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節
“這個人不太行吧,他能力平平不說,還特別喜歡亂來,到哪里都攪得一團糟?!庇酂伎嘈Φ溃骸罢娌恢浪窃趺丛交煸胶玫??!?/br> “因為他是我們浙西人啊?!标悵摲虻恍?,看一眼余熂道:“當初我們這幫老家伙,一起舉薦你入朝為官時,老夫就對你講過,只有同鄉是自己人?!?/br> “是。師父教導過,在朝廷里誰也靠不住,只能靠同鄉?!庇酂紵o奈的點點頭,他雖然為官清正,但家里父兄窮了一輩子,哪能抵擋得住誘惑?早就在同鄉大戶的安排下,過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 所以無論是從道義上,還是現實中,他根本沒法拒絕對方的要求。余熂輕嘆一聲:“老師沒有別的人選嗎?非要這種人當祭酒?!?/br> “就是要用這種人,才能把國子學徹底搞爛。只有國子學爛了,我們的大計才能實現啊?!标悵摲騾s不為所動道。 “國子學爛了,科舉就能恢復么?”余熂苦笑一聲,落子。 “一定能?!标悵摲蛑刂攸c頭,信心十足的落子道:“我朝選才為官主要有三途——薦舉、科舉和學校?!?/br> “現在薦舉已經爛了。再也推舉不出劉伯溫、宋潛溪那樣的大才了,就連茂本你這樣的人才也沒了。 “這些年推薦上來的那些所謂鄉賢遺珠,到了金殿上冷汗津津、口不能言,就像秦舞陽見秦王一般。而且見識極短,皇上給他們官做,他們也當不好?!?/br> “那倒是。這幾年考核,最差的就是這些薦舉官?!庇酂键c點頭道:“也不知什么原因?!?/br> “還能有什么原因……”陳潛夫哂笑一聲道:“皇上壞了規矩唄。當年他殺了不肯為官的高啟,天下有名望的士人怎么肯再為他效力。所以才有了江西夏伯啟叔侄,為了拒絕朝廷征召,人各截去左手大指,以自殘來避免為官?!?/br> “嗯……”余熂點點頭,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夏伯啟叔侄剁指案,他焉能不知。 雖然后來朱元璋砍了兩人另外九根指頭和腦袋,但對大明士人的沖擊極大。也讓本就相看兩相厭的雙方關系,愈加惡化了。 第六零九章 朱老板怒批嚴子陵 朱元璋之所以殺夏啟伯叔侄,就是擔心放過他們,會讓天下士人紛紛效仿。 但他對文人的cao性還是缺少了解,夏啟伯叔侄這一死,便成了所謂‘殺身成仁’者,反而名聲愈顯,引發了天下士人的效仿。 后來又有蘇州名士姚潤、王謨等,相繼拒絕朝廷的征召,寧死也不給大明當官。 朱元璋當然不慣著他們,統統送他們去九泉下跟高啟、夏啟伯叔侄作伴去了,以儆效尤。 然而有一天聽講官講書,講到東漢隱士嚴光拒絕劉秀親自邀請,不愿入朝為官的故事時,講官不無深意的借嚴子陵之口說: “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 朱元璋一聽,火氣騰地就上來了。干嘛干嘛呢,什么‘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以為咱聽不出來么? 咱給你官職俸祿,是讓你擱這兒諷刺咱的么? 什么叫‘士故有志’?是不是孔子說的‘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啊,合著你們把咱當成無道君王了么?! 盛怒之下,他又提筆寫了一篇《嚴光論》,命刊行天下,令國子學以降各級學校都需全文背誦。 其大意是說,‘jian邪之徒有各種各樣,不只為非作歹者是jian邪,那些做事不誠心的、有機會作為卻不作為的,也都是jian邪。 當時國家中興之初,民生凋敝,可用之才稀少。光武帝誠心誠意請嚴光出來做官,他卻百般推脫,這是對皇帝恩典的蔑視與侮辱,是讓人以為皇帝無道! 他以為自己有隱居的自由。實則不然,不是光武帝平定天下,到處兵荒馬亂,他能有條件悠游山水么?