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節
第一零六九章 相親 寫好平生的第一封信后,第二天正好是千戶所收信的日子,俞敏便起了個大早,把全百戶所的信件一起送去楊林鎮。 大明共有三種官方驛傳系統。 驛站和急遞鋪已經介紹過,還有一個叫遞運所。 前兩者是運人和公文的,后者則主要用來運物資的。前年征云南,大軍的糧草輜重,就是遞運所的軍士負責運輸的。 為了方便將士們跟內地的家人聯系,王爺便決定由官方的驛傳系統,集中為官兵送家信。 前兩者都講究效率,絲毫不能耽誤,所以這個任務就落在了遞運所身上。 遞運所會在經過千戶所駐地時集中收取將士們的信件,然后通過層層轉運,把信送到他們家鄉的衛所去。 以王爺的豪爽,這項服務當然是免費的。但要是想確保信能送到,而不是半路上遺失或者損毀,多多少少還是得給遞運所兵士點兒好處的。 俞敏又多給了半吊錢,讓遞運所把自己攢了半年的俸祿捎給老娘。 洪武十三年,隨著大明財政好轉,也為了在廢宰相后安撫人心,朱老板提高了官員俸祿,正八品年給米七十五石,鈔四十五貫;正七品年給米一百石,鈔六十貫。對之前還是大頭兵的俞敏來說,絕對堪稱豐厚了。 而且王爺絕不拖欠官兵糧餉,文武官員的俸祿也一定及時發放,所以俞敏的經濟狀況已經大為改善。只不過他學著戚千戶、牛百戶他們的樣子,給手下陣亡弟兄家里寄錢,那些傷殘回家的也會給一份。 戚千戶當初告訴他,只有這樣,將士們才肯為他們賣命。 不過俞敏還太年輕,想不了那么多,他單純的就是想讓自己心里好過些。所以去年他一直沒攢下錢。直到今年,在大哨鄉安頓下來,才攢了十貫寶鈔。又用吃不完的祿米,跟弟兄們換了二十貫,湊了那么三十貫鈔,再加上王爺另發的五貫銅錢。統統寄給了老娘。 本來他打算讓老娘和弟弟來云南的,但昨天跟牛百戶聊過之后,就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人李家都不愿意來云南了,他就舍得讓老娘跋山涉水來受罪? 還是過兩年再看吧。 …… 把錢交給代收的季鎮撫時,俞敏還特意叮囑說,一定要告訴遞運所的人,自己在信里寫了金額的。 不是他不信任遞運所的人。好吧,就是不信任他們…… 完事兒后俞敏如釋重負,又趕回大哨鄉,還沒耽誤當天的農活。 那日之后,他就一邊繼續帶著弟兄們開荒,一邊兒等信兒了。 然而他這邊還沒等到回信兒,那邊牛百戶已經給他物色好對象了…… 七月里的一天,牛百戶把他從地里叫走,拉到河邊讓他從頭到腳洗刷干凈了。俞敏最大的優點就是絕對服從命令,依言把自己捯飭干凈后,便見軍士從馬背的箱籠中,捧了兩身青色的官袍,送到他倆面前。 “愣著干啥,穿上???”牛百戶一邊穿自己的官袍,一邊對他道。 “這大熱的天,穿這干啥?”俞敏看了直怵頭。 “干啥?相親去??!”牛百戶沒好氣的白他一眼,又興沖沖道: “我那便宜……哦不,大舅子,幫你物色到了個好女子,是臨近寨子火頭的閨女。人家父女這會兒應該快到了,咱們也趕緊去我舅子家吧?!?/br> “俺不想去,俺還沒等到回信呢?!庇崦粢婚_始是拒絕的。 “我管你想不想去,這是命令!”但牛百戶牛眼一瞪,他就只能老實聽命了。 不一會兒,兩人在軍士的幫助下,穿好了各自的官袍。武官的官袍跟文官還是有明顯區別的,首先烏紗帽的兩個翅兒更短更圓。再就是文官寬袍大袖,武官卻是貼身窄袖的曳撒,穿戴起來行動更方便。 當然最明顯的區別,還是胸前的補子了,文官胸前補著各種鳥,武官則補著各種獸,也難怪會被后人編排為‘衣冠禽獸’。 兩人也不用怕穿混了,因為六品和七品武官的官袍一模一樣,都是青色的,素銀腰帶,胸前補著只彪。 