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 第282節
無它,主要是云初軍此次的斬獲,實在是過于豐厚了,靺鞨部百年的積存,目的就是為了建國的資財,全部為云初部所奪。 之所以會引起其余軍將們的憤怒,完全是因為云初部的軍卒們為了多攜帶一些裘皮,如此炎熱的天氣里,居然愚蠢的將裘衣穿在鎧甲外邊。 他們不覺得熱,因為大太陽照在鎧甲上,才是真正的熱。 云初前往原本屬于自己的官廨,現在是李績官廨的城主府去交令的時候,才進去,就覺得自己好像進入了虎狼窩。 各軍的將領都在,而且一個個虎視眈眈的,而李績坐在最中間的桌案后面,右手食指中指正在有規律的敲擊著桌案,眼神冰冷且無情。 只有坐在李績右手第一個的侍御史賈春言一臉的欣慰,歡喜的表情毫不掩飾。 看到了大堂上的環境,云初立刻就知曉,今天要想過關,一定要依靠賈春言這個文官了。 于是,上前一步,雙手捧著令箭沖著李績施禮道:“末將幸不辱命,剿滅靺鞨部前來交令?!?/br> 李績換了一張慈善的嘴臉笑呵呵的道:“我軍損傷幾何?” 云初沉痛的道:“戰損府兵一百七十五人,萬年縣不良人六十八人,果毅校尉湯縱戰死,武侯校尉陳宇戰死,百人將戰死兩人,全軍傷患六百余?!?/br> 李績掐算了一下,點頭道:“還在預料之中,戰果如何?” 云初抬起頭瞅著在場的軍將道:“陣斬靺鞨部首領乞乞仲象以下六十一員戰將,賊兵無數,破靺鞨本部東牟山營寨,俘獲婦孺一萬六千余,牛馬兩萬,得勝而還?!?/br> 云初回答完畢,還以為會迎來熱烈的祝賀,結果,只有賈春言在一邊孤零零的祝賀,其余軍將竟然都無動于衷,還在等待云初繼續說。 李績皺眉道:“你在東牟山的繳獲你是一個字都不提啊?!?/br> 不等云初說話,賈春言在一邊道:“區區一個野人部落,除過牛馬,又有什么好說的呢?” 聽賈春言這么說,云初精神一振連忙道:“俘獲不多,都給了將士們作為補償?!?/br> 說完話還把令箭往上舉一下,示意旗牌官應該收繳令箭了。 李績怒道:“真的沒有別的了,剛剛還聽說,你的部下各個披著裘衣進城,難道說你這個主將就啥都沒有留下嗎?” 云初不解的道:“末將又不缺少錢財,想要錢,在長安賺錢遠比在這里撈錢來的容易,只是麾下府兵都是來自長安萬年縣,貧困日久,末將就把一些零碎斬獲都給了他們。 錢?對于末將來說,實在是可有可無的東西?!?/br> 李績被云初的話說的愣住了,云初弄到的東西他們可以分一下,只是,給了小兵們,就不好動手了,畢竟,大家還沒有喝兵血的習慣。 高侃在一邊道:“聽聞你軍入城只是,奴隸人身負重物,就連戰馬也負重不堪,上面裝的是什么?” 云初嘆口氣道:“金珠玉器饑不能食,渴不能飲,末將帶回來的自然是對我大軍有用的鐵。 那乞乞仲象野心勃勃,軍寨中藏有的不是金銀珠貝,而是數量超過十萬斤的精鐵?!?/br> 李績愣了一下道:“多少?” 云初拱手道:“五萬斤以上的鐵錠,五萬斤以上的半成品刀劍,槍矛頭,以及數之不盡的鐵箭頭。 如此重要的東西,末將自然要盡數帶回?!?/br> 第三十章 勝利之后并沒有那么愉快 永徽六年,大唐全年冶精鐵兩百萬斤! 其中有四成出自太原。 如果論全大唐最富庶的縣是哪一個縣,必然以萬年縣為天下第一。 如果論全大唐最富庶的州是那個一個州,必然是河東道的蒲州,鸛雀樓的所在地。 蒲州為何會如此富裕呢,完全是因為這里是大唐最重要的鹽鐵集散地。 太原的鐵,解州,安邑鹽池里面的鹽,以及河東道連稻子都能種植的豐饒土地,這才造就了蒲州這個大唐最富饒的州。 蒲州府治下正倉全大唐第一,義倉第三,常平倉第三,蒲州的風頭可謂一時無兩。 