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節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我擁有四個未婚夫、繼后、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排著隊,稱糧、記賬、按下手印,也不計較別人借糧多少,人少的能省就省,能少借就少借。 因為這些糧是要還的,不是免費送的。 經過一個多月,村里人終于反應過來了。 江婆子果真不是做善事的主,雖然借多少還多少,不要利息。 可借陳糧還新糧,那價格可就差多了,無形之中就賺一大筆。 現在吃得有多痛快,以后就有多痛苦,虧??! 不過在第一次借糧后,有人就想反正吃了,不還又能拿我怎樣,自己吃了還給其他人也這樣說,這是擺明了要耍賴。 可他忘記了借糧是需要擔保的,而擔保人就是八人小組。 那人以為自己只是在賴江婆子的賬,其實是在以個人力量對抗村民小組。 江枝都不用出面,結果自然就被徐根生找上門去:“為什么不還?”“憑什么不還?”“你知道不還會有什么后果嗎?” 這一套靈魂三連問車轱轆般說到半夜,直問得人心煩氣躁,仿佛茅坑邊三千只蒼蠅在圍著自己轉。 逼得那人不得不賭咒發誓秋后一定還糧,哪怕心中已經罵娘也再不敢多說。 謀私利! 江枝聽到這話只微微一笑:謀私利有什么錯?憑什么不謀私利。 自己又不是善人,只是在投資,利用周遭一切可用資源,提升自身利益,做一個致富帶頭人,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五月里烈日當空,身為村長,江枝并沒有出現在村里指揮眾人干活,反而跟春鳳幾人割完麥,正坐在涼爽的樹陰下休息,笑嘻嘻的喂豬。 她答應給佩奇買大麻花的,自然是買回來了,也不能一次吃完,每天吃一小節,饞得小野豬口水長流。 “佩奇,轉一個圈!” “哼哼” 大野豬笨拙的轉圈。 “佩奇坐下!” “哼哼” 大野豬再次乖巧坐下。 看野豬這樣聽話,春鳳和巧云笑得不行。 春鳳道:“嬸子,你走這幾天,佩奇沒有回家,一直都在下面林子里過夜,不過每天還是要回來吃一頓豬食?!?/br> 現在天氣暖和,野豬在外面過夜并沒有什么影響,可是……這也是佩奇第一次不再回家。 江枝摸著正在自己手心吃東西的野豬,心中明白。 自己這個主人不在,野豬也不再留戀其他人,但這里是家,所以會守在旁邊。 二則野豬已經大了,它有自己的生活規律。 野豬成熟期是10到24個月,時間根據身體條件而定。 佩奇跟著人長大,吃住自然比野生條件好,等完全成熟,隨時都會回歸族群繁殖后代。 “沒事,佩奇想走就走吧!什么時候回來都可以!”江枝把一節掰斷的麻花塞進豬嘴里。 佩奇現在已經在長獠牙,不過要一歲后才會伸出嘴邊,三歲后就成彎彎向上的利刃。 到那時也真正成了兇獸,只一撞,長長的獠牙就可以將人皮rou劃開。 野豬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歸劃到隨時要跑路的物品,此時還賣著乖巧,一心一意討要吃食。 下圖霍二小姐: 第182章 夏收季節 旁邊,巧云只顧對自己手腕上的新手鏈愛不釋手,那用紅繩串起來的荔枝核。 是二瑞給她帶回來的荔枝,吃后留下的。 她覺得荔枝好吃,果核光滑黑亮,娘說這也是能入藥,就編成串戴著玩。 其實,大熱天摘下樹已經三天,江枝把自己帶回來的那顆荔枝送給小滿爺,吃不成總能看看。 沒想到徐二瑞把扣開一個洞,早已經變色甚至開始變質的荔枝也帶回來了。 看被殼包住的部分還是淡黃的,小夫妻倆就把能入口那一小塊分著吃。 味道怎么樣自不用說,反正巧云感覺特別好吃,甜到心里頭。 麥割完,還需要連麥稈搬回去脫粒。 山上的人里,徐大柱能坐著割麥,卻不能背挑,他就跟小滿爺忙著栽植棉花。 去年的棉花管理還不算到位,畢竟江枝也只是小時候看父母種過,真正親自上手,才發現很多地方有問題。 