果然是佛靠金裝,人靠衣裝。這一穿戴整齊,把佩刀往腰上一掛,兩人馬上徹底大變樣,從兩個被曬得黢黑的農夫,瞬間變成了威武的大明軍官。 為了壯聲勢,牛百戶還把衛所僅有的八匹戰馬全都拉出來。他倆各騎一匹,余下六匹也讓手下弟兄騎上同去,充作親兵…… 一行人策馬二十余里,進了嵩盟西部群山,又在山間行了十余里,來到個名叫‘法克頭’的山寨前。 說是山寨,其實也就是用木柵欄在半山腰上圈起來的一片山村。這里的寨主阿切便是牛百戶的白夷大舅哥。而這次相親的對象來自附近的者那村,同樣是白夷人。 白夷人主要聚居在大理,段氏就是白夷。當初大理國統治全云南,段氏自然要派族人鎮守嵩盟州這樣的戰略要地。但元朝滅大理、入主云南后,段氏和大部分白夷人被迫退回了大理,卻也有少數族人留下來,退居到山中結寨而居。 法克頭和者那村就是這樣的情況…… 直到這時候,俞敏還是滿心的不情愿。 但當他跟著牛百戶進了阿切的茅屋,見到相親對象時,當時就情愿了。 那是個晴朗的夏日午后,金色的陽光透過簡陋的木窗,照在那個叫‘糯’的白夷少女身上。也照進了俞敏的心窩窩里,他永遠也忘不了這幅‘日光少女’的優美畫面了。 哪怕事過多年后,同袍依然清晰記得,他當時嘴里蹦出了四個字:‘真白,真大……’ 不過俞敏后來反復強調說,他說的是‘眼睛真大’,不要想歪了。 總之,這個十九歲的處男,一下就上頭了。然后一直腦瓜子嗡嗡的,思維完全停滯。一點殘存的意志,也全部被他用來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傻笑出來。 這種情況下,自然全憑百戶做主了…… 對方不會說漢話,他們也不會說白夷話,兩邊自然任由稍微懂些漢話的大舅哥擺布。 阿切對牛百戶說:“聘禮?!?/br> 牛百戶就趕緊讓軍士,將阿切吩咐過的聘禮搬進來。有公雞一只,喜酒兩瓶,還有兩匹布,一壇子鹽…… 對方收下,并回贈一盒粑粑,阿切便告訴牛百戶,這說明他們同意了。 第一零七零章 洞房 既然雙方都同意,于是馬上定下日子,就在三天后的八月初一成婚。 要不是婚房還沒蓋,牛百戶恨不得明天就迎親。但總不能讓新郎新娘在透風透光的窩棚里洞房吧? 所以喝定親酒時,他便讓人帶著法克頭的工匠回去,抓緊給俞敏建個婚房。 當然,也不只是給俞敏一個人建房。最初搭建的窩棚住久了,開始漏雨透風,而且還那么逼仄。想讓將士們安家帶口,住房條件當然急需升級了。 可他們百戶所沒人會蓋正經房子,就是普通的土坯房也不會,更沒功夫去學著干。牛百戶便把這個任務,委托給了他的便宜大舅子,讓他幫著蓋他們自己住的茅草房。 當然先得集中力量,給俞敏把婚房建起來,也算先打個樣了。 白夷族工匠造的是一種叫‘木楞房’的傳統民居,建筑的時候,先在地基上打上數十棵木樁做基礎。木樁打好后,除了留著四角高大的木材作為整個房間的支柱外,在其它木樁在上面蓋上木板做地面。屋頂再用茅草和泥土覆蓋。 至于墻壁,講究點兒的用木板、有條件的用竹篾,實在不行,也可以用樹枝編個籬笆湊合。 百戶所倉庫里存了好多草席子,軍士們便找出來十幾條,安上去給俞總旗當墻使。別說,席子一卷,八面來風,十分的涼快。 而且這種干欄式建筑上層通風干燥、防潮防蟲,十分適合用作居室;下層可以關牲口或用來堆放雜物,十分的實用。比起之前的三角窩棚來,住宿條件確實是巨大的進步! 在白夷工匠和軍士們一起努力下,僅用了兩天時間,俞敏的婚房便建好了。跟原先那片窩棚一比,真是鶴立雞群。 大伙兒又湊東湊西,給他湊出了桌椅板凳,鍋碗瓢盆,甚至還有新的鋪蓋…… 好吧,這么說有些唬人了。其實鋪的是新草席,蓋的是一塊發下來做軍服用的紅棉布。 