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 第925節
九月到來的時候,溫歡,狄光嗣,李承修三人正好在洛陽,就趁機參加了一場科考。 這一場科考與以往的科考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糊名,謄卷的方式雖然已經開始使用了,但是,作弊的手法永遠比防范來的先進。 溫歡他們三人,在十五天后毫無意外的成為了大唐的新科進士。 一個第二,一個第六,一個第八,名次都很好。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一個是他們三人的學問很好,再者,出考題的是太子李弘,閱卷的主考官也是太子李弘。 從洋洋灑灑的三百余份考卷中找出自己的三個師弟,對李弘來說沒有任何問題,主要是因為他們三人的卷子跟別人的卷子比起來,稱述,講解,引申事情的方式太別具一格了。 裴行檢對這種幾乎兒戲的科考非常的不喜歡,接連幾天在朝堂上上疏,決心改革科考,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改革閱卷官……由一人拿主意,改成多人批紅,批紅多的為勝。 對此云初覺得裴行檢說的很對,他也覺得李弘對科考的態度實在是太兒戲了。 “不是弟子兒戲,而是考題有問題,讀書,策論,詩文定人才實在是太偏頗了。 所以呢,考官們挑選出來的三百多份卷子里,能讓弟子眼前一亮的卷子不多,還是溫歡,光嗣,承修三個人的卷子言之有物不說,還能鞭辟入里的將事情講得清清楚楚,弟子看著舒服。 如果不是擔心百官擔憂,弟子準備將一二三名給他們三個?!?/br> 對于來自云初的指責,李弘不怎么在意,他現在滿腦子考慮的都是如何改革科考,只是,他心中的改革與裴行檢的科考改革相去甚遠。 第一百一十四章 自由從來都是爭取來的 直到九月底,洛陽依舊沒有雨水落下來。 旱災沒有得到緩解,反而進一步加劇了。 一些地勢高的地方,出現了人畜飲水困難。 云初期望的全國總動員抗災的場面依舊沒有出現,只是官府已經開始忙碌起來了。 長安,洛陽,成都,晉陽,揚州……等等大城市里的儲糧開始向下一級的州府運送,同樣的,州府糧倉里的糧食也開始向下面的縣運送。 最后,糧食也只能停留在縣這一級了。 所以,在得到所有縣的縣令保證儲糧足夠的情況下,李治下令,誰的轄地出現大面積饑荒,誰就死的強橫命令。 兩臺御史空群出動,百騎司空群出動,吏部,戶部,少府監的官員同樣空群出動一竿子捅到了縣一級。 大城市的儲量給了州府,州府的儲量給了縣,所以,大城市跟州府不用紀律檢點,重點在于縣,所以,皇帝此次給了大唐四千八百二十四個縣的縣令極大的權柄——災期便宜行事之權。 也就是說,在災荒期間,縣令可以對全縣的人,物,兵馬有全權統御之權,只要是跟救災有關,且有利的事物,縣令可以不管禮法,規章,制度,酌情行事。 這已經是皇帝李治能將權力下放的最大程度。 給了人,錢糧,權力之后,如果還不能辦好差事,自己死,或者死全家,抑或是死全族,將是放在全大唐縣令桌面上需要考慮的問題。 沒有第四種選擇。 李治的命令雖然很強橫,但是,獎勵同樣非常的豐盛,賑濟災民各種表現達到一級的縣,將得到面圣且直面皇帝獎勵的榮耀。 賑濟災民各種表現達到二級的縣,吏部考核將是上上之選。 賑濟災民各種表現達到三級的縣,吏部考核將是上選。 