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我擁有四個未婚夫、繼后、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大家都是一個村子的,房挨房,地挨地,不說完全沒有秘密可言,只是誰家鍋勺響都能聽到。 江婆子在村里更不是個能低調的人,有什么事早就嚷出來了,肯定不會藏到現在。 面對十幾雙懷疑的目光,江枝胸有成竹,她早就知道會有這樣一天。 第155章 春種 徐二瑞可以接受自己,畢竟這具身體就是親娘,單憑血脈壓制,他不信也得信。 別人可不會這樣聽話。 “怎么的,徐根生,你算老幾! 你爹娘都不會啥事全給你說,我有什么東西還需要跟你個龜孫交代! 你既然那么喜歡摟根刨底的問,怎么不先把你爹娘用什么法生出你的問清楚。 你要學就看,不學就滾!” 這些人的詢問并不是真正對技術感興趣,只是好奇心驅使,想知道江婆子的八卦底。 一個人好奇,兩個人好奇,每一個都會好奇,現在只是開始,一問開就是綿綿不絕。 一拳打得百拳開,最好的防衛就是攻擊。 原身就是個不給人留顏面的,張口就能罵,抬手就能打,自然是不按套路出牌。 江婆子一發飆,徐根生頓時被罵得臉通紅:“江嬸子,我只是問一句,你不說就算了,哎呀還說得這樣難聽!” 本村的幾戶徐家人都同情的看著他:大家都不去招惹江婆子,只管在旁邊看她怎么作精作怪就是,要你嘴賤多話,挨罵都活該! 旁邊那些外來戶更是老實待著,別人的地皮還沒有踩熟,自然沒有問話權力。 在一眾嬉笑目光中,江枝神色自若的指揮地里的人干活。 二瑞和小滿只管干活,這些話他們去年已經問過了。 田坎上有人待不住,也跟著下地來挖幾鋤,量一下寬窄,比一下高低。 有人嘲笑:江婆子真是個怪人,球莫明堂、白用功,好好的地翻得爛糟糟的,干活連走路都走不穩! 說這話的是徐家村本地人,大家都知根知底,以前種莊稼的方法都一樣的,現在江婆子又是在發癲。 但不是人人都這樣想,參與進來更多的還是那些流民外來戶。 從李老實那里,他們知道幫忙干活以后能分得一些糧食當報酬,于是紛紛扛著鋤頭過來了。 反正現在閑著也是閑著,多做一點事,分幾斤苞米面,以后煮的粥也能稠一些。 也有一部分是報恩,他們跟本地人不同,他們不知道江婆子以前是什么樣,只想到年前生存最難時,是江枝教大家煮青岡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 雖然青岡粉吃多了就拉不出來,必須摻和著各種菜,吃得胃腸像水洗過一樣滴點油水都沒有。 也總好過挨餓,而且現在家家戶戶都還吃著青岡糊糊。 現在看見江氏挖壟溝,心里對她的話自然信服。 壟溝是準備種兩行玉米的,遇到狹窄的地塊只能打一兩條壟溝,幾乎就是一擁而上幾分鐘就結束。 挖完壟溝,就是種玉米。 因為提前有育苗,現在只需要在壟堆上挖窩放進帶苗的土塊,再覆蓋松土澆水就行。 挖窩不稀奇,覆土澆水也不稀奇,就是帶苗的土塊讓所有人都稀罕了。 徐根有拿著土塊,仔細檢查玉米苗已經從土塊四周伸展出來的白色須根:“江嬸子,你這法子好,不傷根,移栽一次沒有影響?!?/br> 他以前種玉米,遇上缺苗時,自然也會從其他地方移幾株壯苗過來。 可移栽的苗總會萎頓幾日才會緩過來,弄不好就死了。 江枝現在知道徐根有跟弟弟徐根寶不一樣,是一個只知道務農的老實人。 現在不僅把自己的土地打理得井井有條,一根雜草都沒有,還會幫著小滿家干活,也就態度和氣。 “不光是苞米可以這樣育苗,只要你愿意,所有莊稼都可以這樣做,這樣不會浪費糞肥,還能保證種在地里的苗子都是好的!” 以前直接播種多少有些賭的成分在,能不能生起來是一個問題,生起來的是弱苗病苗也是問題,而用苗床就解決了所有問題。 徐根有聽得連連點頭:“說得對,說得對!” 隨著一塊地一塊地的勞作,時間一天天過去,這方法也讓全村人看了一個遍。 有跟著學的,有等著嘲笑的,就連醫棚里的張軍頭都來看熱鬧。 “江嫂子,人家都是想辦法怎么把地耙平整,你倒好,挖出溝渠來了,要養魚???” 張軍頭磋著牙花,一臉不解。 