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節
“哎呦殿下,沒撞到你吧?!辈瘫筅s緊扶住他,以防殿下摔倒。 “沒撞到,”朱楨呲牙咧嘴道:“但你踩著我腳了……而且我還沒穿鞋?!?/br> “???”蔡斌低頭一看,可不,自己的右腳正才在殿下的胖腳丫上,嚇得他趕緊跳開,跪地磕頭道:“卑職該死,請殿下治罪?!?/br> “先別扯淡?!敝鞓E抱著右腳,金雞獨立道:“發生什么事兒,倭寇終于肯打來了?!” 他們哥幾個一直盼著能有這么一回,好當面見識見識,倭寇到底是什么樣子。 “那倒不至于?!辈瘫竺Φ溃骸笆乔胺接匈量茉谶M攻一艘福船?!?/br> “哦?!敝鞓E有些遺憾的點點頭,轉眼又興致勃勃道:“打擊倭寇、保護良民,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靠上去!” “殿下,哪有良民海上討生活???”蔡斌苦笑道。 “你摳什么字眼?!”朱楨沒好氣道:“還想教本王做事?” “末將不敢?!辈瘫筅s緊告罪一聲,灰溜溜下去傳達殿下的命令。 兩艘封舟便緩緩調轉方向,朝著遠處海面上,那糾纏在一起的幾條船駛去。 朱楨跑到船頭甲板上,用望遠鏡望去,只見前方一共一大三小四條船。 大船是斗頭高闊的福船,這種船適合在大海中航行,漕糧海運用的就是這種船。 另外三條小船則寒酸太多,就是普通的平底小型漁船。船上有一根桅桿,桅桿上掛著一張用竹篾斜編的類似竹席一樣的風帆。船尾一個人掌舵,兩個人搖櫓。 每條小船上,還有十來個把頭剃成半月形,穿著日式浴衣樣的單衣,或者干脆光著屁股,手持弓箭、長槍、倭刀的倭寇。他們的特征如此明顯,難怪封舟上的將士們,一眼就認出來了。 第三零九章 汪德福 來到雙方近前時,不用望遠鏡也能看清此時的情形了。 只見倭寇用帶繩索的鐵鉤,牢牢勾住那條福船,然后將三條漁船緊緊貼上去。那些拿弓箭的倭寇開始朝船上射箭,阻止船上的人砍斷鐵鉤的繩索。 其余矮小靈活的倭寇們便猴子似的,從四面八方攀爬到福船上,然后抽出別在腰間的兵器,嗷嗷叫著砍殺起來。 福船上和水手、護衛、商人……所有人都拿起了兵器,跟倭寇廝殺起來。 但那些倭寇很明顯身手強于對方,幾個回合下來,便已經砍倒了大半的水手和護衛。 此時,海上怪獸般的封舟,終于駛到雙方近前。 “把倭寇統統都干掉!”楚王殿下在甲板上,赤著腳大呼小叫。 話音未落,嗖的一聲,一支箭從他頭頂飛過,射中他身后的艙壁。 “殿下,快下去吧,刀劍無眼!”蔡斌趕緊讓人把這個添亂的老六,拉進船艙里。 羽林衛官兵也紛紛張弓射箭,居高臨下朝那些射箭的倭寇射去。 倭寇也奮力還擊,但從下往上射箭太吃虧了。而且他們的小漁船連個船艙都沒有,想要躲藏都沒地方。沒多會兒,便紛紛中箭倒斃。 料理完了能威脅到他們的倭寇,羽林衛這才將箭頭轉向福船,繼續消滅那些不著片甲的倭寇。 可以通過發型,很容易區分出雙方的身份…… 總之沒過多久,海面上的喊殺聲便消失了。 朱楨也終于被護衛放出來。經過高麗之行后,再看那些橫七豎八躺在船上、漂在海上的死尸,他已經沒什么感覺了。 人就是這么容易適應。 這時,另一艘封舟上放下小艇,載著一隊羽林衛過去割取倭寇首級,這都是戰功,可不能浪費。 把福船的倭寇都變成無頭小鬼后,羽林衛將幸存的船員控制住,檢查起船艙中的貨物來。 …… 頓飯功夫后,蔡斌前來向朱楨稟報。 “殿下,已經查明,那條船上是往返南洋的海商,船上載的是產自南洋的香料、藥材和珊瑚之類,都挺貴重的?!?/br> “哦,南洋?”朱楨登時來了興趣道:“把為首的帶來見見?!?/br> “是?!