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我擁有四個未婚夫、繼后、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回家的時間太晚,人還沒有到,家里已經早早迎在院邊。 看見跑前面的小野豬,小滿爺一臉詫異:“五花一直在家,它怎么跟你們回來的?” 江枝也詫異:“它在村外的林子里睡覺等我們,難道還在家?” 巧云更驚訝:“我還給它喂過紅薯干,是在家睡覺呀!” 幾個人齊齊看向小野豬,可在這樣一張毛臉上什么都看不出,只能看見小野豬一回家就直奔自己平時用的食槽,拼命喝水討食。 野豬再聰明也不能說話,這一天里小野豬究竟在哪成了迷。 而且在年后每次江枝下山,小野豬都攆一陣就乖乖回去,可在她回家時,又會在路邊的樹林里看見小野豬。 而家里人同樣能看見它該吃吃該喝喝,只是當晚睡得死沉。 家里養了會分身的小野豬成為一件趣事。 直到有一天江枝又下山,巧云看見佩奇像箭一樣在山林里飛奔才找到謎底。 原來小野豬這一天是不停的上山下山,既要看住家,還得準時接著人,所以到晚上就累成狗,這自然是后話。 再說小滿奶和春鳳已經做好飯,兩家又聚在一起,歡歡喜喜的邊吃邊聊。 認領下土地,這就沒有了土地的擔心,畢竟山下那么多外來戶,萬一人家種上地,天天撕扯著也煩。 最讓大家開心的還得是春鳳落戶,這一下可是解了后顧之憂。 雖然以后可以躲在山上生活,但總有不透風的墻,還是堂堂正正的行走在陽光下多好。 江枝給小滿爺和徐大柱解釋:“戶籍上了,以后要是那邊要來追人,別私了,直接打官司?!?/br> 徐大柱和春鳳認真聽著,既激動又緊張。 江枝繼續道:“到時候章縣令會判春鳳歸徐家。 寧拆十座廟不毀一門親,你們有孩子又夫妻恩愛,只不過會讓你掏錢出來歸還上聘禮?!?/br> 這種情況是符合大眾心理的,也算不上徇私枉法,章縣令那里沒問題。 至于說那邊那個男人同不同意的問題,那就是私下“商量”了。 小滿笑呵呵:“哥,嫂子,你們就寬心,到時候我自會去跟人商量的?!?/br> 小滿爺奶也歡喜,這可是解了心中最大的一個疙瘩,眼看著大柱一天比一天好,妮妮也是懂事能干,以后再也不擔心日子過不下去。 剩下這一年最緊要的事就是過年,用竹葉綁在竹桿上掃“揚塵”已經做了,檐溝也掏過了。 轉眼就是大年三十,沒有年豬殺,小滿爺早早泡上臘豬rou,再把守歲的柴禾劈好。 沒有對聯可以貼,江枝把自己從縣里帶回來,別人廢棄的字貼用曬干的馬桑果熬出漿汁染紅,有紅紙又有黑字,一戶一張的貼在門上。 崖下是一個“喜”字,崖上是一個“寶”字,也算是應景又喜慶。 李老實也早早上山來了,沒想到他居然帶來了節禮,還是眼下最需要最緊缺的。 兩斤糯米,一條一斤左右的鮮五花豬rou。 小滿奶拿到這算是貴重物品真不知道說什么好:“老實,你哪里來這些東西?這可是花不少錢的!” 小滿爺也有些意外:“我只想著你來吃一頓飯熱鬧熱鬧,你看你這……” 李老實扯扯特意打理過,依然油膩到發亮的衣服,又摸摸自己的頭發,有些得意又故意低調道:“莫得啥,就是前幾天江大嫂子教我扯草藥,我就拿到鎮上的藥鋪去換錢。 再找張軍頭借了幾個錢,就買這點東西,你們莫嫌棄哈!” “哎呀,你真是太客氣了!”小滿爺拉著他進屋。 有了糯米,小滿奶就盤算起這次團年飯的菜譜來。 這頓飯自然又是兩家一起過,幾個女人在灶間忙碌,小滿爺則帶著幾個青壯滿山找桃子樹核桃樹,砍上幾刀喂些飯,可以多結果。 再把房子前后繞一圈撒上灰,來年沒有蛇蟲螞蟻進屋。 團年飯在中午,江枝在巧云的幫助下做了麻辣兔丁和紅燒童子雞。 兔子是小滿家的,童子雞是巧云養的,半年前孵出來的十八只小雞,被鷂子吃,又無故丟失,再被流民闖山,折損到現在還有八只,其中就有四只公雞。 對農戶人家來說,家里不下蛋的公雞有一只就夠了,這些小公雞還沒有打鳴就上了團年飯的餐桌。 巴郡正經的宴席菜品是少有辣椒的。 沒有足夠多的rou做甜燒白和咸燒白,更沒有辦法做酥rou和龍眼。 小滿奶取下二兩五花rou剁了一小點rou沫,調和黃豆粉成糊糊,攤上雞蛋皮,泡上蘑菇木耳,再放上幾根干黃花筍干,上鍋蒸成頭碗。 剩下的rou切片,碼上鹽和豆瓣醬,拌上混合著辣椒花椒的炒米粉,碗底鋪上紅薯,做成粉蒸rou。 豆腐是一定要做的,提前幾天就點好泡在水里養著,青岡涼粉也有。 余下的燉臘rou菜頭蘿卜湯,炒豌豆尖、涼拌折耳根,還有瀝水箜出來的白米飯。 一個魚形木雕,裹上一層面皮蒸熟,就是年年有魚! 