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節
…… 虎蹲炮在攻城開始后就停止了怒吼,霰彈一噴一大片,在這時候再開炮,傷的自己人比敵軍還多,只能乖乖閉嘴。 俞敏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城頭上,盡管已經不是初上戰場的新兵了,還經歷過白石江那樣激烈的戰斗,他還是被眼前攻城戰的慘烈驚呆了。 看著那些身經百戰,身手超群的老兵,竟也下餃子似的跌落城下,他心說這次怕是沒那么好運活下來了。 不過他已經學會了如何與恐懼相處,那就是鼓起全部的勇氣,去戰勝眼前的敵人! “該我們了!”這時代理千戶之職的劉副千戶大喝一聲。 將士們轟然應聲,以小旗為單位組成一個個攻城隊形,跟在劉副千戶后面渡過浮橋,來到滿是鮮血和尸體的關城下,開始有序的攀登云梯。 待輪到俞敏時,他發現梯子上全是血,摸上去都黏糊糊的了。來不及細想,他便手腳并用開始攀登。 頭頂和左右兩邊的同袍,不斷慘叫著跌落,俞敏恐懼到了極點,動作也麻利到了極點。 爬著爬著,他忽然驚喜的發現身邊的慘叫聲戛然而止,也沒有同袍跌落了…… 這總之是好事,來不及細想,俞敏便趁機和同袍們爬上了城頭,便看到城上的大理軍隊已經亂成一團了。 而引起混亂的,是從他們背后斜陽峰上殺下來的五千選鋒! 大理軍隊毫無心理準備,一時間陣腳大亂,就連那些在城頭一線阻敵的士兵,也忍不住紛紛回頭,查看發生了什么情況。 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只見大隊的明軍如同神兵天降,冷不丁出現在自己背后,直接把后隊的友軍給打開了花。 等他們再轉回頭時,又嚇了更大的一跳——他們也就是回了個頭的功夫,明軍已經抓住這一稍縱即逝的良機,飛速沖上城頭了! 瞬息萬變的戰場上,豈容他們集體走神? 對上經驗老道的明軍,只要你漏出一點破綻,就一定會被死死抓住,然后被徹底弄死! 俞敏也緊跟著??偲斐晒ε赖搅隧敹?,然后扳住箭垛,縱身躍上城墻。人在半空時,他便反手抽出插在背上的刀,朝著圍攻??偲斓拇罄碥娏杩张?! 那名大理士兵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他一刀砍斷了大半截脖子,鮮血狂噴間,腦袋向反方向飛去,卻又被皮rou連在另一邊脖子上,最后詭異的垂下…… 來不及感到恐怖,俞敏又順勢落地,使出戚千戶教他們的滾地刀法,一個懶驢打滾,連削數名敵軍的小腿。最后一招鯉魚打挺站起身來。 美中不足的是,起來時應該正面向敵,他卻對著??偲炝?。 ??偲彀阉砗笠焕?,一刀隔開敵軍刺來的長矛,顧不上笑話他,急聲道:“結陣!” 俞敏趕緊站在??偲焐砗笊宰蟮奈恢?,替他擋住左邊來襲的敵人。另一名士兵站在??偲煊疫?,三人結成一個三才陣,攻守相望之下,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在三人的掩護下,越來越多的士兵沖上來,他們的陣型也越來越密實,這下不光防守沒問題,還能開始步步為營的反攻。 將士們便在??偲斓膸ьI下,一步步向前推進,為后面登城的同袍肅清城頭的守軍。 隨著明軍潮水般涌上城頭,大理軍不斷潰敗,整段整段的城墻失守,最后連城門樓都丟了。 一名身強力壯的明軍士兵,沖進城門樓,掄起放在轉盤旁的鐵錘,重重一錘砸掉了銷子,轉盤便飛速的轉動起來。 咔哧咔哧聲中,吊橋緩緩降下,落在洱河河面上。 河對面的明軍主力便歡呼著,魚貫沖入下關洞開的城門中。 