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 第242節
我想退還那些田地,我表示認罰,他們還是不依不饒,還一個勁的旁敲側擊的表示,要小豬兒供認跟其余的藩王有勾結,還拿出我給叔伯兄弟們寫的祝壽,贊喜,問喪,問安的札子,問我是何居心? 這一次幸虧是老祖回來了,他們這才把我放出來,您要是再晚回來幾天,你就見不到你的小豬兒了。 老祖救我啊……小豬兒沒活路了?!?/br> 李慎哭的實在是過于凄慘,即便是心如鐵石的云初,也不忍心的轉過頭去,此時此刻,李慎這個親王,真的太慘了。 老何看的面如土色,雙腿彈琵琶一般抖動個不停,一只手還總是忍不住去抓云初的袖子,真的很無助啊。 孫神仙白須抖動,幾次想要張口說話,最終轉為一聲長長的嘆息。 抓住李慎的手腕,探查片刻對云初道:“放出話去,就說老道說紀王李慎心旌搖動不能自已,貞觀十八年紀王侵占的民田,官田,乃是他給老道孝敬的藥田。 如果李義府等人還覺得有異議,可以召老道去御史臺,或者詔獄,老道就在紀王府等著?!?/br> 說完話,孫思邈就拉起已經哭軟了的李慎,乘坐著李慎的馬車就要去紀王府。 老何看看云初,再看看紀王府的馬車,最終還是覺得這個時候跟著老祖宗比較靠譜,就騎走了云家的一匹馬,緊緊跟著老祖宗去了紀王府。 溫柔聽了云初的敘述之后道:“李義府的名聲本來就不好,現在,恐怕是要本著遺臭萬年的高度走了。 既然是老神仙要傳的話,如果不能傳的全大唐人婦孺皆知的話,那一定是我這個流言兄不給力了,哈哈哈,既然是傳話,咱們就不要僅限于李義府一個人了。 御史臺那些混賬一個都不要放過。 老神仙一輩子都沒有參與過政事,既然參與了,不弄個驚天動地的,都對不起老神仙的威名?!?/br> 云初道:“傳話可以,別把我們也給陷進去?!?/br> 溫柔嘿嘿笑道:“我從你這里拿走過將近四千貫錢,你就不問我用在哪里了嗎?” 云初搖搖頭道:“錢是你拿的,我問他作甚?” 溫柔哈哈大笑道:“你這話說的,讓我以后都不好意陷害你了?!?/br> “盡快把事情辦好,最好悄無聲息?!?/br> 溫柔瞅著窗外的樹葉落盡的楊柳道:“這是自然,釋放流言這種事,我是祖傳的?!?/br> 溫柔出去辦事了,云初也就開始著手清理萬年縣的田畝事宜。 李義府這一次在李慎這件事上碰一鼻子灰是必然之事,云初當了李義府快三年的學生,如何會不了解自己的這位老師呢。 遷怒是必然的事情。 至于遷怒到那里,那就不知道了,不管怎樣,先把自己的籬笆扎緊,不讓狗鉆進來才是正事。 萬年縣六曹立刻行動起來,將本縣原本就很清晰的田畝記錄,再整理一次,務必做到沒有遺漏,有糾紛的立刻進行處理。 三天后,長安市上就傳出孫神仙因為一千多畝藥田,被李義府與一干御史欺負的事情。 原本長安人還在憤慨紀王李慎侵占民田,官田的事情,現在得知那一千多畝地竟然是供奉給老神仙種藥材用的,輿論立刻就變了。 不再有人關心那一千多畝地在哪,原本屬于誰的,人們只是覺得既然是老神仙要的藥田,就說明那片地方天生就該是拿來種藥材的。 否則,我家這么多的地,老神仙怎么沒看上? 老神仙會欺負人? 全大唐的的人都沒有這么想過,如果云初的名字在商家那里可以換真金白銀,那么,孫思邈的名字在長安就是所有美好跟良善的代名詞。 想想啊,老神仙一輩子拒絕過四個皇帝的土地封賞,大唐三個,前隋一個。 老神仙拒絕過別人送的山林,別人送的湖塘別人送的道觀,甚至連茶山都拒絕過一座。 至于金銀財寶,把這東西送到老神仙面前,不說老神仙會怎么想,送的人都覺得自己很丟人。 于是,從長孫無忌,李績,程咬金,乃至在長安附近有地的絕大多數有頭有臉的勛貴,以及富豪,乃至有錢的胡人,寺廟,都把自家的土地繪制成圖,注明土地在什么地方,是否良田,能種什么樣的藥材,道路是否便利,水利是否暢通,都作了詳細的介紹。 