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節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我擁有四個未婚夫、繼后、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在平川縣,有這樣的繡工的不多見,這些扇面又是賣出一筆錢。 那個杜家姑娘最是喜歡漂亮,雖然家里是繼室二娘執掌中饋,可這個原配生的反而最寵溺。 聽說杜金櫻早已經定親,這次回來是專門為從老宅出嫁的,二娘正替她準備嫁妝,這扇面定能入眼。 離開巧針坊,江枝又急忙到霍家商量麥冬種植的事。 穿行在日漸恢復熱鬧的街道上,她這個樸素的農婦平平無奇,可從身邊走過一頂遮蓋嚴實的小轎撩起一條縫,一雙驚訝又帶著疑惑的目光看著她,直到雙方消失在彼此的視線里。 轎簾輕輕落下,里面杜家繼室微合上眼,旋即喃喃自語:“那女人好像是江潑婦,難道她們沒有逃走?不行,等金櫻成親我就必須離開平川,這里不能待?!?/br> 想想自己如今呼奴喚婢,穿金戴銀的生活來之不易,不能被人破壞,繼室夫人就心里發緊,一個勁的催轎夫快快回去。 身處鬧市,江枝并沒有覺察到那一雙窺視的目光,只急匆匆進了霍家藥行,她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 隨著油菜和冬小麥的播種,麥冬也種進事先選好的地塊,時間很快也進入初冬。 天氣漸漸冷了,每個人身上都穿了薄襖。 已經出月子,養胖一圈的桃兒娘還裹著頭巾,她抱著小兒子坐在窩棚里喂奶。 田桃抱著幾棵嫩嫩的蘿卜蹦跳著從田間回來,外面的霧氣潤濕了她的頭發。 “娘,用這些蘿卜煮點油稀飯吃吧!小泉小溪都饞rou了!” 田桃兒雖然才十二歲,可田貴要忙里忙外,除偶爾幾個嬸子嫂子們來家看看,基本上是她獨自照顧娘坐月子,儼然成了一個當家人。 桃兒娘看看女兒手中的蘿卜,點頭道:“家里那片rou切一半,還有兩個蛋,你煮了,和小泉小溪分著吃吧!” 她知道自己坐月苦著女兒了,不僅煮飯洗碗,還要洗尿布,就連半夜小孩子哭還要起哄著,怕吵醒累了一天的爹。 田桃兒取出一塊巴掌大的臘rou,拿刀在上面上上下下比劃了很久,終于還是舍不得,只切下二指寬的一條肥邊。 把肥rou洗干凈切丁,再放鍋里煎出油,最后放些豆瓣醬炒香,再放水放米,放菜,熬粥就是油稀飯。 臘rou的香味飄散,秦氏在隔壁翹著鼻子聞,轉頭對正蹙眉忍酸水的蓮花道:“你想吃就找你男人要,別擺臉子給我看?!?/br> 第257章 新農村建設第一步 蓮花有喜了,不過她沒有說出來。 雖然沒有郎中把脈,但被婆婆念了這樣久,她又從其他媳婦那里聽過懷孕之初的反應,就知道自己推遲半個月沒來的月事是有喜,這兩天出現的犯酸更是讓她篤定。 如此大的驚喜卻讓她惶恐不安,因為婆婆說過,自己跟徐根慶碰沒碰她門清。 這一個多月她跟徐根慶頻頻在外面“干活”,婆婆根本就不知道的。 要是聽到自己有孕,還不知道會說出什么難聽的話來。 必須馬上告訴徐根慶,讓他去跟婆婆說。 蓮花在家焦急等著徐根慶回來,而此時的徐根慶和田貴都不在家。 倉房的晾棚下,村里男人們或蹲或站,把正說話的江枝圍在中間。 也有婦人對這些村里事感興趣,不遠不近的旁聽著,每個人都很激動。 江枝手中捏著一本冊子,對眾人道:“縣衙第一批徭役的名單已經下來了,我們村因為年初已經服過,所以不用再管?!?/br> 徐根有點頭:“嗯,我們砍樹,壘了幾道堡坎,是把驛站位置清理出來的?!?/br> 之前徐家村就服過徭役,在外面官道清理干凈樹子,整理出一片空地。 本來是要做驛站的,但被張軍頭占做巡檢站了。 江枝繼續道:“聽張巡檢說,這次來服徭役第一批是抽調梨花鎮下,人數有百個,要我們自己看好門戶,別惹事非,我準備把村里安排一下守村守夜的?!?/br> 徐家村人少,突然在附近出現百人的青壯,雖然有張軍頭他們的巡檢在,但難免不會出現調戲女眷,小偷小摸這些事情,還是有些擔心。 這一句提議立即引起大家支持,誰也不想自己家存下的糧被偷。 徐根慶道:“江村長,我們幾個人組個隊,每天守著各個路口?!?/br> 其他人也附和著道:“對,梨花鎮有鎮勇,縣城有巡丁,我們這里靠著官道,也該有個村丁?!?/br> 流民亂兵多沖擊城鎮,徐家村這樣沿路的村子也跟著受害,好不容易安穩下來,每個人都不想再亂跑了。 江枝等他們說完才點頭道:“是要組織村丁,但不是你們去守村。 守護家園人人有責,老弱者沒有力氣,但有眼有嘴巴,可以在各處路口多走走坐坐,一有風吹草動再通知村里?!?