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 第329節
不過,即便是沒有遭受大規模劫掠的熊津城中,最興盛的買賣依舊是奴隸買賣。 眾所周知,百姓本身是百姓最后的可以出賣的生產資料,假如他們還有別的生產資料可以出賣的話,就絕對不會出賣自己。 也就是說,百濟的社會生活,其實已經崩潰了。 百濟是三韓中為一處有大量農田可以耕作的國家,身為海洋季風性氣候籠罩的半島,他們與同緯度的大陸性氣候的遼東大陸的耕作條件有著天壤之別。 這里的冬天更冷,適合莊稼生長的時間也更短,所以,這里的糧食總是不夠吃的。 在可以好好耕種的年月里生產的糧食都不夠吃,每年都會餓死很多人的百濟,在目前這個戰火紛紛的年月里,餓死的人一定會更多。 云初今天來熊津市場,其實就是來看這里的糧食買賣到底飛漲成了一個什么樣子。 在百濟人開的糧店外邊看了片刻,云初就已經弄明白了糧食在百濟人心中的地位。 一斗麥子一百個錢。 這就是掛在糧店外邊的水牌上的麥子價格。 一個頭上包著一塊布的瘦弱男子,提著一個五六歲的女孩,一個三四歲的男孩進入糧店之后,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就出來了,肩頭多了一小袋糧食,手邊卻少了兩個孩子。 男子的衣衫看起來還算整齊,兩個孩子的衣衫也算整齊,這一家人本應該是百濟人中日子過得不錯的人家。 目前,就連這樣的人家都開始依靠賣孩子茍延殘喘了,云初相信,如果這個春天,百濟人再不好好耕種糧食的話,人吃人的狀況,最晚在五月份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就會上演。 鐘馗指著那個背著糧食凄凄慘慘向前走的男子道:“他的孩子白賣了?!?/br> 話音剛落,男子抗在肩頭上的糧食口袋,就被一個瘦小的人用小刀子劃破,糧食口袋里的高粱,頓時就如同瀑布一般傾瀉下來,緊接著,灑滿糧食的地面,就被烏泱泱的一群人給淹沒了。 沒了糧食的百濟男子,嘴里發出野獸一般的嗚咽聲,拼命地撕扯地上的那群人想要保衛自己的糧食,卻一次次的被那群人推開。 糧食很少,搶奪糧食的人又多,片刻功夫,地上就連一粒高粱都找不到了。 即便是這樣,還有一些不死心的人,在泥土中翻找,希望能多找到一點高粱,哪怕是一粒都好。 沒了糧食的男子回頭看看那群看熱鬧的糧店伙計,再看看湛藍的天空,突然仰天大叫道:“蒼天啊,活不成了啊,活不成了啊?!?/br> 說完話,就低著頭一頭撞向一根木頭柱子。 或許是這個人撞柱子的舉動,讓鐘馗想起了自己在大唐皇宮金殿上撞腦袋的往事,就快速的移動身形,擋在那個柱子跟前,用手抵住了那個男子的腦袋。 男子心喪若死,大喊大叫著將腦袋向前抵,求死之心非常的堅決。 鐘馗一只手就控制住了男子,對他道:“我是唐人,你愿意幫我們辦事嗎?” 男子松掉力道,瞅著鐘馗道:“只要給我糧食?!?/br> 鐘馗點點頭道:“這是自然,工錢雖然不多,養活你一家老小還是沒有問題的?!?/br> 男子道:“你先給我糧食,讓我干什么都可以?!?/br> 云初走過來指著男子剛剛進去的糧店道:“這家店鋪有囤聚居奇的嫌疑,給你二十個手下,現在,立刻,搜查這家店鋪,而后,搜查所有糧店,將糧食集中到一起之后,每日在這里支大鍋煮粥賑災!” 男子聽了云初的話,再看看跟過來的二十個全副武裝的府兵,眼珠子一下子就紅了。 沖著云初施禮道:“卑下李成松領命?!?/br> 鐘馗的丑臉上流露出一絲難看的笑意,指指那個糧棧道:“快去吧,你的孩子們正等著你解救呢?!?/br> 李成松擦試一把眼角的淚水,再次向鐘馗施禮道:“請借橫刀一用?!?/br> 鐘馗解下橫刀遞給了李成松道:“如果這件事你一個人辦不來,可以多找一些同伴來辦,只要不嫌棄我們是唐人就好?!?