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節
“那就好?!敝鞓E點點頭。 “官府除了官,還有吏,你為什么只說官,不說吏?”大哥問道。 “因為胥吏,早就爛透了。大明要想真正的長治久安,早晚得把他們徹底換掉。但地方運轉其實不靠官員,全靠這些經驗老到、世代相傳的猾吏?!敝鞓E苦笑一聲道: “他們的人數也遠超過官員百倍,眼下還沒那個條件,只能先讓他們維持局面。至于原本該由他們負責的清丈、黃冊、里甲的事務,還是另派工作隊更靠譜?!?/br> “老六認識的很透徹啊?!敝煸百澰S的頷首道: “胥吏問題是歷朝積弊,哪怕咱也覺得棘手,所以才要造黃冊、用里甲,讓鄉里自己組織收稅、服役、捕盜、修水利,自決人命之外的訴訟,就是為了禁止胥吏再下鄉。既然皇權不下縣,那胥吏也不要再去sao擾百姓了?!?/br> 朱楨聽了暗暗贊嘆,沒想到老賊還是個不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這土味的烏托邦再土,也散發著理想主義的光輝。 …… “再說說鄉紳大戶吧?!闭f到官府的問題,朱元璋又問道。 “這次最反動的,就是這幫人,因為朝廷要動的就是他們的根本利益?!敝鞓E淡淡道。 “是啊?!敝煸吧钜詾槿坏念h首道: “那些鄉紳大戶都讓元朝的包稅制給慣壞了,忘了宋朝是怎么收他們稅的了!總想著還像元朝那樣,讓朝廷由著他們胡作非為,做夢去吧!咱就是要狠狠的收拾他們,這樣老百姓才能有活路!” “父皇說的對?!敝鞓E附和道:“其實這第二條和第三條可以連著說,鄉紳大戶本身并不足為懼,可怕的是他們對老百姓的控制。他們可以只付出一點金錢和精力,就能煽動老百姓和朝廷作對,這才是最棘手的?!?/br> “江西的百姓不是很支持新政的?”朱元璋黑著臉問道,他一直覺得自己處處為普通百姓著想,替窮人作主,因此分外受不了連窮人也反對他。 “老百姓確實是歡迎新政的,但他們并不是一開始就支持。千百年來,他們已經習慣了,受鄉紳宗老還有讀書人的支配,所以稀里糊涂的為虎作倀,盡干些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的傻事?!?/br> “老六說得對,這就是那幫士紳,敢喊出‘君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底氣所在?!敝煸熬従忣h首道: “國家太大,百姓離著皇帝太遠。咱當年放牛的時候,連縣太爺都覺得太遙遠。感覺劉財主就是全村人的天王老子,更別說遠在京城的皇帝老兒了。根本沒那個概念,懂么?”朱元璋點點頭道: “在以往,千千萬萬個劉財主這樣的士紳大戶,就是所有老百姓的天,皇帝只是他們聽說過,卻永遠看不見天外天。所以不跟士紳大戶還有那些讀書人合作,皇帝就坐不穩江山?!?/br> “但這是不對的!”朱元璋話鋒一轉,沉聲道:“皇帝尚且把天下當成自家產業,只要不是糊涂蛋,總還懂得愛惜民力,與民休息。但那些士紳大戶,卻只為自家考慮,盤剝起老百姓來毫不留情!” “他們不光盤剝自家佃戶,還跟官府勾結起來,把本該自家交的稅、服的役,轉嫁到的老百姓頭上!”朱元璋越說越氣憤道:“而且還仗著在老百姓那里的權威,把鍋都甩到朝廷,甩到咱的頭上,說是皇帝老兒的苛捐雜稅,把老百姓害的活不下去!” “這是謊言,赤裸裸的謊言!”朱元璋拍著桌子,怒喝道:“可是老百姓沒有見識,目不識丁,已經習慣了對他們偏聽偏信。