江枝也懶得給他解釋,只道:“張什長還是多催催縣尊,你的嘉獎什么時候到!” 這真是專門戳人肺管子,張軍頭一下黑了臉,氣呼呼道:“已經有消息!不用你一個村婦過問?!?/br> 江枝詫異:“什么時候傳來的消息,張軍頭又要榮升何處?” 張軍頭皺著眉,不滿道:“升官跟你什么關系?” 這滿腔的怨氣活像被拋棄的怨婦。 話雖然這樣說,張軍頭還是把自己即將來的調令說了。 比起章正給江枝畫的大餅,他終于等到實實在在的升職加薪。 張軍頭的調令升為巡檢,正九品,歸縣令屬下,從此是官府之人,不再是一個兵頭。 按慣例該管轄沿江,沿海,各街市關隘治安,現在是巡邏七百里錦渝道,駐地就是梨花鎮,但現在還得住徐家村。 難怪他滿腹的牢sao,這升官跟沒升差不多。 說起來雖然升官,人還是在徐家村。 因為縣衙官倉窮得跑耗子,要在修建起巡檢司官衙之前,官兵們暫時住在這幾個醫棚里。 張軍頭知道,恐怕自己手底下的軍漢們還得繼續躺大炕一年。 江枝連連恭喜:“張巡檢以后一定要多多關照!” 想都是章縣令一紙公文從軍營要人。 升官、任官,一邊算嘉獎,一邊有人手。 一進一出,兩邊受利,還不用掏真金白銀真是一舉兩得。 張軍頭自然也知道其中原因,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這點壞心情,只不過幾個月來都是滿腹期望,結果等到原地踏步的一點點郁悶而已。 畢竟從兵到官一步跨越階層,以后自己的后人也就是官家子弟,比兵頭的孩子好聽。 這也是蹭著江枝獻青岡救民的功勞。 再想想在縣衙里聽到章縣令口中的“江氏大義”,還有那張尚在飄渺虛無的周王手書…… 這就是江氏的靠山,以后大家肯定還要打交道的。 張軍頭,不,現在是張巡檢絲毫沒有官架子,對江枝態度越發和藹可親。 “江嫂子,我現在給你說一句實話。我雖然不走,還留在徐家村,但不會再代村長。 你們徐家村需要選一人任村長,你可要好好考慮一下人選,找章縣令走走門路,找一個自己人?!?/br> 一個巡檢和一個村長人選的討論,就在田坎邊拿著鋤頭開始了! 第156章 村長之選 徐家村以前的村長留在渝州府沒有回來,這段時間里一直都是張軍頭在代理。 如果張軍頭升官為張巡檢,村長之位就無人了。 雖然說村長不是官,啥也不是,但在“縣不下鄉”的管理制度中,一村之長也是有那么一點點權力,至少可以在每年勞役安排上拿捏住人。 張軍頭繼續道:“還有為了你那三十畝土地,也要把村長拿下。要是被別人占了位置,時間長了就要出問題?!?/br> 江枝能拿到三十畝地,這里面不用說就知道,其實是張軍頭私下給的好處。 好處拿到了,能不能保住就需要靠自己。 官府要求流民回原籍,會按照地契歸還土地,還答應外來戶可以租地。 民間有一句話:上面的門多,下面的對子多。 官府的政策再好,等落在一家一戶,甚至每一塊地上面,那就是一團亂麻。 看似淳樸善良的村里,人心最復雜,也是最赤裸貪婪的,要霸占別人的東西都無須遮掩。 也不是每個村都有一個愛打人屁股的張軍頭,面對徐長壽這樣的攪事精可以輕松處理。 村民手中拿著地契,能不能真正領回自己的土地,外來戶又是不是能順利租到土地,這里面的事就說不清了。 遇上村長心黑一手遮天,完全可以隨便占地,將外來戶變成自家佃戶,當上大地主。 徐家村現在看似平靜,等世態一穩,江枝的土地就要惹人眼紅,畢竟現在還屬于無主的官府土地,誰都有可能得到。 對張軍頭的提醒,江枝表示感謝,她知道其中利害,對村長這事也就放在心上了,自己要有一個應對法子。 等晚上回到家,江枝就跟小滿爺說起醫棚張軍頭已經是張巡檢。 還有徐家村要選村長的事。 此時,兩家人都聚在一起,聽到張軍頭要升官為巡檢,而且還就留在徐家村,頓時開心起來。 小滿爺道:“這一下,再不用擔心王家兄弟來生事了?!?/br> 上月去鎮上趕集,雖然己方全勝而歸,那邊是說著道歉逃的。 但老人家總是擔心會被報復,這一個月里就勸江枝緩緩再去梨花鎮,等對方怒氣消散再去賣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