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節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我擁有四個未婚夫、繼后、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這次沒有遇到那個嫌自己臭的杜小姐,只碰上那個喜歡八卦的胖婦人。 都說每個人都不一樣的特長,這婦人是個見人熟,比有輕微臉盲的江枝記憶好。 江枝還沒有認出她,她已經丟開被纏得無奈的于掌柜迎過來:“哎呀!好幾天沒有看見嫂子,是買還是賣東西?” 江枝用疑惑的目光看向于掌柜:這是店鋪伙計? 于掌柜顯然對婦人的行為已經習慣,就連解釋都習慣:“我請不起這種伙計,是隔壁鄰居,經常來我這里坐一會!” 江枝恍然大悟,同情的看她一眼,再看看地上一堆瓜子殼:“坐的時間不短了!” 開店做生意,免不了有閑人過來從早到晚坐著不走,店家也不好驅趕。 這一次,江枝沒有聽到“掃店婆”說杜家,倒是把周圍許家、趙家、周家聽了個遍。 無非又是東家有妻妾相斗,西家妯娌爭財,再來一個勁爆的公公扒灰,說得哈哈大笑。 巧針坊的生意不錯,時不時就有顧客登門。 也不知道是縣城小,還是這婦人的人緣廣,來巧針坊買絲線買繡花針的客人里,倒是十之八九跟她認識。 還有人專門留下跟她聊在一起。 江枝一邊聽閑話,一邊把秀才娘子缺的幾色絲線配齊,再問于掌柜,荷包能賣多少錢? 這是村里幾個婦人看著秀才娘子能做團扇,眼紅著能賣銀子。 她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要下地干活摸不得絹絲繡線,就想用棉布學做荷包,也換幾文錢。 秀才娘子是個面淺不會拒絕人的,居然真的答應下來。 還說可以讓夏秀才幫忙畫別致一點的花樣,這可把幾個婦人開心壞了。 有別致的花樣,再怎樣也能換錢了。 江枝自然愿意看見各家想法子掙錢,總比婦人們三五成群坐著說閑話好,進城就專門過來幫忙問問。 于掌柜笑著道:“這荷包也得看繡工和布料,少則十幾文,多則幾百文,若是像你上次拿來的帕子那種繡花,我能給一兩銀子!怎么樣,嫂子今天就再拿些布回去做荷包?” 江枝也笑著回應:“等做完團扇再來,今天就給我分些碎布頭吧!” 她記得好像誰都可以用碎布做荷包賣錢,自己也討要一些帶回去。 于掌柜臉上露出一絲尷尬:“大嫂子,若自己用的荷包,隨便什么布都行。 你想賣錢的荷包,怎么也得用點方正的好布,那些碎布都是賣給人糊鞋底的!” 江枝:“……!” 好吧,是自己想得太簡單了,錢哪里是這樣好掙的。 你能用碎布,別人同樣用碎布,就連手指頭粗的布條都沒有白丟的。 攪些漿糊,把布頭層層疊疊黏在一起打成布殼,再加上筍殼就可以做鞋底。 第222章 采金銀花 江枝回村是雇的馬車,除去帶著一些應季的梨果,還有給村民許諾的豬rou、清油以及各種生活物品。 徐家村之前也有梨樹,但早就被聚集的流民砍倒搭窩棚,現在自然沒有吃的。 江枝給每戶人家送一個梨,一筐送完,引得孩子們歡天喜地。 當天,上工的十幾人都拿到工錢,前面五天趕工是五十文一天,后面則為三十文一天。 錢放進兜里,徐家村的氣氛就變了。 雖然戶戶都要攢錢買木買磚修房,還是有人掏出二十文買上一斤rou,給家里開葷打一次牙祭。 于是從幾戶茅草窩棚里,飄出誘人的rou香。 這味道鉆進徐長明鼻子里,他頓時感覺自己端著的青菜糊糊食不下咽。 “老大,老二,你們以后也去江氏那里干活去!”徐長明對自己的兩個兒子開口。 他的兩個兒子都老實,可什么事都聽老爹的,唯一的抗爭大概就是選村長時舉手同意。 可家里老爹跟江村長不對付,他家就沒有去江婆子家干活。 眼看著別家都在吃rou,自家還在喝這塞牙的粗糧豆子粥,徐長明實在撐不住了。 想要面子,先得要命。 這一次從縣城里回來,眾人發現江村長變得格外積極。 除讓那些個村民繼續收集各種藥材樹葉,又開始種植莊稼的技術改用,說這些都是在外面走一圈學習得來的。 對江村長每每突然出現的新要求,大家都沒有異議。 徐家本村人清楚江婆子以前雖然又惡又潑,但種地是一把好手,從幾畝地擺弄出來的糧食,夠一家人吃喝。 可她以前不跟人多親近,有什么本事別人也不知道。 