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 第319節
右手在虛空中胡亂抓一下,發現巨熊不在,就把手放在桌案上對左春道:“你怎么看?” 左春躬身道:“甲字第十五號,乃是陛下千逃萬選之后的肱骨之臣,心性考評上佳,老奴以為,此言可信?!?/br> 李治大笑道:“你倒是聰明,對那個二百五還真是一字不提?!?/br> 左春臉上流露出許久未見的笑意,施禮道:“甲字第十五號乃是老奴的部下,自然有資格品評。 至于烏行道行軍總管,定遠將軍云初乃是陛下的心腹重臣,非老奴所能非議?!?/br> 李治笑罵道:“你倒是知曉的清楚?!?/br> 說完話沉吟片刻,就對張東海道:“愛卿一路辛勞,朕看在眼中,既然云初沒有用朝廷的使者稟報此事,必然有他的緣由。 這些天,愛卿就留在宮中養傷,待傷勢痊愈,再回大行城繼續為朕效力?!?/br> 張東海抱拳告退。 等書房中只剩下李治跟左春的時候,李治忽然仰天大笑,笑聲維持的時間很長,似乎把胸中的郁悶之氣一股腦的都發xiele出去。 左春就守在李治身邊,看著昔日這個總是喜歡依偎在文德皇后身邊的小男孩獨自狂喜。 東征這件事對李治有多重要,即便是他的舅舅長孫無忌都不知道,他只是覺得東征這件事消耗空了大唐府庫,自永徽元年就開始滯留的皇家庫藏,也空空如也,大河以北的永濟倉,嘉禾倉,常平倉也已經見底。 想通過東征來消耗河北山東兩地士族的目標沒有達到,卻讓河北,山東兩地的百姓們苦不堪言。 現如今,朝堂上對于東征在覆滅高句麗之后,還是否有必要進行下去的疑問越來越多。 左春相信,一旦李績大軍覆滅高句麗之后,反對將三十八萬大軍長期滯留在外的呼聲定然會充斥朝堂。 覆滅高句麗,這是李治一生中一定要完成的一項重任,因為,他答應過他那個蓋世無雙的父親,一定要完成他沒有來得及完成的夙愿。 同時,李治也想通過這件事,告訴自己的舅舅,他已經完全是一個成熟的帝王了,不再是他眼中的小孩子。 目前,希望皇帝撤回大軍的主要借口便是入不敷出的國庫。 如果不是前一段時間里,唐軍在肖門寺繳獲了一批足以鎮壓國庫的金銀重器,皇帝被百官問責的聲音還會更大數倍。 現在好了,憑空多出來了一百萬貫銅錢,這讓李治現在可以從容的面對他那些不喜歡戰爭,不支持戰爭的臣子們。 見李治只顧著高興,卻似乎忘記了問張東海這一百萬貫的錢是怎么來的,左春覺得自己有必要給皇帝提個醒。 大軍征戰在外,能賺錢的渠道除過搶劫之外,就只剩下搶劫這一條路了。 然而,云初卻能在一向被大唐人認為是蠻夷之地的遼東弄出一百萬貫銅錢來。 這里面透著的詭異就連左春這個見多識廣的人也看不清楚,猜測不透。 想到高句麗的貧窮,再想一下一百萬貫的銅錢,左春懷疑云初很有可能連高句麗人身上最后一件遮羞布也搶來換成錢了。 李治聽了左春的話之后,只是笑了一下,他不想知道這些錢是怎么來的,他只知道,不論以前那些錢是屬于誰的,現在,統統屬于他這個大唐皇帝李治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有了這么大的一筆錢之后,李治再回頭看那些武將們遞上來的彈劾云初的奏疏,他覺得所有事情都有了一個很好的答案。 那就是前方諸將都在嫉恨云初,也都在排擠云初。 嫉恨跟排擠的原因現在找到了,那就是云初手里的這一百萬貫。 在他們的奏疏上,彈劾云初最多的罪責就是貪婪無度,中飽私囊。 現在,有了這一百萬貫,所有對云初貪腐的指責都顯得無比的可笑。 人的心情好了,胃口也就開了,李治就打算吃一只肥雞,他有好長,好長時間沒有吃過這樣的葷腥了。 一只雞,一壺酒,自斟自飲,這原本是太宗皇帝心情愉悅的標志。李治也想嘗試一下。 