然后就派管家送去紀王府,拿給孫神仙,希望孫神仙能夠看中自家的地,拿去種藥材。 大戶人家是這樣,小門小戶的更是如此,他們沒有資格進紀王府,就紛紛放出話來,只要是老神仙看重的地,哪怕是祖宅,都能推平了拿來種藥材。 這才是真正能光宗耀祖,流芳百年的事情。 李義府可能是大唐朝堂上第一個上疏彈劾自己的人,很快,就出現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 沒臉做人的李義府希望皇帝能夠把他貶斥到潭州代替褚遂良去當都督…… 一時間,朝堂上自查自糾之風盛行。 直到李治親自去紀王府看望自己生病的弟弟之后,這件事才算是慢慢的平息了,但是,李慎還是在第一時間跑出來認錯,告訴所有人,是自己好心辦了錯事。 所有的錯在他,而不在朝廷。 而那有紛爭的一千多畝地,也就真正的歸屬到了孫思邈的名下,成了名副其實的藥田。 然后,老神仙就把這一塊地,交給萬年縣縣衙照料,所出之藥材,全部供應設在晉昌坊的平準藥堂。 老何算是真正的揚眉吐氣了,挺胸腆肚的再一次出現在了太醫署,身后還跟著他的馬仔云初。 從五品的醫丞的告身已經下來了,正式成為大唐醫家身份最高的三個人中的一個。 以前,太醫署只有一個太醫令,這個太醫令是官員,不是醫家,麾下原本有兩位太醫丞,一個是擅長婦幼科的太醫丞傅九鼎,另一位乃是擅長大方脈的太醫丞于恒人,現在多了以為以外科為基,以防疫為峰的太醫丞何炳書何醫丞。 大家在算醫家排名的時候一般不把孫神仙算進去,因為,所有人都認為,他老人家已經脫離了人的范疇。 第一百七十章 百折不撓的武媚 因為孫思邈的突然參與,朝廷查究土地一事,暫時被迫后延。 果然如同云初預料的一樣,既然不能從上往下查,那就從下往上查。 長安縣,萬年縣首當其沖。 這兩個縣城外的土地沒有什么好查的,土地就那么多,動一塊都是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所以,對于長安,萬年兩縣,查究的最多的就是城里面的宅基地。 據說,這是一次非常認真嚴肅的調查,然后,云初就把大食堂的廚子招來萬年縣衙,制作各種茶點跟美食,同時還準備了許多精美的伴手禮。 所以,當二十幾個六部,兩臺的官員抵達萬年縣衙的時候,頓時對萬年縣充滿了好感。 雖然此時已經是寒風凜冽的時節,可是呢,萬年縣衙里青松翠柏翠竹依舊透著綠色,在一叢叢黃菊的點綴下,長長的桌案上擺滿了各地精美的糕點,與殷紅的葡萄釀,以及溫熱的黃酒,如果有人喜歡烈一些酒,桌案的盡頭還擺著一壇繪制著骷髏與交叉腿骨圖案的,殺毒藥! 一進門,就有身著潔白綢衫戴著白帽,戴著白口罩的廚娘送上一碗可以暖心暖肺的銀耳蓮子羹。 一碗guntang香甜的羹湯下肚,寒氣盡消。 接下里的審查就輕松愉快了,戶部黃侍郎,人送外號黃鼠狼,聽說對于錢財最為敏感,鼻子嗅一嗅,就知曉哪里有錢,本事過人。 這才進門,就嗅到了濃烈的關于金錢的氣息。 身為此次核查的首腦,一進門,就熟練地從云初寬大的袖子里取走了一盒寶石。 見黃侍郎拉著云初的手不肯松開,云初就知道遇到難纏的了,就換了一只手拉著黃侍郎的手寒暄,于是,他的另外一條本來沉甸甸的袖子也頓時就變得輕柔飄逸了。 察院來的馮御史歷來視錢財如糞土,不過,此人最喜香木,恰巧云初今日佩戴的就是一枚沉香木配飾,就目不轉睛。 云初取下這枚沉香木配飾,與馮御史欣賞良久,沉香木在大唐素有價比黃金只說,不過,那都是俗人說的,馮御史試著佩戴了一下,覺得甚好。 云初就熱情的邀請馮御史看這寒秋時節還能綻放的黃菊,至于甚么沉香木一類的事情,早就忘記了。 