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 第421節
如果可能,他想殺光這座城里的每一個人。 今天的離開,是為了以后可以浩浩蕩蕩的歸來…… “夫君,雁門縣公夫人來信說,她們家準備在洛陽置產業,詢問咱們家要不要一起?” 云初搖頭道:“我們家以后的基業就在長安,不去洛陽,沒有必要提前置產業?!?/br> “如果夫君去洛陽為官呢?” “我不會去洛陽的?!?/br> “雁門縣公夫人說,夫君您在長安當官當的太久了,容易出問題?!?/br> “告訴雁門縣公,謝謝他的好意,我認定了長安,就不能再選洛陽,長安城是我一輩子的選擇?!?/br> 虞修容低聲道:“雁門縣公梁建方腿疾復發,左腿已經開始潰爛到腳踝了,估計時日不多?!?/br> “他當年喝酒吃rou吃的有多痛快,現在的痛風病就能把他折磨的有多痛苦,上一次我已經建議他戒酒,再把那個爛糟糟的腳鋸掉,他不肯,還說自己的病跟喝酒沒有半分關系,他是活該,寧愿疼,也不愿意戒酒,更放不下他吃了一輩子的烤羊腰子?!?/br> “夫君走之前,要去拜訪他嗎?” “怎么,你擔心這一別就成永訣?” 虞修容微微嘆口氣,不再說話了,在丈夫出遠門的之前,她不想說任何不吉利的話。 在皇帝旨意沒有下來之前,云初不能做任何前期準備工作,只有在皇帝的旨意下來之后,他才能開始發動萬年縣的不良人,老府兵,蟄居長安的巨寇,退休的馬賊,新豐市上的那些游俠兒,以及任何想去西域撈錢的彪悍關中子弟。 云初還想把關中子弟去西域賺大錢的事情弄成一種日常選擇。 既然那些西域人能在那片廣袤的土地上當山賊,馬賊,沙盜當的輕松愉快,沒道理關中人在那里就沒有活路。 “這一次,少林寺的武僧跟著娜哈一起去,不做別的,他們只是娜哈的扈從?!?/br> “卑路茲王子呢?” “他不愿意隨你們走,認為不安全,他希望能跟隨裴行儉的換防大軍一起走。 等你們到了西域,就由不得他了?!?/br> “這一次這么大的陣仗,你們就派娜哈跟一群武僧去西域?這不像是你的為人?!?/br> “自然會有人與你們一同進入西域,只不過不一起走,佛門的歸佛門,你們的歸你們?!?/br> “分的這么清楚嗎?” “必須分清楚,你要知道,當今的皇帝皇后不是兩個很愿意講道理的人?!?/br> 第二百零三章 出塞曲 云初以前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時候,教授曾經說過一段他以為是玩笑的話,自從在大唐當官當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他開始重新審視教授說的這句話。 “小政在朝不在民,大政在民不在朝?!?/br>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政績較少的人,他思考問題的角度在朝廷而不是在民眾身上,而政績較大的人,他思考問題的角度在民眾身上而不是在朝廷之上。 這句話對于當官當到了一定程度的人才有意義。 云初現在其實就在這個分水嶺上。 最開始當官的時候,云初的視野一直在朝堂上,即便在萬年縣做了很多的事情,最終的目的也是以引起皇帝,乃至大臣們的注意。 后來就不一樣了,在坐穩了位置之后,他辦的事情基本上就是一半為民,一半為朝廷。 現在,去西域,完全是為了長安城的發展,也可以說純粹的是為了百姓。 大唐時代是長安城最輝煌的時代,可惜,這場輝煌最終變成了絕唱。 