/br> 李成松哽咽道:“某家七歲束發就學,苦讀圣賢書近二十載,自忖知曉何為禮義廉恥,直到今日為即將餓死的母親求一口粥而不可得,不得已才賣兒賣女,已經愧為人子,愧為人夫,愧為人父。 再愧為人又如何呢?” 鐘馗道:“救人吧,能救多少救多少?!?/br> 李成松再次向鐘馗施禮,就帶著二十個府兵,殺氣騰騰的進入了那家糧棧。 鐘馗瞅著笑瞇瞇的云初道:“亂世之初,以殺人多論英雄,亂世之中,以搶占地盤多寡論英雄,亂世之末,以拯救多少人論成敗。 將軍,你既然開始施粥,我可以認為這代表著,這些人苦難就要過去了嗎?” 云初點點頭道:“大唐兵馬在百濟攻城拔寨,燒殺劫掠,對百濟來說是一場災難。 而后各地豪強紛紛起兵,脅迫百姓參與戰亂,且相互攻伐不休,百姓死傷慘重,無力經營民生,這對百濟人來說又是一場災難。 祈活軍雄起于百濟北方,他們在百濟打擊豪強,分封土地,將原本已經麻木的百姓再一次激發出來了斗志。 鐘馗,不知道你看清了沒有,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br> 鐘馗見云初似乎有考校之意,就笑道:“沒有一個愿意好好籌備生產的,統統以劫掠為生?!?/br> 云初哈哈大笑道:“百姓們已經沒有了可以被劫掠的東西,就說明,他們的末日也就到來了?!?/br> 第九十一章 唐人的大拯災 能治理好百濟人的只能是百濟人。 強勢的唐人沒有可能變成百濟人,只能期待百濟人向上走變成唐人。 生活環境會讓一個人的思想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李成松就是被這么改變過來的。 當現實生活摧毀掉他所有的驕傲之后,個人榮辱其實就不算什么事情了。 一個連死都不怕的人,自然也不害怕當什么百jian。 有了第一個,云初就能從百濟人中間找出一百個,一千個愿意給唐人辦事的人。 不到絕境,類似李成松這類讀大唐圣賢書長大的人,不會放棄自己的理想更追求的。 更殘酷的現實生活相比,李成松這類人因為讀書識字,目光可能看的更遠一些,也更加能夠發現事情的弊病在什么地方。 所以,當他們發現不論是唐人,各路造反者,祈活軍還是扶余王子都不能將百濟從地獄中帶出來的時候,他絕望了。 天涯海閣是百濟人學習大唐學問的一個基地,也算是百濟人的教育中樞。(并非杜撰) 這里出來的學子基本上都會成為百濟的地方官員,如果身份足夠,還會進入百濟權力中樞。 大唐軍隊進入熊津城的時候,對于天涯海閣里的人保持了一定的尊重。 因為百濟的教育完全復制了大唐的教育,因此,這種天然跟大唐親近的團體,自然不能損傷它。 蘇定方曾經拜訪過天涯海閣里面的教授,人家聲稱蘇定方是率獸食人的禽獸,不愿意搭理他,如果他非要讓這些教授,博士們出山幫助唐人的話,就拿他們的尸體去代替唐人管理百濟人。 那個時候,他們家中的食物不缺,還被仆人,奴隸們伺候的很好,自然不愿意敗壞自己在百濟的名聲。 現在,糧食吃完了,仆人,奴隸跑光了,云初覺得這些人的想法可能會有所改變。 今天之所以來市場,就是專門來看李成松賣孩子的。 蘇定方被人家羞辱之后,雖然沒有為難他們,卻也不愿意幫助他們,任由他們這群人在艱難的環境中苦苦掙扎,而李成松恰恰是天涯海閣這座森林中,經濟環境最脆弱的一棵樹。 根據監視天涯海閣的人的稟報,李成松終于扛不住了,在向自己的同窗們借貸無門的情況下,終于要賣孩子。 云初覺得時候應該到了,所以特意帶了老大一群人來看李成松賣孩子,再把已經陷入絕境的李成松從地獄里面拉出來。 一切都是無意中發現的。 一切都是在無意中發生的。 第二天,李成松就帶著十幾個同樣貧窮的同窗開始按照熊津都督府都督的命令,開始收繳熊津城里的糧食,準備施行配給制度。 