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我擁有四個未婚夫、繼后、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徐家村的人口少,現在宅基地被醫棚占去大半面積。 要是驛站房屋修建得多,再加上有騾馬牲口棚需要隔開距離,恐怕宅基就沒什么剩的。 而且驛站之間還有距離區別。 漢代在交通要道上隔三十里設一驛,唐代還有水驛,方便飲馬歇人。 宋代20里有歇馬亭、遞鋪,60里有館,可以住宿; 明代每10里有急遞鋪。 可上次去縣城六十里,路上也只有一個歇馬亭。 看這里的驛站規模和距離,江枝想推測出外面官道以后是普通路還是高速路。 許東用奇怪的目光看著她,又搖頭嘆息:“你一個沒出過門的婦人是不知道的,還是給你說吧!” 顯然,驛站距離是早就有固定模式的,江枝這一問就露餡了,但她就一鄉野村婦,不知道也不足為奇。 “新軍會在錦州府建城,徐家村這里正好是處在錦州府到渝州府中間,距離兩地都是三百里,這里是一個大驛站?!?/br> 江枝一邊聽,一邊努力消耗理解這些距離。 如果在錦州府建城,到水路通達的渝州府必定會從這里走,這里就將是交通主道。 從徐家村到渝州府就有三百里,到錦州府就更遠,憑借現在需要翻山越嶺的官道,車馬難行。 天亮出發,天黑入店,一走至少五天,六十里就得有一個能提供住宿的館驛,這么說來,徐家村這里就是一個大館驛。 江枝心里高興,有驛站好啊,至少自己以后想搭一個順風車,捎帶些東西就方便了。 得到這消息,對會占去多少宅基地,江枝已經不再關心。 官道旁邊有的是宅基,只需要砍去樹就有了。 得到有用消息,剛離開醫棚,江枝就看見小滿和二瑞被人攔住在說話。 在小滿前面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一貫的黑瘦,看得出來是在外面當流民的日子不好過。 此時那人面容很是激動,就連江枝走近都沒有發現。 江枝聽到他聲音哽咽道:“真是太好了,長庚爺和你們都沒事,我和爹半道才知道你們沒走,我爹還想回來的,只是……唉,現在說這些都是空話了,反正你們沒有走是對的?!?/br> 江枝微微蹙眉,這話也太假了,什么半道才知道沒走,爹還想回來接。 那你倒是回來呀! 見三人還說得認真,江枝沒有打擾也默默聽著。 小滿和徐二瑞顯然對這人印象不錯,聽到這假話也沒有反駁。 小滿反而安慰:“根有哥,你也放寬心,我們在山上過得還行,我爺說過你家不該走,就在炭窯那邊躲一陣,等安穩再下山?!?/br> “唉,當時也是心慌,聽到別人說要吃人就跟著跑,都沒有想一下,大家都是人,又怎么會吃人,結果害得我爹丟了命?!?/br> 徐根有仿佛有一肚子委屈想說:“根寶又做了錯事,還想幫長壽爺作假證,這下村里也待不住,已經投靠他丈人去了!” 小滿瞪大眼睛:“他丈人?就是鎮上的王八爺!他沒有逃嗎?” 徐根有搖頭:“逃了,但是最后逃的,店鋪被搶完砸完了?!?/br> 王八爺是鎮上一個木器鋪的東家,梨花鎮不大,但王八爺算是一號人物。 一把劈木頭的手斧玩了幾十年,都已經玩出花來了,再加上兩個兒子都是膀大腰圓的漢子,在梨花鎮上也是響當當的人物。 生下小女兒王小菊也是嬌慣,十六歲時看上在鎮上學彈棉花的徐根寶,就一心想嫁,就連鎮上其他做生意的人家一個都不愿意。 王八爺沒辦法,只好將閨女嫁到這個窮山惡水的小村子里,要了十兩銀子的聘金,嫁妝卻是不多。 因為徐家有兩個兒子,又沒有分家,女兒拿了嫁妝過來也得給別人用,還不如等分家之后再補。 王小菊覺得親爹說得有道理,自己的嫁妝拿過來,肯定要被用的,那多虧,于是,只帶著三床被子就嫁過來。 這事讓徐家村的人說成笑話,都說徐根寶十兩銀子換來三床被子,半夜蒙頭哭時都沒有聲音。 同時對“賣女兒”的王八爺自然是嘲笑,可王小菊并不覺得有錯,還讓自己爹帶著哥哥們到村里來鬧了一場。 面對兇巴巴的王掌柜,那些長舌婦才歇下話頭。 可這次兵亂,王小菊跟著徐家村的人跑了,王八爺帶著兒子不愿意走,故意開著店門,要跟流民拼一場。 沒想到流民沒有動手,來的是流匪亂兵,王八爺的名頭就不好使了。 第147章 土地安排(1) 徐根有拉著小滿絮絮叨叨說了很多,不過主要還是替徐根寶道歉,也詢問小滿爺奶的身體狀況。 還有大柱,那以前也跟他屁股后面跑著長大的孩子,這次兵災被丟下了。 顯然徐根有跟徐根寶是不一樣。 