龍尾關這座號稱建成后從未被攻陷的險關,連半天都沒堅持到,就這樣淪陷了。 第九九零章 全滇平定 隨著高懸‘龍觀鎖鑰’橫匾的下關城門洞開,大理守軍的心理防線也崩潰了。 面對著鋪天蓋地而來的明軍,他們丟下武器,掉頭奔逃,跑不掉的就抱頭跪地投降。 轉眼之間,這座自南詔時起守護了大理數百年的下關城,便換了主人。 俞敏所在千戶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將士們這才得空包扎傷口,喝點水緩口氣。 他也疲憊的趴在城頭上,看著奮勇追擊的明軍,如釋重負的松了口氣。 終于,又活下來了…… 他卻不敢回頭,因為背后城墻下,有好多他熟悉的面孔,要么當場犧牲,要么重傷呼喊軍醫前來救治,場面慘不忍睹。 其實從爬上云梯到徹底奪下城頭,攏共也就頓飯功夫,卻耗盡了他全部的體力和勇氣。心說攻城戰真不是人打的,若非那五千選鋒忽然從背后殺出,說不定自己就跟那些同袍一樣,非死即重傷了。 最后他靠著箭垛緩緩地坐下,看著天上的白云,開始想家想mama…… …… 下關城破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鏖戰中的上關,上關守軍登時戰意全無,防守力度大降。 金朝興敏銳的察覺到敵軍的慌亂,馬上下令全力進攻,將士們一口氣便攻上了城頭,奪取了上關,與下關的主力部隊,對大理城形成夾攻之勢。 其實大理城內還有許許多多的守軍,大理城本身也是一座比押赤城還要堅固完善的城池,甚至還設有衛城,存有足夠全體軍民吃一年的糧食。 但大理政權上下,都對上下關失守毫無心理準備。畢竟那可是從未被攻克的雄關啊,怎么可能開戰不到半天就陷落了呢?難道是守護大理的神龍不再顯靈? 大理的軍民集體懵圈了,這種狀態下怎么可能組織的好城防? 直到看見明軍緊隨著潰兵要沖入大理門時,守門軍官才如夢方醒,高喊著:“快關城門!” 然而已經晚了。被明軍驅趕的潰兵,根本不聽號令,一個勁兒往城門里沖,讓門后的將士根本關不上門,反而被門抵在墻上,險些沒擠成rou餅。 這支沖在最前頭的明軍,是王弼的五千選鋒。王弼多賊啊,一看到大理軍隊開始潰逃,馬上就下令跟在后頭。果然讓他順勢沖進了大理門! 奪取大理門后,王弼又繼續率軍突入,連奪兩道城門,直接殺進了大理王宮里…… 大理君臣正在銀殿中進行緊急議事,為是戰是降吵的不可開交。 王叔段明自然是主戰派,說靠著大理城再堅守下去,等到夏天明軍不退也得退。 但段世卻不想再打下去了,在他看來,上下關失守,說明神龍不再守護大理,意味著他們的舉動違背天意了,應該順應天命,向大明投降。 段明苦勸道:“殿下,明朝是沖著滅我段家四百年基業來的,投降了你就是段家的罪人!” 段世正不知該如何反駁,門被嘭得推開了,侍衛長慌慌張張沖進來:“王爺快走,明軍殺進宮來了!” “什么?!”段明登時呆若木雞,這也太太太快了吧?! 人家還沒準備好呢…… 這時,段世的表現倒比段明強,只見他慘然一笑,長嘆一聲道:“那位明軍老吏說的沒錯,段氏接武蒙氏,運已絕于元代,寬延至今,已是非分。再想逆天而為,天必譴之……” 說完便下令投降。只是命令還沒傳達出去,銀殿就被明軍團團圍住了。 如狼似虎的明軍沖入殿中,將段世叔侄及一并文武重臣,統統擒下。 段世任由明軍五花大綁,痛苦的閉上眼,滿心的后悔,要是早點投降,說不定還能保全滿城的百姓和宮里的家人。就晚了這一會兒,他們怕是要難逃毒手了。 然而讓段世沒想到的是,明軍居然秋毫無犯,只將宮中一干人等集中關押,所有宮殿庫房一概貼上封條,并不入內洗劫,更沒有侮辱女眷的行為發生。 這讓他十分震撼,天下還有這樣的軍隊?