這遠不是云初開幾家大食堂,弄幾場表演秀,修建幾座房子能媲美的,除非,云初能把棉紡業弄大才有與蒲州類比一下的資格。 蒲州一年供應大唐的精鐵有三十六萬斤。 現在,云初一次就弄回來了十萬斤精鐵,可以打造至少一萬柄唐刀,也可以打造五萬枝長矛,至于箭矢就更多了。 這就是云初能很有底氣的跟李績這個老帥抗衡的底氣所在。 如果沒有十萬精鐵當底氣,李績問第一句的時候,云初就把什么都招了,還真得以為,李績是一個沒脾氣的活菩薩不成? 他想在戰場上弄死云初,是再簡單不過的一件事情。 現在,有十萬斤精鐵交差,什么珠子,什么金錠,什么金沙,什么貂皮都不過是過眼云煙,對于準備給自己這一生戎馬生涯做一個大交代,準備描繪一個宏大敘事的李績來說,十萬斤黃金此時都不如十萬斤精鐵好使。 從東牟山弄來的精鐵,就整齊的擺在一個倉庫里,從蓋牟城里搜刮到的鐵器融化成的精鐵錠也擺在這個倉庫里。 總共不到六十噸的精鐵擺在一起之后,只有不大的一堆,比云初當年cao辦的那個街道廢品收購站里的廢鐵堆小的太多了。 就是那樣多的廢鐵,他一個街道辦主任如果去多看一眼,都會被工作人員看不起。 但是,目前這五十噸多一點的精鐵,卻讓李績這個大唐軍方第一人看的滿眼歡喜。 “回頭給老夫送一斗珍珠過來,此事就此揭過?!?/br> 李績派人檢查過這堆爛鐵,確認都是上好的精鐵之后,云初想要昧下東牟山寶藏的事情,就被李績默認,卻許可了。 云初喜歡跟這樣的老家伙打交道。 不過,死不承認歸死不承認,該做的事情可是一點都不能少。 于是,弄來的東珠,給李績一斗,給高侃一碗,給賈春言一碗,再給李治獻上一斗,基本上,云初就剩下不到一斗的東珠了。 這東西云初一家拿著屁用不頂,根本就賣不上價錢,除非李治弄幾顆鑲嵌在帽子上,或者用在玉帶上,武媚弄幾顆做幾件珠釵,或者手鏈,項鏈啥的,李績再隨手賞賜給幾個作戰得利的悍將一兩顆,珠子的價值才能起來。 絕大多數的奢侈品永遠是跟身份地位掛鉤的,永遠是跟著有權有勢的人的喜好走的。 如果連最尊貴的人都不佩戴的東西,就不能被稱之為奢侈品。 所以,別看云初送出去了七八成,但是,他手里的珍珠價值卻一下子翻了三四倍,甚至是十倍。 李績晚上用飯的時候,親兵捧著一個新斗走進來,告訴李績,這是定遠將軍親自為大帥蒸煮的一斗飯。 掀開上面的蒙布之后,李績對于云初送來的一斗指頭蛋大小的顆粒均勻圓潤的米飯很滿意。 同一時間,高侃也品嘗到了云初親手蒸煮的一碗米飯,對這個下屬也非常的滿意。 至于賈春言在看到云初親自下廚蒸煮的一碗米飯,會心的一笑,吩咐老仆把這東西藏好,這軍中到處都是賊偷,免得被賊人給偷走。 自從他到來之后,他的軍帳就沒有安穩過,經常會丟失一些文牘,這讓他不堪其擾。 至于云初托他回長安的時候代為敬獻給皇帝的一斗米飯,就被賈春言帶著陰笑擺在桌子上。 這個東西他可不怕被偷,而且還希望有人來偷,這樣的話他就能從賊偷手中弄到更多的米飯。 揣摩著抓在手中的兩顆圓潤的珍珠,賈春言非常的滿意,這才是文官做事的方式。 人人都知曉他賈春言為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 自從皇帝命自己為特使前往軍中問候英公安康,就有那些不長眼的武將家屬,偏偏拉著一車車的銅錢往他府上送,這不是在損傷他的名聲嗎? 還是云初這種知禮的文官,才知道辦事的法子,明明一碗白米飯就能解決的事情,那些粗陋的武官們,偏偏要弄得驚天動地的,恨不得讓全長安的人都知曉他賈春言是一個貪官污吏。 真正是不為人子! 解決完李績的事情之后,云初就帶著沉痛的心回到了軍營。 這一次云初部死傷了上千人,這是一件非常難以解決的事情。 