辈瘫髴宦曄氯?,不一會兒,帶上兩個人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和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 “這就是你們的救命恩人?!辈瘫蟪谅暤溃骸拔掖竺鞒醯钕??!?/br> 兩人沒想到這富態的少年這么大來頭,趕緊跪地磕頭,謝恩不迭。 “免了吧?!敝鞓E坐在羅傘下,打量著兩人道:“自我介紹一下吧?!?/br> “是,回殿下,小老兒名叫汪德福,是太倉人氏?!蹦抢险呙Φ溃?/br> “這是犬子汪真,我們爺倆從蘇州進了綢緞和瓷器,到南洋販賣,又進了一批南洋貨物,返程時一路無事,誰知居然有倭寇專門在家門口蹲守……” “這樣啊?!敝鞓E點點頭,他專門向劉基請教過,目前朝廷的海禁政策。 雖然因為倭寇猖獗,洪武三年,朝廷便罷了太倉黃渡市舶司。洪武七年,朱老板又下令撤銷自唐朝以來就存在的,負責海外貿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市舶司,中國自宋元來興盛的官方海外貿易,遂告斷絕。 但朝廷確實還沒有任何詔令,禁止民間商船出海貿易。不過劉伯溫預測,以朱老板一貫保守的對外態度,距離禁止民間海外貿易的日子,應該也不遠了。 朱楨雖然不知道老賊何時規定‘片板不下?!?,但知道劉伯溫預測的沒錯,距離全面海禁的那天,確實不遠了。 他還知道,朱老板嚴厲的海禁政策,對后世皇帝起了極其不好的示范作用,引起的惡劣后果怎么夸張都不為過…… 如果能阻止海禁,將宋元時興盛的海上貿易延續下去,絕對是大功一件了吧? 是以朱楨對這父子倆愈發感興趣,詳細詢問起他們的經歷來。 那汪德福便答道:“小老兒從年輕時起,就往來南洋,以販貨為生。后來元末大亂,海上倭寇也趁勢而起,連著被打劫了兩回,便不敢再出海了。 “小老兒也不會干旁的營生,十多年來坐吃山空。因為家計困難,又聽聞朝廷裁撤市舶司,我們爺們合計著南洋貨物肯定走俏,便變賣家產買了這條船……唉,沒想到倭寇更猖獗了,這回要不是遇到殿下,我父子就交代在這里了?!?/br> 說完,汪德福又要磕頭道謝,朱楨擺擺手道:“舉手之勞而已,你要真想謝謝本王,就跟我說說南洋的事兒唄,南洋貿易真的很賺錢嗎?” “賺錢肯定是賺錢,要是生意做得好,往返一次就能暴富?!蓖舻赂W缘靡恍Φ溃骸暗膊皇钦l都能賺錢。南洋大小國家眾多,有的友善好客,有的野蠻成性,尋常商人就是帶著貨物去了,也不一定能找到買主,還有可能把命丟了?!?/br> “這么說,你很懂南洋嘍?”朱楨笑問道。 “不敢不敢,略懂略懂?!碧岬阶约鹤钌瞄L的事情,汪德福搖頭晃腦,透著幾分酸秀才氣,得意道: “小老兒年輕時,曾數次搭乘泉州的遠洋商船,游歷南洋西洋,對那里的風土人情了若指掌,知道哪國人可以打交道,哪國人要避而遠之。還知道應該把貨物買到哪里,在哪里能買到國內搶手的俏貨?!?/br> “真假?”老六瞪大眼問道:“那你去過哪些國家?” “小老兒去過琉球、三島、麻逸、無枝拔、龍涎嶼、交趾、占城、民多郎、賓童龍、真臘……”汪德福便如數家珍報起地名來。 朱楨被那些拗口的地名搞得頭暈,忙擺手道:“停停,你就說最遠到過哪兒邊?” “小老兒最西到過西洋極南的加將門里國?!蓖舻赂1愦鸬溃骸澳羌訉㈤T里國在個大島上,男女皆是黑膚卷發之人,四季都是夏天,還有像塔樓一樣高大的巨樹?!?/br> 蔡斌聽了直撇嘴,心說這姓汪的也真能瞎掰,是不是看我們殿下年紀小,就信口開河? 卻沒想到朱楨兩眼放光,激動的抓住那汪德福的手掌道:“你去過非洲?你不叫汪德福,你其實叫汪大淵吧?!” 第三一零章 靖海三策 封舟上,聽楚王殿下道出‘汪大淵’這個名字,那汪家父子齊齊瞳孔一縮。 “殿,殿下怎么知道……汪大淵的?”汪德福瞠目結舌問道。 “我就是知道?!敝鞓E道出一句口頭禪,然后笑道:“其實是本王師父看過你的《島夷志》,對你非常推崇。你一說自己去過非洲,本王就一下想起你來了?!?/br> “殿下的師父是?” “家師劉伯溫?!敝鞓E便自豪道。 “原來是青田先生!”汪德福露出恍然之色,然后跪地謝罪道:“殿下恕罪,小老兒確實是汪大淵,汪德福是我在海外的化名?!?/br> “你為啥用化名呢?”朱楨問道。 “唉,這……”汪大淵羞赧道:“一來,在海外云詭波譎,很容易招惹仇家,所以海商們一般都有很多的化名。二來,老朽本系南昌人士,家中本是書香門第,家父對我寄予厚望。故取《論語》中‘煥乎其有文章’中,‘煥章’二字為我表字。老朽卻不務正業,漂泊海上,不想讓先考失望,故而用了化名?!?/br> “哎,汪先生此言差矣?!敝鞓E卻大搖其頭道:“你的航海事業可是光宗耀祖的,日后你一定最有名的姓汪的……之一?!?/br> “托殿下吉言了?!蓖舸鬁Y眼圈有些濕潤,他雖然一把年紀,卻也需要有人認同??!“青田先生真的很推崇小老兒么?” 畢竟在讀書人眼中,下洋出海的都是利欲熏心的亡命之徒。 “那當然,本王還能騙你不成?!敝鞓E眼都不眨的‘假劉基言’道:“我師父常說,元朝百般不好,但擁抱大海的心胸是值得學習的。未來大明要想永遠富強,就要學習宋元大搞海外貿易,所以像汪先生這樣卓越的航海家,就是大明最寶貴的財富?!?/br> “青田先生……真這么說么?”汪大淵的眼淚奪眶而出。 “當然是真的啦?!敝鞓E點點頭道:“不信的話,就跟本王一起回南京,當面問問他就是?!?/br> “不不,小老兒信了,絕對相信?!蓖舸鬁Y垂淚道:“我只是以為朝中諸公都支持海禁呢,沒想到還有青田先生,是支持開海的?!?/br> “你不要沮喪,如今朝廷暫時海禁,是為了消滅倭寇,待到海上平靜了,還是會重開市舶司的?!敝鞓E雖明知道不是這回事兒,依然安慰他道。 “原來如此?!蓖舸鬁Y點點頭,鼓起勇氣道:“可恕小老兒直言,朝廷越是海禁,倭寇就越是猖獗?!?/br> “我知道,越是海禁,走私的獲利就越豐厚,所謂‘倭寇’自然就壯大?!敝鞓E了然的點點頭。 “正是如此……”汪大淵震驚的看著這位少年殿下,不禁贊嘆道:“真是名師出高徒啊,殿下一語就道破天機?!?/br> “呵呵,那是?!敝鞓E矜持一笑,心說這些事兒上,我才是我老師的老師好么。 “不過呢,現在朝中也是有些保守的聲音,在不停鼓吹全面海禁?!敝鞓E又嘆口氣,半真半假道:“我父皇也是搖擺不定,所以派本王來海上瞧瞧……” “這樣啊?!蓖舸鬁Y自以為明白,堂堂親王為何在海上出現了。 “本王希望回去后,能拿出個方略來,說服父皇不要海禁,不知汪先生可有良策教我?”朱楨虛心求教道。 “容老朽想想?!蓖舸鬁Y早胸有成竹,略一思索便道:“以老朽愚見,可有三策?!?/br> “哦?”朱楨大喜道:“先生請講?!?/br> “一是,主動出擊,倭寇來自海上。如若只在陸上防守,就太被動了。所以應該組建強大的水師出洋、剿滅賊船、搗毀賊巢,御敵于國門之外,方可保國境平安?!?/br> “說得好!”朱楨拊掌大贊道:“海防海防,必防之于海,先生見識高明!” “二是,斷其根源。其實倭寇一直都有,但在之前并沒有那么強的破壞力。是自從張士誠、方國珍的舊部,還有江浙土豪逃亡出海后與倭寇聯手,倭患的危害才一下子嚴重起來?!?/br> “嗯?!敝鞓E點點頭。 “對此,可以剿撫結合、雙管齊下。在堅決剿滅罪大惡極的倭寇團伙的同時,派出使者招安愿意歸順者,還可將其編為水師,攻打其余倭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