:“明窗伴讀,寬廊刺繡,吾家之愿,如果不是,就不用修房?!?/br> 他喜歡窗下讀書,秀才娘子也需要明亮光線繡花。 土墻房不是他想要的,住夯土墻還不如住現在的窩棚,至少外面有給他家專門搭建的草棚子。 怎么辦? 幾個小組成員很快碰了一個頭,商量一下秀才家怎么修! 夏秀才在村里教人識字。 雖然大家忙里偷閑學習的時間不多,但每一次新知識的震撼,讓村民下意識起了崇拜和尊重。 還有秀才娘子婆媳接生雖然隱瞞了真正的情況,但桃兒娘生完孩子,她家田桃背著帶血衣褲和被子去河邊洗,大家都是看見的。 產時出血不止還能讓秀才娘子救回來,那是神術,所有人都自然而然的想到博學多識的秀才身上。 現在神人一樣的秀才公只想要竹編墻,又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田貴道:“其他人如果怕耽誤時間,我就把我修好的房子讓出來,我重新搭窩棚就是?!?/br> 他這一輩子對夏秀才一家都要感恩戴德,救了家里幾個人的命,秀才公要的東西一定要辦到。 江枝此時不在,跟小滿去平川縣了。 徐二瑞認真道:“秀才公的事,我已經問過木匠師傅,木梁木柱費時,竹編也需要三年以上的慈竹。 距離過年還有一個月,只能先砍竹準備。另外,我家和小滿也不修房,把時間騰給秀才公吧?!?/br> “??!你家不修房,那你娘要是知道了,我說村長知道能答應嗎?”徐根生提醒道。 徐二瑞點頭:“我娘肯定答應,我家屋子還能住人,早一天,晚一天都不要緊?!?/br> 這事他能做主! 江枝之前跟徐二瑞說過,全村修房這樣大的事情,難免不會出個變故,要有停工改期的準備。 原計劃是要在年前兩個月內把各家的土墻房蓋好,能躲過綿綿冬雨和春雨。 這不變數就來了嗎,夏秀才這里想改就改。 村里雖然抽了竹簽給各戶排位,其實有蹊蹺,娘是故意把自家的位留在最后。 本來就沒有寫十九二十號,當時兩根空簽在外面,自家最后怎么抽都是尾數。 娘說山上的屋子雖然簡陋,但不漏雨不漏風,還有暖呼呼的炕。 村里倉房這邊也隨時可以住人,不用現在跟村人亂哄哄的擠。 就連小滿家的排號雖然十五,到時候也會找理由挪后的。 徐根有和田貴等人對二瑞的通情達理很是喜歡:村長大義,她生的兒子也耿直。 于是,夏秀才家的竹編泥墻房和村里夯土墻同時進行。 至于匠人師傅……徐二瑞都沒有等江村長回來,自己去找趙書吏,他想從驛站花錢雇幾個匠人。 被官府調過來修驛站的工匠都是個頂個的能人,徐家村的動靜他們這些天也知道。 徐家村這幾天不停變出新房子的事,早就在服徭役的民工中傳開。 趙書吏進村來瞧過,除去比平時人家修房的人多點,沒看出有啥門道。 口中說著“奇事”“怪事”“這村人不愧是縣令常念叨的”話,心里早已經把徐家村上升了幾個臺面。 章縣令最是民生為重,因為交糧,還給這里的村長送手書,必定是與眾不同的。 對徐家村的人,趙書吏態度格外和藹。 手底下的人自然也有眼色。 有徐長明在當安保,民工幾次被攔住,不好進來,可從趙書吏那里,工匠師傅們還是打聽清楚。 這里全村半數以上外來戶,拖家帶口逃難的流民……沒錢……互助修房……記工分…… 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字眼像是浪潮拍打著每個人的腦海。 聽不懂! 這邊稀奇古怪的事情引得修驛站的民工議論紛紛,話里話外都離不開徐家村。 現在聽到徐二瑞想雇人,頓時人人都望向趙書吏,想掙點外快的同時聽點熱鬧。 第268章 新年規劃 對一般人來說,徐二瑞成官府借人修民房的要求很是無禮,但趙書吏哈哈笑著就答應了:“現在驛站人手充足,撥兩三個工匠不要緊的,到時候我從糧款中扣工錢就是!” 官府征調民工匠人服徭役都是免費的。 免費的工匠能換成銀錢,實在是一件好事。 可惜徐家村的人好像也夠,要不然自己還能出“借”民工。 而且自己回縣衙,也能有事回稟給縣令。 于是,三個工匠帶著鋸斧,田貴他們抬著木料進了村。 江枝的那一間倉房如同客棧,走馬燈似的來來去去住人。 這邊田貴家剛走,夏秀才家又搬進。 再說給秀才修房這事江枝并不知道,提前一天,她就帶著小滿去了平川縣,準備跟霍家商談來年的規劃。 此時雖然才冬月,巴郡的臘梅花已經開了,滿街都有懷抱花枝的賣花人。 曾經在夏天充滿黃桷蘭香氣的街巷里,冬天又是臘梅花撲鼻的花香。 這些花除去增香,也能入藥。 霍二小姐查看著剛收上來的臘梅花,吩咐伙計送去藥坊烘干,再送往其他州府出售。 伙計們忙碌的處理各種藥材。 霍二小姐剛處理完手中的事,就聽到伙計來報:徐家村江夫人來了。 從前天送信讓江夫人進城,霍二小姐就一直在等著。 終于聽說來了,趕緊親自出門來迎,一見到江枝,立即笑盈盈挽手道:“江夫人,臨近年下,本該我去徐家村拜訪,無奈事多走不開,又得麻煩你跑一趟?!?/br> 江枝笑道:“你幸好沒來,現在官道正修路,一路都是人。我們村里也在修房,到處亂糟糟的,事情又多,我正好出來躲一陣清閑?!?/br> 霍二小姐知她說笑:“村里有幾戶人家要修房子???還要你這個村長跟著受累?!?/br> 通過霍彥杰,霍二小姐知道徐家村曾經遭受亂兵流匪,后來又是流民聚集,早已經毀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