就像當年劉德說啥咱信啥一樣,所以才會讓他們有恃無恐,洋洋得意的說‘君與士大夫共天下’,屁!那是赤裸裸的威脅!” “什么‘君與士大夫共天下’?咱就是不信邪,非要給他改一改,”朱元璋霸氣四射的宣言道:“咱就要與百姓共天下!” “好,牛逼!”老六情不自禁的給老朱鼓掌。 第五五八章 王的夢想 “才知道你老子的牛逼?”朱元璋非但不生氣,反而十分得意。頓一下,他又道: “老六這次干得漂亮,他看準了這個關節,出奇招讓百姓識破了,那些鄉紳宗老的謊話。知道清丈田畝也好,里甲制度也罷,都是讓百姓得利的好事。那些鄉紳宗老失去了百姓的支持,自然也就翻不起什么水花來了?!?/br> “嘿嘿,父皇過獎了?!崩狭旖侨滩蛔〉纳下N。 “只是你這個法子,太不體面了?!敝煸靶αR一聲道:“他媽的,堂堂親王跑去丐幫當幫主,像話嗎像話嗎?!” “是總幫主?!崩狭m正道。 “那也是個叫花子!”朱元璋無語至極。當年自己要飯那是迫于生計,這小子他媽的當成了愛好。 “叫花子怎么了,兒臣從小的夢想之一,就是當丐幫幫主?!崩狭鶟M不在乎道:“人都說青出于藍要勝于藍,兒子總得有一樣能比爹強的?!?/br> “艸……”朱元璋這才明白他的用意,郁悶的大翻白眼道:“那你爹當過和尚,你要不要去當個方丈???” “目前沒這個打算?!崩狭胍幌胝J真道:“還是海王這個職業更有吸引力?!?/br> “你瞧瞧你瞧瞧,才夸了他兩句,這小子尾巴就翹到天上去了?!敝煸暗菚r氣不打一處來,彎腰準備脫鞋道:“我看他就是皮癢了!” “父皇,說正事呢?!碧于s忙按住老父親的手,瞪一眼老六道:“不許再胡說八道?!?/br> “哦……”老六這才乖乖點頭。 “他媽的……”朱元璋也罵罵咧咧穿上鞋,這小子見不著的時候,總想著他這好那好,一見著了,就恨得人牙癢癢?!皠偛耪f哪了?” “說到用丐幫的人,走街串巷跟老百姓宣傳,效果很好,”太子道:“就是有點不體面?!?/br> “沒錯,偌大的朝廷,找不出人來了嗎?還得讓叫花子來宣傳國策大政?!敝煸俺谅暤溃?/br> “不過,官府宣傳的效果,還真不一定有叫花子好?!?/br> “沒錯,宣傳一定要講人話、接地氣?!敝鞓E點頭道。 “嗯?!敝煸稗壑?,深以為然道:“‘講人話、接地氣’說得好啊,老六能悟到這六個字,真的不簡單。不過完全可以做的更體面些—— “咱準備在每個鄉下里社,都建造‘申明亭’和‘旌善亭’。前者用來張貼朝廷文告,向百姓直接傳達與他們切身相關的政令;后者則張貼本地各種孝行善舉,以求教化鄉民。 “老百姓不識字,就在每鄉選出三五七個識字的,德高望重之輩,定期念給他們聽,給他們講明朝廷的苦心?!敝煸昂艿靡庾约旱淖阒嵌嘀\,瞥一眼老六道:“怎么樣,這法子比你那個丐幫宣傳隊上臺面吧?” “是上臺面,可有些一廂情愿?!崩狭鶇s不買賬。 “嘿,怎么個一廂情愿了?”朱元璋有些沒面子道。 “那些讀書人非但不會乖乖念給他們聽,還會妖言惑眾,混淆視聽!”老四主動替老六分擔火力,憤憤道:“逼得我們沒辦法,把那些冬烘先生、落魄書生、地痞流氓、街溜子之類,統統關起來,這才沒人跟宣傳隊唱反調了?!?/br> “要是讓官府選人的話,十有八九還是這些貨?!敝鞓E點點頭,也十分肯定道:“還不如找些只認識字,但卻沒讀過圣賢書的那些賬房、陰陽生、經紀之類照本宣科呢?!?/br> “你的意思是,讀書人的圣賢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嗎?”太子聽的微微皺眉,他對讀書人的印象還是很好的。但沒想到他們扮演了如此不光彩的角色。 “其實就是圣賢書讀多了,腦袋才壞掉的?!敝鞓E語出驚人道:“父皇想要與百姓共天下,就不能用只讀圣賢書的讀書人!” “不用他們用誰???”朱元璋皺眉道,他也早煩透了那幫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讀書人,但凡有替代者,早就把他們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技術官僚?!敝鞓E便答道。 “技術官僚?”朱元璋一臉懵:“那是什么鬼?” “就是讓有專業知識的人,來管理國家?!敝鞓E解釋道:“比如讓精通會計知識,了解財政規律的人管理財政;讓精通刑名,懂得法律的人來管理法司;讓精通水利的人管水利;讓精通營造的人管工程?!?/br> “說白了,就是讓內行領導內行。而不是讓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人瞎指揮?!鳖D一下,他沉聲道: “這也是兒臣說缺少人手的原因,像這樣懂實務的技術官僚實在太少了,一塊地的丈量數據擺在那里,那些只讀圣賢書的官員,都算不出它的大小。各鄉的黃冊數據報上來,他們都不會統計,下面人不蒙他們蒙誰,要他們何用?” 朱元璋聽完,沉默半晌,方幽幽道:“你小子,這是要砸了讀書人的飯碗啊?!?/br> “是父皇先砸的?!敝鞓E卻笑道。 朱楨敢跟朱元璋提這種敏感話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猜透了老賊的心思,知道老賊也是這么想的。 洪武三年,朱元璋曾下詔開科取士。然而經過三年科舉取士的嘗試后,他卻十分失望,因為選中的都是些只會吟詩作對寫文章的讀書人,放到朝廷里除了夸夸其談,啥也不會。 這跟他設科以選拔治國理政、執掌一方官吏的初衷有很大的差距。于是他宣布暫??婆e,在詔書中失望的表示: “朕以實心求賢,而天下以虛文應朕,非朕責實求賢之意也?!?/br> 之后,他便采取地方官吏舉薦,與自己培養國子生的方式,來充實官員的隊伍。效果居然很不錯……老六在蘇州和江西,都調用了大量學習了算數、理財的國子生。 劉璉當時到江西清丈,用的更是清一水的國子生。 可以說沒有老朱以實用主義培養的國子生,就沒有江西清丈的勝利。 正因為有了這個前提,他才敢說這個話…… 但此議太過驚世駭俗,真要按照老六說的辦,非得翻了天不成。就連太子也沒法支持,他沉聲道:“朝廷以圣賢之道立國,選士用官自然也要用讀圣賢書的讀書人。具體的事務可以慢慢學習歷練嘛……” “大哥,臣弟也沒說不讀圣賢書?!敝鞓E卻笑道:“我說的是不用只讀圣賢書的讀書人?!?/br> 第五五九章 二手的一般都有問題 “你的意思是,除了圣賢書,讀書人還得學點別的?”太子神色稍霽。 “不愧是大哥!”朱楨馬上奉上彩虹屁:“簡直聰明絕頂、一點就通?!?/br> “你少給我戴高帽?!碧有αR一聲,然后正色道: “話說到這份上,大哥也不跟你說虛的了。朝廷開科取士,不只為了選拔人才,更重要的是給天下人才一個上升的機會。把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全部精力,都牢牢拴在科舉一途上,這樣天下才不容易出亂子?!?/br> “所以唐太宗看到天下舉子入宮應試,才會高興地說,天下英雄入我彀中?!彼p嘆一聲道:“現在明白了吧,為了天下太平,但科舉是不能停的,早晚還得恢復。但讀書人只會讀圣賢書,你拿別的考他們,他們不會啊?!?