享受到國家帶來的好處,就應該為皇帝效力,好讓國家早日恢復。 其實嚴光這些退隱山林者,不過是沽名釣譽,釣的還是皇帝的恩典,他們不入仕,無非是皇帝的恩典不夠大罷了。 但假如皇帝自身德薄才疏,沒有能力治理天下,而嚴光這些有能力的人仍拒絕入仕,導致民不聊生,國家又重新陷入戰亂,這些人隱居真的心安理得嗎? 所以嚴光這種人,受君之恩、罔知所報。身懷大才,卻在國家最急需人才的時候不出來濟民利國,就是最大的罪人!’ …… 朱老板本以為自己這篇雄文一出,那些名士大儒就不敢再宅家了,都得乖乖出來做官。 不料卻激起了讀書人更大的反感。 因為嚴光一直以淡泊名利、拒絕皇帝親自邀請而名揚千古,代表著讀書人的風骨。是歷代讀書人的偶像。被士人反復歌頌、反復稱贊。 到了你朱老板上臺,竟直接把我們的偶像批倒批臭,我們讀書人連說‘不’的權力都沒了? 他越是這樣逼迫,讀書人就越是逆反。變著花樣的躲避地方官府的舉薦不說,還故意一起吹捧一些乳臭未干的小子,或者狗屁不通的冬烘,讓他們名噪一時,然后堂而皇之推薦給朝廷。 結果這些年薦舉上來的人才水平,自然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甚至有人連字都認不全,在朱元璋當朝考察時鬧出了大笑話。 …… 余府書房。 “現在薦舉已經成了笑話,咱們再把學校這條路掐死,皇上就只能指望科舉了?!标悵摲虺谅晫τ酂嫉溃骸安蝗徽l來替他治理天下?” “唉,真是荒謬,科舉乃為天子求賢計,光明正大的事情,為何到了本朝,卻如此艱難?”余熂嘆息道。 “沒辦法,當今天子對讀書人和儒教的成見,比山還高。但凡有法子,他就會改走法家的路子。所以這不只是天下讀書人的前途問題,更關系到我儒教香火存續??!”陳潛夫長嘆一聲道: “若非現狀如此,為何太史公都致仕了,還要大老遠的每年來京城給皇上拜壽?不就是放心不下此事?他老人家常對我等說,要是儒教的根基,毀在我們這些人手里,那我們都是千古罪人,死后如何見孔孟?!”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闭f著他重重落子道:“所以我們別無選擇,只能以此血rou之軀,堵上皇帝面前所有的岔路,讓他別無選擇,只能走我們的孔孟大道!我等責無旁貸啊,茂本!” “是,老師?!庇酂稼s忙欠身抱拳,然后開始盤算援兵道:“但這么大的事情,應該盡可能的爭取支持。太子是太史公教出來的,應該也算我儒教的護法吧?” “太子爺當然是支持儒教的,可別看皇上讓他監國,但大政方針還攥在皇上手里呢?!标悵摲驀@氣道。 “楚王呢?我們浙東是他的藩國,那些江南大戶也都以他馬首是瞻?!庇酂加謫柕溃骸澳懿荒芮笏麕臀覀冋f說話?” “不能?!标悵摲驌u頭道:“這件事上,楚王站在皇帝一邊?!?/br> “這樣啊……”余熂心一沉。 “唉,這件事確實很難,但再難也要勉為其難?!标悵摲蜃詈鬄樗驓獾溃骸坝涀?,整個士林,還有天下的人心,是站在我們這邊的!儒教必勝!” “嗯。儒教必勝!”余熂忙重重點頭。 …… 乾清殿。 朱楨看完監聽記錄,震驚的不要不要。 雖然記錄不可能那么詳細,但已經足以勾勒出這幫讀書人的所圖所謀了…… “現在,知道咱為什么一直留著胡惟庸了吧?”朱元璋很滿意他的表情,悠然問道。 “知道了?!敝鞓E點點頭道:“因為他不是讀書人?!?/br> “對?!敝煸包c頭道:“現在已經是洪武十二年了,不是讀書人出身的文官越來越少了。就是有,也無法服眾,頂替不了他?!?/br> “所以,要是再換個丞相,只能用讀書人了?”朱楨輕聲問道。 “嗯?!敝煸包c點頭,一臉愁眉道:“可你看看他們,全都把咱當成敵人,咱怎么能讓個敵人當丞相呢?那這些年的功夫,全都要被他毀掉了?!?/br> “知道他們為啥這么不爽咱么?因為他們認為,自古都是‘君與士大夫共天下’,咱卻偏不跟他們共天下,他們當然不滿意了?!敝煸袄渎暤溃?