比如說打尖的時間太遲,等長得快到自己肩膀才發現不對,好在后面“掰岔芽”,追肥都沒有錯,棉花收成還行。 可就那幾十斤棉花,已經讓小滿爺高興得不行,說他也不虧,有生之年還能學會種棉花。 今年,他從育苗就事事親手做的。 既然山下有土地收糧填肚子,這一片斜坡地就全部種棉花,也好給孫子孫媳添幾床新被。 另一邊,江枝和春鳳把堆在地邊的麥子用繩子綁成大捆,再插上千擔挑著回家。 在她們前面,佩奇背著一大捆麥稈,哼哼唧唧跑得飛快。 沒有小滿和二瑞在,幾個老弱婦孺一樣可以把幾畝麥子收回家。 小滿奶和巧云早已經把院子收拾干凈,收回來的麥子堆放不下,大部分只能交疊著架在外面的樹桿上。 今年的肥力足,麥子堆成小山,看得小滿爺笑容滿面,又心中發愁。 麥多,山上能打麥的場地不夠,不能一次性脫粒完。 因為沒辦法晾曬,打下來的麥粒堆漚一天就要發熱發芽,那損失就大了。 只能先把麥子收回來堆放在避雨處,還蓋好草簾,這樣才能防止被夜雨打濕,也不用急急忙忙的打麥曬麥。 以后可以每次取出一部分麥草放在地上晾曬,使用樹條和竹桿做的鏈枷敲打脫粒,篩去麥殼,曬干收好才能弄第二批。 梯田那邊的豌豆已經被徐大柱兩口子收獲,就連土也被翻曬過,現在又需要放水整田。 沒有牛拉犁,整田是重活,二瑞和小滿就回來了。 自家村里的地交給田貴管理,到時候會給他折算米糧。 田貴歡天喜地的領下,他現在不怕田地多,只要能養活兒女媳婦,什么事都可以干。 況且妻子又懷著孕,還是要多收糧。 這一次,去年專門弄出來的人工雜交水稻單獨分成一片田,成果怎樣還需要幾個月之后才知道。 有了兩個生力軍,不到一畝的水田很快就插完。 等做完農活,徐二瑞突然跟江枝商量:“娘,我想給夏秀才再送些東西!” 江枝道:“這次分糧,夏秀才可有多領?” 現在徐二瑞在代替江枝管理村里的雜事。 徐二瑞點頭:“給了,按娘的吩咐,夏秀才比其他家多了十斤白面和一罐油!” 每戶人家的借糧都是要還的,但夏秀才這里,江枝自己補貼了一些給他,不用他還。 “那你為什么還要送些東西?”江枝覺得徐二瑞難得有自己的想法,想問清楚。 徐二瑞扭扭捏捏起來:“娘,現在農忙已經做得差不多了,我想跟著夏秀才學識字!” 他現在會的字還是借著許東那些藥名學的,要想真正寫點文書,還差得遠。 對村里孩子學字,江枝早就有打算,只是大家面前還居無頂,臥無鋪,孩子們全部都在撿柴種地。 所有人為生存在奔走,根本沒有閑心讀書寫字。 江枝掰著手指,一件一件數需要做的事。 夏季的暴雨就要來了,村里都是窩棚,雨一大就要漏,這得督促村民趕緊加固。 自己可以借糧讓村民吃飽種地,但不會再拿錢給他們修房。 章縣令一再說以民生為重,自己從回來也一直在考慮:怎么才能有原則的幫扶村民渡過難關,又不養成“等、靠、要”的習慣…… 想到這,江枝瞇起眼:自己還是習慣使然,老是用文明社會的制度來約束自己的行事。 這里可不是宣傳“五講四美”的地方。 都說槍桿子里出政權,皮鞭子下自然也出好人。 非常時行非常事,誰敢唧唧歪歪,直接讓小組懲罰打一頓,若是不服再送給章縣令調教去。 心里有了主意,江枝就開始分派任務。 “二瑞,夏秀才那里暫時不急著去識字,你把在鎮上買的工具發出去,讓所有人給我家砍樹。 每人每天給三十文工錢,樹砍下來就建一個寬敞的大屋。 該請工匠就請,不要求多好,泥地木墻結實些,要能扛風雨!就是你在霍家看見的庫房那種?!?/br> “有了大房,以后你學字方便,我下來也不用那“旱廁”棚子。 最主要是,要是遇到暴雨,村里人要有一處躲藏的地方!” 江枝把事情的輕重緩急講給他聽。 徐二瑞也知道暴雨來時的厲害,村里那些窩棚肯定扛不住,如果有一間結實的房子就能讓村民暫時避雨。 “好的,娘,田叔也說過砍樹先給我家蓋房的?!?/br> 徐二瑞收起自己想識字的心,還是先做正事。 “另外,村里孩子和婦人也用起來,讓她們挖婆婆丁、泥鰍串、過路黃,撿摘干凈的每斤干貨一文錢! 就讓夏秀才幫忙記賬,讓他娘查驗,收得多就給夏婆婆工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