雞是烤雞,酒是殺毒藥。 烤雞配上性烈如火的殺毒藥才是絕配。 李治撕下雞頭喂給了永遠都處在饑餓狀態中的巨熊,自己扯下一只雞翅,咬一口,再端起酒杯向天空中的那一輪寒月邀飲一下,辛辣的酒漿就順喉而下。 李弘跟武媚不知什么時候過來了,李治給李弘扯了一只雞腿讓他自己啃,又把自己的酒杯裝滿殺毒酒遞給肚皮鼓鼓的武媚道:“喝一杯吧?!?/br> 武媚瞅瞅自己的大肚皮,端起酒杯就一飲而盡,她知道懷孕時期喝酒對胎兒不好,只不過,已經有一個很不錯的兒子了,就對后來的孩子沒有了期望,喝點酒應該不礙事。 殺毒藥太烈,武媚喝了一杯就有些不勝酒力,就挨著李治坐下來道:“陛下今日的心情很好啊,是因為見過那個甲字第十五號的原因嗎?” 李治點頭道:“他給朕帶來了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一個能解決朕目前所有難題的好消息?!?/br> 武媚皺眉想了一下道:“目前能解決陛下所有憂慮的無非是錢糧而已,應該是一大筆錢糧才對?!?/br> 李治又喝了一杯酒道:“一百萬貫如何?” 武媚笑著站起身,再次端起李治的酒杯道:“如此好的消息自然值得浮一大白?!?/br> 說完,又喝了一大杯酒。 兩坨嫣紅浮上武媚的面頰,趁著酒意,武媚道:“是哪一位肱骨重臣為陛下尋到了這一百萬貫錢財?解了陛下的燃眉之急?” 李治翻著眼睛大笑道:“肱骨重臣都是來問朕要錢的,能給朕錢的,卻著實只有一個二百五啊?!?/br> 第七十八章 皇家的新生活 三天后的大朝會上,距離皇帝最近的長孫無忌出班啟奏皇帝,應該盡快,盡早結束東征以修養民生的時候。 他分明覺察到李治正在用耐人尋味的目光盯著他看。 不過,長孫無忌是不在意的,讓戶部尚書列出大唐目前急需錢糧的各種事項。 首先就是象州的叛亂,此次叛亂完全是因為前兩年柳州瘟疫誘發的。 那一場大瘟疫中,柳州之民十去三四,造成了大片大片的農田荒蕪,房舍無人居住。 當老神仙孫思邈一行人徹底的平息了柳州瘟疫之后,象州當地官府就立即施行了一項叫做“遷民還田以充田冊”的的政策。 準確的說,這項政策就是將已經死亡的田冊上的百姓的田土,屋舍交給流民開墾,居住。 這樣就能保證象州的人口冊簿,田土冊簿看起來比較完整,讓朝廷以為,象州百姓在那一場瘟疫中的損失并不大,繼而可以保住自己的官位。 這樣的改變其實并不怎么激烈,甚至對流民來說是有好處的,問題卻出在當地的百姓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是唐人,其中一大半都是一群叫做莫瑤的族群。 這個莫瑤族的生活方式依舊以群居為主,他們的財產,土地都是以公有的名義存在的。 而這個部族,同時也是被瘟疫折磨的最慘重的一個部族,很多村寨的人都是整村,整寨的消亡。 于是,官府就把這些莫瑤族人的村寨劃分給了流民。 沒想到,莫瑤族人不干了,開始只是跟流民起了沖突,打死,打傷不少流民,后來,那些莫瑤族人突然發現,他們的力量很大,連官府見了他們都會跑。 然后,在“南嶺無山不有瑤”的狀況下,莫瑤族的叛亂開始了。 如果僅僅是莫瑤族人叛亂還不算什么大事情,派遣一支折沖府就能立刻剿滅,可惜,這些莫瑤族不知怎么的就跟安南的叛賊攪到了一起,還跟南詔六部中的施浪部互為聲援,聲勢很大,頗有席卷西南之勢。 如此一來,想要剿滅這股叛賊,就不是象州一家的事情了,需要環西南之地乃至安南的折沖府們一起合作,才能在外圍形成鐵壁合圍之勢,將這股勢力絞殺在萌芽。 西南不是沒有府兵,但是,這里的府兵很窮,加上大唐的軍事物資幾乎全部送去了東征戰場,想要組織這樣龐大的一場圍剿戰,首先就要給缺少武器與甲胄的西南府兵補充武器與物資。 