雖然有豬rou和糧食,但平時兩家人對米面rou還是省著吃,多數時候青岡粉糊糊,玉米糊糊為主食。 今天不同,一定要豐盛。 這一頓飯是對祖宗的祭告,也是對未來的期望。 熬過兵荒馬亂,熬過山火饑荒,終于可以給過去做一個完美告別。 滿滿當當的一大屋人,李老實大概是很久沒有認真過年,尤其是現在是正兒八經的當客。 哪怕都是熟人,他坐在客位拘束又靦腆,看著桌上的菜咽口水也不伸手去挾。 每次小滿爺邀菜:“李老實,喜歡哪樣挑哪樣,莫放筷子!” 他都要回一句:“老爺子,請請請!” 徐大柱今天也上桌吃飯了,他坐不穩高凳,小滿爺早就為這頓飯給他做了一個木架子,綁在腰上固定著勉強可以坐下。 難得的圓滿場景,小滿爺也說幾句吉祥話,每個人都笑意盈盈,這頓飯吃得是前所未有的滿足。 吃完團年飯,下午就該男丁們祭祖上墳。 徐家的墳地都在山下,小滿爺撐著木棒帶著小滿,徐二瑞也帶上一盅酒和江枝準備的兩樣祭品去了,一趟又要半天時間。 今年沒有香蠟紙錢,但有一碗水飯和滿肚子話要給祖宗傾述。 第143章 燈芯草 徐二瑞去給他爹和爺爺奶奶上墳,江枝和巧云在家整理晚上兩家人要點的長明燈和長壽燈。 三十這一晚上要燈火不熄的燃燒通夜,祈禱來年全家紅紅火火,順遂安康。 燈油一般都是用菜籽油,現在家里的油還是最初在醫棚換的,吃的都不夠,自然是舍不得。 江枝決定用桐油。 桐油需要去專門的油坊壓榨或者購買,以她們現在的條件不允許去油坊,但還有一個方法可以解決,那就是“水煮”。 用水煮的方法提取桐油是很少見的,江枝也是偶然看見的資料。 先將去殼桐仁曬干碾成粉末,再放進銅鍋里加水大火熬煮,等桐渣里油脂漂起,浮在水面就輕輕潷出浮油,最后把這油水混合物再進行熬煮,其中水汽蒸發,剩下的就只是油。 只是這方法出油率太低早被淘汰,江枝也是暫時應急使用。 入冬撿回來的桐子就剝殼煮油,熬了兩天煮出一竹筒,夠兩家人燒一晚。 一個土陶碗里倒入桐油,再放上兩根燈芯草,一盞長明燈就做成了。 李老實此時也在旁邊幫忙,看著江枝變戲法似的拿出來一大卷燈芯草,心里又開始琢磨:這么多的燈芯能賣多少錢,這些燈芯草又是從哪里來的?也不知道自己若問,江大嫂子會不會說? 燈芯草是日常生活用品,家家戶戶點燈都是需要的。 見李老實在旁邊抓耳撓腮的干著急,江枝知道他是想學。 這個時代的知識都是口口相傳,要想多得一些技能,那就需要父子相傳,師徒關系,輕易不會傳授。 技術失傳,固步自封,也讓社會發展很是緩慢。 但是,技術也不能隨便教,人品很重要。 雖然李老實是個十處打鑼、九處都有他的混子,但沒犯過什么大錯,還幫過一些忙,可以教他一點東西糊口。 不過在教李老實之前,還有一話需要問清楚。 “李老實,你那些糯米和豬rou是哪里來的?” 現在東西可不好找,張軍頭的醫棚肯定不會給,說找張軍頭借的錢,江枝不相信。 李老實撓撓頭:“去醫棚借錢在鎮上買的!” 江枝沉下臉:“你在我面前要是再說謊,我以后可就不留你在山上了,張軍頭那里我也是可以問的?!?/br> 聽到要問張軍頭,李老實一下就老實了:“我說,江大嫂子你先別惱!我是把你說的藥賣、賣了,沒給那些外來戶……不過讓他們自己去挖黃荊根熬水了?!?/br> 江枝之前教他認識花臉細辛就是送給流民治病,現在被他賣了,沒有給人,害怕被罵貪財,他就瞞下來。 江枝無語,這個李老實還真是不老實,不過她也沒有出言說什么,李老實至少還讓人挖黃荊,沒有全部私藏。 見江嫂子沒有責備自己,李老實也來了精神:“那些細辛還真有藥鋪收,我挖了三天,把官道兩邊的田溝都找完了,嘿嘿,送去藥鋪,他們給了三錢銀子?!?/br> 李老實說得嘴角直抽抽,這花臉可比自己之前找的節節草貴多了,換成以前買來的雜糧面夠吃兩月。 江枝盤算一下,三錢銀子大概就是三百文,在現代細辛也是不便宜的,還算合理。 三錢銀子! 江枝想到以前小野豬從李老實身上扒拉出來的碎銀,現在可得把佩奇看好了,要不然又會掏別人腰包。 江枝又問到鎮上怎么有rou賣的,藥鋪開了幾家。 李老實道:“只有一家rou鋪,不過有兩家醫館開業,鎮上人也不多?!?/br> 他把事情的經過細細說完。 這次兵亂,梨花鎮這次受災嚴重,商鋪富戶被劫掠一空,半年過去還沒有恢復一成。 其實,徐家村是遭受了無妄之災,亂兵一般是沖擊富豪大戶和鄉鎮縣城。 偏遠的村里就是有亂兵也不逗留,一有動靜村民就扶老攜幼躲進旁邊山上,損失的財物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