就連云初都不敢相信,在李成松一干百濟讀書人的配合下,在掏空居住在熊津城這個原百濟都城的百濟大族,沙氏,燕氏,解氏,國氏,木氏在城內城外的秘密儲糧點之后,居然從熊津城搜集出四十萬石以上的糧食。 所以,熊津城作為唯一一個沒有被祈活軍打過土豪的城市,現在被李成松補上了這一課。 糧棧里的糧食搜集完畢了,李成松就開始搜集大戶人家的糧食。 讓云初難以置信的是,他勒索大戶的第一刀就砍在了昔日的同窗以及師長們的頭上。 尤其是那些在他悲苦輾轉四處求告想要給快要餓死的老母親求一口粥喝,明明家中存糧不少,卻不愿意借給他的同窗,師長更是他此次大力搜檢的對象。 一時間,天涯海閣的人紛紛登云初的門,希望云初能夠約束一下李成松這條瘋狗,給他們這些讀書人更多的體面。 云初甚至在這群人中間看到了幾個自己昔日國子監的同窗。 在客客氣氣的招待了這些人之后,得知他們并不愿意幫助唐人治理百濟,只想著耕讀傳家,或者浪蕩于荒野,閑云野鶴一般的過完殘生。 鑒于此,云初就給了李成松更大的權力——執掌百濟人的生殺大權! 一百口巨大的鐵鍋架在野戰爐灶上,暗紅色的火苗舔舐著漆黑的鍋底,鐵鍋里煮著不知名的粥。 每一口粥鍋前邊都排滿了人,鐵鍋里面的粥還沒有熟透,每口鍋的前邊就排滿了人,放眼望去,隊伍的長度超過了三里地。 百濟是一個很小的國家,南北不過四百七十里,東西最寬處不過兩百里。 在這么狹小的土地上,還有超過二十萬高句麗,百濟新羅,倭國精壯男子在周留城戰斗,等這一場仗打完之后,應該剩不下幾個人。 云初決心善待剩余的十余萬百濟婦孺,因為這個國家將來只剩這點人了。 所以,當半島其余地方戰火紛紛的時候,云初正在以賑災的名義將收繳來的百濟糧食煮給百濟百姓吃。 百濟有很多很多饑餓的人,好在,這個國家不大,當這些饑餓的人在得知去了熊津城就有飯吃的消息,紛紛離開了空空如也的家鄉去熊津城尋找一口飯吃。 吃了云初的飯食,就要給云初干活,這一點云初覺得沒有什么不對的,即便是在萬年縣,云初也是這樣做的。 等云初跟鐘馗再一次來到熊津城市場上的時候,那種極度仇恨,極度鄙視的目光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感激的目光。 不是那些仇恨唐人的人改變了,而是那些人已經消失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成了奴隸,正在曠野上忙著在春雨落地之前,往地里播撒種子呢。 天涯海閣里的教授,博士們來尋找云初的頻率在不斷地增加,每一次,云初就閉門謝客。 這些人的能力或許要比李成松高,甚至可能高的多,云初還是不愿意啟用他們。 對于目前的百濟來說,有以李成松為首的一群只能依靠大唐的力量做官的人,對于百濟來說已經足夠用了,云初要的只是一個平和的百濟,一個能勉強做到自給自足的百濟,至于別的,還是等百濟人徹底將自己當成唐人以后再說吧。 這個時候啟用過于高明的人治理百濟,對大唐不好。 進入三月的時候,熊津城周邊的農田已經全部播種完畢,來熊津城吃飯的人卻越來越多,根據李成松的統計數字來看,投奔熊津城的流民,已經超過了五萬。 原本還可以更多的,是因為泗沘城里殘存的百濟大戶們,發現了自己地盤人口流失嚴重,也開始學云初在熊津城做的那樣,煮粥賑災。 這樣做是絕對不能被允許的,于是,鐘馗就帶著五千兵馬繞過周留城這個混亂的戰區,去了泗沘城。 周留城的戰斗對黑齒長之他們率領的祈活軍,極為不利,黑齒長之與沙咤相如幾次三番想要帶領祈活軍離開周留城不與鬼室福信,扶余忠他們硬拼,黑齒長之認為既然祈活軍的戰斗力不如別人。 這個時候,就該避免硬碰硬的戰斗,不斷地利用小規模的隊伍,襲擾鬼室福信的軍隊,以小勝積大勝,等武力等級相差無幾的時候,再發起致命一擊取得最后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