/br> “現在你明白咱為什么要力保宋訥了吧?” “明白了?!敝鞓E點點頭道:“因為宋訥跟他們不是一路人,他是父皇用來跟讀書人對抗的主將?!?/br> “沒錯,這大敵當前,咱怎么干臨陣換將的那種蠢事兒呢?”朱元璋頷首沉聲道。 第六一零章 搖身一變 “所以……父皇要保宋訥?”朱楨低聲問道。 “那得他先沒什么大問題才行……”朱元璋一臉糾結的撣了撣那本彈章,苦笑道: “說實在的,原本咱看到這份彈章時,壓不住的火氣就上了,都準備宰了宋訥了。但你說巧不巧,吏部又下文勒令他致仕。其實這時咱還沒起疑心,結果,竊聽記錄送來了……” “主要還是竊聽的功勞?!敝鞓E笑笑道:“四哥沒竊聽宋訥?” “這才多會兒?正四品以上他都沒布置完呢,正常輪不到從四品的國子監祭酒?!敝煸暗溃?/br> “不過宋訥那邊,咱已經讓你四哥布控了,但時間太短,還沒有什么進展。只知道他幾乎天天待在國子學,也沒什么朋友交際,就是一心撲在學校里?!?/br> “你說是這種人問題大,還是余熂、金文征、陳潛夫那幫私下串聯的人問題大?”朱元璋問老六道。 “兒臣覺得,問題都不小?!敝鞓E斟酌道:“余熂、陳潛夫之流肯定有問題。但按理說,茲事體大,為了保密起見,不可能這么多人參與密謀。 “所以陳潛夫謀劃的事情,國子學那些普通學官未必知情。他們愿意聯署,也未必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也許就是出于激憤,或者是積怨?!?/br> “這正是咱擔心的地方,這么多人罵他,關鍵是你也罵他,很難說他到底有沒有問題?!敝煸笆种敢幌孪逻抵烂娴溃?/br> “還有那幫學官到底只是被利用,還是都參與了密謀?” “以及,宋先生到底是不是他們的首領?這一點最重要?!?/br> “是?!敝鞓E點點頭,宋濂是大哥的老師,大哥的東宮屬官基本都是他招攬的賢才名士。 也不知故意埋汰老朱,還是太子確實有魅力,那些大儒雖然不惜得侍奉老朱,卻對教導太子趨之若鶩…… 如果這些人都有問題的話,那就得撤換全體東宮屬官,就算太子能理解,可肯定會引起天下震動,大大影響太子的威信??! 事關太子,哪怕沖動如朱老板,也不得不按下火氣、耐著性子來抽絲剝繭,先試著還原事情的本來面目再說。 …… 為了不讓老六推脫,朱元璋又加碼道:“宋濂,浙江東陽人;陳潛夫,蘇州長洲人;余熂,蘇州昆山人;金文征,蘇州吳縣人;王嘉會浙江嘉興人……” “……”朱楨登時一臉便秘狀道:“父皇不妨直說,浙東黨又死灰復燃了唄?!?/br> “咱就沒滅過他們?!敝煸袄湫Φ溃骸安贿^是之前敵不過淮西幫,不得不先蟄伏下來罷了。這二年,淮西被咱打壓,他們自然又瞅準機會,出來冒頭了?!?/br> 而浙東黨的首領,叫劉基。 “但一定跟我師父無關?!敝鞓E趕忙大聲道:“他早就跟他們分道揚鑣了,而且我師父對進士官可沒什么好評,科舉改制還是他提出來的呢?!?/br> “話不要說得太絕對?!敝煸鞍逯樀溃骸靶∽?,要知道人心隔肚皮!那韓國公都退了幾年了?淮西真正的老大其實還是他。難道劉伯溫就沒這個可能?” “沒有,絕對沒有!”老六堅決搖頭。 “那就證明給咱看?!敝煸暗溃骸岸以郯呀戏饨o你,這么多江南籍官員牽扯其間,你放心讓別人查案?把你辛辛苦苦培養的人手,一鍋端了怎么辦?” “好吧……”老六無可奈何的點頭。他總是玩不過老賊,一次都沒有。 “請父皇給一道旨意,兒臣這就派兵圍了國子學,搜集證據,審查一干涉事官員……”他便抱拳道。 “胡鬧!那是咱的國子學!”朱元璋卻罕見的成了保守派道:“那是朝廷的門面,更是咱的臉面!不能一上來就掀起大獄,你懂么?” “明白,”朱楨無奈道:“已經有人恨不得國子學死了。咱當然不能干那種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得讓事情可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