田貴他們是去過縣衙的,看見江村長跟里面的那些官爺衙役親近,自然就想到應該是官府傳下來的話。 不管怎么說,江村長能讓大家得到糧食和銀錢,無人再多嘴,惹惱她又要挨罵挨打。 那些賣過嫩苞米的第二茬苞米才半人多高,而村民的苞米已經到抽穗揚花的時候,再等一個月就能見到糧食。 每一塊田地因為地勢,日照、風向、地質的不同,同時種植的苞米也生長情況也不同。 有的正是揚花時,有的還是青葉,這就讓需要靠風授粉的幾率大大降低。 于是,為了增加產量,需要人為去搖花授粉,第一茬嫩苞米就這樣做過。 這一次,江枝不是單純搖花,而是讓村民去自己的地里,將每一株苞米的花粉搖下來的同時,還需要用木盆接住。 等一塊地的花粉搖完,再把收集起來的花粉裝進一節竹筒中,筒口蒙上一層網狀紗布。 透過紗布,如同撒胡椒粉一樣,再把花粉一株一株均勻撒落在苞米的雌蕊,也就是苞米須上,保證每一根嫩須都需要蘸滿花粉。 這比單純搖花細致,不會再有苞米須出現遺漏和缺失。 所有授粉都需要在每天上午太陽還不烈時就要完成,等授過粉的雌蕊萎縮下去才結束。 就是這個活計不好做,搖花時,花粉落得滿頭滿臉。 穿行在高過人頭的苞米地里,那些長長的葉片割得皮rou生疼,被汗水一浸,又痛又癢。 可每戶人家都做得認真,這些可是自己能填肚子的糧食,能多收一粒就要一粒,偷懶損失害的是自己。 田坎邊,兩頭小黃牛在啃吃青草,田小泉和林小虎幾人在放牛。 本來像皮猴子一樣的男孩子,現在捏著繩子不敢再玩。 這兩頭牛雖然是江村長買的,但養牛是每戶人輪流做,抓鬮排班,每戶人養十天。 牛在誰家,全村人都盯著,誰敢怠慢偷懶,不僅要被人戳脊梁骨,以后還要被革去用牛資格。 老云崖上,巧云又在蒸餾驅蚊液。 沒有婆婆在家,為了防止彩霞被燙傷,孩子早早就送去崖下,讓小滿爺奶和徐大柱幫忙照看。 而此時,江枝正帶著二瑞、春鳳,小滿在采摘金銀花。 山上的野生金銀花無人管理過,長得肆意橫行,長長的藤條鋪滿半片小坡。 這些野金銀花不好采摘。 平時江枝只能摘一些低矮處的花蕾,現在要做驅蚊液,就準備把這些金銀花全部采完。 金銀花看為兩色,實際上初開第一天都為白色,第二天變成黃色,時間不同,就出現兩色同柄,金銀各異。 金銀花的藤條叫忍冬藤,熬水外洗用于濕疹。 清熱解毒,入藥的金銀花只用花蕾,但江枝提取驅蚊液就沒有這樣講究,所有花朵無論開與不開全部采摘。 幾個人圍著小坡的藤蔓一陣狂采,可陡峭之處還是不敢靠近。 江枝看著那些要浪費的金銀花道:“等到十二月時,把這些金銀花的小苗移栽到各處山坡上,尤其是被山火燒過的地方?!?/br> 金銀花不擇土壤地勢,耐干耐陰,最易種植,以后自己需要金銀花的時候還多,需要大量種植才能控制成本。 四個人忙碌兩天采來各種草藥,按照約定往梨花鎮送藥水的時間就到了。 因為現在需要三天送一次藥液,江枝就不可能再次次都往平川縣送,她還是送去鎮上的百草堂,讓霍彥杰趕集回城時帶走。 明天就是梨花鎮的趕集日,也是第一次送藥水的時候。 這兩日巧云已經將幾種藥物的純露準備好。 江枝把各種純露按比例配好,又把從縣城里買回來的酒再次蒸餾提純,取得少量高度酒精勾兌進驅蚊液里。 第二日,一口用高度酒精噴過的土罐裝好藥液,再放進墊有干草的竹筐里,二瑞背著下山去。 這幾次跟霍家接觸談生意,江枝都有意讓徐二瑞在身邊旁聽,以后送貨這些事會讓他接管的。 以前是一個只知道聽話干活,連鎮上都不多去的鄉下娃,要一步一步走到談生意上來,還需要長時間,全方位學習才行。 畢竟天才實在太少,大家都是平庸之輩。 只要能通過學習,踏踏實實不犯錯就是人才。 徐二瑞跟村里的武陽去送藥水,江枝留在山上,她還有其他事情要做。 再過幾天山上的水稻就要開花了,去年“去雄”培育出的雜交稻種,還要等今年秋收才能看效果。 今年江枝依然要繼續土法培育雜交水稻。 她不是農校專業,只聽說過改良稻種中,野生稻和“不育系”水稻很重要,具體情況并不了解。 所以只能用最簡單,最笨,也是無法大面積制種的“去雄”法。 第223章 徐根寶想道歉 趁著徐二瑞去梨花鎮送藥液,江枝看過梯田中的水,又整理一下在各處土溝里種的紅薯藤。 等到太陽西斜,坡地已經被一片山陰擋住,葉片也開始上露,這才下地摘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