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蕭權奇猛然睜開眼看著他。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他一字一頓,反倒越來越堅定:“大梁上品無寒門,說我蕭權奇投敵賣國便賣了,我至死無悔!” “四弟,如此頑固不化的宵小,與他為謀實在是多費口舌!來人——”蕭權奇既打定主意不再透露,再審下去也是徒勞,謝元照便命人將其暫時收押看管,接著扶謝元貞去蒲團邊,這才發覺他早已脫力,“你本元未固,快坐下喝口熱茶!” 謝元貞自幼孱弱,入冬的一場風寒險之又險,斷斷續續養了月余才有起色。病去如抽絲,縱于尋常健碩的少年而言也是大損元氣。 若非如此,眼下謝元貞該已帶著幺妹,在南下去往鐸州的路上了。 中書謝府雖不恥投敵賣國,但亦非搶首南墻之輩,自然明白萬事當兼備兩全的道理。 父子各懷心事,書房內一時只有杯盞交錯的聲音。謝元照半跪在地,替四弟端來茶盞仍不放心,又幫他捧穩了盞托,忽而若有所思道:“早知如此,即便當初病重,也該讓你與含章同二兄先行一步南下?!?/br> 這話倒提點了謝泓,他頓時朝二人擺手道:“叔佑、季歡,時候不早,你們即刻回屋收拾行囊,隨后啟程南下去與仲闿會和!” 兵敗如山倒,五部不日即軍臨城下,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可謝元照想也不想:“阿翁阿母尚在洛都,就此南下我們如何心安???真要走也如同之前商定那般,四弟五妹先走!” 謝元貞見這一個兩個的都要自己先走,手中的熱茶霎時如有千斤重。他放下茶盞,挪動身姿恭恭敬敬跪向謝泓,道:“天意要我留在謝府與二親共存亡,父親和三兄就莫要再趕我走了?!彼肫鸱讲旁诎概_右側見著的那封信,不由含笑,“且鐘師兄說已為我延請名醫,我得在這兒等他?!?/br> “這是做什么!” 謝泓直身向前一探,他要謝元貞好好坐著,謝元照卻反跟著雙膝跪地,“好,是我謝家兒郎,三兄陪你一道等他!”,他一拍四弟臂膀,遂與之并肩,道:父親放心,無論您作何決定,我和四弟定會竭盡全力!只是為今之計,下一步又當如何?” 為今之計,為今之計! “……新帝祭天,帶走了原來駐守在京郊的十萬牙門軍,加上李護軍所掌的六軍,我們足足少了二十萬兵力。且半日已過,京師百姓雖流亡大半,撤離所剩之數亦非一時三刻所能行?!敝x泓疲態盡顯,原本挺直的脊背已垮下來,聞言低眉沉吟道:“為父回天乏術,現下唯剩京師戍衛的六營可勉強抵擋一陣,待后方援軍趕到再做籌謀?!?/br> 謝元照難掩驚愕:“可六營平日職責僅限京師巡防,且不過區區兩萬之數,那豈非——” 以卵擊石。 半晌,謝元照又道:“有一點那蕭狗所言非虛,慕容氏昏聵無能,我們又何必——” “住口!” 謝元照應聲禁言,卻仍執拗地與謝泓對視——他何錯之有! 朝堂之上向來以謝氏與李氏為分庭抗禮,但世家大族之間雖是盤根錯節,一日平衡也難保永世安穩。自前太尉庾閬被殺,諸皇子應詔而起,謝氏也曾逐步獨攬朝堂事,彼時說他謝氏無逐鹿之心,天下又有誰人能信?可謝泓偏生執意拗行,一次次錯失先機,這才容李氏后起之秀得以坐大。 謝元照曾以此追問大兄二兄,二兄聽罷則擊缺唾壺,聲言亂世當做梟雄,倒是大兄始終沉默著不答—— 謝泓不惑之年,兩鬢斑白之際驟然喪子已是大悲,此刻他也不忍太過苛責三子,于是又放低了聲音:“世人皆道這二十年來是皇族內斗,可你將慕容氏換作謝氏抑或李氏便是門戶之爭。這天下要亂,又豈是你想奪便能奪的?” 父子三人誰也不走,也不愿相讓,談話便又陷入僵局。屋內燈燭明滅,炭火將熄,霜寒正一寸一寸沁入骨髓。 過了不知多久,宅外的街上隱約傳來清亮的更聲,柝擊一慢兩快,繼而是一句悠長的“平安無事”。 謝元貞輕聲重復著更夫的話,沒來由地喃喃自語:“也不知二兄現下行至何處?”話音未落,忽聽門外又有人來報:“稟老爺,翊軍、長水二營將士在外求見!” 謝元照已起了身,道:“這么快?” 謝元貞也生疑,扶著桌案問謝泓:“方才父親傳信三州,可有令六營布防工事?” 房門緊閉,謝泓老謀的雙眸力透窗欞,不知在看什么,片刻之后才沉默著點頭。 長劍在鞘,此刻已露出半寸銀光,風聲鶴唳,謝元照脫口而出:“那此刻二營的人來做什么?” 只是不等他們反應,書房之外已有人破門而入,高聲喊道: “末將翊軍、長水二營校尉,今夜特奉圣上口諭,前來捉拿窩藏于謝府之內的投敵反賊!” 第004章 對峙 “月犯箕,主大風?!?/br> 后院謝含章的閨房,謝夫人熄了燈,正摟著小女兒哄睡。謝含章被今晚這一出攪得毫無睡意,她隱約記起方才掠過四兄,看到的那片陰云密布的夜空,沒來由念了句讖語。 月犯箕,占曰軍將死。 “人生十年曰幼,”謝夫人心中大慟,淚水自陰影下的眼角滑入柔軟的枕面,她閉上眼嘆了一口氣,然后輕聲道:“正旦之后含章當入學堂,屆時該修圣人立身行道之言,你阿翁也不愿你學這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