怪不得明皇能摧枯拉朽,短短數年便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呢。 聽了他由衷的贊譽,王弼卻有些暗暗臉紅。 雖然不掠奪民財、不侮辱婦女、不傷害百姓,確實是明軍賴以起家的法寶,但這么多年稱王稱霸下來,將士們難免滋生驕橫之心。朱老板軍紀再嚴,違反這三條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尤其是藍玉的軍隊,不知瞞下了多少違規違紀的事情。 這次戰前又跟大理吵的火藥味十足,他真擔心將士們入宮之后會干出什么丑事來。 那樣的話,文官肯定要借機大肆攻擊殿下。尤其是在大理王宮這么敏感的地方,發生點什么丑事,很容易被無限放大,掩蓋住殿下光輝燦爛的平滇功績。 那樣的話,說不定殿下第三個王位又要拖延了,這是王弼無論如何不愿看到的事情。 他可不是杞人憂天,之前征倭時,皇帝明明說好的,能降服日本南朝,把懷良親王帶回京城謝罪,就封老六第三個王,讓他三個媳婦都當正妃。 誰知殿下超額完成任務后,又被皇上借口他搞亂了平定云南的部署,命他疾馳云貴救火。封王的事更是提都不提。 吃了一次虧的王弼,能不擔心這次封王又黃了嗎? 正是懷著‘一定要在大婚之前,幫殿下拿到第三個王位’的堅定信念,他才毅然決然搶下了帶領選鋒的任務。就是為了能早所有人一步入宮啊…… 入宮后,把女眷集中看管其實是一種保護,給宮室庫房貼上封條,也是同樣的目的。 我王弼的女兒必須是正王妃,絕對不能以側妃的身份嫁人……老父親暗暗發狠道。 …… 大理即克,藍玉又派王弼、金朝興、曹震馬不停蹄分取鶴慶、麗江、下金齒,全都沒有遇到抵抗。 因為那些滇西北的土官、土酋老爺們一直在觀望著大理,看到最強大的大理政權如此不堪一擊,他們都知道該怎么做了。 就連那些明軍還沒有來得及攻打的地方,諸如滇西的平緬宣慰司、滇西南的車里等各路土司,也紛紛相約前來歸降。 與朱老板戰前所定方略‘宜分兵勁趨大理,先聲已奪,勢將瓦解。其余部落,可遣人招諭,不必苦煩兵也’一模一樣。 至此,全滇平定。 第九九一章 朱老板茶飯不思 南京,紫禁城。 自從親自在龍江送大軍啟程南征后,朱老板的心就一直懸著。 盡管已經深思熟慮,籌備妥當了,但云南這個地方太邪性了,仿佛天克王師。 中原王朝多少次以碾壓之勢攻伐云南,卻大都莫名其妙折戟沉沙。就連最成功的忽必烈,在打下昆明之后,也因為瘟疫病死了十之七八的軍隊,最后不得不半途而廢,在大理國王退位臣服之后就班師了。 過往種種,不能不讓皇帝患得患失,不然他也不至于拖到洪武十四年才動手。 結果大軍還沒出征,征南將軍先翻了車。 后來大軍剛一出征,藹翠和宋欽又被害了,直接讓大軍舉步維艱。種種不順之下,朱老板怎么可能還繼續信心滿滿? 正是出于對失敗的恐懼,他才殺雞用牛刀,把老六緊急從廣州調到貴州。實指望這個強到邪性的兒子,能鎮住云南這個邪性的地方…… 說來也怪了,自從老六到貴州開始,明軍仿佛就轉了運,先是順利的解決了水東水西的問題,又勢如破竹的連克普定、普安、羅山,巧妙的奪下了勝境關。徹底占據了戰局的主動。 拿下勝境關之后,朱老板的心稍定了一些。不過畢竟大軍還沒進云南,他也只是到了晚上能睡得著覺的程度。有事沒事還是會不自覺的走神,擔心自己在西南的大軍是否安好。 老六被他逼著每天寫一份報告,詳述軍隊的給養、士氣、傷病等方方面的狀況送到京城。 沒事發生也要寫,一天都不能少。 送信的煩不煩不知道,反正老六不勝其煩,一開始還能多少敷衍幾句,后來干脆直接就寫四個字——‘今日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