/br> “不會就學?!敝鞓E沉聲道:“反正幾年之內,科舉又不會恢復,他們還有的是時間學一門專業?!?/br> 頓一下,他又打出了自己的王牌道:“臣弟聽劉先生說,唐朝開科舉不止有進士科,還有明經、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父皇既然以恢復唐制為主,為何偏偏在最重要的掄才大典上,卻不學唐朝了呢?” “唐朝的科舉是這樣的嗎?”朱元璋一愣,尋思一會兒方道:“好像是這么回事,但當時咱聽宋先生他們說,唐朝都是以進士科為尊,因為其余幾科太簡單,很難拉開差距,所以真正的人才,都去考進士了。 “所以到了后來,考進士就成了考科舉的代名詞,另外幾科形同虛設,因此沒必要再走當年的彎路了,只設進士科就行了?!?/br> “父皇被他們給蒙了?!敝鞓E一陣冷笑,這個問題他真的跟劉伯溫討論過很多次,講起來自然成竹在胸。朱元璋、朱標、朱棣便聽他侃侃而談道: “進士科確實是唐朝最重要的科目沒錯,因為難度最高,也最受重視。但說其余幾科不重要,報的人也太少,就純屬文人的壞心思了—— “我跟老師統計過,整個唐朝,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最多的是明經科,明經科出身的官吏,遠超進士科。這怎么能說形同虛設呢? “還有明法科主要考察法律知識,選拔司法人才??忌艘煜ぢ蓷l律令外,還要運用這些律令,處理十件具體案件??梢赃x拔出理論與實踐都過關的司法人才,怎么能說不重要呢? “再比如明算科,主要考察數學和天文學知識,選拔出精通計算的官員有多重要,父皇肯定深有體會,就不用兒臣多嘴了?!敝鞓E嘆了口氣道:“敢說這兩科不重要的,不是蠢就是壞?!?/br> “他們怎么會蠢呢?他們是天下最聰明的人?!敝煸暗脑捳Z中,已經開始有了殺意在彌漫了。 “不過這個問題太大了,今天先不討論?!钡晦D念,他又打住了這個話頭。早已習慣了掌控一切的皇帝,最不希望被人牽著鼻子走,哪怕是自己的兒子。 朱元璋對老六笑笑道:“等咱多了解了解,心里有了個章程,再叫你來聊這件事?!?/br> “是,父皇?!敝鞓E輕聲應下,現在沒指望,這么大的事,一次就能說動老賊。說不得將來還得老師出馬,反復游說才行。 朱元璋點點頭,最后問道:“你覺得要在全國推行新政的話,還差多少人手?” “差不少?!敝鞓E想一想道:“能用的人手差不多全在江西了,要想全國一起推行的話,起碼得多十倍吧?” “這么多嗎?”朱元璋眉頭緊皺,從建國初,他就苦于人才匱乏,到現在還是被這個問題困擾。 “那要是延長些年限,比如五年成功呢?”太子問道:“是不是就可以少用一半的人了?” “差不多這個意思,但大哥,其實培養五千人和培養一萬人,用的時間是差不多的?!敝鞓E輕聲道:“黃冊十年一重造,還是有必要培養一支強大的專業隊伍的。就算是平時,這些人也比那些濫竽充數之輩,得力太多了?!?/br> “一萬人……”朱元璋怦然心動,忍不住幻想起來,如果真有這樣一支上萬人的專業團隊聽命于自己,那自己對大明朝的掌控力度,將是史上空前的。 “培養五千人和一萬人的時間,會是一樣的?”太子輕聲問道。 “這就是學校的作用?!敝鞓E答道:“從零到一百很難,從一百到一千也很難,但只要把學校的教育體系搭建起來,這一千個人才便是種子,只要土壤足夠,就可以結出上萬粒果實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