而長安的沒落,根苗就是從李治抬升洛陽地位開始的…… 而長安之所以繁盛,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聯通西域,世界各地的商賈們紛至沓來,造就了長安與往年不同的繁華。 關中的潛力為了供應長安這座龐大的城市已經基本上耗盡了,既然關中這座湖泊的水不足以供養長安,云初就想拓寬從西域奔流到長安的這條商業之河。 免得在皇帝帶著文武百官去了洛陽之后,讓長安因為沒有了大量的京城資源而逐步沒落下去。 為此,他愿意帶著長安城自己可以掌握的力量,正式的清理一遍從西域到長安路上的所有不利于通商的障礙。 所以說,這一路上,必將是一個血流成河的局面。 “這個二百五發急了……”李治看完云初的奏疏之后,輕飄飄的放在一邊對坐在溪流邊沐足的武媚道。 武媚取過奏疏掃了一眼道:“神都即將建成,朝堂搬遷勢在必行,云初夢想終將化為飛灰,他這是在垂死掙扎?!?/br> 李治松開巨熊的圓耳朵,又拿起奏疏看了一遍道:“挺獨特的,他這一路橫掃沿途盜匪,收獲應該頗豐。 不過,一介關中侯想通過清剿盜匪獲得錢財來壯大長安城,多少有失朝廷體面?!?/br> 武媚笑道:“陛下不懷疑他的能力嗎?” 李治哈哈大笑道:“一個在遼東戰場上所向無敵的智將,悍將,去絞殺一群馬賊,山賊,強盜,朕不覺得有什么難度?!?/br> “他還會組織一支前所未有的龐大商隊,去西域做生意,繼續宣揚長安城的富庶與繁華。 他這是準備拿長安城跟神都來抗衡了,頗有些大不敬的心思?!?/br> 李治不解的看著武媚道:“長安城是朕的,神都也是朕的,你說的大不敬心思從何而來?” 武媚笑道:“假如神都真的比不過長安……” 李治擺手道:“朕不在乎!他干的這種事情越多,朕的江山就越是穩固?!?/br> 武媚無語的呆滯了片刻道:“臣妾總覺得這件事沒有他說的那么簡單?!?/br> 李治嗤的笑了一聲道:“你是說卑路茲王子的事情?你以為朕不知道嗎?” 武媚看著李治嘆口氣道:“英明無過陛下?!?/br> 李治將云初的奏疏遞給武媚道:“準了?!?/br> 武媚詫異的道:“準了?都準了嗎?陛下準予裴行儉就任安西都護?” 李治道:“裴行儉最近的日子比較難過,朕體恤他,準許他離開吏部,遷任安西都護?!?/br> “陛下不是已經決定派遣薛仁貴就任安西都護了嗎?” “薛仁貴去北庭都護府上任?!?/br> 武媚聽皇帝這樣說,原本云淡風輕的面容變得凝重起來,將雪白的雙足從溪水中抽出來,安靜的穿上羅襪,套好鞋子,這才對李治道:“云初去了西域,裴行儉去了安西,薛仁貴去了北庭,郭待封去了安東…… 如今……” 李治有些不耐煩的道:“把該送出去的人統統送出去,這樣顯得朕身邊無人,讓那些亂臣賊子也好趁機發動?!?/br> 武媚連忙道:“陛下不可斗氣?!?/br> 李治俯視著武媚道:“他們走了,朕的身邊不是還有皇后嗎?” 武媚猛地抬起頭驚愕的看著皇帝道:“這怎么可以呢,太危險了?!?/br> 李治將雙手插進寬大的袍袖里,瞅著峰巒疊嶂的群山道:“朕是大唐的皇帝,處理一個罪臣,只需派遣一介獄吏便足夠了,這才是帝王的做派?!?/br> 武媚不置可否的瞅著皇帝,她第一次覺得皇帝可能托大了,她不相信長孫氏會俯首就擒,更不覺得關隴勛貴們會對長孫氏的事情袖手旁觀。 但是,此時此刻,皇帝看起來非常的有底氣。 云初收到皇帝旨意的時候,已經是五天之后了。 