拿到錢是好事,但是,死傷如此之重,還是讓云初不得開心顏。 一場大戰下來,損傷了三成兵力,這是他不愿意見到的。 看過傷病之后,云初隱隱覺得哪里不對頭,很多原本已經在戰死名錄上的將士,正躺在傷兵營里接受治療呢,尤其以不良人居多。 回到自己的駐地之后,云初就看到溫柔忙的滿頭大汗,正在修改厚厚的冊簿。 云初打開窗戶透透風,就對溫柔道:“張春水這個人我記得戰死了,怎么會留在傷兵營里?” 溫柔道:“戰死的是張春水,傷兵營里的是張秋水,將軍記錯了?!?/br> 云初皺眉道:“為啥呀?” 溫柔道:“張春水不死不成,他斷了一條腿,以后沒法子當府兵了,家里還有六口人要照顧呢,受傷致殘的府兵會退役,免三年錢糧,戰死的府兵免十六年,直到子女長大成人?!?/br> 云初愣了一下道:“我們可以照顧,如果開了這個口子……” 溫柔搖頭道:“府兵們不會相信的,而且這也是軍中長用的法子,在鄉民中很常見?!?/br> 云初疑惑地道:“為何這么多年,我在萬年縣竟然沒有發現一例,按理說,不應該啊?!?/br> 溫柔看著云初道:“這是集體的意志,鄉鄰們不會說,里長,坊長就當沒看見,戶曹也不會過問,還會刻意在戶籍上把名字給改掉,幫著隱瞞。 你云縣令就算是神通再廣大,也沒辦法知道這些事情,你如果繼續查下去,那些傷殘的府兵只有死路一條,他們會自殺,讓你查無可查! 就這樣吧,就算你能管他們一時,卻沒有辦法管他們一世,而你,也只能管轄萬年縣,那些不在萬年縣轄區的,名字卻在萬年縣冊簿上的府兵你又能幫他什么呢?” 云初笑道:“如此說來,我們這一戰,戰死的府兵沒有那么多是嗎?” 溫柔嘆口氣道:“我忙碌半日,也只有三十二個人能改一下,其余的死了,就是真的死了?!?/br> 云初想了一下道:“開始謀算楊景吧,以后還不知道會戰死多少將士,我需要很多很多錢來發撫恤金?!?/br> 溫柔道:“已經開始安排了,不過,這一次我連王家兄弟一起謀算了,這樣,你發撫恤金的時候可以寬裕一些?!?/br> 云初瞅著窗外走來走去的軍卒們,深深地嘆口氣道:“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啊?!?/br> 溫柔道:“我們繳獲的鐵被充公了,我們繳獲的戰馬也被拉走了一半,靺鞨部的那些奴隸,也被長史盡數帶走了,不過,數目跟我們知道的數目不符,少了六成,而且少的都是年輕的,以及六歲以上的孩子?!?/br> 云初疲憊的點點頭,雖然打了一場大勝仗,戰爭的后遺癥依舊不是他個人能改變的。 人情,利益,法度三者混淆在一起,最終把一個原本黑白分明的世界弄得灰不溜秋的沒辦法辨認出本來的面目。 云初部在蓋牟城戰損三成以上,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準許云初部留在蓋牟城,一邊守衛蓋牟城,一邊保護大唐軍隊的糧道。 他自己統領著十八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往駐蹕山。 駐蹕山本來不叫這個名字,自從太宗皇帝駐蹕在這座山之后,不管這座山以前叫什么名字,從那一刻起,就只能叫做駐蹕山。 大軍主力既然去了駐蹕山方向,那就說明,李績這一次準備同時攻打烏骨城與安市城之余,還要拿下駐蹕山以西的白巖城,與遼東重鎮遼東城。 從高句麗傳來的新消息對大唐軍隊很不利,掌握高句麗真正權力的大莫離支淵蓋蘇文統領著二十萬高句麗大軍已經到了鴨綠水。 云初不知道李績的攻占白巖城,遼東城的速度能不能比淵蓋蘇文救援的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