以上三種表現加官進爵已經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達不到以上三級表現的縣,下場堪憂,表現中平都不成! 云初看過條例之后,覺得這是李弘在給自己夾袋里的官員提前準備位置。 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有很多令人嘔吐的權力置換結果,不過,總體上來看,利大于弊。 同樣的,在皇帝的旨意中,沒有提到百姓在抗災中的重要性,這就是云初認為皇帝沒有讓全國都動員起來的原因。 他們還是跟以往一樣,認為羊群好不好跟羊群無關,只跟牧羊人有關系。 九月的時候,知了還在叫喚,這就不是一個好兆頭了。 按照民間的說法,九月知了叫,大軍不停腳,是兵災的先兆。 云初站在地圖前面百思不得其解,他怎么樣都沒有尋找到國內需要用兵的地方。 隨后,皇帝李治的第二道旨意下達了——邊軍糧秣自籌,期限,三年! 看到這道旨意之后,云初恍然大悟,兵災的來源原來在此! 全大唐如今守衛的邊疆的大軍足足有四十九萬之多,皇帝認為邊軍身強力壯的不應該在災年跟百姓搶糧食吃,那么,他們吃什么? 拿著全世界最精良的武器裝備,可不是用來種地的,搶自家百姓?這不成,一旦做了,裝備更加精良的十六衛大軍很快就過來把他們全部砍成rou泥。 所以…… 大唐中樞不許大唐邊軍起釁邊境摩擦已經有六年之久了,現在,沒有這回事了,雖然皇帝旨意里沒有一個字說允許他們踏出國門,偏偏每一個邊軍將軍們從旨意上讀到的每一個字,都是鼓勵他們去境外干點打草谷一類的事情。 邊軍將軍們以前被中樞約束的快要瘋了,昆侖奴,菩薩蠻,新羅婢,倭奴那么值錢,他們只能忍著口水看著別人發財。 現在不用了。 西南林子里多的是身強力壯的昆侖奴,派人去抓順便找糧食。 西邊多的是菩薩蠻,破幾個不知名的小國就能弄回來不少。 東邊新羅人滅國的時候帶著大量最優質的新羅婢逃了,到時候追捕了,不光是新羅婢,那些逃亡的新羅貴族們手里有錢。 倭國那邊的白銀一船一船的往回運送,倭奴一串串的牽回來都能變成糧食…… 所以,李治的旨意下達到了邊軍手里之后,那些邊軍將領們一個個頓時就變成了憂國憂民之徒,各個向皇帝捶胸頓足的保證,一定把自己的部下喂飽,不給朝廷添負擔,還有人建議,皇帝陛下,可以把這個期限延長到五年。 云初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很是擔心,他倒是不怎么擔心邊軍被餓死,他擔心四十九萬大軍劫掠習慣了,變成不受朝廷管束的土匪,最后再跳出一個安祿山,史思明一類的人物出來。 云初通過兒子云瑾謹慎的把自己的意見傳達給了皇帝。 正在喂巨熊吃竹子的李治對云瑾輕飄飄的回答道:“他們不敢!” 云瑾一邊捂著鼻子收拾巨熊剛剛拉的一大堆青團,一邊道:“家父以為軍隊是紀律部隊,不能撒手不管?!?/br> 李治道:“軍隊是血氣聚集之地,只有紀律沒有血氣的軍隊朕要來何用?” 云瑾將最后一塊青團裝到簸箕里道:“沒有約束又血氣滿滿的軍隊亂了怎么辦呢?” 李治笑道:“朕,才是他們所向無敵的底氣所在,朕,也是他們膽敢離開大唐境內去外邊覓食的底氣所在。 告訴他們,他們不僅僅要養活自己,還要養活朕,朕的皇宮一年的開銷也不少?!?/br> 聽皇帝這么說,云瑾沒有接著問,而是跟端來清水跟肥皂的瑞春開始給巨熊洗澡。 沒錯,伺候巨熊沐浴的從來都不是宦官,宮娥——是皇帝自己! 只是這兩年身子不好了,這才允許秘書跟瑞春來幫他。 