小滿對他的態度也不一樣:“根有哥,我家去年有點收成,混著青岡粉吃能管飽。 山上還養了幾只兔子和雞,哥和爺奶能吃上葷腥,他們身體還好?!?/br> 有耀祖媳婦和弟媳根寶媳婦的嘴巴宣傳,徐根有不僅知道小滿家養兔子,還知道種的紅薯全是筋,并沒有起心借要。 徐根有提到小滿家的田地:“前兩天,我看你家地有那些外來戶挖就去問過,他們說是幫忙。 我就擔心你家住山上,被人搶種搶收都不知道,以后會幫你盯著,有什么事就上山告訴一聲?!?/br> 他是知道小滿家炭棚位置的,而且他家在山上也有炭棚,年前還燒過幾窯青岡炭跟醫棚換來些糧食。 山下有人幫忙盯著,這是小滿最想要的:“那就有勞根有哥了!” 李老實說話做事不踏實,如果知根知底的徐根有盯著,那就萬無一失。 徐根有擺手:“唉!別謝,你能不恨我們就行了。這就是眼皮子底下的事,又不費心?!?/br> 聽到這里,江枝咳嗽一聲,三人這才回頭。 誰知看見她,徐根有剛剛松弛下來的神情又緊張起來,匆忙打了招呼:“江嬸子!”就說忙著下地走了。 江枝撇撇嘴:自己又不是老虎! 算了,別人不想交往就不硬貼。 “二瑞、小滿,我們回去了!” 江枝覺得掙錢跟種地同等重要,驛站一修,自己的房子也要修,那就需要大把的錢。 臨走時,她又把村里的土地跟李老實交代了一下:不要種高粱豆子之類的粗糧,地還是空著,過兩月直接種苞米。 朝廷下發的種子給幫忙種地的農戶,醫棚那邊已經打過招呼,只管去挑糞潑地。 李老實一一記住,說只要給幾斤糧食,肯定有人干活。 江枝已經計劃好,冬小麥已經錯過季節,現在地里都是各種菜,而距離春種玉米還有三個月。 這三個月時間不能浪費了,要趕緊的漚肥積糞,為玉米兩茬套種作準備。 兩茬苞米,的確是這樣的沒有看錯。 這個時代沒有雜交品種,苞米都是現代的水果玉米般大小,而且是自帶甜糯,顆粒也是亮晶晶圓滾滾,如同玉感。 所以江枝在看見嫩玉米時,第一反應就是啃半畝地。 現在有多的土地,她就想先種一茬嫩玉米吃,第二茬才是干玉米。 玉米地起壟廂套種紅薯,一點都不耽誤下一季糧食。 回家的半道上,小野豬又等在樹叢里,這一次沒有挨罵,江枝摸摸它:“以后可要藏好了,被人發現你的腿就要成火腿!” 徐長壽一家子已經被送走,沒有人再見過小野豬。 而且三十晚上那場千錯萬錯的騎豬,江枝也感受到這野豬的力量,只要它想跑,沒有人能控制住。 新年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要得富先修路,以前沒有修是故意增加上山難度,以后上山下山的時間多了,再多繞路就是浪費體力和時間。 兩家人,能動手的都出動,徐二瑞江枝,還有小滿和春鳳,小滿爺當總指揮。 家里又留下老弱病殘。 除去通往兩家人所在山頭的路是小滿爺故意堆填,其他地方則是去年夏天暴雨沖毀的。 堆積在路上的石頭泥土需要掀翻到山下,那些堵塞的水溝也要清理。 這些事情并不繁瑣,需要的就是耗時,畢竟當初只為了拖延流民上山的速度。 另外就是在山澗上砍樹搭橋,這在以前都沒有做過的。 徐家村人每次燒炭只有那么幾天,又是冬季,踩著干涸的水溝就可以走,路也就修得馬馬虎虎。 這一忙碌又是半月,修通以后上山路程只要一個多小時,比以前的三小時少了一半。 可路還沒有完全修好,李老實又來了:“江嫂子,張軍頭說那些外來戶租完地還有剩下的,問你要不要?都是些邊角,不要租子,到時候你折成嫩玉米就行!” 江枝詫異:“張軍頭怎么知道嫩玉米?” 李老實扭扭捏捏:“我說的,我說江嫂子你要種兩茬,一茬專門吃嫩的,張軍頭就要分一些?!?/br> 這個大嘴巴……自己還沒有吃上呢,就被人惦記上了。 剩下的土地,那又是多少? 江枝喊了徐二瑞來:“你下山看看,把土地記好數,列一個冊子,看看地里有多少收成!要是不清楚,就找本村其他人幫忙看看?!?/br> 這是一個簡單事,徐二瑞就可以辦,江枝也有意開始磨練他的辦事能力。 徐二瑞應一聲就跟著李老實走了。 他在村里待了兩天,等回到山上,帶回來一疊紙,上面滿滿當當的一片字,都是地名。 徐二瑞識的字還是這一年借著認藥名硬記下的。 識得勉勉強強,寫就更難了,就好像是畫的,比如說:“二道”、“小地”,問才是二道溝,小尖地,也還是能報上名來。 江枝統計一下,剩下的地有十多畝,分散在兩里范圍,大大小小長長短短共幾十處。 每天走一趟微信步數會爆表,難怪沒有人租,這點地交完租都沒有剩的,還不如把好地精心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