門下省的秦姓給事中最難打發,此人只要開始辦差,就拉黑一張臉,誰的臉面都不給,只知道公事公辦,聽說,經他之手懲治的犯官,無不心服口服。 此人不但鐵面無私不說,還寫的一手好字,聽說深得歐陽詢楷書之精髓,今日得見,云初如何肯放過,硬是拉著秦郎中給萬年縣留楷書一卷。 云初得此寶書,欣喜若狂,立刻派雜役,拉一車以桂皮,椒皮,再加青藤皮制作的,防腐,防蟲,價值千金的紙張去秦郎中家,期待秦郎中能寫出更多,更好地字出來,弘揚大唐書法。 中書省門下的周舍人最是難纏,此人修道多年,早就對人間俗物無欲無求,聽說新納過門的小妾,已經跟他同床三個月了,依舊是處子,可見此人道心是如何的堅定。 見到這樣的人,沒有任何辦法,云初只好忍痛捧出一盅狄仁杰跟溫柔最近弄出來的天材地寶——石乳! 當年的中書舍人高季輔多次上疏,陳述時政得失。太宗特意賜他一塊鐘乳石,道:“你進獻的良言,如同藥石一樣,能救治國家。我便賜你藥石,以此作為回報?!?/br> 石乳在道家的書籍中幾乎有起死回生之功效,云初很期望周舍人能夠收下這一盅石乳。 周舍人看到石乳,食指大動,端起杯子就一飲而盡,而后便告訴云初給他尋一處靜室,他要散藥,不到傍晚不得打擾。 縣衙的工作不可能沒有漏洞,也不可能沒有錯失,不一會,就不斷地有小吏前來稟報,萬年縣的財稅賬目有賬目不平。 云初大怒,責成戶曹迅速查驗,戶曹上下頓時雞飛狗跳忙的腳不沾地。 又過了片刻功夫,又有小吏前來稟報,土地冊頁上名字與實際持有人不符,云初再次暴怒…… 接連五六次之后,云初已經不能再暴怒了,因為黃侍郎他們開始暴怒了。 于是,整個萬年縣衙都開始雞飛狗跳了,云初這個萬年縣令更是急躁的在大堂上不斷搓手,踱步。 終于,在太陽西下的時候,黃侍郎等人終于在嚴厲批評云初做事不周,馭下不嚴,并記錄在此次核查文書上,以觀后效之后,就攜帶著散藥完畢的中書舍人,與云初等一眾萬年縣官吏們灑淚而別。 做事不周,馭下不嚴,這種毛病誰都有,就連皇帝也經常這樣說自己。 既然人家是下來查處問題來的,如果什么都沒有查出來,總有一方必須是蠢貨,查不出來,檢查組的人就是蠢貨,人家當然不愿意當蠢貨。 所以,在人家拿著刀把子的情況下,萬年縣只有自認蠢貨算了,這是最明智的一種做法。 查一次,安穩三年! 所以,今天的付出完全值得,雖然東西都是從庫房出來的,不論是主簿,還是縣尉都覺得是應該的。 跟萬年縣相比,長安縣這一次就凄慘了,劉仁軌剛剛走,新上任的縣令復姓令狐,名,修己,聽說是太常卿,國子祭酒,兼授崇賢館學士令狐德棻的大兒子。 這一家人修書有癮頭,國家凡有修撰,無不參與,令狐德棻晚年著述尤勤。 也可能是因為修書修的家徒四壁,一上任,發現劉仁軌竟然給他留下來了一個如此富庶的長安縣,忍不住食指大動,一個月的時間就把縣庫快要搬空了。 等到朝廷開始徹查了,這才手忙腳亂的開始應付。 這群人在萬年縣只查出來了一些小問題,那么,在長安縣必定是查出大問題來才可以,要不然對不起陛下此次下令嚴查的期望。 還以為以劉仁軌的清明,長安縣必定是查不出大問題來的,結果一查不要緊,查過之后,就連號稱黃鼠狼的黃侍郎都為之咋舌。 什么人才能在上任一個月的時間,連部下都沒有認全的時候,就先把縣庫給搬空了一大半? 這分明是帶著箱子來當官的。 必須徹查! 查著,查著,大理寺就跟著介入了,來的人是大理寺丞狄仁杰。 長安縣的人聽說來的是狄仁杰,一個個被嚇得魂飛天外,幾年前,狄仁杰就已經把一屆長安縣的官員連鍋端了,這一次還來? 云初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心情還是很好的,他很討厭長安縣再出一個屁事不管只知道撈錢的縣令,正好趁這個機會把他弄走。