即便是這樣,巨熊洗澡的時候,皇帝還是要守在一邊,安撫不肯乖乖洗澡的巨熊。 一頭五百斤的巨熊坐在巨大的澡盆里就跟一座山一樣,有時候洗澡不爽的時候,還會伸出爪子扒拉一下幫它洗澡的人,即便云瑾跟瑞春都是身強力壯人士,但是,在力大無窮的巨熊面前,依舊不怎么夠用,巨熊一扒拉,就能把他們兩人粗暴的推開。 云瑾很快就發現了這一點,在巨熊的爪子再次揮過來的時候,云瑾就敏捷的閃開,畢竟,巨熊的身子很大,沒有那么靈活。 云瑾記得阿耶曾經說過,這頭巨熊的脾氣很好,見到人的時候很有禮貌不說,有時候還顯得非常的卑微,自從他成了皇帝的秘書之后,這頭巨熊根本就不是阿耶說的那么好伺候,甚至稱的上頑劣。 剛剛爪子沒推到云瑾,巨熊就開始耍賴,兩只爪子輪著來找云瑾的麻煩,而且只要云瑾轉到哪個方向,巨熊就挪動肥大的身軀轉到那里。 好不容易給巨熊全身打了肥皂,又用清水沖洗干凈,一頭黑白分明的漂亮的,威武的花熊就展現在云瑾面前了。 只是在兩只黑眼圈中間的兩只圓眼睛,看云瑾的神色極為不善。 好在李治見巨熊被洗干凈了,就招呼它去那邊的席子上趴下,等著身上的水漬干透。 然后,云瑾就看到巨熊呆立在原地,渾身的肥rou開始繃緊,緊接著它滿身的皮毛就像是脫離了肥rou一般,開始劇烈的滑動,隨即,漫天的水珠將云瑾跟瑞春打的渾身濕透。 目送皇帝帶著巨熊去曬太陽,云瑾就對瑞春道:“您是百騎司大都督?!?/br> 瑞春抹一把臉上的水道:“你還是皇帝的女婿呢?!?/br> 云瑾道:“就不能讓旁人來嗎?” 瑞春搖頭道:“不能給旁人伺候這頭熊的機會,否則,大唐將會出現不少因為把這頭熊伺候的好,就成為勛貴的佞臣。 這么多年以來,已經成了皇宮里的慣例了。 哦,你是第一個可以伺候巨熊的秘書,以前的秘書干到死都沒有這個機會。 不過,你來了也挺好的,陛下已經有一個半月沒有殺秘書了?!?/br> 云瑾聞言倒吸了一口涼氣道:“以前的秘書呢?” 瑞春嘆口氣道:“最長的一位干了三個月不到吧?!?/br> “為何?” “為何?”瑞春見皇帝走遠,忍不住拔高聲音道:“大唐有三個君!皇后問話,秘書回答不回答?太子問話,秘書回答不回答? 別人想要知道皇帝隱秘的人,只會暗中勾搭秘書,不為人見,這兩位倒好,絕對不跟秘書勾結,每一次都是直接問。 這兩位問過之后,還不替秘書遮掩,覺得皇帝隱秘的事情跟他們有關,就會直接去問陛下,這樣做的原因跟目的,很是開誠布公! 所以呢,秘書回答不回答的都不可能活過第二天。 你來當陛下秘書真好,哪怕秘書是正五品的官職,甚至是秘書監中僅次于秘書丞的存在,你看秘書監中可曾有人對你當陛下秘書說過半個不字嗎? 整日里燒香拜佛祈禱你能長壽永康的秘書監中人多的是?!?/br> 云瑾想了一會道:“你別說,我還真的是陛下秘書的最好人選,不過,你們還是要抓緊選一個新的秘書出來,因為我馬上就要跟安定公主回長安成親了?!?/br> 瑞春苦笑道:“秘書監的日子又不好過了?!?/br> 云瑾笑道:“抓緊給陛下再找一個女婿,來當秘書?!?/br> 瑞春道:“只有太平公主的駙馬或許能在陛下手中活下來?!?/br> 云瑾笑道:“那就抓緊?!?/br> 瑞春道:“你弟弟云鸞……頗得皇后歡心?!?/br> 云瑾搖頭道:“想都別想,我弟弟跟太平如今是兄弟!” 瑞春不解的道:“兄弟?” 云瑾點頭道:“沒錯,是可以一起撒尿的兄弟!” “一起撒尿的兄弟?跟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