而且,需要盡快,一旦拖延下去,反叛的勢力會越來越大。 長安工坊甚多,生產不是問題,錢才是問題,按照長孫無忌等人的估算,至少需要二十萬貫銀錢,才能立刻生產處足夠多的武器與物資。 在長孫無忌冗長的敘述結束之后,李治清冷的聲音在大殿上響起。 “著萊州轉運使左春向大將作,工部,撥付銀錢二十萬貫,整備兵甲,不得有誤?!?/br> 就在長孫無忌等人驚駭于李治的回答的時候,白發宦官左春從帷幕后邊走出來居然接下了皇命。 隨后,又聽李治冷冷的道:“命桂州都督褚遂良調任愛州刺史參與剿匪事宜?!?/br> 長孫無忌有些悲苦的對皇帝道:“啟奏陛下,褚遂良已經老邁昏聵,不堪大任,還請陛下另選賢良?!?/br> 李治道;“你們要的錢,朕給了,那么,剿匪便是你們的事情,如果不能,提頭來見?!?/br> 長孫無忌見李治絲毫不給情面,也就黯然退下。 同時,他也敏銳的察覺到,皇帝應該是有了新的財源,戶部要求的所有撥款事宜都會得到準允。 果然,不論戶部提出的是賑災,還是屯糧,亦或是開荒,開邊等事宜,都獲得了皇帝在銀錢上的支持,最后,就連修建萬年宮排云殿的要求也獲得了準允。 長孫無忌離開大殿的時候心中頗為悲愴。 區區數十萬貫,一百萬貫的銀錢,只要皇帝向他張口,他立即就會召集關隴勛貴們在第一時間給皇帝準備齊全,休要說是一百萬貫,就算是兩百萬,三百萬,長孫無忌也不認為是一件難事。 他需要的是讓皇帝知曉,這天下事還是離不開關隴,他們不論在任何時候,都是大唐的中流砥柱。 世上事,最無奈的便是不被人需要…… 從東征大軍開始的那一天,長孫無忌一群人就在計算錢糧的花銷,在他們的預計中,皇帝能動用的錢糧,僅僅可以支持東征大軍征伐高句麗,且必須在征伐高句麗之后,迅速撤軍,否則,朝廷將無力承擔軍費。 長孫無忌此時心中空空的,他一直以為皇位上坐著的那個年輕人,還跟以前一樣的懦弱,無助,處處需要他這當舅舅的扶持。 他還記得當太子李承乾謀反失敗,魏王泰警告晉王治之后,這個弱小的年輕人是如何在自己的府邸哭泣的,是他這個舅舅出現在他的背后,為他抵擋了無數的風雨。 現在,這個孩子終究不需要自己這個舅舅的庇護了,甚至有些厭煩這樣的庇護。 不被需要,就說明,長孫氏將會沒落…… 李治的心情非常好,一次性花出去七十萬貫錢的感覺很好。 花這樣的錢,才能對拿錢的人下達各種指令,提出各種要求,而不是花別人的錢的時候,自己還需要接受很多的屈辱與條件。 這一刻,李治對于掌握大量的屬于自己的錢財的想法越發的濃烈了。 他覺得等云初回來以后,要好好的跟他討論一下,如何在不影響國計民生的情況下,弄到更多的錢。 左春已經帶著人快馬去了萊州,抵達萊州之后,他就會組織一支巨大的船隊,將云初存儲在大行城的錢全部起出來帶走。 因為,云初在給皇帝的奏疏中,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就是因為有這么大的一筆錢,導致他不得不跟英公拗著干,也要留在大行城。 所以,對他來說,這筆錢就是一個巨大的麻煩,他需要盡快的甩掉,才能輕裝前進。 李治剛剛離開大殿,巨熊就連滾帶爬的跑過來,第一時間將自己的圓耳朵放在李治的手邊。 手里抓著熊耳朵,李治對于這頭熊的身材非常的滿意,能在跑動的時候,讓皮膚跟水波紋一樣抖動的巨熊,應該只有這一頭吧。 就在李治滿意這頭熊的肥碩身材的時候,他對自己目前的狀態也非常的滿意。 肚皮上的贅rou如今早就沒有了,就連往日讓他痛恨至極的頭暈目眩的老毛病也很久沒有發作過了。 請老神仙請脈之后,得到了一個“五臟調和”的評語,這讓李治歡喜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