/br> 這部分雖然讓老人受苦,但也是節約人工的最好辦法。 李老實出聲道:“要那些腿腳都不利索的用來干啥,還是我讓小泉強子石猴子他們來,細娃子眼尖腿快,有事一下就回來了?!?/br> 人群里,幾個男孩子連連點頭,入冬后,地里的活也少了。 可每天除要去地里拔草之外,他們還要放牛和上山撿青杠子、桐子,對李老實說守村,那就更喜歡了。 徐長明也在人群里聽,不過他跟其他人不一樣,是背向著里面。 聽到李老實說老人無用,要讓孩子守村,心里老大的不樂意,悶聲悶氣道:“那些屁股上蛋黃都沒干的小娃能干啥,還是上山撿青杠子才要緊,我們這些人爬不上山,難道還走不動路了!” 對村里人來說,上山撿青杠子很重要。 雖然家里已經有糧食,可餓了一回,對這個能救命的東西是不敢舍下,從十月開始,家里一有閑就要撿青杠子存著。 李老實聽他插話,立即高聲道:“長明老爺子能看住村,你可別說大話閃了舌頭?!?/br> 徐長明站起來瞪著李老實恨聲道:“我是站著撒尿的,說話算數!以后我就守著路邊,不許那些外人隨便走!你李老實就等著看吧!” 說完就氣沖沖的走了。 其實江枝讓大家以后留意安全,只是說正事前的一道小菜,她真正的話還沒有提,沒想到先氣跑了一個。 不過,這也沒啥,話重新進入正題,那就是修房的事。 江枝才說出:“哪幾戶人家要修房?”立即就有人答應:“我,我我!” 徐根慶手舉得高高的,生怕自己被忽視,還站起來說。 修房就能寬敞些,跟半夜三更老起來撒尿的娘也能分開,他是一天都不能忍了。 江枝略微一數,徐根生和徐根有幾家,田貴家,秀才家還有武陽和林家石家,多的要七八間正屋,少的也要修上一兩間,基本上家家要修。 大家都知道機會難得。 冬季本來就是巴郡修房的時節,忙碌的一年里,這段時間莊稼暫時不需要多管。 雨水也是最少的季節,蒙蒙細雨打不濕衣服,干起活來不冷不熱,每家人早就盤算好自己能修幾間。 最主要的還是官府開始修驛站,就意味著磚石木料要送來了。 “好,既然大家都要修房,我有一個建議,那就把各家附近的坡坎壘起來,多堆出平地。 那些城里的房子一排一排的,走路也方便。 我們這種山里,想擺整齊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把各家門前修好,至少走路要方便?!?/br> 在巴郡,因為土地的問題,人群是以大散居,小聚居方式生存。 每處聚居地能修房的宅基面積不同,根據地勢的高低不平,各家各戶的房子也是造型各異。 在稍微寬敞的平地可以修建成“三合頭”。 也就是正房兩邊再延伸出兩通拐角的偏房,呈凹字形,中間是一塊地壩。 正房中間為堂屋,兩邊是臥室,而拐角出去的偏房就是廚房,柴房、豬圈和雜物間。 這類“三合頭”小院一般不建大門和圍墻,而是由一片竹林掩映著,可以滿足每戶人家的隱私和通風。 若是遇上地基狹窄,就沒有正統的建筑概念,不再刻意修建“堂屋”“廂房”,而是隨坡就坎,隨曲就折,只要功能上滿足生活的要求,一切都隨心所欲。 兩種風格的房屋在巴郡隨處并存,怎么修都是根據地勢和環境選擇,歸結起來就是庇護安全的同時,一要通風,二要能避雨遮陽。 現在,徐家村也是同樣的情況,江枝幾戶人家處在平地上,勉強還算擺出小“三合院”。 田貴他們這些外來戶就只能選擇高坎矮坡的地基。 若是修得寬敞的話,在屋里還需要上臺階。 除非挖出一片平地,這勢必會有很大的工程量。 ai制圖,山區農家 第258章 當一回戰地記者 怎么修房的話題一開,每個人都說得情緒激動。 一番討論下來,將每戶人家的道路修好列為第一條。 要得富先修路,至少每戶人家都要能做到雞公車推進屋。 如果不能,就需要另外選址,現在是唯一機會。 因為修房以后,江枝就要去縣衙給大家申請房契,那樣才算真正的扎根住下來。 按照官府的說法,兩年不回,以前的地契和房契就全部作廢。 再不擔心原來的村民回來,自己還得被驅趕。 大家又說一陣,各自把怎么修房放在心上,準備回家商量一下。 雖然不能一下就修成青磚大瓦房,只能筑土墻茅頂,也得把地基弄好。 徐根慶跟田貴也在往家走,一邊商量著地基的事。 兩家是鄰居,但一個原住民,一個是外來戶,這也是秦氏欺負田家被打的原因。 現在要修房,按徐根慶家的原址應該在平地處,但已經被現在的巡檢占去,也必須另外選址。 兩人正說著話,就看見蓮花一臉焦急的等在半道上。 徐根慶問:“家里啥事?娘又罵你了?” 他擔心蓮花又被娘欺負了,急忙就要往家里走。 蓮花忙拉住他:“我有事跟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