但想想半年前來這里時,他們還啥也沒有?,F在已經有了像樣的駐屯點,還能把新房布置成這樣,真的已經很厲害了…… …… 八月初一,婚禮如期舉行。 俞敏和百戶所的兄弟們,三更天就抬著轎子,吹著嗩吶敲著鑼去山里迎親。 到了者納村的時候,已經是傍晌了,迎親的軍士們全都驚呆了。 這者納村窮還只是一方面,最讓人無語的是,全村總共就一戶人家,十幾口人…… “好家伙,這不是蒙人么?”有將士小聲嘀咕道。 “也沒騙人啊,全村就他們一戶,他們家當然就是村長家了?!币灿心乔樯谈叩内s緊打圓場,這可是俞總旗的大日子,不能出狀況啊。 不過俞敏并不太在意這些,對他來說只要新娘子還是又大又白的那個,那這都不是問題。 好在這件事兒上沒出岔子,新娘子還是三天前那個糯。迎親的隊伍把新娘接上轎子,就趕緊往回走。 不急不行啊,動作慢了,半夜才能回去,婚禮都耽誤了。 誰知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路過什么村寨,送親的女方家屬便會停下來,把嫁妝碼成兩摞,再請新娘下轎,連比劃帶演示的,讓新郎背著新娘圍著嫁妝繞個“8”字才能繼續走。也不知有個啥講究。 俞敏倒是樂此不疲,他這輩子還沒跟年輕女子有過肢體接觸呢。 每次把‘糯’背到背上,感受到兩手柔軟又富有彈性的觸感,還有背上傳來的銷魂滋味,俞敏就格外興奮,覺得自己能背她一整天。 不過這樣一來,往回走的速度就太慢了。眼看著天快黑了才走出山溝溝,俞敏心說這樣哪行?便趁著下次背新娘的時候,背起來就不放下來,朝著百戶所撒丫子就跑。 將士們見狀哈哈大笑,也使勁敲敲打打,抬著空轎子緊緊跟上,把送親的新娘家人全都甩在后頭。 后來將士們都覺得這么把媳婦背回來,既刺激過癮,又能體現自己過人的體力,比用轎子抬回來有意思多了。于是后面成婚的將士們有樣學樣,都把媳婦從娘家背回來。 再后來不光他們百戶所,整個楊林千戶所都這么干開了,竟形成了當地特有的“背婚”之俗。當然這是后話…… …… 單說俞敏,緊趕慢趕,總算趕在傍晚的昏禮前,把媳婦背了回來。 回到百戶所,自然就完全按照漢人的習俗來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唯一的遺憾是,俞敏他娘不在場,他只能帶著新娘子遙拜東北方向,希望老娘能感受得到。 然后就是全所吃喜酒,連張千戶劉副千戶都從楊林鎮過來道賀,讓俞敏受寵若驚。 但到了鬧洞房環節,他才是真的受驚了。一群精力過剩,唯恐天下不亂的大頭兵,鬧起洞房來那真是花樣百出,百無禁忌。 要不是張千戶和牛百戶在,估計俞敏能讓他們折騰的暫時不舉了。 “好啦好啦,差不多了?!迸0賾舭岩蝗夯熨~東西攆出新房,又親手給一對新人關上門,一臉可靠道: “放心吧,今晚不會再有人鬧洞房了。誰再來我抽他?!?/br> 那一刻,牛百戶在俞敏眼里,就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卻不知牛百戶只是想聽墻根兒。這四面透風的吊腳樓,聽起墻根來效果絕對好,就跟在現場一樣??刹荒芾速M了這寶貴的機會…… 于是他和弟兄們悄悄躲在樓板下,聽著上頭的動靜。 可許久,上頭一點動靜都沒有,有人奇怪的小聲問道:“咋不說話?” “誰都聽不懂誰的話,有啥好說的?”有大聰明答疑解惑。 又等了好久,他們終于聽到淅淅索索的脫衣聲,所有人的耳朵登時豎起來了。 然后頭頂便嘎吱嘎吱的木頭晃動聲。也不知是俞敏太猛,還是白夷工匠技術不行,整個木頭房子居然都跟著晃悠起來。讓牛百戶等人都不敢待在地板下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