皇帝準許萬年,長安兩縣組織本土民壯出玉門關與極西之地的邦國做生意,還給云初發了一個離開玉門關之后可以便宜行事的金牌子。 有了這面金牌子,云初在玉門關之外,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了。 不過,作為限制,百騎司有五個人必須加入這支西去的商隊,還必須就任云初與溫柔的貼身護衛。 這些事都是預料之中的事情,皇帝沒有讓百騎司的人就任商隊名義上的首領,已經是對云初難得的信任與恩遇了。 百騎司校尉張東海見到云初的時候,羞愧的連頭都抬不起來。 云初卻表現得非常無所謂,只是為張東??上?,一個好好地折沖都尉,如今變成了百騎司的一個校尉,真說不上是好事。 從兩者的前程來看,掌握一地府兵的折沖都尉,只要沒有反叛的心,絕對是一個前途光明的職業,大唐的很多將軍,大將軍都是從折沖都尉這個職位上出來的。 只要在折沖都尉的職位上再進一步,就是大唐十六衛的正牌將軍,如果在將軍的位置上干的好,以后就能躋身大唐軍方大佬的行列。 百騎司的校尉權力很大,遠超折沖都尉,算得上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只是,在百官眼中,這些人不過是皇家的奴仆,鷹犬,與百官格格不入。 就算再富裕,權力再大,也不如他們這些正牌官員。 來的五個百騎司校尉以張東海為首領,這對云初來說是一件好事。 “可惜王德發沒來,他要是來了,我們的人馬就齊全了?!?/br> 云初笑吟吟的丟給張東海一瓶酒道。 張東海見云初待他如常,就羞愧的道:“昔日在遼東與將軍并肩作戰,乃是張東海的榮幸?!?/br> 云初喝一口酒道:“在遼東,我們事事順遂,這少不了你在陛下面前美言的功勞,既然你干的是這個差事,自然就有保密的義務,為何會感到難為情呢,沒有這個必要。 說起來,我們同殿為臣,只是分工有些不同罷了。 你來了更好,此次出塞,我們還是會編練成軍,而且我還申請了不少的火藥彈,你要在我們出發之前,將這些烏合之眾編練成紀律嚴明的軍隊。 就像陛下準許我出了玉門關可以便宜行事,你在編練軍隊的時候,也可以便宜行事?!?/br> 張東海聽了云初的安排,一顆原本有些羞愧的心,這才真正安放下來了,將軍對他的信任一如既往,還把編練軍隊這種重任交給他,很顯然,等出塞之后,他的主要任務依舊是統領軍隊。 云初很忙,三言兩語就安排了張東海的差事,然后就開始跟萬主簿開始討論此次隨軍貨物的種類。 鑒于云初對西域人的了解,這一次出門,商隊只會帶領很少的一部分絲綢,紙張,以及大唐出產的少量帶著三彩釉色的半瓷器。 這些好東西是為了跟西域當地的王,族長一類的客戶做交換的時候用的。 云初這一次去西域,主要開發的卻是廣大的普通牧民這個從未有人開發過的巨大市場。 絲綢,紙張,書籍,筆墨,瓷器跟普通牧民們一點關系都沒有。 他們需要的是鐵鍋,茶壺,奶壺,酒壺,吃rou的小刀,剪羊毛的剪刀,縫制牛皮,羊皮的錐子,針線,是固定帳篷用的鐵簽子,是斧頭,鋸子,是可以往死人身上涂抹的顏料,是喝了可以幫他們增加維生素的茶葉。 茶葉在西域牧區,從來都不是為了解膩用的,因為大部分的牧民根本就沒有解膩的需要,就算他們是放羊的,一年到頭也沒有多少機會能吃上牛rou,羊rou。 就像養蠶的買不起絲綢是一個道理。 隨著萬年縣,長安縣兩個縣的百姓們開始動員起來之后,一心跟著縣尊去西域弄錢的人就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