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我擁有四個未婚夫、繼后、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藍衫、黑褲、繡花圍裙,頭上包藍色布巾,再插一根簪,這就是農家已婚婦女的盛裝打扮。 等年紀再大些,就像小滿爺奶一樣纏上青色頭巾,以防止山中濕霧造成頭風冷疼。 因為要出門,小滿和徐二瑞是天不見亮就起床,灑掃打水,就連柴禾也抱到灶間。 臨行前,小滿又被徐大柱叫到房里仔細叮囑一番,出門在外,一要聽話、二要收起毛糙性子。 小滿諾諾連聲答應,他在醫棚打炕這些天,每次回來都要被耳提面命,多少有了作用。 向德金和吳洪茂不用江枝多說,他們早就收拾得干凈利索的等著。 幾人帶上干糧和水,等到天色蒙蒙就下山。 下山路程走得很快,哪怕繞了路,一個小時也到了。 此時,張軍頭才將醫棚的事安頓好。 “張什長,能不能把倆孩子的工錢支借一些?”江枝要出門,身上沒錢怎么行。 小野豬撿到的碎銀子她用戥子稱過,只有六錢。 換成平時還好,現在物價上漲,還帶著幾個大小伙子出門,到城里買幾個餅子總是要的。 張軍頭直接取出一兩銀子:“先借給你,余下的炕打完再結扣!” 這沒問題,江枝收下。 小滿和徐二瑞帶的背簍里還有一些藥材,只要找到藥鋪就能換錢。 徐家村到平川縣是六十里,換成現代就是一腳油門的事。 可在古代的巴郡,大部分官道也只是稍微平整,寬能走車的石片路,而且隨著地勢上坡下坡。(參考古蜀道翠云廊,也就是當時的高速公路) 速度……什么是速度? 醫棚的騾車走在崎嶇不平的官道,坐車的江枝很快就搖暈了。 在她的旁邊,小滿他們沒有坐車都是步行,他們感覺自己走著更舒服。 只有張軍頭帶著兩人是騎馬,踢踏踢踏走得輕松。 現在官道上依然有精疲力盡的流民成群結隊在走著。 靠近河邊稍微平緩處,道路兩側比人還高的芭茅桿兒如同一道墻蔓延。 淡紅的穗花高高豎起,風吹呼呼有聲,現在已經是深秋依然茂盛如林。 遠遠看去,如云如霧,綿綿不絕,映照著陽光像是著了火般壯美。 這也是土匪劫道最方便的地方。 可以想象夏天葉片正綠時,里面隨便躲上幾個人,搶劫殺人后隨便一鉆就沒了蹤影。 現在有青壯和軍士護衛著,江枝沒有這方面的擔心。 她手中拿著小滿給自己摘的芭茅桿編“馬馬”,心中已經在盤算見到平川縣令該怎么提要求。 要錢?要地?還是要一個縣衙嘉獎的匾額? 平川縣衙才經歷過政變,現在勉強恢復正常,而且官倉空空蕩蕩。 新官上任三把火,歸順周王的新縣令肯定急需各種救民法子。 以前有千金買馬骨的事,說不定自己提這些要求能滿足! 第113章 新縣令章正 平川縣衙 已經上任兩月的章正面上滿是憂愁,面前是堆積如山的卷宗,都是各處流民報告的匪跡和告急求糧。 平川縣之前的縣令在周王起兵時城門緊閉,妄圖抗衡對抗,可十天后就趁黑夜偷摸著出城逃了。 等到縣丞縣衛等官吏發現縣令帶著金銀細軟和家人逃跑,立即也將各處官倉瓜分逃匿,城里頓時大亂。 原守軍逃跑洗劫村鎮為匪,流民涌入城里偷竊,新軍入城控制住局勢,也只是控制住混亂。 現在章正面對的就是如水洗過的縣衙。 他的第一條公告就是流民回鄉復耕,可四下宣傳后也沒有多大成效。 歸結一句:缺糧缺藥,流民不安。 貼身伺候多年的婢女蘭芝端著熱茶過來:“老爺,昨晚你就晚睡,今天又是卯時就起,看到現在已經午時,還是吃點東西歇一會吧!” “老爺這些時日天天不吃不喝看卷宗,又不能看出糧來。要是身體出一個好歹,夫人又該擔心了!” 章正放下卷宗,揉揉酸痛的老腰,撐著膝蓋緩緩動著,直到咔噠一聲才站起來:“唉,時不待我了!我這里的事只要你不告訴她,夫人又如何得知?!?/br> 他現在已近花甲之年,在來巴郡前是五品通判。 因為看不慣朝廷中那些小人盤剝百姓,遞了彈劾奏折,結果被貶為布衣庶民。 如今得到周王邀請來任平川縣令,也想為黎民盡些微薄之力。 雖然心志不減,畢竟年紀到了。 連日奔波后又馬上整頓庶務,收攏衙門六班,再看列年卷宗,平時還算強健的體魄也吃不消。 沒辦法,只得聽從蘭芝的安排,先回房休息一個時辰。 就在章正剛剛躺下時,隨他一起來的師爺過來稟報:“東翁,新軍駐梨花鎮徐家村的醫棚主管張興,帶一民婦有事相報。說是找到一果子可以解糧荒之急?!?/br> “什么?”章正有些迷糊。 “東翁,是找到一救糧荒的法子!”師爺再說一次。 “快,蘭芝拿衣服來!”章正瞬間清醒,忙翻身坐起,一疊聲的催促起來。 蘭芝有些不忍:“老爺,你才剛剛躺下……” “唉!什么時候都可以睡,百年之后一睡不醒!快!” 章正穿著單薄里衣就要下床,蘭芝沒法,只好取來官服給他穿上。 縣衙客堂,江枝和張軍頭正等待著。 向德金和吳洪茂,還有兩個軍士端正站在旁邊,而小滿徐二瑞兩人則東張西望,對著周圍的花草樹木,連廊甬道指手畫腳。 兩人從進城開始,看到五顏六色的如林店招,還有鱗次櫛比的商鋪,頓時化身掉進米缸的老鼠,東瞧西看嘴巴“叨叨”個不停。 等進了縣衙,看見威嚴八字門,肅然大堂二堂,還有紅黑二色水火棍更是大開眼界,不停交頭接耳。 江枝在聽到兩人對旁邊墻上那幅青天碧海紅日祥云圖開始評論時,回頭瞪一眼。 兩人瞬間安靜,這才老實下來。 沒過多久,干巴師爺過來相請:“張什長,江大嫂這邊請?!?/br> 向德金和徐二瑞幾人留下,自有雜役送來茶水,江枝和張軍頭去了縣令章正的書房。 江枝見到縣令,微微吃驚,倒不是因為縣老爺頭頂和耳朵都沒有冒紫煙,年紀也有些大,而是這個縣令身材實在高大,足有一米九,這在巴郡很是少見。 章正跟兩人沒有寒暄,直接道:“張什長,聽說你是找到一救災之法,可有這事?” 張軍頭道:“是,我所在的醫棚實驗出一種果實,只要稍加處理就可以充饑?!?/br> “哦,如何個法子,仔細說來!”章正來了興趣。 于是,江枝把自己帶的包袱打開,旁邊伺候的衙役取過去交給章正看。 章正一邊看,一邊聽江枝介紹:“這是青岡子,也就是跟橡子形狀相同的果實。不同的是橡子沒有苦澀味,而青岡子有小毒,味苦澀,需要解毒處理,再磨粉就可以煮粥煎餅?!?/br> 章正用手指粘了一點在舌尖嘗一下,抬頭對衙役道:“你讓灶上照這位大娘子的方法做一碗來?!?/br> 衙役離開,章正就開始詢問兩人是怎么發現青岡子可以食用的:“此物跟橡子雖然相同,但有小毒,尋常人都見之生畏,又是怎么想到這樣浸泡、蒸煮化解的?” 張軍頭轉頭看向江枝,江枝鎮定道:“民婦自幼懂一些草藥,知道藥有三分毒,自有方法可以化解。 以前娘家每逢青黃不接時,偶爾會做幾頓。這次遭災,又見滿山青岡子,就想到把這方法捐獻出來,給饑餓的流民一點吃食?!?/br> 這是早就想好的說法,她也跟徐二瑞和巧云說過,要是有人問起,就說是外婆家的秘方。 其實,江枝也不知道原身的娘家在哪里,聽徐二瑞的意思,外婆家在山里,但他小時候就沒有往來過。 章正沒有對她娘家多問,只微微蹙眉:“你說懂草藥,住在徐家村醫棚?” 江枝點頭:“是的,兵亂之前住在徐家村,只是兵匪燒村時,我們已經避進山里,現在張什長建立醫棚,周遭太平了些才下山走動的?!?/br> 章縣令若有所思道:“前一段時間本官經過徐家村,有一青年說起草藥泥鰍串能治腹痛,你可認得?” 江枝此時還有什么不明白,原來二瑞回來說的那個外地人就是縣令,頓時驚得站起來:“原來那日給我兒賞了耳釘的就是縣令老爺,他還說是一個jiejie給的。 大人,我那傻兒只知道一點草藥皮毛,不懂規矩,要是有什么不好,還請大人寬恕?!?/br> 她這樣緊張是有原因的。 世上都講:道不輕傳,法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叩門。 二瑞主動去問別人吃藥,在古代就是犯忌,在現代……更不能隨便給人吃食。 “哈哈哈!”章正難得的開心笑起來:“要是蘭芝知道有人叫她jiejie,肯定會樂意的!不用擔心,本官也略懂岐黃之術,知道你兒說的沒錯,他今日可有同來?” 江枝聽到章縣令懂醫術,心里頓時放下:還好還好,不會被訛,也不會被人向醫務科投訴。 唉,真是在現代落下心理陰影了! 心里放松,見問到二瑞,趕緊道:“怕他們一群猴子傷了縣令老爺的眼,民婦就讓他們在那邊大屋里等我?!?/br> 章正見她雖然言語粗俗,但很是直率,并不以為意,起身往外走:“走,正好過去嘗嘗青岡粉的味道,也見見你那兒子?!?/br> 旁邊,張軍頭見兩人說得熱鬧,把自己晾在一邊,現在又要去跟那徐二瑞說話,頓時急道:“章縣令,前些日子屬下送來的十六顆流匪人頭,可審核查過了?” 聽到這話,本還笑意滿滿的章縣令頓時變了臉色,腳步一頓,沉聲道:“張什長,你可知罪?” 第114章 “流匪”之辨 張軍頭一驚,立即紅了臉:“章縣令,我在外面跟流匪生死搏斗,護衛民眾的功績,你不能一句話不給就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